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共编著的《财政学(第7半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特点鲜明:1.实行本土化。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的表述方式也不同,因此,要真正培养中国的经济管理人才,教材还是本土化为宜。因此,本套教材在吸收西方经济管理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践,把中国的背景知识与国际合理接轨。2.精选作者,保证教材质量。作者为本领域的权威或佼佼者,并且都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作者能够不断结合当前教学的需要和现实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推陈出新,始终保持教材的“精”与“新”。3.配套丰富,方便读者学习。
导论
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第一节 财政概念
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财政学的两个基础性概念/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
第二节 政府和市场关系--财政学的基本问题
学习财政学为什么从政府和市场关系说起?/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第三节 财政职能
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公共生产/公共定价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财政监督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我国现行财政支出功能分类/我国现行支出经济分类/按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变化的一般趋势/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合理规模选择的路径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学说/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路
第四章 经常性支出
第一节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经济属性/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
第二节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的经济属性/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医疗卫生支出
第三节 社会保险支出
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和重要社会意义/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险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的对照/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第一节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投资与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第三节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
财政对“三农”投入的重要意义/政府(财政)必须介入“三农”投入的理由/财政加大“三农”措施和力度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十章 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第十一章 我国现行税制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第十四章 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五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