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附光盘那时年少2)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一草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

想想这古人也真奇怪,两个男人认识没几分钟,如果情投意合就会找个荒山野岭撮土为香,义结金兰。口号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听上去特沧桑,但事实上最后真能_起赴死的却没有几对,曾经的海誓山盟也就是讲过就忘、过过场而已。

苏杨和张晓光同性同龄同阶级,父母均为Y市一所初级中学的老师,连家都在教工宿舍区同一个大院里,作为那个大院仅有的两名新生男丁,两人打从娘胎里出来就别无选择地玩到了一块儿,一直玩到发育完全才正式分开,除了小时候为共同的邻居陈小红干过几仗、互相朝对方身体吐过口水外,前后十几年来两人一直情同手足。在他们8岁那年,苏杨和张晓光决定正式结拜为兄弟,起因是受了当时正在全国热播的《射雕英雄传》的影响。

那是一部能让所有男性的荷尔蒙以几何速率倍增的武侠电视连续剧,从6岁小孩到60岁老头无一幸免,每个人看完后都会产生臆想,觉得自己是武林高手,然后就想满世界找人打架。张晓光坚持说其实他就是郭靖,因为他也会降龙十八掌,于是苏杨只好是杨康。虽说杨康是个坏人且惨死破庙,但苏杨并不反感,因为他觉得杨康比较帅,还出身富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很硬,能言善辩又会哄女孩欢心,实在要比只会降龙十八掌的郭靖有前途得多。

有一集《射雕英雄传》里上演郭靖和杨康相见恨晚、义结金兰,这让苏杨和张晓光深受启发,于是决定效仿。只是他们并没有模仿古人一样撮土为香,因为他们有真正的香——四毛钱一盒的“野猪”牌蚊香。记忆里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傍晚,大院的男女老少都喜欢冲凉后搬个小躺椅到院里乘凉,一边挥舞手中的大蒲扇驱除蚊蝇一边乱侃男女关系,等到十点钟时再集体收看《射雕英雄传》。就是在那样的一个夜,在陈小红同志的见证下,苏杨和张晓光跪在“野猪”牌蚊香前互相磕了几个响头,接着又向证人陈小红磕了个响头,最后把刚刚从电视上学会的口号大喊了一遍,从而正式成为了兄弟。

苏杨年长张晓光三个月,所以是大哥,为了表示对大哥的尊敬,张晓光又毕恭毕敬地向大哥苏杨磕了个响头。苏杨在接受了小弟张晓光跪拜后有点儿小感动,认为从此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和兄弟一同享受,哪怕是自己最喜欢的女孩陈小红。由于深受武侠电视剧的荼毒,8岁的苏杨已能够流利背出“女人如衣裳,兄弟如手足”之类特哲学的话,苏杨很想把这个念头告诉张晓光,但最后还是忍住了什么都没说,没有说的原因是他知道张晓光也很喜欢陈小红,事实上漂亮的陈小红差不多是他们那几个大院里所有男孩暗恋的对象,这帮还没开始发育的小孩别的东西没学会,拈花惹草的本领倒是无师自通地掌握了不少,不但早就对女性生殖系统了如指掌,甚至明白大人告诉他们“你是从你妈夹肢窝里爬出来”的说法只是一个非常可笑的谎言。

那个夏夜,在和苏杨八拜之交后,张晓光很激动,不但现场热泪盈眶还当即回家把他爸刚从上海买来的变形金刚送给大哥苏杨,并警告苏杨如果不要的话就用降龙十八掌打他,没办法,苏杨只好勉为其难地收下变形金刚,同时将白天在路上拾到的两只劣质玻璃球当成礼品回赠给张晓光。

彼时,Y市上空的星星在广袤云层问灼灼发光,暧昧的气息将那个县城的子民尽情包围。80年代确实已是一个遥远的世界,所有欢歌笑语只能在记忆中悄悄弥漫。那时,没人关心国家大事,没人在乎市场经济,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可以先搁到一边,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可以暂时忘记,所有人都把自己的情感沉浸在电视剧中,为了一个叫郭靖的傻瓜和一个叫黄蓉的女人之间的爱情感慨不已,那份爱情成了所有人最真的梦,伴随着灼灼星光在各自生命中静静流动、缓缓暗涌。

