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村官现实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到村后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尽快进入角色。但是,也有部分“村官”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不适应农村环境和工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法律法规缺乏了解的,有农村环境的特殊性,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因素。本书便是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分别对大学生村官所应具备的思想文化素质、业务知识及角色转换,做了详尽的论述,以便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新环境,面向实践,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融入农村,建设农村,实现自身的价值。深入基层,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联系群众,实现交往方式的转变,进而做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到农村去,是党中央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希望,是时代的呼唤,是农民的期盼,也是大学生历练自己、成长成才的正确选择。
村民委员会是政府联系群众的基层自治性组织,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前沿,作为村官的村委会委员既是组织领导者,又是一线工作者,承载着广大村民的信任和希望,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职责重大,作用不可替代。
面对新环境、新形势、新问题,如何增强本领,应对挑战,是摆在广大大学生村官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这套《大学生村官小助手丛书》就是为了配合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全面实施,帮助大学生村官了解党的农村政策,尽快熟悉农村情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而推出的,希望能为大学生村官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成为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尽绵薄之力。
本书为其中一册,对大学生村官所应具备的思想文化素质、业务知识及角色转换,做了详尽的论述,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重在案例分析与解说,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李源潮给大学生村官的信(代序)
前言
第一篇 天降大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章 “村官”溯源/2
第一节 “村官”的界定/2
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发展历程/10
第二章 时代呼唤——到农村去/18
第一节 新农村需要新血液/18
第二节 新群体需要新舞台/31
第三章 人才支持——扎根农村/39
第一节 培养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40
第二节 肩负新农村建设的使命/44
第二篇 心明、眼亮、方向明——“村官”需要的素质
第一章 政治思想素质——立德先立心、做事先做人/53
第一节 政治素质——与时俱进,造福于民/53
第二节 思想作风——公生明,廉生威/57
第三节 务实精神/60
第四节 亲民意识/66
第二章 政策、法规和农业知识素质/72
第一节 农村政策——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72
第二节 农村法律一农村经济活动的“保护神”/89
第三节 农业知识——农民致富的“神枪手”/101
第三章 综合能力素质/106
第一节 沟通协调能力/107
第二节 处理农村矛盾纠纷的能力/112
第三节 创新能力/119
第三篇 角色转变——从象牙塔到新农村
第一章 现状透视——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126
第一节 村官的角色/127
第二节 进入角色——角色不适应问题/136
第三节 角色进行中——角色偏差问题/141
第二章 我塑我形——扮好大学生村官角色/144
第一节 面向实践——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144
第二节 深入基层——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149
第三节 联系群众——实现交往方式的转变/153
附录/160
参考资料/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