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的《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在精美准确的赏析文字中,让你尽享纳兰词之美。本书开篇就是纳兰性德小传,对其生平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本书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纳兰词进行了深入唯美的鉴赏,具体分为深情伤怀、述怀言志、扈从游历、托物寄情、师友酬赠、闲情杂感六大部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经典读库 |
分类 | |
作者 | 经典读库编委会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纳兰性德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的《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在精美准确的赏析文字中,让你尽享纳兰词之美。本书开篇就是纳兰性德小传,对其生平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本书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纳兰词进行了深入唯美的鉴赏,具体分为深情伤怀、述怀言志、扈从游历、托物寄情、师友酬赠、闲情杂感六大部分。 内容推荐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的《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中收录纳兰词三百余首,分为深情伤怀、述怀言志、扈从游历、托物寄情、师友酬赠和闲情杂感六篇。为了使读者更深入了解纳兰词,书中每首词都附有详细的注释和精致的赏析。纳兰性德词作现存三百四十七首(一说为三百四十二首),内容涉及爱情、友情、扈从游历、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刊印为《侧帽》、《饮水》二集,今人多将其合称为《纳兰词》。《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一书以康熙刻本《通志堂集》为底本,参照其他重要版本编纂而成。 目录 纳兰性德小传 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氏的起源 虚负凌云万丈才——郁郁寡欢的仕宦生涯 与君展卷论王霸——重视友情的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的爱情悲剧 纳兰词欣赏 深情伤怀 青衫湿遍·悼亡 青衫湿·悼亡 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菩萨蛮(隔花才歇廉纤雨) 菩萨蛮(乌丝画作回纹纸)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 梦江南(昏鸦尽)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虞美人(绿阴帘外梧桐影) 虞美人(彩云易向秋空散) 虞美人·秋夕信步 鬓云松令(枕函香) 醉桃源(斜风细雨正霏霏) 转应曲(明月) 鹊桥仙·七夕 鹊桥仙(梦来双倚) 鹊桥仙(倦收缃帙) 百字令(人生能几) 沁园春·代悼亡 沁园春(瞬息浮生) 东风齐著力(电急流光) 于中好(尘满疏帘素带飘)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南乡子(飞絮晚悠飏) 南乡子·捣衣 踏莎行(春水鸭头) 踏莎行(月华如水) 踏莎美人·清明 红窗月(燕归花谢) 南歌子(翠袖凝寒薄) 天仙子(梦里蘼芜青一剪)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寻芳草·萧寺记梦 秋千索(药闲携手销魂侣)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山花子(昨夜浓香分外宜)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山花子(欲话心情梦已阑) 清平乐(青陵蝶梦) 满宫花(盼天涯) 唐多令·雨夜 秋水·听雨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河渎神(凉月转雕阑)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 河传(春残) 遐方怨(欹角枕)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 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 浣溪沙(睡起惺忪强自支)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减字木兰花(断魂无据) 