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棠花前绽放的记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邓在军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邓在军,我国著名电视艺术家我国电视文艺和春节晚会的开拓者之一。邓在军编著的《海棠花前绽放的记忆》讲述了作为周恩来总理的侄媳,她所亲历的周总理、邓颖超感人的人格魅力和独特的家风。她是著名的电视导演,本书讲述了她50年电视导演生涯,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她执导最早的几届大型春晚,以及许多重要的大型文艺演出的往事。社会知名人士,本书讲述了她与许多社会知名人士、文化名人的交往经历,讲述了彭丽媛、毛阿敏、刘欢等人的出道时的故事。她还是少将周尔均的妻子,四个孩子的母亲。本书讲述了她在解放初期如何走上革命道路,与周尔均50多年相亲相爱的传奇爱情。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是中国电视文艺和春节晚会的重要开拓者,见证了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历史。邓在军编著的《海棠花前绽放的记忆》记叙了作者从一个十二岁的农村小女孩成长为蜚声国内外的电视导言的历史轨迹和心路历程,《海棠花前绽放的记忆》被披露了相关重要史实和屏前幕后的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

作为周总理的侄媳,作者以较大的篇幅记述了伯父周恩来和伯母邓颖超栩栩如生的音容笑容和亲切难忘的教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周恩来总理的伟大人格力量和思想道德情操。

目录

前言海棠情思

第一篇 海棠依旧

 十二岁出走

第一次站岗

 “牧童”与贺龙

 二郎山上

 恋爱风波

 初见恩来伯伯

 看似无情实有情

 “肃反”与全运会门票

 关爱与“八互”

 走进中央电视台

 转播《东方红》

 陪斗

 干校杀猪

 总理去世

 把所有的爱装进心里

 周家家规

第二篇 屏前幕后

 春节晚会的诞生

 春节晚会1983

 出访日本

 春节晚会1987

 《冬天里的一把火》

 《爱的奉献》

 《思念》

 《我爱你,中国》

 瑞士惊魂

 突破空中禁区

 《同一首歌》

 无影灯下

 黄山泪

 艺术研讨会

 痛别七妈

 中国的艺术大师们

 《毛泽东诗词》

 “北胆南肝”

 世界杰出妇女大会

第三篇 心灵深处

 《百年恩来》

 “当代的圣人”  

 “谢绝采访”的采访

 《沉思中的周恩来》

 《你是这样的人》

 人民大会堂晚会

第四篇 家里家外

 母子亲情

 “大名字”

 “奔驰级”手术

 交出“接力棒”

 金婚

 携手伴君行

 邓在军艺术活动年表

 邓在军所获主要荣誉

试读章节

许多人眼里,我的名字像个男孩:邓在军。

小时候对名字不在乎,后来感到有点别扭,又不好改了;再到后来,经历增多,知道名字只是人的符号,重要的是符号后面的内容,也就顺其自然。

有趣的是,名字也给我带来过一些美丽的小麻烦。那是70年代末以后,连续几年,我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总导演。我和整个创作集体都很努力,运气也不错,那些晚会群众反应很好。此后,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影响越来越大,过春节看晚会,也成了中国人的特殊习惯,成为一道独特的中国文化盛宴。作为总导演,自然会被各种媒体盯上,邓在军这个名字,也频频曝光,因此引起一些女孩子的注意和误解,给我寄来不少照片和滚烫的情书。我乐了,我不是男儿身,对于这些热情靓丽的青春女孩,只能抱以无奈的歉意。

青春的美丽,和一个人的不成熟有关。在我看来,青春就是激情,也意味着某种盲目和冲动。这种认识,我是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感悟的。因为我也年轻过,当年,也有过类似的盲目和冲动。

1950年9月的一天,我悄悄离家,踏上了通向远处的山路。这一天,离我13岁生日,还差三个月零几天。

这是出远门,应该多带几件衣服,但是,又害怕妈妈发现,便耍了花招:只背了书包,装着上学的样子。这是一个胆大妄为的举动,我没想过父母是否会伤心,没想过其他后果,只觉得很好玩,把它看成又一次开心的恶作剧。我一门心思就想快点逃走,甚至没敢回头再看一眼渐渐远去的家。就这样,我第一次远离了父母,远离了家乡,走进了此后新的人生。

当时,我的目的很简单:赶上前面那群会演戏的女兵。

我的家乡是个小山村,在四川荣昌(现属重庆)县郊。前不久,村里来了解放军,我家里也住了一些当兵的人。在这之前,国民党造过谣,说共产党解放军很坏,杀人放火,共产共妻,我们很害怕。但是,我很快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解放军的纪律很严明,同志间很亲密,长官也不打骂士兵。我还听说了,他们是第二野战军12军35师103团,师长李德生带领的部队,是来剿匪的。

