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莫问乡关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居延安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古往今来,散文之美,不仅在其立意,而且在其话语的洒脱、随意和上口《莫问乡关》收录的文章,以其极具诵读性和音乐感的话语,记载了居延安这位默默学人对生命原始节律搏动的理解和演绎。

让我们一同捧着居延安的《莫问乡关》,诵读着“莫问乡关何处是,听任潇潇雨落声”绝句,与一个海外游子同唱一首远在天边、近在耳旁的生命之歌!

内容推荐

古往今来,散文之美,不仅在其立意,而且在其话语的洒脱、随意和上口。好散文,大凡都是诵读上品。居延安的《莫问乡关》正是这种诵读上品之中的上品,集子中收录的长短不一的文章,以其极具诵读性和音乐感的话语,记载了一个默默学人对生命原始节律搏动的理解和演绎。

目录

潇潇雨落写散文

话语,生命原始节律的搏动

一、苍茫大地

 苍茫大地

 山西行小记

 新英格兰的雪

 新英格兰的红叶

 一种多余的天文安排

二、悲喜人生

 悲喜人生

 悲欣交集送别歌

 送母亲

 莫回人世

 悲悼恩师朱谦

 从未晤面的伊丽莎白

 哭徐震

 诺里斯之死

 生命即水

 安东尼这小子

三、孤寂异乡

 孤寂异乡

 我梦故我在

 但愿人长久,城海共婵娟

 开学三事

 才女泰勒

 希拉里的错误

 克林顿仍然风度翩翩

 临近回美

 新年纪事·梦

 宗教:理解美国的入门

 世纪对话“九·一一”

四、文艺闲话

 文艺闲话

 音乐剧《弘一》幕后二三事

 邂逅豪泽尔

 与豪泽尔的无声对话

 闲谈文墨之事

 小说《白兰地》书信摘录

 闲聊小说创作

 美国人跳的民族舞蹈

 西名研究

 神话被打破才是神话

五、学理殿堂

 学理殿堂

 无学之学,可为大学

 谁知文章事,字字皆辛苦

 从四大名著到亚氏的《修辞学》

 库什曼与《人际沟通论》

 跨语沟通

 文化与跨文化传播

 霍尔《超越文化》中译序

 读《范曾画传》记一、二

 《权术游戏四十八法》的读法

 读经典,自导自读自译

 好书是读出来的

 关系的历史长河

试读章节

在贝多芬送来的《月光》照耀下,我带回美国的常家庄园和晋祠,五台山扛了几百年的菩萨顶、南山寺和老爷庙,五台山至大同的公路两旁的群山峻岭、牛马猪羊和让我目瞪口呆的悬空寺,傲视塞外达千年之久的应县木塔,还有那看不完的云冈石窟中的佛像菩萨们,从我心底慢慢地浮起。恍惚之间,《月光》中的琉森湖,在我眼前突然地变成了穿越晋陕大峡谷的黄河壶口瀑布,浪漫而飘忽的瑞士琉森湖上的悲凉月光,瞬间在我眼前变成了呼啸而过、吼声大作的壶口瀑布的豪迈奇观。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之西和山西省吉县之东,其奇妙就在于跨在了中国两个文化大省之间。人说,中华文化地下五千年在陕西,地上五千年在山西。当全世界异口同声地赞美华夏文化五千年的时候,当所有中国人津津乐道于地下、地上五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的时候,没有人会提到目击了人间沧桑五千年的壶口瀑布的撕裂心肺的吼叫。壶口瀑布上空两侧,是否从未荡漾过飘忽于瑞士琉森湖上月光的浪漫和闲情逸致?是不是因为她目睹了太多的兵荒马乱和朝代更替、太多的家破人亡和民不聊生?