减字木兰花(花丛冷眼)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谒金门(风丝袅)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 浪淘沙(眉谱待全删) 浪淘沙(双燕又飞还) 浪淘沙(清镜上朝云) 南楼令(金液镇心惊)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生查子(东风不解愁) 鹧鸪天·离恨 玉连环影(何处) 玉连环影(才睡) 荷叶杯(帘卷落花如雪)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 望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忆江南(春去也) 述怀言志 瑞鹤仙(马齿加长矣) 太常引·自题小照 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 金缕曲(未得长无谓)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 浣溪沙·姜女祠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卜算子·五日 于中好·咏史 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地冷) 雨中花(楼上疏烟楼下路) 风流子·秋郊即事 南乡子·秋暮村居 百字令·废园有感 百字令(绿杨飞絮) 洞仙歌·咏黄葵 台城路·洗妆台怀古 江城子·咏史 望海潮·宝珠洞 临江仙二n曲阑干三夜雨) 临江仙水平道中 百字令·宿汉儿村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浣溪沙·古北口 浣溪沙·大觉寺 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浣溪沙·小兀喇 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南歌子·古戍 忆秦娥·龙潭口 浪淘沙·望海 浪淘沙(野宿近荒城) 好事近(马首望青山) 虞美人(峰高独石当头起) 采桑子(严霜拥絮频惊起) 采桑子·九日 采桑子·居庸关 南楼令·塞外重九 点绛唇·黄花城早望 蝶恋花·出塞 长相思(山一程)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菩萨蛮·宿滦河 菩萨蛮(荒鸡再咽天难晓) 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菩萨蛮(飘莲只逐惊飙转) 菩萨蛮(白日惊飙冬已半)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一络索(野火拂云微绿) 月上海棠·中元塞外 清平乐(塞鸿去矣) 清平乐(烟轻雨小) 清平乐·发汉儿村题壁 清平乐(角声哀咽) 清平乐(麝烟深漾)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台城路·塞外七夕 沁园春(试望阴山)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 南乡子·柳沟晓发 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于中好(冷露无声夜欲闲)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卜算子·塞梦 青玉案·宿乌龙江 满庭芳(堠雪翻鸦) 满江红(代北燕南) 满江红(为问封姨) 满江红(籍甚平阳)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 梦江南(其一) 梦江南(其二) 梦江南(其三) 梦江南(其四) 梦江南(其五) 梦江南(其六) 梦江南(其七) 梦江南(其八) 梦江南(其九) 梦江南(其十) 忆江南(江南忆) 托物寄情 点绛唇·咏风兰 疏影·芭蕉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眼儿媚·咏红姑娘 眼儿媚·咏梅 海棠月·瓶梅 金缕曲(疏影临书卷) 减字木兰花(从教铁石) 减字木兰花·新月 东风第(枝·桃花 一丛花·咏并蒂莲 锦堂春(帘际一痕轻绿) 卜算子·咏柳 雨霖铃·种柳 淡黄柳·咏柳 临江仙·卢龙大树 临江仙·寒柳 临江仙(夜来带得些儿雪) 临江仙·孤雁 采桑子·咏春雨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洛阳春·雪 梅梢雪·元夜月蚀 清平乐·上兀月蚀 望江南·咏弦月 鬓云松令·咏浴 师友酬赠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菩萨蛮(车尘马迹纷如织)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 菩萨蛮·为陈其年题照 踏莎行(倚柳题笺)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雨中花·送徐艺初归昆山 