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管理是对经典进行管理学诠释,时有强古人以就我、削足适履之嫌。面对具体从事企业的经营者来说,许多史例固然发人深省、许多古先圣哲之格言慧语固然浸润身心,但也常有不知该怎样具体结合运用的问题。以致讲佛、讲禅、讲易经、讲兵法、讲故事,团花簇锦,终究不知归趣为何,中国式管理之整体面貌及内在肌理也仍不清晰。
王宇新的《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即是为了解决这个疑难而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王宇新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经典管理是对经典进行管理学诠释,时有强古人以就我、削足适履之嫌。面对具体从事企业的经营者来说,许多史例固然发人深省、许多古先圣哲之格言慧语固然浸润身心,但也常有不知该怎样具体结合运用的问题。以致讲佛、讲禅、讲易经、讲兵法、讲故事,团花簇锦,终究不知归趣为何,中国式管理之整体面貌及内在肌理也仍不清晰。 王宇新的《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即是为了解决这个疑难而作。 内容推荐 王宇新编著的这本《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和诸子百家经典的智慧,将儒释道圣贤的思想、全息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融汇贯通,实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管理学著作,开创并构建中国本土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中国本土管理学的核心是文治德化的人性管理,人性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当今企业管理走向和谐发展和基业常青的必由之路,也是究竞圆满的管理心法。 目录 第一章 导论:中国本土管理学源远流长 第一节 中国本土管理学已经有五千年历史 一、什么是管理学? 二、中国没有自己的本土管理学吗? 第二节 中国本土管理学的宗旨 一、无法即法:本土管理学的微妙玄通 二、本土管理学的最高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第三节 本土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比较分析 一、本土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有什么区别 二、本土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是不二法门 第四节 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万物一体观 二、环境全息观 三、法由心生观 四、文教德化观 第五节 寄语读者和阅读本书的建议 一、信为道源功德母 二、做圣贤的私淑弟子 三、解行相应,知行合一 第二章 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的全息论 第一节 宇宙万物皆为一体的全息观 一、全息理论模型的自然科学解析 二、全息理论模型的中国经典解析 三、万物一体的全息网络模型 第二节 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证与应用 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 二、天人同构:生产作业时间优化管理 三、天人感应:意识行为的感召作用原理 第三节 念力的作用及其全息效应 一、念力的量子力学效应 二、念力的波动性及不确定性原理 三、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不确定性原理分析 四、一切法皆由心想生 五、贪欲感召金融危机 六、痴心妄念感召邪风邪气 第四节 财富创造与流通全息论 一、财富创造不确定性原理 二、财富循环流通及全息效应 第三章 河图洛书的经济学与管理学思想 第一节 河图洛书的基本原理解析 一、河图洛书的基本思想 二、洛书九宫图的数理规律 第二节 圆形洛书九宫图的经济学规律 一、经济发展周期律的圆形洛书九宫图解析 二、经济体系平衡论与投资理财 第三节 洛书九宮图的管理学思想 一、洛书九宫图的中道管理思想 二、洛书九宫图的均衡管理思想 第四章 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的全息环境规划 第一节 中国传统环境规划的全息论 第二节 环境气场变化的物理学原理 第三节 建筑环境规划的感官效应 一、环境视觉温馨的规划方法 二、环境音声愉悅的调整方法 三、环境味觉舒适的调整方法 第四节 中国传统环境规划的美学思想 一、环境规划和谐宜人美 二、环境规划对称平衡美 三、环境规划曲线婉约美 第五节 企业投资选址与环境规划要点 一、环境选址规划的自然风速影响 二、古代龙脉思想与地质勘查方法 三、环境规划的综合因素系统分析 第六节 建筑环境规划的方位性及全息效应 一、地理环境方位性的全息效应 二、建筑物不同坐向的全息效应 三、企业园区环境整体格局优化 第七节 建筑环境负能量格局的化解方法 