我从未去过壶口瀑布,但她在我心中超验地升起了,《月光》曲让我超验地听到了她的呐喊和痛苦挣扎。我在《月光》的引照下,在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中,重新翻开了历史案卷,一条既模糊又清晰的远古文明轨迹呈现在我的眼前。山西北有长城一线阻挡,东有太行横卧雄踞,西和南有黄河汹涌护托,再借来五台、恒山、太岳、中条、吕梁众山,纵横于地,进能攻,退能守,引敌入瓮能全歼于三晋之地。仗着这样的地势,山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五千年之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就是在山西爆发的,黄帝族是在灭杀了别族之后,才创造了既灿烂又带着血腥味的华夏文化的。山西古代的名将故事,如战国时期的廉颇和李牧,汉代的卫青、李广和霍去病,三国的关羽和张辽,唐代的尉迟恭和薛仁贵,宋代的威震四海的杨家将,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他们的传奇色彩,而很少去想这些故事背后的尸横遍野的血泪代价。我问自己:一个精彩的文明故事,由一万颗人头来换,值得吗?我不禁毛骨悚然,觉得心里有话要说,要对承载了华夏文化重中之重的山西大地说,要对那些为创造精彩文明故事而奉献了血和生命的历代山西先辈说。

贝多芬的《月光》能给我些许心灵上的启迪,但我渴望超验、渴望跨越理性、渴望与神直接交流。我知道我必须从爱默生那里获得帮助。爱默生这位领导过美国超验主义思想运动的哲人,在西方出现第一部《道德经》译本之前九年就逝世了,但他的思想、话语风格以至神秘主义的内核,与老子有着极其相似之处。新英格兰是爱默生的故乡,我的居住地,离这位“美国老子”就两个小时的车程。

从五台山、悬空寺、应县木塔和云冈石窟回来之后,我被山西佛教文物的厚重压着喘不过气来,佛教香火仪式的炙热进一步把我推向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

去云冈石窟是离开山西的那天,天高云淡,烈日炎炎。看石窟洞里一动不动地端坐了六百年的菩萨们,他(她)们的身子都是那么高大和挺拔,他(她)们的面庞都是那么清丽和慈祥,都在静静地保佑着芸芸众生的福祉。我一边默默地走、虔诚地看,一边听朋友介绍石窟佛像的历史。回到美国后,我总忘不了从北魏开始就在云冈石窟里坐着的、坐了六百年的菩萨们,一直感悟着他们的象征意义和神力。我越想越感到,石窟里一直弥漫着的并不是菩萨的神力,而是宗教组织和仪式化的宗教信仰的经验和理性。山西各地寺庙里的千百尊佛像,其神态之逼真、色彩之鲜丽、制作工艺之精到,还让我感触到宗教组织和组织化的宗教仪式背后的历代政治之手。

爱默生领导的超验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早在十九世纪中期就提出超越经验和理性的可能性,与神进行直接交流的可能性。记得我们是在七月二十九日下午到达五台山的,在旅店稍作安顿后,就直奔大名鼎鼎的南山寺。不巧一位前副总理在山上,山下的警察要我们稍等勿躁。我们赶紧掉头,去了菩萨顶,在气喘吁吁中拜了诸菩萨。折回南山寺时,已是夕阳西下。在暮色苍茫中,读慈禧书赐南山寺普济和尚御匾上“真如自在”四字,懵懵然倒真有“真如自在”之感。回到美国之后,我总忘不了南山寺沉落在暮色中的端庄和美丽,我在想,这种端庄和美丽,是神授的还是自然的?如果是神授的,那么一定是自然的,而自然描绘的图画必定又是神笔所为。但这神,不一定是佛教的菩萨,也不一定是基督教、天主教中的上帝。这神,我以为就在人自己的身上,在人自己的眼中、自己的心里。我开始劝导自己,要信佛,但不必去五台山,不必削发为僧,不必进庙念经,不必磕头拜佛。信佛,就信在心里,信在善心的日常修炼上。我突然悟觉,步入云冈石窟,亲登五台山,去了那些庄严肃穆的寺庙,第一次让我超越直接经验,第一次让我抵抗顺应了千百年的理性,让我大不恭地用自己的步伐,捧着自己心中的虔诚,走向自己的慈祥、博爱、美丽的佛。

