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东、于启斋编著的《生命交响曲——少年动物学家》给动物学这一热门话题一个侧面回答。它以崭新的面貌,别开生面的形式,鲜活的主人翁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动物,蕴藏着许多奥秘。不知你是否观察过,提出过“为什么”,是否亲自动手做过实验加以验证。
本书主人翁——少年动物学家们,以动物为研究对象,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以动手实验为手段,以睿智做指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绚丽多姿、妙趣横生的画面,个个实验都会让人心动,大开眼界,增长见识,诱导你步入科学实验的殿堂。
本书涉及范围广泛,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少年动物学家们敢于思索、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大量的传说、趣闻增强了可读性,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王敬东、于启斋编著的《生命交响曲——少年动物学家》描写5位少年动物爱好者,勇于探究,乐于实践,敢于创新,大胆动手,积极探究动物世界的秘密,发现了许许多多动物有趣的行为,极大地激发了对动物探究的兴趣,开阔了视野。在探索动物世界奥妙的过程中,奏响了一支震撼人心的生命交响曲。《生命交响曲——少年动物学家》以轻松活泼的笔触,表现了5个少年鲜活、独特的个性,以大量的趣闻轶事增加了可性。通过对动物实验和动物行为的细致描绘,渗透自然之美,动物之美,启迪人们以爱心去呵护动物。
在动物园里,熊猫馆,十分火爆,吸引着大量游人。
你看,熊猫尾短体胖像熊,颜色似猫。它容姿美丽,毛色奇特,头和躯体呈乳白色,四肢和肩膀却是黑的,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特别是两只黑眼圈儿,活像戴上了一副墨镜,十分逗人喜爱。
“发明于,我看你憨态可掬,真有点儿大熊猫姿态。”开心李说完,扮了一个鬼脸。
“我要是大熊猫,成为国宝就值钱了。”发明于反击道。
“你们知道大熊猫名字的来历吗?”学究王提出问题。
“不就是一个名字吗?这还有什么来历呢?”巧手张直言回击起来。
“自然有些来历。”诗人吴文绉绉地说,“20世纪40年代后期,我国四川重庆的北碚博物馆展示熊猫标本,在展品的说明牌上既用外文写了‘猫熊’的学名,又按外文书写格式在它的学名之下从左到右注上中文名‘猫熊’。那时的报刊、书籍、杂志都是竖排的,是由右往左认读。即便是标题横排,人们也习惯自右往左认读。于是,人们便把猫熊读成了熊猫。记者们把‘熊猫’写进报道,随着报纸的宣传,千千万万的读者也就随着读成熊猫,真是众口铄金啊!”
“呵!想不到,我们的诗人吴成了熊猫专家了。”开心李说道。
“哈哈!”诗人吴笑着说,“不敢当,不敢当!”
谈笑间,他们又来到了孔雀馆。
“啊——!孔雀开屏了!”巧手张今天格外高兴,话也特别多。
雄孔雀是美丽的。尤其它尾部羽毛末端有一个眼形彩图,外圈是紫色的,往里一圈是黄色的,中间是翠绿色的,圈内还有金黄色,看上去绚丽多彩,让人目不暇接。旁边的游人边看边兴致勃勃地说:“孔雀愿意与人比美,谁穿了一件花衣服让它看见了,它就开屏让人看……”
“没有这事儿,孔雀开屏与人没有关系。”学究王对游人解释说,“在繁殖季节,雄孔雀开屏是向雌孔雀求婚的。每年的三四月间,每天可出现三五次,每次大约10分钟。”
“哦,原来是这样,谢谢你。”游客满意地说。
“学究王,你准备得不错呀!”巧手张学会了奉承人。
“我知道孔雀开屏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就查找了有关资料。”学究王实实在在地说。
“行,有点儿少年动物学家的风度。”发明于深有感触地说。
这时,少年动物学家们来到了袋鼠展馆。袋鼠是远渡重洋来自澳大利亚的“客人”。袋鼠后肢特别发达,前肢异常短小,跳跃如飞,十分逗人喜爱。
“诗人吴,你知道袋鼠名字的来历吗?”发明于问。
“不知道,我可没查它的资料。”诗人吴谦虚地说。
“你说‘不知道’,这说明你是知道的。”发明于说。“这是怎么回事呢?”诗人吴如坠五里雾中。
“原来,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来到澳大利亚。”发明于说,“他在东海岸探测时,忽然发现一些特大的老鼠似的怪物,在草原上飞跃,便问当地人:‘那是什么动物?’那人回答:‘坎格鲁!库克是位有心人,回到英国之后,就画了这种动物的画像,对人们说:‘它叫坎格鲁!’后来,去澳大利亚的人多了,人们才知道‘坎格鲁’是当地人的土话,是‘不知道’的意思。不过,‘坎格鲁’的名字已经传播开来,不好改变,就这样认可了,所以在今天的英语里,仍然把这种动物叫做‘坎格鲁’,即‘不知道’。”
“噢。袋鼠的名字还与探险家有关系哩!”学究王钦佩地说。
少年动物学家们一面观看动物,一面提出新的问题,解答着能解答的问题,还有许多问题他们一时不能解答。时间在谈笑中流逝了,他们已转到了出口。 巧手张不无遗憾地说:“可惜这里没有动物界的大个子长颈鹿,我们能亲眼目睹它的尊容该有多好啊!”
“唉,它为什么要长那么长的脖子呢?这对它的心脏会不会增加负担呢?”学究王提出了他担心的问题。
“是啊,大象为什么要长一只长鼻子?”
“鳄鱼怎么那样丑陋,而又那么凶狠呢?”
“斑马身上长有漂亮的条纹,对它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一切,是大自然对动物影响的结果,大自然和动物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
少年动物学家们这次到动物园里参观,感触颇多,因而议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持不同的心态去审视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收获,这次,少年动物学家们是以动物学家的心态去观察动物,因而提出许多以前连想也没有想过的问题,许多“为什么”吸引着他们,许多未知的内容等待着他们去解答,去动手实验探究。
是啊,动物王国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儿,又有许多奥秘,十分耐人寻味,少年动物学家们决心动手探究一番,在动物学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P9-12
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挑战,众多中小学生都特别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注重动脑、观察、实验,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思想的培养,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如何实施?怎样去做?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章法。究竟“路”在何方?不少人感到迷惘。
《生命交响曲——少年动物学家》给这一热门话题一个侧面回答。它以崭新的面貌,别开生面的形式,鲜活的主人翁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动物,蕴藏着许多奥秘。不知你是否观察过,提出过“为什么”,是否亲自动手做过实验加以验证。
本书主人翁——少年动物学家们,以动物为研究对象,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以动手实验为手段,以睿智做指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绚丽多姿、妙趣横生的画面,个个实验都会让人心动,大开眼界,增长见识,诱导你步入科学实验的殿堂。
本书涉及范围广泛,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少年动物学家们敢于思索、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大量的传说、趣闻增强了可读性,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愿你读完本书后能从少年动物学家与动物之间所演奏出的生命交响曲中有所回味,并从中获得一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