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一本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中医理论宝典,其中天人合一、阴阳平衡、顺应四时的理念,一直被人们奉为养生保健的无上准则。黄帝拥有一支通晓医药的能人队伍,如岐伯、雷公、伯高、少师、少俞等,书中叙述群贤研究医疗的心得,都是精辟入里,后人难以望其项背。
本书根据《黄帝内经》的养生原理,并参考历代养生家的导引招式,综合提供三招养生功以供读者练习。这些功法都是针对身体的基本需要而设计,只要勤练不辍,对健康必然大有裨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黄帝内经呼吸养生法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湛若水 |
出版社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黄帝内经》是一本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中医理论宝典,其中天人合一、阴阳平衡、顺应四时的理念,一直被人们奉为养生保健的无上准则。黄帝拥有一支通晓医药的能人队伍,如岐伯、雷公、伯高、少师、少俞等,书中叙述群贤研究医疗的心得,都是精辟入里,后人难以望其项背。 本书根据《黄帝内经》的养生原理,并参考历代养生家的导引招式,综合提供三招养生功以供读者练习。这些功法都是针对身体的基本需要而设计,只要勤练不辍,对健康必然大有裨益。 内容推荐 简单地说,所谓“呼吸养生法”,就是利用呼吸启动身体的气机。除了饮食之外,呼吸乃是左右生命的最主要因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是人生的起点,也启动了呼吸系统;一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寿终呼吸停止,人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呼吸的历史。我们每天约呼吸二万余次,但是几分钟不呼吸就会丧命,呼吸的重要性无与伦比,一般人却通常不太注意呼吸对健康的影响。 本书找到有关“呼吸”的理论根据:将贯穿《黄帝内经》的几项基本元素详加拆解,让读者进一步了解阴阳、气血这些关键词汇的真实涵义,剖析其物理规则,并用现代白话、科学语言来解释,使其易听易懂。 善用呼吸来强化气血,实为增进健康的治标及治本之道。气如流水,流水不腐,经常保持身上的气血清新流动,像山间小溪一样清澈无染,此乃养生的最高境界。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气血调和则百病不侵,本书根据《内经》的养生原理,并参考历代养生家的导引招式,综合提供三招养生功法以供读者练习。这些功法乃针对身体的运动及能量需要而设计,只要勤练不辍,对健康必然大有裨益。 目录 序言 学会呼吸养生法,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一章 养生的智慧 《黄帝内经》是“用之不竭”的养生宝典 气法养生,天人相应 健康以扶阳为根本,扶阳以练气为核心 气是身体的能量源 百病生于气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养生的第一要务 第二章 呼吸的奥秘 养生从呼吸开始 学习婴儿好榜样——胎息是最完美的呼吸方法 常做“有气运动”,强气血,除百病 气的大本营在丹田 丹田呼吸是呼吸养生法的精髓所在 丹田呼吸不等于腹式呼吸 第三章 阳气的启示 人体能量层次的探讨 气就是能量的一种 全面的养生离不开呼吸的辅助 别让负面情绪削弱身体的正气 迈向阳气的生活 第四章 身体的真理 免疫力是身体的防火墙 “多气者不病” 练习呼吸养生法,显著增强免疫力 倾听身体的声音 第五章 练习的享受 练气自疗,保健延寿 推广养生功的宗旨 心肺功,最能强心健脑 站桩功,导气下行,缓解高血压、糖尿病 清净功,放松身心,启动自愈系统 养生贵在有恒 练气的效验 结语 心存养生,健康永恒 试读章节 《黄帝内经》是“用之不竭”的养生宝典 已经凌晨一点多了,街道上虽然冷冷清清,但是台北市复兴北路的“铜猴子餐厅”里面好戏刚上场,鼎沸的客人将狭窄的店面挤得水泄不通。大荧幕上正在播放两支欧洲顶级球队AC米兰与利物浦的比赛,由于餐厅举办猜谜助兴,主持人不断地鼓噪,加上许多客人纷纷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喝彩加油,使得气氛非常紧张热烈。