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晚清上海/社会史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长莉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序:观念源于生活

引言:社会生活与近代伦理观念

 一、近代化与近代伦理

 二、社会文化史的视角:生活方式与社会伦理

 三、传统社会伦理观念:教化伦理与民间生活伦理

 四、社会转型、社会风尚与近代伦理观念

 五、文人士绅与社会伦理观念

第一章 晚清上海:近代社会生活与伦理观念变迁的一个舞台

 一、近代商业城市的崛起

1.商埠与洋场

2.移民社会

 二、社会文化生态

1.社会分层

2.文化生态:文人学士、民间舆论与文化传播

第二章 西器洋货流行与近代工商观念

 一、西洋奇器与奇技淫巧

1.西洋奇器炫耳目

2.日用洋货称新奇

3.奇技与淫巧

鸦片战争前的淫巧观/鸦片战争后:魏源的淫巧观/开口通商

初期:王韬的淫巧观/洋务运动初期:冯桂芬的淫巧观/淫巧观的比较

 二、奇制日新与对近代科技的认识

1.西洋奇制与近代科技

煤气灯点亮不夜城/种种奇器接踵来/铁路火车受欢迎/接触西洋器物的心态变化

2.对近代科技的认识

“洋人多巧”/俗尚技巧与富强之术/中国与技巧/机器之利弊

 三、洋货流行与利源、利权观念

1.洋货流行

洋货流行成时尚/洋货流行的原因

2.利源与利权观念

漏卮与利源:市场意识/利权与商战:工商求强观念

第三章 尊卑失序之风与社会平等观念

 一、士商地位的逆转与四民身份观念的变化

1.商人地位的上升

商人、买办的发达/商人地位的上升

2.士人地位的下降

士人的生存困境与流入上海/士人的职业状况/士人的贫困化与边缘化

3.从商之风与士商合流

士人从商之风/商人捐官成风与士商合流

4.贱商观念及四民观念的变化

贱商传统与慕商传统/传统贱商观念的影响及反省/对商人的

新认识:商人有功说/四民身份观念的变化

 二、尊卑失序之风与身份礼俗观念的变化

1.尊卑失序与僭越之风

官民相混,身份无别/贵贱颠倒,尊卑失序/舆服僭越之风/金钱衡人之风

2.礼俗观念的变化

礼俗衰坏的哀叹/礼俗价值观念的变化/中西礼俗比较与对礼义伦常的反省

第四章 享乐崇奢之风与消闲消费商业化观念

 一、享乐之风与消闲观念的变化

1.消闲娱乐生活的变化

消闲娱乐业的兴旺/西式娱乐的传入与流行/娱乐业兴旺的原因

2.消闲方式的变化与享乐之风

消闲方式的变化/享乐之风

3.消闲观念的变化

及时行乐说/适度享乐说/合理休闲观念

 二、崇奢之风与奢俭观念的变化

1.崇奢之风

崇奢之风盛行/奢风盛行的原因与炫耀式消费

2.奢俭观念的变化

去奢崇俭说/奢俭应分说/奢可济贫说/勤能补俭说及求富才

能救贫说/中西勤惰奢俭不同说

第五章 妇女走上社会之风与男女平等观念

 一、娼妓业的兴盛及职业化

1.妓业之盛及其原因

娼妓业的兴旺/妓业兴盛的原因

2.娼妓的职业化

3.妓业观念与社会舆论

妓欺客之风与娼妓的职业意识/关于禁妓的议论/同情妓女的议论与娶妓现象

 二、女艺人兴起及其社会角色

1.女唱书、女伶的兴起

沪上流行女唱书/女伶初扮登舞台

2.女艺人的社会角色及舆论评价

“名非妓而实即妓”说/宣淫导淫、应予禁止说/以艺娱人无害说

 三、女佣行业的兴旺与女堂倌的被禁

1.仆妇佣女满街走

村妇进城当女佣/娘姨、大姐忙妓家/俏娘姨与时髦大姐/雇

佣关系与主仆平等观念

2.女堂倌的兴旺与被禁

女堂倌的兴起/女堂倌有害风俗说/女堂倌为正当职业说/查

禁女堂倌的曲折/周小大案及女堂倌的禁而难绝

 四、争作女工之风及舆论评价

1.女工的出现及争作女工之风

2.女工有害风俗说

3.女工有益民生说

 五、女子出入茶馆、烟馆之风与社会反响

1.女子走上消闲场所

女子出入茶馆、戏馆、烟馆之风/妇女出入消闲场所之风兴盛的原因

2.围绕妇女游乐消闲之风的社会舆论

妇女冶游有害风俗说/妇女游乐有益商务说/女子游乐应与男子平等说

 六、女子才德之争与兴女学的呼声

1.诗词才女与“女子无才便是德”

才女诗作入报章/女子无才便是德?

2.女教与女学

传统女教与西式女学塾/兴女学的呼声/女子学成就业有利家国说/兴女学的观念与现实

第六章 台基、姘居之风与自主择偶观念

 一、台基之风与贞操观念的淡化

1.台基成风

台基流行成风气/妇女为何上台基?

2.台基与贞操观念的变化

台基使妇女丧德失节说/台基亦为人欲说

 二、姘居、弃夫之风与婚姻观念的变化

1.姘居、弃夫之风

姘居、弃夫现象的流行/姘居、弃夫成风的原因

2.婚姻关系与婚姻观念的变化

姘居、弃夫之风有害风俗说/顺应人情说、夫妇对等说及婚姻自主说

结语:中国近代伦理观念变迁的机制与特性

 一、近代伦理观念变迁的启动:生活方式的变动

 二、近代伦理观念的内在源流:民间生活伦理

 三、近代伦理观念的价值核心:民富国强

 四、近代伦理观念的参照:西国富强榜样

 五、近代伦理观念的演生机制与特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民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近代化,是社会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起始于晚清,上海是晚清第一通商巨埠,伴随着商业化、城市化进程,出现了生活新风尚:洋货流行、尊卑失序、崇奢享乐、妇女走上社会、男女交往等。由此萌生了发展工商、社会平等、消闲消费合理、男女平等、自主择偶等近代新观念。这些风尚和观念,对此后中国社会近代化蛮迁发生了深远影响。

编辑推荐

中国在近代社会转型中,根植于传统、融汇西方文明而形成的近代伦理,正是决定中国走上独特近代化道路的灵魂,也是至今仍影响我们的生活,并造成种种现实困惑的一个重要因素,可惜我们至今还没有得到令人们信服的历史阐释。

本书以晚清上海作为一个个案,对最先遭遇近代化社会变迁的这一群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伦理观念所发生的一些带有时代趋向的变化作了比较细致的分辨解析,希望从中探究中国近代伦理的演生机制和特点所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23: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