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从制度建设、特别是基本司法体制和程序制度建设的角度,结合我国目前司法的理念和实践、特别是司法公正对建设和谐法治社会的意义,对司法公正制度构建的理论和实务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从而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司法公正的理论研究,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司法制度改革、审判方式改革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前言
导论 司法公正的理念
一、司法何以不公
二、中国传统司法实践中的司法公正理念
三、普适的司法公正
四、司法与社会:普通法的实践
五、制度化的社会回应型司法
实证篇
第一章 我国司法公正的现状评估
一、“司法公正”概念的界定
二、司法公正概念的操作化
三、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四、司法公正的社会评价描述
五、不同职业的人关于司法公正评价的差异
六、初步分析
第二章 制度性司法不公:案例的实证研究
一、实体法的迷思:李某共同盗窃案
二、程序的局限:银广夏虚假陈述赔偿案
体制篇
第三章 司法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突破口
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评述与改革突破口的选择
二、为什么将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三、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案
第四章 司法的有限独立: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
一、作为司法体制改革核心的司法独立
二、我国司法独立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特色的有限司法独立制度的构建
第五章 法官职业化:成就、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法官职业化的概念和成因
二、我国法官职业化的成就和问题
三、我国法官职业化的实现途径
第六章 司法环境的制度塑造
一、确保司法经济投入的制度安排
二、提高政府与公民的法律意识水平的制度安排
三、其它相关行政管理制度的配套完善
程序篇
第七章 诉讼程序正义的实现:以诉讼基本结构的调整为重心
一、诉讼程序正义的含义
二、诉讼程序正义的基本结构
三、我国诉讼程序结构改革的核心:确保法官中立
四、我国诉讼程序结构改革的重点之一:提升刑事被追诉人的诉讼地位
五、我国诉讼程序结构改革的重点之二:强化对侦查权的限制
第八章 司法整体公正的实现
一、司法整体公正的含义与价值评析
二、实现司法整体公正的基本路径
三、实现司法整体公正重点之一:民事简易程序的制度构建
四、实现司法整体公正重点之二:刑事简易程序的制度构建
第九章 司法公正与审级制度:反思与重塑
一、审级制度的原理及功能
二、我国审级制度的沿革及现行审级制度的缺陷
三、我国审级制度之重塑
第十章 审判权与诉权的衡平
一、诉权与审判权关系的理论基础:诉权理论
二、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相互制约
三、我国司法制度之现状:审判权本位
四、审判权与诉权的衡平:构建审判权制约机制
五、完善民事诉讼法:以诉权保障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