成为兄弟后苏杨和张晓光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合伙打架。张晓光属于那种提前发育的孩子,10岁就开始变声,12岁出头就频繁遗精,个子比同龄人足足高出一头,加上长相凶残,远看像萨达姆,近看像拉登,一般小孩和他格斗前早就不寒而栗。而苏杨人虽然话少但脑子却异常活络,又不知从哪里学会了N多无赖手段,打人专攻下三路,不是用手抓就是用牙咬,外加吐唾沫到对方脸上,反正女人用的那套他全会,非常不要脸。因此两人联手打遍全年级难逢敌手,并很快占山为王,成立了一个司令部,其组织完全模仿当时热播的《加里森敢死队》。大哥苏杨任总司令,小弟张晓光是副司令,陈小红是秘书,他们的手下是几个同样热爱战争的孩子。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好战分子成天和其他单位的小孩打架,抢他们的油条吃,并把手上的油擦在头发上说那会有助于头发生长。

就这样,在缓慢的成长中他们保持着高昂的革命热情,并在连年争斗中建立起越发深厚的兄弟情谊。只可惜好景不长,在经过狂躁的青春期后,苏杨和张晓光终于来到19岁,基本发育完毕长大成人。19岁是一个分水岭,漫长的人生注定在那年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从此命运向左向右,不复交合。

19岁那年苏杨考上了上海F大,成了一名无比光荣的大学生,张晓光职校毕业后留家待业,在社会游荡了大半年,最后成了一名化工厂工人,每天站在巨大的发酵池边监测溶液酸碱度。此后几年内两人渐渐疏远,直到最后成为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关于成长,我们总显得那样无能为力,所以很多感慨,其实只是多余。

P10-12

后记

那些曾经过往,以及写作这件事

1

曾几何时,我是那么依赖于文字表达,总觉得内心有千千万万想说的东西,通过文字,通过写作,只要想写,就能写出来,并且一定可以表达到位,感动自己的同时还能打动别人。是的,在当时的我的眼中,再也没有比文字更美好和强大的力量,因为可以写作,即使生活贫瘠到一无所有,也会感觉自己富有得像一位真正的国王。

可不知从何时起,我变得那么害怕写作,虽然还有表达的欲望,但却有心无力,总觉得写不出来,写出来也不够好,打动不了别人,甚至无法感动自己,还不如不写,至少还多个念想。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距离,时间的残忍吧,从少年到青年到现在临近中年,十余年时间弹指间已经过去。

2

具体来说,我从1998年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小说,2001年开始有目的地创作小说,关于文字最美好的纪念也都停留在那些年。时至今日,我依然怀念我的大学时代,怀念那些在图书馆美美地借出新一期《萌芽》,然后如饥似渴地阅读上面的文字的日子。当一个人的青春期遇见一座城市和一个时代的变革期,由此产生的情绪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总之,当时的《萌芽》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我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去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

当然还有“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届已是传奇,一等奖获得者的故事被我们传诵,我一遍遍地将宋静茹的《孩子》高声朗诵,我为甘世佳的《十七岁开始苍老》而忧愁不已,还有周嘉宁、苏德,她们曾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女孩,那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给她们打电话,像个真正的白痴一样不停地说:好喜欢,好喜欢你们的文字哦。

至于韩寒,那绝对是一颗遥不可及的星,遥远到连传说都没留下几句。

当然也还有“榕树下”,关于这个文学网站,可以写的回忆就更多更多了,在那里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我们一起写下了更多的文字,也分享了更多的友情,留下了更多的美好回忆。

那几年,留下的除了美好的回忆,更多的是感激,感激在我生命里出现的那些人,经历的那些事,这份感激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薄,只会更加浓烈。

因为那样相对单纯的岁月,那样志趣相投的朋友,那样纯粹投入地写作,都再也回不来了。

3

2005年,我开始从事图书出版工作,有了之前几年在广告营销行业的打拼,我的出版事业做起来格外顺利。六年来我的进步很大,也出版了一些叫好叫座的好书,我想出版将会是我这辈子一直主做的事业,我那么地热爱图书出版,成为一名杰出的出版人是我矢志不渝的目标。  这几年我将所有心血都投入到工作和家庭之上,很少写作,原因开头已经陈述,但我始终明了写作将永远暗涌于我的内心深处,沉淀之后就是新的爆发,而这一次将更猛烈,也更强大,我可以写出更丰富更精彩的故事,也可以写出更加动人的道理,因为我已经有了更多的人生体味,和更为明确的价值观。