看球的人们人手一支香烟,弄得店里烟雾弥漫,空气非常糟。直到球赛结束,离开店里的时候已经快天亮了,两个朋友不禁呵欠连连,眼睛都快张不开了。我负责开车送他们回家,一路上我精神奕奕,丝毫不露疲态,他们深感诧异,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我的体力这么好。 火野问:我又上火了,长了口疮,痛到想哭,生不如死,尤其下午三点时口疮疼痛更加剧烈,请问有没有方法可以排放火气? 若水答:火气主要是肝火,它在下午三至五点时最为剧烈。想要排放火气,我教你一招“闭气攻病”的方法:深呼吸,吸足一口气,感觉背部在用力,然后用心指挥背部的气向前压向胸腹部的肝脏,压迫肝脏的火气下行。这样反复几次,如果在几分钟后放了屁,就表示成功,肝火会慢慢消退,口疮也会逐渐缓解。闭气攻病的关键点是“心念苦处”,只要用心将气的压力带往你要攻击的目标,就一定能成功。 开头的一小段文字,与随后我和网友在留言板上的一问一答,乍看之下好像互不相干,其实两者大有关系。在铜猴子看球赛当晚,到了凌晨两三点,我开始感觉体内浊气翻腾,头脑昏沉,浑身不舒服。我开始运气攻向肝脏,不一会儿肚子一阵咕噜作响,我急忙冲出餐厅,朝着大马路噼里啪啦放了一大串响屁,屁出人安乐,放完屁顿时感觉舒服多了。 彭祖被誉为中国古代养生学始祖,练气自疗的功夫当然超级专业,他说:“偶有不适,则闭气以攻所患。”彭祖说的“所患”有两种情形:一是正气的停滞,一是浊气的阻塞,而“攻”这个动词有冲击、挤压、渗透的意思,也就是利用清气扫除浊气。《太清调气经》也说:“以心念苦处,以意相注,闭气攻之。”一般人只能指挥自己的身体做各种动作,但是练气的人可以指挥体内的正气达到某种目的,即“以意领气”,就是用意念带领气在体内流动。利用闭气攻病的方法自我排除浊气极为方便,哪里不舒服,就用气攻哪里,排出浊气,纳入清气,阻塞一通,疾患常能不药而愈。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书《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是先民介绍呼吸吐纳方法的主要著作。最近电视报导,北京的一位康复科医生从这些古文物中得到灵感,教导身体瘫痪的病人,训练他们思想专注在患处,结果康复的效果非常好,这个方法即是在利用“意到气到”的原理,运用专注力将正气导向患处来治病。其实,我们的身体之所以会在生病、受伤时产生疼痛的感觉,就是因为大脑下意识地将正气集中在患处,与邪气作斗争,以进行防卫及治疗。如果这位医生懂得教病人呼吸吐纳吸气入丹田,使其身上的正气更加充沛,那么康复的效果必然会更好。 闭气攻病是一种呼吸法的应用,基本原理源自《黄帝内经》的一段话:“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气血必然左右循环,人身左为阳、右为阴;左阳上行为清气,供给身体生长所需;右阴下行为浊气,代谢身体产生的垃圾。位于身体右边的肝脏上火时产生的逆气,必须通过右半身的下行才能排浊。 “闭气攻病”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自疗、养生方,将脏腑的污浊之气向外排出,对健康非常有益。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里面,我们的老祖宗留下了不少自疗自救的养生功,这些前人的心得经验都极为有效,可说是非常宝贵的。 P3-5 序言 学会呼吸养生法,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黄帝内经》是一本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中医理论宝典,其中天人合一、阴阳平衡、顺应四时的理念,一直被人们奉为养生保健的无上准则。黄帝拥有一支通晓医药的能人队伍,如岐伯、雷公、伯高、少师、少俞等,书中叙述群贤研究医疗的心得,都是精辟入里,后人难以望其项背。在远古时代,如注射筒、血压计、体温计等现在看来再寻常不过的医疗基本器材都是付诸阙如的,更别说显微镜、X光、超声波、断层扫描等复杂检验设备,也没有经过多年临床实验的药物。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宗就拥有如此高的智慧,能够建立一套颠扑不破的医学理论? 如同道家经典文字的玄妙缥缈,《黄帝内经》的内容也相当深奥,后人很难完全理解其中的涵义,虽然历代名家批注辈出,但大都无法穷原竟委而成为天下公认的范本,即使是金元四大家也只能参透其中的一部分。