一、反弓形道路对建筑物的影响 二、直冲形道路对建筑物的影响 三、交叉剪刀形道路的射流效应 四、高层建筑之间空气流窄管效应 五、建筑物空洞结构空气流增速效应 第八节 建筑环境景观与图腾的文化内涵 一、开光的真正含义 二、狮子像:彰显一阴一阳之谓道 三、麒麟像:含仁怀义的君子风范 四、泰山石敢当:勇者无惧的气质 五、关公像:义薄云天的忠义精神 第九节 环境气场与心念德行的全息效应 一、厚德载物:环境生气与和气之源 二、正心正念:环境负能量场的抗体 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中国经典方案 第一节 古代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止于自知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反对中优化 第二节 不同类型人才招聘考核方法 一、严谨认真型人才招聘考核 二、感恩仁爱型人才招聘考核 三、诚实守信型人才招聘考核 四、善于沟通型人才招聘考核 五、思维灵活型人才招聘考核 六、求真研究型人才招聘考核 第三节 企业识人知人的经典方法解析 一、面部分型与心理特征的全息效应 二、五官神态与心理特征的全息效应 三、中国经典识人知人典型案例解析 第四节 《黄帝内经》五型人格与职业倾向分析 一、木型人格特点与职业倾向分析 二、火型人格特点与职业倾向分析 三、土型人格特点与职业倾向分析 四、金型人格特点与职业倾向分析 五、水型人格特点与职业倾向分析 第五节 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经典用人之道 一、用人之道始于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二、从中国历史中汲取企业用人之道 三、和光同尘:知人善任的完美境界 第六章 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的沟通智慧修炼 第一节 古学今用谈沟通艺术与智慧 一、高品质沟通的基本思想 二、高品质沟通从自我沟通开始 三、纵横捭阖:鬼谷子的沟通智慧 第二节 高品质沟通的闻听训练 一、提高谛听能力的训练方法 二、善于聆听的沟通交流艺术 第三节 高品质沟通的语言文字修炼 一、语言文字修炼水平决定沟通交流能力 二、鬼谷子语言文字艺术及沟通智慧解读 第四节 沟通智慧修炼从心开始 一、改变心态:沟通交流的大根大本 二、心心相印:沟通交流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的团队建设艺术 第一节 从狼性团队建设说起 第二节 团队结构优化的物理学具象分析 一、宇宙万物皆可以为师 二、物质微观组织结构对团队建设的启示 第三节 中国古代帝王的团队建设艺术 一、德行天下:周武王姬发团队 二、知人善用:汉高祖刘邦团队 三、思想若渴:三国曹孟德团队 四、君仁臣忠:唐太宗贞观团队 五、勤政节俭:明朝朱元璋团队 六、千古一帝:清圣祖康熙团队 七、六个朝代团队建设综合评析 第四节 企业团队建设的六和敬修炼 一、团队建设六和敬的基本思想 二、见和同解:团队的正知正见 三、戒和同修:团队的制度建设 四、身和同住:团队的凝聚力量 五、口和无诤:团队的有效沟通 六、意和同悅:团队的心境修炼 七、利和同均:团队的义利合一 第八章 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的卓越领军者心经 第一节 转识成慧:领导力提升的源泉 第二节 领军者修炼的两个根本 一、以经典为师,好学如好色 二、以历史为鉴:深明企业兴衰之道 第三节 善念常存:根除烦恼的四字真言 第四节 革故鼎新的归零智慧 一、心境归零,激活创新力 二、善于放下,危机亦生机 三、活在当下,保持初始心 第五节 仁道是基业常青之道 第六节 从利已经营走向利他经营的义利合一 第七节 以礼治企实现和谐有序化经营 一、提升企业形象魅力的礼仪训练 二、实现企业良性竞争的礼让之道 三、“礼之用,和为贵”的经营智慧 第八节 诚信化解企业危机 第九节 企业经营管理的智商修炼 一、绝圣弃智:平常心是道 二、少私寡欲:安身立命之道 三、知常曰明:通往智光普照之路 第十节 中道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一、中庸之道就是中用之道 二、回归中道化解企业危机 第十一节 历代王朝君道女德与国运兴衰的关系 第十二节 拓宽格局与提升境界的修炼 一、横向格局的广度修炼 二、纵向境界的高度修炼 第十三节 退步原来是向前 一、舍得布施,财散人聚 二、进退有道,与时偕行 三、退步向前,回头是岸 第九章 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对汉字解析的智慧 第一节 汉字的智慧与文化内涵 一、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二、汉字书写的全息性与笔迹鉴定 三、说文解字解析“说文解字” 第二节 “疾病疼痛”企业诊断分析 第三节 “心安神明”企业管理心法 第四节 “师道教学”企业育人之道 第五节 “福惠益德”企业经邦济世 第六节 ”企业愿景”创造美好未来 第十章 中国本土企业文化建设与实施方案 第一节 中国文化发展的兴衰规律 一、中国文化发展与封建王朝兴衰的关系 二、中国本土企业文化的创新思维及创新智慧 第二节 中国本土企业文化的原创精神 一、中国制造要脱下“洋马甲” 二、莫向外求:通往自主研发的原创之路 第三节 中国诗词吟诵在企业形象策划中的应用 