虞美人(凭君料理花间课)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 金缕曲·赠梁汾 金缕曲·简梁汾 金缕曲·寄梁汾 金缕曲(酒浣青衫卷) 金缕曲(生怕芳樽满) 大酺·寄梁汾 满江红(问我何心)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木兰花慢(盼银河迢递) 菩萨蛮·寄梁汾苕中 梦江南(新来好) 清平乐·忆梁汾 凤凰台上忆吹箫(荔粉初装) 点绛唇·寄南海梁药亭 剪湘云·送友 金缕曲·慰西溟 金缕曲(谁复留君住) 潇湘雨·送西溟归慈溪 点绛唇(小院新凉) 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 临江仙·寄严荪友 金人捧露盘(藕风轻) 浣溪沙·寄严荪友 临江仙·谢饷樱桃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 忆桃源慢(斜倚熏笼) 蝶恋花(尽日惊风吹木叶)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浣溪沙·郊游联句 闲情杂感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添字采桑子(闲愁似与斜阳约) 点绛唇(一种蛾眉) 南歌子(暖护樱桃蕊) 眼儿媚(林下闺房世罕俦)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天仙子(好在软绡红泪积)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 秋千索·渌水亭春望 金菊对芙蓉·上元 台城路·上兀 御带花·重九夜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浣溪沙·庚申除夜 浣溪沙(抛却无端恨转长) 清平乐(将愁不去) 清平乐(孤花片叶) 琵琶仙·中秋 摸鱼儿·午日雨眺 忆秦娥(春深浅) 忆秦娥(长飘泊) 海堂春(落红片片浑如雾) 菩萨蛮(晓寒瘦著西南月) 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 菩萨蛮·回文 菩萨蛮·回文 菩萨蛮·回文 菩萨蛮(惜春春去惊新燠)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青玉案·人日 忆王孙(暗怜双缣郁金香) 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 于中好(独背斜阳上小搂) 满庭芳·题元人芦洲聚雁图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水调歌头·题岳阳楼图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生查子(散帙坐凝尘) 试读章节 不是人间富贵花 ——纳兰氏的起源 纳兰性德隶属于满洲正黄旗,但他并非是纯粹的满族先世——女真人血统。纳兰氏可考的始祖原本是蒙古人,姓土默特,名叫星根达尔汉(又译作星垦达尔汉、胜根打喇汉),明朝初年时居住在一个叫做“张”的地方,大致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肇州县一带,其详址今已无考。星根达尔汉家族逐渐发展壮大,他们消灭了定居于呼伦河畔的女真人纳喇氏部落,移居其地,改女真姓纳喇,其族人逐渐女真化,并以金代女真贵族后裔自居。后来,纳喇氏人口繁盛,南迁至叶赫河流域(位于今吉林省梨树县境内),遂又被称为叶赫部。和汉人习惯在姓名前冠以郡望相似,女真人以及后来的满族人常将部名或地名置于姓氏之前,所以,星根达尔汉家族又称为叶赫纳喇氏(纳喇也作纳兰、那拉)。纳喇氏逐渐显赫,最后成为满洲八大姓之一。 明朝初期,女真族逐渐分为建州、海西和野人三大部,纳兰性德所属的叶赫部就是其中海西女真的一支。纳兰性德的高祖在平定叶赫诸部后成为部族首领,称贝勒。他的曾祖父金台什继承父位。金台什的妹妹孟古在明万历十六年(1588)时,嫁给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为妃,并在赫图阿拉城为其生下一子皇太极。自此以后,纳兰氏与爱新觉罗氏就有了姻亲关系。但这种关系并未使努尔哈赤停下征伐的脚步。 万历四十七年(1619),努尔哈赤讨伐叶赫,金台什败亡,叶赫部被兼并。在金台什死后,其子尼雅哈受封为佐领职,随叶赫部迁至建州。尼雅哈后来在满洲入关时立下战功,受职牛录章京。 尼雅哈娶墨尔齐氏为妻,生有长子振武、次子贞泰、三子明珠和四子国立。这个明珠,便是纳兰性德的父亲。《清史列传》中说:“明珠其次子也。”《八旗通志》则载:“尼雅汉长子明珠。”从明珠的排序在史籍中上下不定的情况可以看出,至少在纳兰性德祖父在世时,纳兰氏家业不兴,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纳兰氏家族的再次兴旺,是从纳兰明珠开始的。 天聪九年(1635)十月初十,纳兰明珠诞生。