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认知和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向人性化和个性化发展,上述变化客观上要求护理工作者转变观念,在护理临床实践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因素,更加突出人文关怀。
本书以2003年在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涉外护理专业开设的“世界文化与健康”课程的讲义为基础,经多方专家论证,拟定了编写大纲
本书于2006年被教育部遴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充分说明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护理教育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也充分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改革护理教育模式,提高临床护理实践水平的殷切期望。
本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概念及其与护理的内在联系,以及跨文化护理理论与实践等内容;第二章介绍比较社会文化研究与护理学;第三章主要论述宗教与多元文化护理;第四章主要论述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沟通差异与多元文化护理;第六、七、八章主要介绍中外文化与护理,重点介绍了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风俗习惯和主要社会心理特征,使学生能够系统了解掌握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习俗,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护理实践。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医学院校涉外护理专业、护理学专业、社区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及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涉外护士培训教材、护士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和护理专业教师教学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