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百王之王(神一样的光武帝)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复强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毛泽东轻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他眼里成吉思汗就会打鸟,可他却独尊光武帝!刘秀何德何能?他凭什么号称百王之王?凭什么在乱世之中力挽狂澜做到定鼎、中兴?

复强编著的这本《百王之王(神一样的光武帝)》对刘秀野蛮奋斗、温柔处世的创业思维进行了完美总结!本书文笔流畅,结构清晰,宏观立体地告诉你一个低调的英雄。浅读,可以读故事,长见识;深读,可以看门道,学方法。

内容推荐

《百王之王(神一样的光武帝)》不是小说,而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真实传记。一个种地卖粮的草根,造反一年就成了破敌百万的战神,进而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千古王者。

这个英俊儒雅、文武双全的极品男人,如何能让第一美女芳心暗许?凭什么使天下英才云集麾下?

打开《百王之王(神一样的光武帝)》一书,您得到的不仅是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还有为人处世、创业成功、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启迪与思考。

作者复强本着严肃考据的态度,六易其稿,笔下所写绝非戏说,风格活泼但史实可信。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风云初起

 第一节 造反有理

 第二节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第三节 鸠占鹊巢

 第四节 不可能完成的奇迹

第二章 英雄本色

 第一节 影帝的诞生

 第二节 天高任鸟飞

 第三节 绝地反击

 第四节 燕赵喋血记

第三章 帝国的崛起

 第一节 敌人一天天烂下去

 第二节 新帝国的诞生

 第三节 坐山观虎斗

 第四节 红眉军团的末日

第四章 问天下谁是英雄

 第一节 后院的怒火

 第二节 倚天屠龙记

 第三节 神奇的魔术师

 第四节 帝国的温柔

后记 文坛,我也放了一个

试读章节

眼看造反的绿林军都快兵临城下了,李通觉得投机革命的大好机会来了。他和耐不住寂寞的堂兄弟李轶等人经过仔细分析,列出了一大堆可能成为未来雄主的候选人名单,最终把目光齐刷刷落在了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上:

刘演!

首先刘演有着血统上的品牌优势,他是大汉皇帝的远房亲戚,是汉高祖刘邦播下数以万计的龙种之一。具体的家谱是这样的: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刘恒,传位给儿子汉景帝刘启,汉景帝有一个儿子是长沙王刘发,刘发有个儿子是舂陵侯刘买,刘买的儿子之一是郁林太守刘外,刘外的一个儿子是巨鹿都尉刘回,刘回有个儿子就是济阳县令刘钦。

刘钦和夫人樊娴都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长子叫刘演,字伯升;老二叫刘仲;老三叫刘秀,字文叔;三个女儿分别叫刘黄、刘元、刘伯姬。

舂陵刘氏人才辈出,刘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刚毅果断、腹有雄才,曾经远赴长安游学,见多识广,又是堂堂帝王之胄,有足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加上众多豪强依附、蓄谋已久,当然最有可能成功。

成大事不拘泥于小节,公孙臣已逝多时,为什么不着眼于刘演能带给我们的灿烂前途而尽释前嫌呢?李通和李轶都是务实的投机主义者,他们郑重地向刘秀说起“刘氏复起,李氏为辅”的谶文,鼓励刘秀造反,说这都是上天注定的,大事必成!李氏兄弟迫切地表达了“你们做老大,我们做老二”的革命愿望。

刘秀这才下放下心来,原来自己多虑了,相比造反这件诛灭九族的大事来说,公孙臣的死已不值一提。

刘秀此时还没有自己的独立主张,唯大哥马首是瞻。现在四海大乱,天下雄夫待一呼,造反的下江兵已经到了附近,南阳必将掀起一场革命的惊涛骇浪!