他早年时任侍卫,后因表现出色,从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又累官内务府总管、弘文院学士、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又晋太子太师。他在官居内阁的十三年中,对议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叛乱等朝中大事都起了重大作用,因而深受康熙帝的恩宠,百官都以“相国”称之,权倾朝野,盛极一时。但与此同时,他也凭借着手中的大权卖官鬻爵、贪财纳贿,因而在朝廷的朋党斗争中遭人弹劾,几经荣辱,最后郁郁而终。纳兰性德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功名奕世、钟鸣鼎食之家,为明珠与英亲王阿济格正妃的第五女之子。 虚负凌云万丈才 ——郁郁寡欢的仕宦生涯 顺治十一年(1654)腊月,北京下着大雪,纳兰性德的一声啼哭,宣告了我国历史上一位清词巨擘的诞生。或许是他自幼生活在富贵之家,对显赫门第的雍容生活产生了厌烦,抑或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自幼就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聪慧,能够过目成诵,数岁就能上马驰骋、拉弓射箭。十七岁时,他进入国子监读书。由于他的才学出类拔萃,国子监祭酒徐文元对他极为赏识,就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十八岁时,纳兰性德考中举人,十九岁准备参加会试,却因病没能参加殿试。二十二岁时,纳兰性德补行殿试。在殿试过程中,他“条对剀切,书法道劲,执事各官咸叹异焉”,廷对时,他又“敷事析理谙熟,出老宿儒上。结字端劲,合古法”,令“诸公嗟叹”。康熙帝对他的表现赞赏有加,以二甲第七名赐其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从此他步入仕途。 满洲历来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在入关后他们依然沿袭这种习性。满洲侍卫一般是从荫生中挑选,而康熙帝以“天子用嘉”之名将纳兰性德留在身边担任侍卫,看似是特例,但对于以文才傲世的纳兰性德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身为皇帝身边的近臣,他骨子里充盈的是汉人的儒雅和浪漫情怀,这种学非所用的入仕之路令他终日郁郁寡欢。在任职的几年当中,他只是“日常值班侍卫,掌导引奏事官及引见官员并稽查出入。与皇帝出巡则随扈保驾,驻行宫则守卫戒备”。这种随君侍驾的侍卫生活,整肃威武,一丝不苟,需要他最大限度地收敛掩饰自己的七情六欲,对于一个情思纷繁,骨子里流淌着清傲之气的才子来说,这种天天都要强作笑颜、卑躬屈膝的日子简直是如坐针毡。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有道明君,但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仍摆脱不了封建君主固有的弊病。纳兰性德作为他的随身侍卫,偶尔能够在他兴致突发时与他唱和诗词、饮酒下棋,但更多的时候,他是一个高高在上、主宰一切的君王,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对于纳兰性德来说,不外如是。纳兰性德深知自己能够博得皇上赏识的日子总有一天会结束,这是君臣之间惯有的规律。 “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是纳兰性德在《好事近》中的句子,写于他陪伴康熙帝出巡游玩之时,就连游历世间绝胜之景都不能令他开心起来,那平时守卫在宫中的苦闷就不消多言了。他在任职期间,最得意的一次行动是奉命“觇梭龙诸羌”,但在他载誉而归后,仍旧是充当侍卫,这种郁郁不得志的生活或许就是他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 与君展卷论王霸 ——重视友情的纳兰性德 若说仕途生涯给纳兰性德带来了难以言说的痛苦,那与朋友,尤其是与那些贫异之士的过从交往,则为他的生命增添了一丝安慰。 作为生于“烈火烹油,鲜花著锦”的满洲贵胄之家的翩翩贵公子,纳兰性德与一般贵族子弟不同,尤其珍重友情。徐乾学是纳兰性德的座师,他曾对自己爱徒的交友之举做过这样的评价:“君(纳兰性德)所交游,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寡合者,若无锡严绳孙、顾贞观、秦松林,宜兴陈维崧,慈溪姜宸英,尤所契厚。”而且,纳兰性德为“坎坷失职之士走京师,生馆死殡,于资财无所计惜”。 纳兰性德也曾写下“长安游侠子,黄金视如土。结交及屠博,安知重硅组?一朝列华筵,羞与朱履伍。惜哉意气尽,委身逐倾吐。时俗尚唯阿,至人亦伛偻。惜昔有赠言,深藏乃良贾”的诗句,道出了他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在他眼中,最欣赏的就是轻财重义、视金如土的侠义之士,这类人不以贫富贵贱为待人的标准,只要志同道合,即使是与下贱的“屠博”也能建立深厚的友谊;而对于那种为了追逐名利而奉强凌弱之徒,他也毫不掩饰对他们的鄙薄。 