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思考体育(关于百多年来中国体育思想演化的梳理和反思)
分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作者 金光辉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金光辉编著的《思考体育(关于百多年来中国体育思想演化的梳理和反思)》是对中国体育思想史的总结。作者从何谓体育谈起,整理了自有体育以来,中国大地上体育思想的演化过程。我们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体育专业教科书和专著的立论基础是什么?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里有哪些变化?中国体育的文化根源在哪里?中国体育思想的演化又经过了哪些过程?这些问题,看作者怎样给我们一一揭示,分析。

内容推荐

体育虽早已为国人所熟知,但国人习惯于以传统思维来认识和理解体育其事,而体育却并非中国固有的文化样式,这就难免产生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对此,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而这也是制约中国体育健康发展的巨大思想障碍。金光辉编著的《思考体育(关于百多年来中国体育思想演化的梳理和反思)》以本人的博士论文为基底,探究的是国人对体育的认识过程,这主要体现在中国体育思想的演化中。《思考体育(关于百多年来中国体育思想演化的梳理和反思)》以百年来国内出版的体育教科书和体育专著为研究素材,以考查其立论基础为切入点,提炼蕴含其中的体育思想并梳理其相应的演化脉络,通过深入解析各色体育思想,期望对中国体育有更真切的认识。只有认清自身问题,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使中国体育健康发展。

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就是对本研究的相关问题所作的必要交代,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思路方法、相关概念的界定等。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考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体育专业教科书及体育专著的立论基础,梳理其中的体育思想根源。这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在考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时,我们特别关注当时的体育课程标准或体育教学大纲,因为这些都是编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在考查体育专业教科书之前,我们对体育理论的核心部分进行了仔细分辨,明确了以体育基本理论作为主要考查内容的原则,将其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等三大领域。相对教科书的单调,体育专著的思想性更为丰富,我们仍主要考查体育基本理论教科书,再增添了体育史学领域作为必要的补充,着重考查官学体系之外的,尤其是那些独具思想内涵的学术著作。通过对比可知,体育思想的学术力作不在官学体系,而存于那些独立思考的自由著述之中。

第五章是对中国体育的基本认识。借助李泽厚的实用理性之说,本书认为国人历来乐于接受外来事物,更习惯于用传统文化来改造外来事物,而注重实用实际就是基本理念,体育在中国也是如此,不是政治工具就是保健手段,实用体育是中国体育的最大特色,而这也恰好是中国体育的根本局限。体育本是完全超脱实用的形式化竞争,有其公平竞争、不断超越的精神理念,这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的。第六章是对体育思想演化脉络的梳理,基本思路是,从宏观和具体两大层面,分别对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思想、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归纳整理。体育思想演化的基本图景由本土体育观与西化体育观的不断博弈而构成,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对立。主流体育思想无不是将体育视为达到各种目的的手段,而独立于官学之外,既不为政治折腰又不为保健束缚、完全超脱实用的体育思想,非强化体能思想莫属,具有明显的“民间之学”特征。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路径由体质论和技能论的矛盾运作构成,也是体育思想的对立在教学领域中的反映。主流教学思想主要有技能论、体质论、健康论,而独立于主流之外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技术健身论,它与强化体能思想具有同样的精神气质。运动训练思想形成时间不长,其演化脉络比较清楚,基本上是固执“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传统主流训练思想,与主张专项化训练的“一元”训练思想和“相对而现”训练思想之间的对立。相比之下,传统主流训练思想僵化陈旧,而专项化训练思路则更具活力。综观中国体育思想的演化路径,官方主流体育思想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主流之外的独立思想,要么被漠视要么被屏蔽。第七章是本书的结语,归纳了一些结论和建议、创新和不足。

本人深知,虽然本研究对体育教科书和专著作了广泛的考查,对体育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但由于本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局限,文中的一些论述或某些观点难免会存在争议甚至不妥之处。因此,虚心倾听各方意见,不断完善本研究将是本人始终不渝的信条。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2研究思路和方法

 1.3相关研究的综述

 1.4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体育

 1.4.2体育思想

 1.4.3立论基础

2 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2.1体育教学的基本思想概述

 2.2军国民主义时期

 2.2.1壬寅癸卯学制

 2.2.2壬子癸丑学制

 2.3自然主义时期

 2.3.1思想概述

 2.3.2壬戌学制

 2.3.3戌辰学制

 2.4政治主导时期

 2.4.1“新体育”替代“旧体育”

 2.4.2以俄为师时期

 2.4.3以军代体时期

 2.5增强体质时期

 2.5.11978年教学大纲

 2.5.21987年教学大纲

 2.5.31992年教学大纲

 2.5.41996年教学大纲

 2.5.5高校体育教学大纲

 2.6健康第一时期

 2.6.1过渡性大纲

 2.6.2新课程标准

 2.6.3教科书考查

 2.6.4新课改争议

 2.7小结

3 体育专业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3.1体育基本理论的分辨

 3.2体育专业教育的演进

 3.2.1晚清和民国时期

 3.2.2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3.3体育基本理论教科书

 3.3.1体育教学理论类教科书

 3.3.2运动训练理论类教科书

 3.3.3体育思辨理论类教科书

 3.4体育操作理论教科书

 3.4.1运动人体科学教科书

 3.4.2运动技术理论教科书

 3.5体育新兴理论教科书

 3.6小结

4 体育专著之立论基础考查

 4.1体育专著出版概况

 4.2体育教学理论专著

 4.3运动训练理论专著

 4.4体育思辨理论专著

 4.5体育史学类专著

 4.6小结

5 中国体育的文化根源

 5.1中国体育是实用体育

 5.1.1实用理性的内涵

 5.1.2实用体育的解读

 5。2实用体育的现实写照

 5.2.1消极比赛

 5.2.2身份疑云

 5.2.3名额之争

 5.3体育精神境界的体悟

 5.4体育内外利益的分辨

 5.5小结

6 体育思想演化脉络的梳理

 6.1体育思辨思想的演化

 6.1.1从军国民思潮向自然教育的转变

 6.1.2随政治风云与保健思潮而起伏

 6.1.3在实用取向的价值体系中突破

 6.2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

 6.2.1技能论长期占优

 6.2.2体质论后来居上

 6.2.3健康论强势推进

 6.2.4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技术健身论

 6.3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

 6.4小结

7 结语

 7.1主要结论

 7.2主要建议

 7.3主要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