作为对政局时事非常敏感的有为青年,刘秀对天下大势的观察和判断是很清楚的。

从公元1年开始,长安古城那巍峨的皇宫之内,权倾朝野的大臣王莽不断地给自己加官晋爵,陆续成为太傅、安汉公,加了“九锡”,甚至做了代理皇帝的“假皇帝”。早在公元5年,他就已经毒死了自己的女婿汉平帝;公元8年,他又一脚踢开了5岁的小皇帝孺子婴,通过所谓“禅让”的和平政变,正式改朝换代,当上了真皇帝。

作为中国第一位篡位登基的皇帝,王莽志得意满,宣布自己开创的朝代叫“新”朝,自己就是大新朝的开国皇帝。年号为“初始”,就像当年“始皇帝”赢政一样以为自己是万世基业的开始,期待着万象更新,由我而始。

他并没有意识到,此时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非常糟糕的程度。其实,西汉王朝从刘邦开始已经过了200多年了,作为一个正常的朝代已经到了该寿终正寝的年龄。

简单说,中国封建朝代有这样的轮回规律。

天下大乱中,本地或外地来的一个牛人,领着一帮亡命徒组成的敢死队,在血与火的搏命中消灭了其他的亡命徒,成为一统江湖的老大。牛人坐稳江山后,因为社会都普遍贫穷,贫富差距不大,所以白手起家的第一任统治者尚知道体恤民力、注重节约、抑制腐败。

日月如梭,很快就轮到下一代执政了,太子党们组成的统治阶级凭借着强大的暴力工具开始毫不留情地鱼肉百姓、连抢带夺,并且日甚一日。“损不足以奉有余”,最后经过大约二百年的残酷掠夺,99%的财富都被只占1%的贵族们抢走了。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穷人们只能可怜巴巴地争抢剩下的1%的社会财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富分化极端严重的时候也就是朝代该更替的时候了。

穷人们到了最后,结果就是穷死、饿死、被杀死。反正都是死,不如造反!新的亡命徒就站出来了,“弟兄们,往死里整呀!”杀红了眼的亡命徒们疯狂报复,“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亡命徒越来越多,势力迅速壮大到超过朝廷的控制力量时,朝廷就玩完了。

这时候,从众多亡命徒中崛起的新牛人因为武功最高,把菜刀架到了其他亡命徒的脖子上,最终取得了独裁权,从此笑傲江湖,一统天下。

大破坏毁掉了很多社会财富,同时富人也没了,穷人们平均分配到了一点财富。社会矛盾趋于和缓,一切回归平静。

P4-5

序言

各位观众、各位朋友,由天朝卫视播出的“中国好皇帝”电视选拔大赛现在开始,凡是认为自己称得上“内圣外王”的选手均可报名!

“这位同学,请介绍一下你自己。”

“我叫弘历,人们都叫我乾隆。我觉得自己全面而完美,因为我有89岁的高寿,60多年的执政期,写过四万多首的诗歌、编修过《四库全书》、延续了康乾盛世…… ”

“对不起,拼爹接班而不是自己创业,pk掉几个同胞手足就当上了皇帝的人,很难进入中国好皇帝前10强。因为冠军只属于白手起家的英雄,不属于继承遗产的纨绔。”

随着乾隆一起灰溜溜离开的有好几百人,秦皇、汉武、唐宗几人虽欲争辩,但一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项标准,不免有些羞赧,怏怏地走了,比赛现场一下子清净了许多。

“各位导师好,我叫曹操,我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

“对不起曹同学,第一,您的皇位是你儿子封的;第二,您只是割据一方,连祖国统一都完成不了,请退场吧,麻烦您下去通知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李元昊和努尔哈赤同学一起回家吧,没完成统一大业的地方性政权领导人就不要瞎掺合了。下一位!”

“我叫赵匡胤,……”

一个从孤儿寡母手中谋夺了老板全部财产的员工,首先在道义上就落了下风,尽管他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但导师团还是有人亮起了红灯,毒舌评委们锋芒渐露。

“我叫刘邦,……”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你的历史我们很清楚,乡村流氓出身,没文化还在其次,抛儿弃女足见人品卑劣,刮羹封侯证明心胸狭隘,屠戮功臣可谓过河拆桥,再说你的家庭,连最宠爱的女人都变成“人彘”,老婆乱政,子孙遭殃,对未来毫无预见,你何智之有?……”

“我叫朱元璋。”

“你设立特务机关,大兴文字狱,自卑多疑,子孙争位,这些咱先不说,创业团队基本都被你杀光了吧?清朝赵翼说你‘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你有什么资格叫做好皇帝?”