写作是私人的事,但写作绝对不能只为了自己,做出版这几年,我们习惯给不同作者打上不同的标签,那我的标签是什么呢?我是为了哪个群体而写,想表达怎样的理念呢?我冷静地问自己这个问题,然后给出了清晰的回答:我要做80后草根代言人,我的作品要紧紧围绕这个群体来表达,和他们一起成长,因为我就是其中一分子,更因为,我们的真实生活现状目前还极度缺乏真实的表达,有太多文字在歌颂风花雪月,在掩饰,在逃避,我们需要文字的美好,但更需要文字的真实。

是的,此刻的我已经无比明确这样的创作目标。这显然是我创作的全新阶段,也将是最美好、最有力量的阶段。

4

这些日子,网络上最热闹的事莫过于韩方之争,看了双方的很多发言,也有想过去表达,声援谁谁,抨击谁谁,最终还是保持缄默,因为担心自己知道的其实也算肤浅。只不过看到方质疑《三重门》非韩寒所写,还是觉得方太过荒唐,文学创作焉能从逻辑上分析谁能不能写出,应该是谁写而不可能是谁写?得看内容, 《三重门》讲述了一个高中生的成长和情感故事,显然就是韩寒曾经经历的生活,而且行文表达整体还算青涩稚嫩,去质疑这部作品显然是可笑至极。不只韩寒,几乎所有我认识的青春作家的长篇小说处女作都是他们的“自传”,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因为这样的故事最容易写,内心深处也最愿意表达。

我也不例外。2004年,在创作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后,我开始撰写第一部长篇小说《那时年少》,将自己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还有大学毕业前后几年的时光用文字认真记录了下来。这部小说虽然缺点甚多,但因为情感真挚,情绪饱满,加上内容独特,一直在我内心深处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5

只是一名写作者不可能永远去写自己的生活,小说毕竟是一门虚构的艺术,创作真正的快感在于创造,而长篇小说的创造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饱满的情绪只是一个基础,人物塑造、情节架构、表达方式等都对写作者构成极大的挑战,克服这些挑战再去创作,就能收获不一样的快感。而最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观的体现,没错,价值观是小说的灵魂,很难想象,一部没有价值观的小说可以广为流传。打动人不是什么难事,狗血情节永远有人消费,但唯独价值观才是刻在读者内心的烙印,因为我们活着,其实就是在找寻一个信仰,而文学的信仰就是其价值观。

这些道理,我是随着生活经历的增加,逐一体悟感知的,并且无论是面对生活还是创作,都变得慎重起来,少年轻狂有其美丽,中年老成也有其风景,且行且悟,且悟且珍惜。

不管如何,我开始从更深层次去领悟创作,并且享受不一样的创作快感,排兵布阵是其表,布道而讲是内核,我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都化入笔下的故事,让那些人物去上演他们自己的悲欢离合。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的产物,也是我自己最为满意的一部作品。

6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讲述了以苏杨为首的几位大学生毕业前后的故事,有爱情,有友情,有挫折,有奋斗,更有成长。书中的几位人物代表着各个类型的大学生,他们的故事也大体反映了现在草根毕业生的几种人生轨迹,只是更为戏剧化。

然而这些还只是表象。

还是得回到价值观上,从书名来看,似乎比较悲观,然而这也正是现实写照,除了吸引眼球,小说真正想表达的还是:奋斗改变命运。没错,这才是我想通过这部小说最想表达的观念。在这个悲催的年代,在残酷的现实世界里,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一名草根80后,你可以什么都没有,没有技术经验,没有家庭背景,没有原始资金,没有相貌美色,没有巧舌如簧,没有人脉气场,哪怕你真的是一无所有,但只要有一颗奋斗的心,并且真的能持之以恒为梦想而奋斗,你就一定会有成功的明天。

我不认为这是虚空的说教,因为我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十年前我大学毕业,傻小子一个走进社会,悲哀地发现自己真的一无所有,几年大学所学的专业技能压根儿无法支撑我的生活,懵懵懂懂,跌跌撞撞,所幸对成功的追求一直没有懈怠,一步一个脚印,奋斗至今,虽然生活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却依然不敢放弃努力,只为了更灿烂的未来。

因此,如果这部作品可以让一些读者朋友在看完之后获得一些信心,拥有一些奋斗的动力,那么作为作者,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当然小说里也不是没有悲观的色彩,其中的爱情挺让人绝望,不管你爱或不爱,真情还是假意,最终的结果似乎都一样,那就是分离。