这些对于生活在封建社会上层的纳兰性德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且,他不仅在思想上挣脱了时代的枷锁,还身体力行,与贫异之士交往甚笃。P2-4 序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这一句句涤荡人心的优美词句皆出自清初词人纳兰性德之手。他本为翩翩浊世佳公子,却自诩“不是人间富贵花”;原是八旗子弟、君王近臣,却“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的一生短暂而充满愁苦,留给后人说不尽的哀怨低回。 纳兰性德生于清顺治年间,是康熙朝重臣纳兰明珠之长子。性德的先祖原系蒙古人土默特氏,后迁居女真人领地,改姓纳喇氏,自称女真贵族后裔,后又定居叶赫河流域,至此又被称为叶赫那拉氏。纳兰氏与满洲皇族爱新觉罗氏关系微妙,亦亲亦仇,纳兰氏族人中既有在征战中被爱新觉罗氏诛杀者,又有受其重用或与之联姻者,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性德的父亲明珠深受康熙帝倚重,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为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性德的母亲爱新觉罗氏亦出身满洲皇胄之家,受封一品诰命夫人。纳兰氏可以说是“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而出生在这样一个家族且为长子的纳兰性德更是贵不可言,享尽人间之富贵。 虽出身满洲,性德却受汉文化浸淫颇深,自幼聪颖好学,长大后更是通经博史,还精通书法,擅长品鉴书画。其后他参加进士考试,中二甲第七名,康熙帝亲授他三等侍卫之职,后又晋升为一等。性德多次扈驾出巡,侍奉康熙帝到过京畿、塞外、关东、江南等地,也曾奉旨“觇梭龙”。虽说性德心所向往的是一种“倚柳题笺,当花侧帽”的闲雅生活,但他还是将侍卫一职做得尽心尽力,深得康熙帝信任。 与其马背上的豪迈先祖不同,性德生性敏感,情感细腻丰富,尤重人之真情,这从他与结发妻子卢氏的似海深情,以及与顾贞观等贫贱友人的真挚友情中便可见一斑。 但可惜的是,性德年寿不永,仅仅活了三十一岁便病逝于别业渌水亭中。 性德一生著述颇丰,今存《通志堂集》,包括赋一卷、诗词各四卷、经解序跋三卷、文两卷、《渌水亭杂识》四卷;另辑有《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今词初集》《词韵正略》《通志堂经解》等书。 纵观性德一生的文学成就,最受瞩目的要数其词。性德词作现存三百四十七首(一说为三百四十二首),内容涉及爱情、友情、扈从游历、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刊印为《侧帽》《饮水》二集,今人多将其合称为((纳兰词》。尽管从性德的身份经历来看,其词数量不算多,眼界也不算开阔,但性德极重真情,其词也多情真意切、细腻感人,所以备受时人推崇,一时间“家家争唱《饮水词》”。及至后世,世人也多慕其情真而爱其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词》代表了清词的最高水平,性德本人也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为清代“词家三绝”,晚清著名文人况周颐更是将性德誉为“国初第一词手”,评价甚高。 性德词作擅长描摹离情痴怨,词风清新隽永、哀戚深婉,颇有南唐后主李煜之遗风。梁启超评价性德词道:“容若小词,直追后主。” 《纳兰词》中,首推悼亡词。性德与其妻卢氏鹣鲽情深,卢氏离世后,性德写下了大量悼念亡妻的词作,皆哀婉缠绵,令人读之泣下。严迪昌在《清词史》中曾写道:“纳兰的悼亡词不仅开拓了容量,更主要的是赤诚醇厚,情真意挚,几乎将一颗哀恸追怀、无尽依恋的心活泼泼地吐露到了纸上。所以,是继苏轼之后在词的领域内这一题材作品最称卓特的一家。” 此外,性德也极珍重友情,常结交落魄的汉族知识分子,并竭力为其提供经济帮助和政治庇护,故也多有师友酬赠、怀友送别之词。除此之外,《纳兰词》中也不乏边塞羁旅、托物抒怀、感时伤怀之作。 时至今日,《纳兰词》依然受到众多诗词爱好者的推崇,关于其人其词的著作也层出不穷,然而,能全面展现性德其词风采且通俗易懂的读物却不多见。鉴于此,编者特辑此《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一书以飨读者。本书以康熙刻本《通志堂集》为底本,参照其他重要版本编纂而成。书中收录纳兰词三百余首,分为深情伤怀、述怀言志、扈从游历、托物寄情、师友酬赠和闲情杂感六篇。为了使读者更深入了解纳兰词,书中每首词都附有详细的注释和精致的赏析。若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能对纳兰词之精妙有更深的了解,编者的目的就达到了。 鉴于时间紧迫、编者文学水平有限等原因,书中疏误、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还请读者见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