“我叫李渊。”

“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方面你做得太差了,李世民残杀兄弟你要负很大的责任!下一位!”

伴随着震撼人心的音乐,一个玉树临风的帅哥登场了。所有的女观众都尖叫起来,所有的女导师齐刷刷给了100分的印象分,连男人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就是中国皇帝史上的第一帅哥,因为他是唯一被正史记载因“美须眉”而被人惊讶的皇帝。

“我叫刘秀,字文叔,人们叫我汉世祖光武皇帝。我和前面的同学们相比有这些优势:第一我本人会武功,不但亲自率领一万人冲锋陷阵打垮过敌人一百万的庞大军团,而且三十六七岁的时候还能在战场上亲自搏战。斗勇还是小事,我更善于斗智。多次洞见万里、用兵如神,以至于后来有个叫毛泽东的人夸奖我是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

导师和观众们对此频频点头,他们知道作为东汉第一军神,刘秀超凡的军事才能和不俗的政治智慧足以令冯异、岑彭、耿弇这样了不起的天才军事家都相形见绌,在万难之中独驱虎豹而成大功,难怪有汉史专家说:“刘秀自己就是张良,就是萧何,就是韩信。”

“第二,我文化程度较高。在首都游学于太学,熟读《尚书》,经纶满腹,还担任过国家文化教育部的部长。”

这时下面有人悄悄议论:“毛泽东还曾说刘秀是历史上学历最高的皇帝,仅这一点就无人能及啊。”

刘秀接着说:“第三,我是自己创业,白手起家。父亲虽然当过县长,但是我九岁的时候他就去世了,家庭贫困到了我上学都交不起生活费的地步,尽管我和同学们合资买驴出租来勤工俭学,也最终改变不了贫困失学的命运。创业之初连一匹马都没有,只能骑着一头牛参加战斗……”

伴随着刘秀的哽咽,好几个导师的眼睛也湿润了。

“第四,我忠于爱情。自从遇见初恋情人,我就发誓非她不娶,苦等多年终于修成正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一起度过了幸福的晚年。谁说帝王之家没有纯真的爱情?我和阴丽华就是一个例子!我去世后家庭和睦,我妻子阴丽华始终善待着我另一个妻子的孩子们,这种善待甚至延续到了下两代。

第五,我的孩子中有两个人当过太子,在我的教育下,虽然皇储更迭,但是他们兄弟手足情深,惺惺相惜,终生不变。

第六,人们说我最会用人,这一点我承认,正是靠团队合作我才有了今天。打江山的同事和战友们我一个都没有杀戮,甚至连处罚和斥责都极少,创业骨干都受到彰功云台的最高待遇,我和他们善始善终,共享成功的胜利果实。开国君臣终生其乐融融的,能有几人呢?

第七,我爱好和平。发动侵略战争很简单,但是克制好大喜功的欲望很难。内战中我都想把敌人置之度外,建国后我更是非常珍视国际间的和平友好,为国家和人民赢得了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

第八,我活了六十多岁,做了三十多年皇帝,以柔治国,创造了光武中兴,让大国再次崛起,可谓无愧于此生。至于是不是中国好皇帝,自有你们这些后人评说。”

台下掌声如雷,欢声四起!

一个导师质疑道:“人无完人,难道你就一点缺点也没有吗?”  刘秀说:“我当然有缺点,迷信谶纬就是其中一个。不过如果换了你,在你很小的时候民间就流传你要当皇帝的预言,最后你真的就当了皇帝,难道你不相信吗?”

另一个导师问道:“既然你如此完美,那么为什么今天你的知名度很低呢?”