一、中国诗词格律以及吟诵之美 二、中国诗词格律数学曲线之美 三、中国诗词与企业品牌命名艺术 四、中国诗词与广告宣传 五、中国诗词与企业品牌形象策划思路 第四节 中国本土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中国本土企业文化的内容 二、构建中国本土企业文化的途径 第五节弘扬传统文化做好中国企业 一、构建中国企业“和商文化” 二、打造中国企业“儒商文化” 后记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试读章节 二、本土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是不二法门 从过去几十年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来看,西方的管理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企业,一味地采用西方企业管理体制并没有让某些企业走向辉煌,还曾经发生过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因此,西方企业管理模式并不是万能的,甚至对那些濒临死亡的中国企业来说显得无能为力。企业领导者需要重新思考和改变过去长期依赖的西方管理体制,应该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智慧来构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即把本土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融合贯通,开创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本土管理学历经五千多年,其中也包含了西方管理学的思想,同时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推进,西方管理学也包含了本土管理学的智慧,一些致力于国学应用研究的学者全盘否定西方管理学在企业经营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这是不理性和不客观的,也是民族虚无主义的狭隘表现。不得不承认正是西方管理模式和经济学理论促进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有序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如果将西方管理体制比喻为一部机器,那么中国本土管理学就是为机器提供源动力和能量供给,彼此成为相互融合的一体。本土管理学是先天之体,西方管理学则是后天之用,两者本来是没有分别的不二法门,虽然这种分别源自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上的不同,但是西方管理学发展的趋势和最高境界必然会走向人性化的智慧层面,所以本土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相比没有高下差别,只是从不同角度来诠释管理学的内涵,这也是融汇中西方优秀管理学思想的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的精髓所在。那么,为什么说本土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是“先天为体,后天为用”的不二法门呢?因为现代西方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都能在中国古代政权体制和民间组织形式中找到近似的原型,以下举几个例子: (1)企业董事会。现代企业董事会是依照有关法律,按照企业章程或者公司法设立并由全体董事组成的各项业务的执行机关,负责企业经营活动的指挥与管理。董事会与古代封建帝王政权组阁有很多类似之处,君主相当于董事长,宰相相当于总经理CEO,其他六部相当于企业副总经理职能。 (2)企业合伙人。现代企业经营大部分采用股份制或者合伙人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早在封建社会民间就已经存在了,中国古代有自立旗号的山寨王聚集了一些人马,像《水浒传》里的宋江带领108位兄弟打着“替天行道”的口号劫富济贫,获取的财物回到忠义堂按功劳大小进行分配,这种民间组织模式与现代企业经营合伙人制度类似,只不过山寨王在中国古代属于非法组织,现代合伙人制度是国家合法的组织形式,依照法规运行管理。 (3)合同协议。现代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或者买卖营销需要签订合同,合同在中国古代最早称为契,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因为当双方订立契约关系时,数目多少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因素。于是古代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约定数目用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以此作为双方的“契约”。虽然古代契约比现代合同要简单得多,但是却具有现代合同所无法比拟的约束效力。 