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最快乐的城市
它站在西蓝岛的边缘,面向大海,是北欧的门户,又是美人鱼的故乡。近年,丹麦当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度,这一来其首都哥本哈根便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城市。就凭这三点就值得世人对这个城市另眼相看。
哥本哈根是在1167年由一位主教创立的,丹麦原名为Koebenhavn,意为贸易港。数百年来,欧洲的文化和货物都是经由这个港口流入斯勘的那维亚半岛。今天,哥本哈根已是一座国际都市,也是世界最大的邮船停泊港之一。豪华邮轮川流不息,仅2009年便有320艘邮轮到访,带来近150万的游客。
游客一到哥本哈根,都急着去看美人鱼。可是,有的人看了以后有点失望,觉得她太小巧了。其实,美人鱼到人间来就是一心要做人的,若把她弄成像纽约自由神那样的庞然巨像,那才失真呢!
众所周知,美人鱼是从安徒生童话故事里跳出来的。多年后,嘉士伯啤酒厂的创立人雅可森要送一个礼物给哥本哈根城,于是邀请当时最著名的雕刻家制做了一个美人鱼的铜像。1993年,身材娇小的美人鱼被安放到海边长堤的一块大石上,供人欣赏。从此她的美名远播,风靡世界。
我以前的家也在长堤上,从客厅的窗户可以看到美人鱼。在清晨和黄昏时,没有游客包围着她,只见她孤零零地独坐在石头上,两眼望着海,惘然若失。此时的她总使我觉得她是有灵性的。她用舌头换来一双人腿,从海底游到陆上来找她所钟情的王子,但王子另娶他人为妻,失恋的美人鱼作用自我牺牲来拯救王子的性命。
美人鱼春、夏、秋、冬均栖身石头上,至今已快一百年了。她哑口无言,有家归不得,所爱的人亦已远去。她是一个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海女,这也是美人鱼最动人之处。
哥本哈根有一条长长的行人街,蜿蜒穿过城中心。街道的两旁设有许多长木凳,供路人休息。街旁也有许多露天咖啡店和餐馆。坐在这条街上观看路人是一种很有情趣的享受,也同时可观察到居民的生活状态。
哥本哈根人形貌健康定斯基,态度悠闲,穿衣服讲求实用和舒服。那么,他们是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我个人认为,应把快乐改为满足,他们是世界上最感到满足的人。
他们满足的是什么?且作个简单的分析。首先,他们满足他们的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医疗、养老等一切免费。这个制度是由每个成年人(男女皆工作)付出50%以上的收入所得税,交给政府来维持,所以他们视争取社会福利是行使他们的公民权。其次,他们满足他们的生活素质,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先进的环保,优美的大自然。最令他们满足的是他们每年有两个月的法定假期,让他们拿着薪水去度假,等于电池充电。我甚至觉得他们是为了度假而勤快工作的。
他们有很特别的人生观,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追求大富大贵,能在平安中过休闲的生活才是理想的人生。整体来说,他们的理想人生在目前已大致达到,满足感来自于此。
走在街上的哥本哈根人是知足常乐的一群。
奥斯陆——神的园林
暮辞哥本哈根,朝至奥斯陆,这便是从北欧的门户,乘邮轮到斯勘的那维亚半岛的内脏所需的时间。
奥斯陆(Oslo)在古北欧语里的意义是神的园林。所指的神是北欧神话的神。北欧神话的场面比希腊神话更宏大,人物众多,除了神族与巨人族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侏儒、小精灵等。挪威的自然景观宏伟壮丽,只需一点想象力,不难瞥见神话人物的影子缥缈在山川峭壁间。
邮轮进入奥斯陆峡湾,顿时使人产生置身巨人国之感。狭窄的峡湾两岸,屹立着绵延不断的巨岩峭壁,高耸入云,好像一个穿着树丛做的绿色军服的巨人哨兵。守着岗位。峭壁间的水面平静如镜,反映着岩壁的倒影,不时可见瘦长的瀑布从峭壁顶上奔流而下。此时,大轮船仿佛一下子被变成了小鸭子,沿着巨壁底部向前航行,过了一湾又一湾。忽然,前面的视野开阔,奥斯陆城出现在峡湾的顶端。