尤其让我高兴的是,这支部队还有一个宣传队跟着,宣传队里有许多小女兵,她们比我大不了几岁,还都会演戏。

女兵们演戏,白天晚上都演,舞台就设在我读书的伯桥中学,我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宣传队演的是《兄妹开荒》和《白毛女》。她们演戏,我就逃学看演出,《白毛女》让我流了好多次眼泪。我从小就喜欢跳,喜欢唱,现在发现军队有女兵,戏也演得好,就特别羡慕她们。在这之前,18军进军西藏,也曾路过我们村,学校里一些高年级的同学参军走了,我也想走,可是妈妈不同意:“女孩子哪有去当兵的?”我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可是,看到了这群会演戏的女兵后,我又想当兵了,而且脑袋发热,打算不惊动父母,悄悄去当兵。

有人讲,性格决定命运。作为一个12岁的女孩子,我这么干确实太莽撞,可这不能怪我,得怪我祖父。他从小就把我当男孩子来培养,让我很少有女孩子的娇柔,而调皮大胆我行我素的男孩子毛病,却学得很到家。

我学习成绩好,考试总是前三名,长得也乖巧,祖父特别喜欢我,放学后,常把我带上街玩。街上有许多卖锅盔(注:烧饼)的,只要路过,总有人要给我锅盔吃,而且不肯收钱。祖父是卖泡粑出身,县里有青红帮,在这些卖泡粑的人里头,祖父似乎是个头头,很受他们尊重,大家都喊他邓大爷。哪一家吵了架,谁家里有什么事,都找我祖父去评理。我不懂什么青红帮,也不懂“邓大爷”的含义,因此惹了大麻烦,这是后话。当时,听到别人夸奖我,祖父很高兴,就对人讲:“哎呀,我的在军要是个孙子就好了,绝对了不起呀!”

我是独女,妈妈对我家教很严,但有祖父作后台,我并不怕她。家里有个小橘园,田野里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菜,果子成熟了,别人用竿子采摘,我却喜欢爬到树上去摘。枝条上有刺,衣服常被剐破,妈妈知道我又爬树了,就让我罚站。第二天,只要嘴馋了,我还是要上树。

有一回我害怕了。星期六,我和几个小孩子“过家家”,跑到地里头去偷人家的蚕豆,被狗咬了,裤子破了,腿也咬破了,流了血。我知道这下惹祸了,不敢回来见妈妈。天黑了,月亮也出来了,我还躲在外面。邻居发现,给我包扎后送我回了家。妈妈这下动了大火,不仅罚站,还不准吃饭。罚站是应该的,但不准吃饭,我觉得妈妈太过分,反抗情绪很强。我就赌气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后来妈妈喊我吃饭,我也不吃。当时我最着急的是另一件事情:上茅房。可是我想,我一动,就算输了。讨厌的是,体内的那股多余的液体不想和我保持一致,急急忙忙要出来。我很想撒腿就跑,可是,我还是不肯服输。最后,我作出了一个当时觉得很了不起的决定:我就站着尿尿。当我的裤子果然变成茅房的时候,祖父出面干预了,批评了我妈妈。妈妈挨骂了,我这才破涕为笑。

我还有过许多类似的恶作剧。这当然不是值得自豪的事情,但我却心存感激:成年人的爱心和宽容,使我的心灵从小就有一个很大的活动空间,能够自由生长,敢于大胆想象,这对我后来的艺术生涯极有帮助。

当时虽然大胆,我也有心细的一面。离家前我想过,妈妈肯定不会同意,不能给她讲;但是我还小,部队也不会随便收留。于是,我先找了县长。县长叫何君辉,原来是在我们那里开米店的,我们也常到他那里去买米。后来才知道他是地下工作者,而且当了县长。我说要参军,请他给我开证明。他问:“爸爸妈妈同意吗?”“同意。”我撒谎的水平已经很高,他没看出来。

拿到介绍信,我就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回家后,为了造成上学的假象,我把小物品都放进书包,别的就不敢带了。正是九月天气,很热,我怕以后没衣服穿,一下子穿了两件长袖衣。我无法无天,只顾自己高兴,哪想到大人的着急。事后我才知道,我的出走让家里翻了天,妈妈找了我一天一夜,也哭了一天一夜。