当然还有中国古代其他一些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同样可以在现代企业管理和国家政治体制中借鉴采用。例如,企业或者官员的薪酬可以借鉴古代官员的俸禄发放制度;政府官员实行古代官邸制能有效地促进廉政建设。还有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经营、用人之道等多方面,都有必要向中国古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古圣先贤的智慧是不可思议的,不仅能带给现代人丰厚的福祉,更多地是像一盏明灯为人类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也无论古代与现代,人类智慧总是息息相通的,在过去全球范围内发生多次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与管理学理论和采用的管理体制无关,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贪欲导致的道德危机和人性危机。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现代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方案在中国古代都有其类似的原型,所以说作为先天之体的本土管理学与后天之用的西方管理学本来就是一体的,都是源自西方不同时期先哲和中国历代圣贤的智慧结晶。人们之所以存在中西方差异主要源于两方面,首先是中西方观察分析对象的出发点和视角不同,用苏轼一首诗来比喻更为贴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的思维方式跳出自己分别执着的小我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大好河山的无限美景将尽收眼底。其次是解决问题方式和对治目标不同,佛教经典开辟了八万四千法门,所有法门没有高下都是平等的,主要是为了教化不同根性的人而设立的。因此,西方管理学适合西方企业的根性,本土管理学适合中国企业的根性,融汇贯通了西方管理学和古圣先贤智慧的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更适合现代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P14-15 序言 管理学是因应现代社会体制及企业运作而产生的学问,历史不长,还算是个新学科,但已屡遭了“典范转移”式的革命。 早期之管理学,号称科学管理,后来进而号称管理科学,以数学模型和经济计量分析为主要方法。在我读大学时,几乎没有一所企业管理研究机构不是如此,整个管理学界都自称“管科”,犹如政治经济社会等社会学科都把自己归类到社会科学领域那样,附丽科学以为高。 但逐渐地,管理学界也开始讲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了、讲韦伯官僚组织理论了、讲基于人性善恶不同预设而生的x理论、Y理论、z理论了。风气由社会蔓延至校园,企业管理学界才渐渐由数学系的分支机构变得较有人味,也就是较具有人文性了。 接着则是日本企管学界带来了新的冲击,管理学界开始大谈“你在哈佛学不到的企管知识”。因为日本企业读《论语》《孙子兵法》《贞观政要》等久成传统;又熟于自中日史事中选材,利用《十八史略》及德川家康、织田信长诸幕府争霸事迹来敷说管理原理,正好填补了现代企管学缺乏历史性的先天缺陷,故一时风靡,几夺欧美企管理论之席,半分天下。 遭遇到这种挑战的欧美管理学界,乃亦起而发展“经典管理”,于八十年代蔚为时尚。将苏格拉底、柏拉图、莎士比亚与管理学结合起来谈。台湾于八十年代末形成的“中国式管理”,即属此一流脉,如今仍在大陆电视台宣讲《周易》等经典的曾仕强先生等皆为此中健者。 但经典管理是对经典进行管理学诠释,时有强古人以就我、削足适履之嫌。面对具体从事企业的经营者来说,许多史例固然发人深省、许多古先圣哲之格言慧语固然浸润身心,但也常有不知该怎样具体结合运用的问题。以致讲佛、讲禅、讲易经、讲兵法、讲故事,团花簇锦,终究不知归趣为何,中国式管理之整体面貌及内在肌理也仍不清晰。 王宇新《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我相信即是为了解决这个疑难而作。作者本人也与管理学一样,有个由理科逐渐转向人文思考的历程。而他对经典管理学的处理,也不是用现代管理学去解读或去套传统典籍,而是倒过来,梳理一个中国本土管理思想的脉络,以健全现代管理学,促进其发展、提升其格局。这种处理,是经典管理、中国式管理在这个新时代当时当机的演进,极具价值;事实上也是对现代管理学的典范转移之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引进全息理论讲天人合一思想和建筑风水,以及引入人才学、行政管理学以济企业管理之穷,而蕲渐达于企业文化建设,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些论议,皆足供今日覃思管理精义者参考。 龚鹏程于北京大学 二○一四年五月二十六日 后记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科技发达的今天,有的人认为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是陈旧过时的东西,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这是个人的误解。