刘秀笑了:“我在宋、明等朝都是大名鼎鼎,朝野皆顶礼膜拜。清朝重满抑汉,我这个汉帝自然受到打压。人死后的知名度高低取决于媒体的宣传程度,曹操成名靠《三国演义》,刘邦成名靠《鸿门宴》,就像叶问成名靠那几部电影一样。如果现在有一部写我的畅销书或者高票房的电影问世,那我的知名度马上就会大不一样。”

一番精彩的问答之后,最后导师团和观众评审团一致决定:光武帝刘秀荣获“中国好皇帝”第一名,夺得“百王之王”的桂冠!

颁奖晚会上,明朝大学者“船山先生”王夫之隆重致辞:“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唯光武允冠百王矣!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而宋太祖其次也。”

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并大幅刊出了刘秀的简历:公元前5年生于山东省,9岁丧父后移民安徽,15岁定居湖北,20岁左右赴首都长安求学,28岁在家乡起义,29岁领导了举世闻名的昆阳之战,31岁当皇帝并定都洛阳,42岁统一全国。公元57年去世,享年62岁。

媒体评论员文章最后写道:“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刘秀以柔克刚,德泽后世,是泱泱华夏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第一人,不愧为王中之王!遗憾的是在当今中国,他的名气与那彪炳千秋的煌煌伟业极不相称。看来,除去尘埃,让一颗明珠发出照亮黑夜的耀眼光华,我辈应当努力宣传。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传记《百王之王——神一样的光武帝》一书,有望开启刘秀影响中国的新时代!”

后记

文坛,我也放了一个

北京,一个人们被迫与雾霾和沙尘暴交替约会还时不时被采访“你幸福吗”的国际大都市,我沦落其问为尊敬的首都添堵已经13年了。

作为一个除了梦想一无所有的北漂青年,在错过了雄性荷尔蒙最旺盛时期的艳遇和一去不复返的低房价之后,我那庸俗的心灵终于被迅速踏上成功之路的哥们李发财一句经验之谈震惊了:“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是呀,我为什么就一事无成呢,人家咋就风生水起呢,痛定思痛我把这句英文翻译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置于座右。

从明天起,我要努力,喂马,劈柴……还有写作。

本人从小就有一个挺不要脸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作家,不过鉴于那个年代作家们都仙气十足不是一般人能当的,所以尽管我内心豪情满怀、外表抓耳挠腮,却始终没敢对缪斯女神吐露心声。一晃就过了很多年,突然有一天有一个叫韩寒的赛车运动员高喊了一句话:“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逼。”这厮真不厚道,一下子把人家文坛珍藏多年的秘密泄露了!

真相大白,那还等什么?拿起键盘和鼠标,拿出信心和勇气,在一个黑夜将散的黎明,一个外焦里嫩的老男,在电脑屏幕上欣欣然写下:“他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其实早在2008年我已经写了十万字,用小刀把那个长得帅、老婆靓、才能高、道德棒的刘秀基本肢解完毕了,下手过程暂且不提。当无名作者复强把自以为是的半成品文稿敬呈出版界的大腕们审阅后,果然遭到了他们的正确评价:“没有市场!”一声叹息,书稿就此尘封多年。

去年偶然和致公出版社的编辑连凌云老师聊天,他看过稿子后竟然表扬了我,还胆大包天地鼓励我继续写完,我那个激动啊,苍天呐,大地呀,终于迎来了伯乐弘扬正气啦!

我写,我写,我写写写。

写归写,不能瞎写,因为那样不地道。我顽固地认为,非小说的历史书可以用通俗的笔法来写,但是史实应该严谨。史书上有的就说,没有的不去乱说。

目前能供我等凡夫俗子偷窥的东汉历史,主要是东汉的官方正史《东观汉记》以及范晔著的《后汉书》,犹如倚天剑和屠龙刀,要想写好刘秀绝不能弃此神兵利器。我诚惶诚恐所参考的正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东观汉记校注》和岳麓书社出版的《后汉书》,还有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黄留珠教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秀传》,有这三本书基本可保史实不会大谬。仅仅史实无误还不够,还应该明白当时的官制、经济、人口、地理、社会结构等,最起码要略知一二。这么急难险重的任务落到一个半文盲的人身上,可要了我的亲命喽。除了废寝忘食上网学习之外,半年多我基本没在别的方面发挥余热,包括那啥,你懂的。