为什么会这样?我不知道,对于爱情的悲观和绝望,这么多年,一如既往。

一草

2012年1月30日星期一

目录

引子 如果

第一章 花儿与少年

第二章 逆光

第三章 执迷

第四章 怦然

第五章 执念

第六章 栀子花开

第七章 迷路的爱情

第八章 终须一见

第九章 虚妄之约

第十章 双重生活

第十一章 以梦为马

第十二章 人来人往

后记 那些曾经过往,以及写作这件事

序言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次!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次,苏杨一定不会选择去上大学,去上大学也不要去什么重点院校,不如老老实实上个技校,学门手艺,也不至于毕业了一无所有,成天飘来飘去尴尬得要死。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次,苏杨一定不会选择认识那个名叫白晶晶的女人,认识了也不要相爱,相爱了也不要分开。为了这个女人,他彻底粉碎了所有坚贞的信仰,泪水流干,经脉尽断。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次,苏杨一定不会选择去卖天杀的保健品,一生行尽坑蒙拐骗之事,说尽嬉皮笑脸之言,睁着眼睛怕天打雷劈,闭上眼睛怕生个儿子没屁眼。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次,苏杨宁可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小麦发芽,看树叶渐黄,看群鸭戏水,平淡中享受生活的甜酸涩苦。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次,苏杨一定不会选择此生为人,生存在这个声色犬马之世,活得快乐,也受着折磨,红尘奔波,人前人后,最终造就的是一颗孤独的心,赢弱的魂。

可生活无法重新选择,只能俯首打量。于是,当我们将视线投向过往,看到的将是一幕幕悲凉之剧,然而我们无法发笑,因为。那个因成长而引发的所有悲凉的载体,正是你,正是我,正是芸芸众生、人民群众。

对之,我们都无路可逃。

生活犹如强奸,若无力反抗,不如闭眼享受!

而成长的过程,毕竟充满了种种无助。

好戏,开始上演了!

内容推荐

毕业前以为拥有世界,毕业后一无所有。既然一无所有,就要轻装上阵,每走一步都是前进。

一草编著的《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讲述了一群大学生毕业前后的友情、爱情、就业以及为梦想奋斗的动人故事——他们是梦想家苏杨,花花公子马平志,诗人李庄明;她们是物质女白晶晶,小龙女陈菲儿,野蛮女张楚红。他们是三对狭路相逢的恋人,上演着三段或浪漫或动人的恋情。毕业就像是突如其来的终止符,将一切美好生活全部打散。就业、失业、相爱、离散、痛哭、迷惘、执念、手足无措、梦想奋斗……社会有多么现实,奋斗就有多么艰辛;奋斗有多么艰辛,梦想就有多么珍贵。他们的故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真实的人生。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是最动人的青春成长,也是最实用的励志小说,献给残酷现实里,正和梦想死磕的人们,寻找答案的路上,你不孤独!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除了包括一本超好看超实用的励志小说,还随书赠送同名音乐大碟,本CD由新生代人气歌手小5和孙子涵倾情制作,13首动人情歌大放送。此外《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即将拍摄同名影视剧,只要你是本书的读者,都有机会参演,为自己的未来多尝试一种可能。

编辑推荐

一草编著的《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是首部可以让大学生少走五年弯路的励志小说,是首部真实反映毕业前友情、爱情以及毕业后就业和奋斗的故事。讲述了一群大学生毕业前后的友情、爱情、就业以及为梦想奋斗的动人故事。故事里有最浪漫的怀旧,最感人的爱情,以及最激励人心的奋斗故事。

  看《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毕业后少走五年弯路。从校园到社会,不是说一定要摔多少跟头才能成为精英。职场之路、爱情之途皆有捷径。本书通过真实丰富且生动深刻的情节,让你提前强烈感受到社会的残酷、生活的不易,并且提供了大量高明且可复制的奋斗思路和技巧。让你早明事,少犯错,更快更好适应社会,跑步成为精英,早日实现自身价值。

《毕业了一无所有》关怀大学生毕业生活,并提供切实帮助,书中除了有大量的职场奋斗理念和技巧外,更是独家提供了年薪高达20万的就业机会,只要将书中的梦想明信片邮寄给本书出品方优阅图书,你就有机会获得在影视和图书行业的高薪就职机会,名额不限,机不可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3: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