妈妈哭的时候,我却高高兴兴爬上解放军顺路的军车,离家越来越远了。

现在想来,我这么迫不及待地远离家门,原因之一就是好奇。我不想再过家里的那种日子,想寻找一种新的生活。在家里,我是独女。父亲在县里当小职员,解放后当了煤矿工人。母亲是位家庭妇女。当时,祖父已经去世五六年,家里很败落。我有两个伯伯:大伯有两个女儿,二伯有三个女儿。据说大伯不太争气,被祖母骂跑了,以后再没回来。我们这一大家人住在一起,大多是吃闲饭的,日子过得非常窘迫。有个细节印象很深,就是祖母发油。那时没电灯,照明用油灯:一个小碟子,放上油,里面有根灯草。祖母在家里掌握财权,家里穷,不敢随便用油,几个小家,每家一天一勺菜油。点不了多久,油没了,屋里黑漆漆的,我很害怕,也很不喜欢。我上的是新学堂,五岁就上学了,成绩也不错,可是因为穷,有一年交不起学费,在家里停学了大半年。这种日子,肯定算不上是幸福的童年。P2-5

序言

书桌上的茶杯,融进一缕夕阳,几片刚泡进的海棠花瓣,如仙子般在水中缓缓舒展。这些花瓣是去年采摘的,风干后,和花叶泡在一起,便有了一种我所喜爱的特殊味道。淡淡茶香中,我缓缓踱到窗前,静静凝望远处的海天。窗外海风轻拂,归帆点点,落霞灿烂。有一瞬间,西天的彩霞好像发生变化,它们不再是花团锦簇的云霓,分明成了一团团、一簇簇正在盛开的海棠,你看,那些红的、白的、粉的海棠花儿,开得好艳。

我知道这又是美丽的幻觉。不过,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海棠花的确是我这辈子的最爱。

我出生在天府之国的四川农村。在童年的记忆里,既有挥之不去的贫瘠与苦难,也时时闪现美好的田园风光。那层层绿色、绵亘起伏的梯田,坑洼不平、曲折延伸的田埂,鲜艳夺目、遍布山岗的野花杂草,交织在濛濛细雨之中,构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山村画景,栩栩如在眼前。

爱美的我,小时候最喜爱多姿多彩的鲜花。在各色花朵中,海棠花独树一帜,盛开之际,好像染满天际的朝霞晚晖,不但艳丽动人,又呈现一种朦胧的美。海棠树结出的果实——海棠果,酸中带甜,也正合我的口味,儿时常常用来一快朵颐。

但是,海棠花给我留下最刻骨铭心的记忆,还因为她是中南海西花厅里一道美丽独特的风景线,是七伯周恩来总理和七妈邓颖超生前最为钟爱的。也正是在西花厅的海棠花前,我有幸第一次见到了两位敬爱的长者。

时光回溯到58年前,一个海棠花盛开的春天。那年我18岁,是一个穿着海军服、扎着辫子,蹦蹦跳跳、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孩。神采奕奕的七伯和七妈亲切慈祥地同我握手寒暄。七伯用他特有的炯炯有神的目光,端详了我好一会儿,然后点点头笑着说:“好!好!”七妈转过脸来对伯伯说:“她是独女,我也是独女,而且都姓邓,好!”这时,傻乎乎的我多少明白了,他俩是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未来可能成为侄儿媳妇的肯定。那一刻,我身旁的海棠花也为我绽放出笑容,变得更加美丽灿烂了!

此后,我时有机会陪同七伯、七妈在海棠树下散步,聆听他俩亲切的教诲,亲身体验这两位为革命事业并肩战斗一生的亲密爱人与战友之间最崇高、最深切的爱。西花厅的海棠花,见证了两位伟人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呕心沥血的日日夜夜,也记录下我一生中这无限美好的时刻。

就在这海棠树下,七伯抱着我不满两岁的女儿,逗着她喜笑颜开,周围欢声一片。

就在这海棠树下,七妈用心爱的方框相机,为尔均和我拍下了我俩至今珍藏的照片。

就在这海棠树下,七伯、七妈亲切地嘱咐我:你所从事的电视事业责任重大,要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西花厅是洋溢着爱的世界,海棠花是爱和幸福的象征。

时光无情。如今,七伯、七妈都已离我们远去,他俩的骨灰洒入了祖国的山河湖海,千秋万代,与人民永远在一起。恩来伯伯去世后,七妈对我们说:“你们伯伯虽然肉体不在了,但他的骨灰在祖国大地河流里作为肥料,继续为人民服务,物质不灭,生生不已。”七妈自己身后,也实践了与七伯生前的共同誓言。

是的,无论是在精神上或物质上,七伯与七妈都与这个世界长存,与世间万物共存。哪里有他们钟爱的海棠花,他俩就在哪里。

七伯、七妈逝世后这些年来,我曾不止一次来到西花厅海棠树前,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两位老人家亲切慈祥的笑容,回响起伯伯爽朗的笑声,回响起七妈在伯伯逝世后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的深切怀念之情:

春天到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

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你不是喜爱海棠花吗?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

你住了整整二十六年,我住得比你还长,到现在已经三十八年了!

