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2 本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法
1.3 本书所涉及的主要概念
1.4 本书结构
1.5 本书创新之处
2 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激励:文献综述
2.1 传统的公共品供给规范分析
2.2 现代财政分权和公共品供给文献评述
2.3 基于中国转型经济的相关文献评述
3 财政分权、公共部门与公共品供给激励
3.1 传统的公共品供给激励研究
3.2 分权改革中公共部门的激励机制
3.3 财政分权与公共部门激励
3.4 公共品供给的其他相关影响因素
4 财政分权、地区增长差异与公共品供给激励
4.1 公共品供给质的考察:分权与转型中的福利增进
4.2 公共品供给量的考察:分权与转型中的公共品供给
4.3 分权下公共品供给激励:一个质与量结合的理论模型
4.4 模型对中国转型经济的解释
附录
5 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中国的体制变迁
5.1 中国社会的结构性特征:M型组织
5.2 中国财政分权体制的演进历程
5.3 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财权和事权的匹配
5.4 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的国际比较
6 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激励:基于中国转型经济的理沦模型
6.1 政府偏好、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
6.2 文献回顾:两种分析框架
6.3 地区差异、政府偏好不一致与公共品供给
6.4 理论模型对经验事实的解释和启示
附录
7 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激励:基于中国转型经济的实证研究
7.1 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
7.2 分权与公共品供给: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7.3 指标选择与实证方法
7.4 样本、数据和实证结果
7.5 实证结论
附录
8 政策建议
8.1 进一步的分权式改革
8.2 财政分权的机制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