奥斯陆是北欧最古老的城市,建于1050年,大概是中国宋仁宗在位之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挪威陆续发现丰富的海底石油矿藏。有如中了奖券,国家一朝发财,排名世界十大富国中的第二,接着其首都奥斯陆夺得今日全球最贵城市的冠军(哥本哈根是亚军)。幸好,这个发了达的城市没有变成暴发户,依然保存一向的朴实气质和平等价值观,被视为最宜居之地。
顾名思义,奥斯陆的含义是神的园林,它的美当然是在大自然中。那些佩戴着巨型冰川的巍峨山岳,是它的天然钻石宫殿;那些绵亘在漫长海岸的断岩峭壁,是它的雄伟城墙。这些均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经过千万年的运行创造出来的产物,令人凛然敬畏,产生渺小感,
我个人非常欣赏北欧神话,在伟景之前脑海里不禁浮起幻觉,古代维京人所,崇拜的诸神仍然活在那里。在冰峰雪岭问出现的玄妙流动光线,仿如神女在空中飘舞。巨云在高山峻岭问翻滚,风声呼啸,使我想起奥丁神手下的女战神,骑着云驹,掠空而过。
当轮船离开奥斯陆时,站在甲板上回顾,奥斯陆城一点一点地退回到三面环抱着它的森林里去。最后一个峡湾过去了,整个蓊郁的神的园林变得无影无踪。这时,夕阳正好跟大海道再见,把苍天和海水涂得鲜红,一道闪闪的金光从天际奔跃出来,跨越红海。那岂不是雷神托儿驾着他的金车,赶来送客一程吗!
斯德哥尔摩——海上英人
以前,从北欧的门户到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是非走水路不可的。今天,_座新式大桥跨过海峡,把瑞典和丹麦连接起来。从哥本哈根总火车站上车,半小时以后便到达瑞典南端的马尔墨城,之后可再乘火车北上。
斯德哥尔摩享有海上美人的美誉。从海上看她才能清楚地看到她的美姿。这座城市是横建在十几个岛屿上的,城中运河穿梭交错,故此有人说她是北欧的威尼斯。但两者相较之下,则大不相同。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个自然、柔和、浑身发散着罗曼蒂克气味的热情女郎;斯德哥尔摩则是个不苟言笑、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美人。
每逢晴天,她特别美。在晴空之下,平静深邃的海水显得出奇的澄清和蔚蓝,宛如一片平滑的天清石,环绕着五彩缤纷的城市。放眼望去市容极为整洁,整洁得仿佛是一个非人居的娃娃国。城内多雅致古屋,均保留着几百年前的原样和原色,修缮完美,鲜艳夺目,很有气派,但在气派中略带几分冷峻。
瑞典人的国风与民情与其首都相似,有纪有律,抖擞坚挺,但稍有点冷硬。当他们在周末要放松作乐时,便喜欢跑到比较随和的哥本哈根去。
斯德哥尔摩的港外有一座海外花园,名叫岩礁花园,是由两万多个礁石和岛屿组成的,一直向东延伸到波罗的海。航行在岩礁花园中,颇有爱丽斯梦游仙境之感,海豹、候鸟、小鹿、大角麋出没在岩礁间。再向前去,岩礁变为小岛,小岛变为大岛。此时,房屋出现在岛上,有的是19世纪留下来的优美庄园,有的是斯德哥尔摩人的周末度假小木屋,岛前停泊着他们的帆船和小舟。
斯德哥尔摩最扬名世界的是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晚宴,循例在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之日举行。在瑞典、丹麦、挪威三个北欧王国中,以瑞典的皇家为最富有,也最讲排场。诺贝尔之夜便是个好例子。是夜的场面既隆重,又像梦境。大堂的装饰富有中古时代的宫廷色彩。卫士们沿着宽阔的长楼梯站立着,穿着中古时代华丽的宫廷军服。当卫士吹起中古时代的长形喇叭时,珠光宝气的皇帝、皇后、公主、王子出现在灯火辉煌的楼梯顶端,领着盛装华服的贵宾们庄严地走下来。宾客们在烛光、鲜花、美酒、美食中共度华夜。
一年一度,世人的目光注视着斯德哥尔摩。
P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