我踩着贝多芬的《月光》,搭着爱默生的肩,温习着山西行逗留的每一站、走过的每一步,在屋外催眠般的滴答雨声中,半梦半醒之间,又回到了那天,看到那位穿着打了褶的西装、戴着褪了色的鸭舌帽、挥着歪歪长鞭的牧羊人,赶着一群温顺的羊,在公路正中慢步向我们走来。那是此次山西行最让我感动的一个场景。我一直惦记着山西的那群羊和他们的主人,后悔未能向那山西牧羊人敬根烟、送去一个问候,因为我知道,下次再去山西,那群美丽善良的羊或许早已成了餐桌上的美肴,那位举着羊鞭但从未舍得甩一下的牧羊人或许仍在怀念着他的羊群们。

山西文化的厚重和这种厚重给我造成的心理压力,想到那群善良可爱的羊,也顿时释然了。P6-8

序言

潇潇雨落写散文(代序)

清晨醒来,雨声不断,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匆匆起身,向外望去,晨色苍茫,宛如暮影,似真似梦。恍惚之间,来了宋代词人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佳句,借“潇潇暮雨”来欣赏晨雨飘洒之淅沥、落地之滴答,莫非晨梦未醒之故?转而柳永又送来“相思成病,那更潇潇雨落”的缠绵句式。“潇潇雨落”,这正是我在寻找的四字,没有什么词语搭配比这四字更贴切更美丽的了!我顿然悟觉,散文之美全在“潇潇雨落”四字。

忽而又想,潇字单用,即谓江之深、水之清,湘江支流潇水之谓潇水,大约就是这个意思。“独立寒秋,湘江北去”,但长江,黄河,中华九江,都是向东流的,人问为何唯独潇水的母亲湘江偏偏要向北流呢?这是不是她的不顺东流的个性?难道写散文,还要讲文清笔傲、个性之不顺东流?应该是的。进而再想,潇水的母亲湘江,最终还是涌入洞庭湖归顺长江的。是不是散文再有个性、再具傲骨、再怎么散法,总要讲究归顺、顺应天意的?

屋外,晨雨潇潇,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地落着。这雨落得多从容多随意,多像生命原始脉动的节律。潇潇雨落,难道果真隐藏着写散文的大法?写散文难道果真要一如潇潇雨落,写出自然,写出生命的脉动来?

再想开去,过日子不也是这样,怎能太过强求呢?寄居海外二十年,慢慢地也学会了消解乡愁的好办法。每当下雨时,总要听那滴答声、那潇潇声,听着听着,那雨就像落在了我心里,一点一滴地渗入,把我乡愁的焦躁稍稍地抚平了些。这真是:莫问乡关何处是,听任潇潇雨落声。

二○一○年三月二十七日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精彩的文明故事,由二万颗人头来换,值得吗?我不禁毛骨悚然,觉得心里有话要说,要对承载了华夏文化重中之重的山西大地说,要对那些为创造精彩文明故事而奉献了血和生命的历朝山西先辈说。

——山西行小记

作为艺术对象的大干世界,上天——也有人说上帝和美神——创造出了色彩、线条、阳光、黑夜、宇宙和人,那是容不得切割和碎片化的行当。

——文艺闲话

世上殿堂遍地皆是,从北京的紫禁城,到埃及的金字塔,再到法国的罗浮宫,唯有那肃穆清苦神圣的学理殿堂最难进、最难留,只因殿堂太高、高不胜寒,只因殿堂太深、深不可及。

——学理殿堂

古往今来,散文之美,不仅在其立意,而且在其话语的洒脱、随意和上口《莫问乡关》收录的文章,以其极具诵读性和音乐感的话语,记载了居延安这位默默学人对生命原始节律搏动的理解和演绎。

——上海戏剧学院主持艺术系主任、教授 宋怀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1: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