你不在了,可每到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大家一边赏花,一边缅怀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们中间。

你到哪里去了啊!海棠花开了,你离开了他们,你离开了我们,你不再回来。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你随着春风的欢送和踏雪的足迹,已经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也飘进了黄河长江,经过黄河长江的运移,你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写下这篇感人肺腑的感怀后仅有四年,七妈也离开了我们。她在盛开海棠花的西花厅住了整整42年。

对西花厅海棠花的眷恋,使我把童年时代对海棠花的喜爱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的这种不解情结,被个别好友知道了。2008年,为纪念周总理诞辰110周年,我和同事们在人民大会堂策划、导演了一台大型情景音乐会《你是这样的人》。演出前夕,在现场彩排时,我陡然发现,人民大会堂偌大舞台的上下左右,竟然铺满了海棠鲜花!这可不是原来的设计方案啊?这样多的鲜花,该要花多少钱哪?剧组的经费已经很拮据了。见我着急,一旁的舞台总监、好友李振兴赶忙过来解释说:“这些鲜花,是全体舞美人员自己掏钱买来、精心布置在舞台上下的,我们用它来表达对周总理和邓大姐的衷心敬仰和热爱。这也是我们对你邓导的心意,这些天可把你累坏了!”对好友们这番出自肺腑的真情,我除了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还能说什么呢?

窗外,远天仍然流光溢彩,勾勒出窗前四棵海棠树苗的逆光剪影。这几棵树苗,是重庆友人特地给我送来的。2001年我做了一次肺部手术,按照医嘱,在家人的关怀下,每年冬天我都会到海南三亚休养一段时间。住处有这么个小院子。于是,我亲手栽下了这几棵海棠。眼看着它们一天天茁壮成长、结蕊开花。多么幸福啊,我又能同心爱的海棠花朝夕相处了!

最近,承人民出版社约请,出版一部我的自传。此前有关出版社曾经出过我的几本书:《邓在军电视艺术》、《缪斯的女儿——邓在军》、《屏前幕后——我的导演生涯》。这次,我在原有基础上作了认真校订与修改调整,充实了新的文字与照片,特别是增添了深切怀念敬爱的恩来伯伯和颖超伯母的内容。因此,书的内涵与形式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那么,这本新的自传体作品,就以《海棠花前·绽放的记忆》作为书名吧!

这里要感谢好友欧阳中石先生,他特地为本书题写了书名。

2013年,正值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我满怀敬意,把它奉献给敬爱的七伯、七妈,同时奉献给尊敬的各位读者,敬请你们给予指正。

邓在军

2013年春末于海南三亚

书评(媒体评论)

邓颖超:在军是个自强的孩子。

张震:作为中央电视台的热心观众,我们都曾深深被邓在军同志那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作品所感染,同时也为我们国家和军队能够培养出这样的电视艺术家而感到自豪。

李德生:在军同志参军时,还是我那个部队的一名小兵。她从当年的一个年轻文艺战士,成长为今天著名的电视导演,是组织培养和自己刻苦努力的结果。她是我们军队的骄傲。

乔羽:邓在军把每一台晚会都做得非常的成功,不仅所有的电视观众感激她,我们写歌和唱歌的人也感激她。

谷建芬:1988年春晚我跟邓导因一首《思念》相遇,这一晚之后我们成了不需要说任何客套话的姐妹。

阎肃:她的作品既气势豪放,犹如大江东去,也有小桥流水、女性妩媚的一面。

赵忠祥:最早我是播新闻联播的,我能做主持人要感谢我大姐邓在军。我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有着超过了很多有血缘关系的那么一种亲情。

姜昆:邓在军导演不仅仅有很多艺术上的超前想法,更可喜的是她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大腕小腕她都能拢在一起。

毛阿敏:1988年的春节晚会邓导邀请了我,令我一夜之间从一个生瓜蛋子变成了很多观众都熟悉的歌手,所以我一生都要感激她。

韦唯:上世纪80年代,国内流行歌曲做为主题歌上“春晚”的还没有,是邓妈妈选择了我。

费翔:我相信在电视业上非常非常多的人,都是因为邓导给了他们第一次机会,所以才会有今天。

陈临春:每一个行业都有佼佼者,但是最值得骄傲和尊敬的往往是开拓者。邓导是我们电视艺术行业名副其实开拓者的杰出代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8: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