试问在科学昌明的现代,医学家们是否能够追根究底,一窥这部宝典的全貌与真髓呢? 古真说:“得诀归来好看书。”同样的,若要读懂《黄帝内经》,必须将贯穿书中的几项基本元素详加拆解,唯有进一步了解阴阳、气血这些关键词汇的真实涵义,剖析其物理规则,并用现代白话、科学语言来解释,使其易听易懂,才能拉近《黄帝内经》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充分得到它的灌溉与滋养。 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说:“人体内拥有的自然疗愈力量,是我们远离疾病的最佳禀赋。”这位古希腊的医生在公元前四百多年即已告诉我们,自己的身体潜力无限,足堪依靠。在东方,几乎在同一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也持相同看法,养生的智慧就在了解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联,顺应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善于培养自身的能量,这才是我们避免疾病、健康延年的根本之道。 我的网站建立至今已经三年有余,在网上的讨论中,不少网友提出了相同的问题:“有什么养生功可以让我们在家里自己练习?”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寻求健康的人士,但是有些人限于经济因素,有些人碍于时间难以安排,也有人居处偏远,总之,各有各的不便。现在信息发达,全人类已成为一个地球村,以往宗门派别、口传心授的传授方式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应该将养生的方法加以归纳整理,提供简易的养生功以及方便的学习方式,让人人有机会学习。 网络上、书本里虽然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养生功,但是大部分都只有招式解说,缺少原理的分析,至于它们对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更是语焉不详。我认为,普传的养生功必须具有下列几个基本条件: 其一,要简单易学。动作简易,不必老师当面传授,任何人都可在家里自己学习,而且一学就会,避免动作过于繁复让人知难而退。 其二,要安全性高。因为没有老师当面指导,功法应以简易的呼吸吐纳及导引招式为主,不致因为练功而产生伤害。 其三,要适用面广。因为青壮年与老年人的体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练习的程度、练习的时间都应依照年龄长幼、体能强弱的不同而弹性调整。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养生与医疗是健康的两大支柱,养生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医疗。《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气血调和则百病不侵,因此本书根据《黄帝内经》的养生原理,并参考历代养生家的导引招式,综合提供三招养生功以供读者练习。这些功法都是针对身体的基本需要而设计,只要勤练不辍,对健康必然大有裨益。 除了饮食之外,呼吸是左右生命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本书特别针对呼吸的功能多所着墨。练习呼吸养生法如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效果必然事半功倍。在人的一生当中,懂得自疗自愈掌握自己的健康,实在是至上的福气及最高的智慧。 湛若水 2009年5月于台北 后记 心存养生,健康永恒 天边的晚霞绚丽多彩,海面的波浪澎湃汹涌,天地万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我们的生命也一样,无形之中不断地与自然界产生互动,造成生理、心理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存有养生的观念,时时省察自己的身心,维护自己的健康。 本书大部分的内容都在尝试探索生命的基本功能,因为人类健康不健康、长寿不长寿,其中必有衡世皆准的条件存在。