与熏肉齐名的英国大师培根先生有一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果然,通过学史,我明智地发现咱这水平还真搞不了阳春白雪,最多也就是个下里巴人。

卿本俗人,写点俗文。在史学的专业性和图书的通俗性之间该如何取舍呢?是写得道貌岸然、一本正经,还是通俗易懂、直白朴实?我坚持后者。为了让读者读得更流畅,我在书中特意把一些生僻字注了拼音,还把刘秀的大哥“刘绩”的名字做变通成了“刘演”,引文的出处也不在其他地方另设注解,这都是希望阅读的连贯能得到保证。

“刘秀是个什么东西!他凭什么号称百王之王?他超得过刘邦吗?”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曾有幸遭到史学爱好者的强烈质疑,也受到了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王子今会长、北京直方律师事务所刘红丽律师等人的各种激励,还得到了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汉史研究专家于振波教授等多位师友的肯定和支持,多方面的反馈信息都从各个角度促进了这本破书的完善。

经过数次易稿,拙作终于出版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还没等我摇头晃脑地说完,就遭到老婆当头一棒:“你装什么装?有那么苦吗?”我高扬起列宁一样的下巴:“你看,写作前是黑胡子,写作后是白胡子!”师太,您就饶了老衲吧,码字这种夜以继日摧残身心的行为艺术终于告一段落了,让老衲诉诉苦行不?

作为一个才疏学浅的文史爱好者,作者自知书中必有错误,但是短时间内咱这小卖铺的水平不可能马上提高到上市公司的高度,那也只好将错就错,或者将计就计了,反正将就了。作为一个很负责任地说自己很谦虚的作者,我诚恳地邀请读者朋友迅速揪出书中那些不可饶恕的失误,如有赞美、斥骂、评论、情书、银行卡号和密码等,统统欢迎寄到作者的邮箱——fuqiang爱特188点com。

相信读完此书后,很多读者朋友都能深刻地了解到我的优点——最擅长把一本挺有劲的书写得特无聊。万一某天不幸步莫言的后尘被押送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鄙人将以何面目来发表感言呢?

嗯,感谢TV,感谢那谁,感谢编辑者提前阉割了可能令审查部门不爽的词语,感谢排版者、封面设计者们忍耐作者无理取闹、反复修改的宽容,也感谢激励和帮助过我的有缘人,能与你们结缘真是我的福气。

最后真诚地说一句:感谢读者,感谢读了此书的亲们。

什么,还有5秒钟?那我就再说一句:

“文坛,我也放了一个。”

2013年9月1日 复强写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复强这部《百王之王》写的是真事儿,难怪人们说历史的真实远比编出来的故事好看。刘秀的成长经历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本书如果拍成电视剧应该会非常有看头。

——斯琴高娃(演员,作品有《大宅门》、《康熙王朝》等)

想在当下的中国安身立命,读《百王之王》具有极好的借鉴意义。

——何晓彤(新华社CNC中文电视台台长)

《百王之王》写得很“烂”,但读着居然十分过瘾。不管你爱不爱读,反正我爱读。

——张子贤(《人民日报·海外版·泰国月刊》主编)

这本传记作为历史题材的通俗读物,尊重史实,有一说一,没有用虚构的故事来弥补史料的枯燥,且文笔流畅,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十分难得。

——于振波(秦汉史研究专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小说可能因为制造悬念、渲染情节而比传记更吸引人,但是传记永远比小说更真实。《百王之王》是一部真实而有力量的书,是一部值得阅读的人生励志故事书。

——周建设(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复强先生是我的老朋友,口才绝佳,文笔优美,我认为他写的《百王之王》能为中国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贺雄飞(出版家、犹太教育和《塔木德》研究专家)

以前爱看《明朝那些事儿》,如今爱看《百王之王》。

——宁晓川(北京电视台主持人)

 敌众我寡,尤其是敌人多达一百万而我军只有一万多人,他能够选择亮剑迎敌,还自信必胜,刘秀的心理素质绝对过硬,不愧为百王之王。

——王极盛(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长、中科院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