生物学、细胞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已获得极高的成就,不过,科学家大都是透过解剖或显微技术研究人体,无法得知无形能量的运作模式;而中医则是透过能量消长的角度来观察生命,如果能够综合中西医学之所长,我相信必能加速探知生命的奥秘。 现代医学几乎对所有慢性病都无法治愈,显然现代医学未臻完美。有人认为,在生物医学的领域中,基础理论反而是有待研究的重要部分,而《黄帝内经》这部著作针对生命本质所透露出来的讯息,应可提供许多宝贵的医学研究线索,因为唯有进一步了解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对应关系,才能确实掌握健康的关键。 发明家爱迪生也曾说过:“未来的医生不需用药。”大部分的药虽可治病,但也可能伤身,通过养生方法增强健康才是明智之举。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当以人类健康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WHO调查认为,即使是一流的医疗设备,一流的医疗水平,现代医疗对人类健康、寿命的影响力只占8%;其余的92%,除了遗传、气候、社会等因素各占一小部分之外,生活、心理状态等个人因素则占了60%。可见发掘自我痊愈能力,乃是人类获得健康的最重要途径。 生了病去医院,身心都备感痛苦。平日有些小病小痛,如腰酸背痛、失眠健忘、头昏头痛、体力衰弱、精神不振等,虽然尚未达到必须上医院的程度,但却造成生活质量不佳,这种能量失调的疾病求医诊治常无法获得彻底改善,唯有依靠自己养生保健。 现代人有病就上医院,一切治疗、用药皆由医生和护士包办,不需自己费事;但是练功却得全靠自己,他人无法代劳,健康是不可能不劳而获的。每个人都曾到过医院探望病人,看到别人痛苦自应心生警惕,平日必须注意锻炼身体,强化身体的自愈力,才能避免疾病的威胁。 明代名医汪昂毕生钻研医理,其著作《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已成为中医必修教材,但他却极力提倡不服药的防病治病的养生功法,他写《勿药元诠》一书的目的在于“使人知谨疾而却病,不犹胜于修药而求医也乎”,就是说明了自疗预防胜过寻求医疗的道理。 医疗费用相当昂贵,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拿药费、手术费、住院费、护理费等,都会造成庞大的经济负担。医院天天人满为患,许多人每天必须服用多种药物,这些药物还会引起副作用,对身体造成长期的损害。练习呼吸养生法是一种最有效、最方便的养生运动,如能大力推广,将为人类带来莫大的益处。练气不费分文,只需持之以恒的练习,自然可以强化身体的免疫力,健康延年。 诚如黄元吉在《乐育堂语录》一书中所说:“是知荣华美景,即到帝王将相,不知修性立命,还不是日积日深,惟耗散其真元而已。”每个人的一生,凭借自己的才能与努力各有不同的际遇,有些人拥有成功的事业,有些人获得崇高的地位或学问,有些人赚得亿万的家财可以住豪宅、开名车,但是,如果我们不懂得养生保健,哪一天失去健康的时候,这些物质上的成就终将成为镜花水月。健康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每天抽出半个钟头的时间,彻底地将思绪归零,在清静的身心状态中,一丝不苟地练习“养生三招”,日久天长,将为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本书要以清代名医叶天士的一段话作为结束。叶天士1667年生于江苏吴县,他医术精湛,名满天下,并极力提倡功法治病,他说:“用元功经年按法,使阴阳交,而生生自振。徒求诸医药,恐未必当。”每个人最好都能够长年练功,使体内兴起阴阳生化作用,以供给身体生生不息的能量,这才是务实的养生之道,若一心只盼依赖医药而获得健康,恐怕会令人失望。 书评(媒体评论) 湛若水以其修炼呼吸养生法数十年的丰富经验,引导读者认识中医宝典《黄帝内经》,深入浅出地衔接了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的生活,帮助大家落实锻炼,保健身体,其用心甚为可贵。 ——梅门一气流行养生学苑创办人、国际知名养生顾问 李凤山 “呼吸养生法”无疑是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服气疗病篇》的翻版。立论精湛,易学易练,是养生保健法中最经济实惠的大法,若能勤修恒练,肯定会有一定的效果。 ——旅居德国针灸教授 杨腾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