虽然中国历代古圣先贤纷纷作古,有的连尸骨都没有留存下来,但是他们的思想犹如一轮明月永远不会老去,始终在照耀并惠泽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中华传统文化并没有也不会没落,是当前时代的人们过分追求利润和物质享受而导致了人心的没落。从全球企业的起落兴衰历程看,小胜凭术,大胜凭智,然而企业管理智慧从哪里寻找?国外的专家学者们开始关注古老的东方文化,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和日本文化学者池田大作在20世纪70年代的《展望21世纪》一书论述了中国儒释道思想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在允许贪欲肆虐的社会里,前途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制的贪欲将导致自灭。科学所造成的各种恶果,不能用科学本身来根治。”当前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也不是单纯能用现代管理学所能根治的,需要向古圣先贤汲取能量,从国学经典中寻求完美的解决方案。中国人的智慧是不可思议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不可思议的;诸子百家经典中蕴藏的能量是不可思议的。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的智慧得以复兴全在于应用,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们依此而行,抓住当下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引领企业走向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信花团锦簇的盛景将为时不远! 作为曾经长期从事过理科研究的大学老师,本书内容也以理学思维方式书写并比较肤浅地论述了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之妙用。学科分类原本不应该有文理之分,二者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一体,国学经典中文与理也是因为思维模式不同而形成了这个分别。文依理而存,理以文具象,文以理而有魂魄,理因文而有大美。只谈文而不晓理则不知其用,只说理而不通文则空洞无味。我于2013年11月参加了由张本义先生组办的“辽宁省诗词吟诵师资培训班”,诗词吟诵的优美节奏和韵律让我想到中国古代诗词格律一定存在着周期性谐振波的数学规律,于是课后把五言、七言诗词的格律绘制为数学曲线,从诗词格律的波动曲线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国诗词创作和吟诵之美,对此,本书在第十章详细论述了诗词在打造企业品牌形象中应用。在第二章的财富全息论中提出的财富不确定性原理公式是受量子物理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启发;第四章企业环境规划机理以物理学、力学来重新认识和解读中国传统环境规划学的原理及其应用;还有第七章团队结构优化的物理学具象分析是源自材料学的思想。这些内容都是为了说明文理本就是一体的,而并非二元对立,文理融汇贯通才能发挥更大地作用。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仍然有文理之分,文科学者与理科学者研究内容和方向一般都没有交集与相互融合,大学教育的专业化、单一化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束缚了学生的思考力和创新力的拓展提高。未来有可能的话,如果大学能成立文理学院,培养文理兼修的学生,将为国家打造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国学之用不是骚人墨客的谈玄说妙,不是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也不是仅仅局限于经典诵读,而是无用之用实乃大用的智慧,往往简单几个字却能解决非常复杂的问题,还可能产生深远的社会效益,甚至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钻石在中国的营销广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其内容是以五言格律诗方式策划的,为钻石在中国市场拓展注入了不可以思议的能量,这是用技术手段和其他广告宣传形式所不可替代的。所以国学之用要落实在国家建设、企业管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 回首过去写作的日子里,感觉每天都在与古圣先贤沟通交流,经常心生灵感。曾经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躺在床上望着天棚,头脑中闪现出古人所说的天圆地方的思想,使我忽然生起一个新的灵感——九宫图应该是圆形的,立刻用笔在纸上画出了圆形九宫图,还据此绘制了圆形洛书九宫图的数字周期波动曲线,然后与现代经济学周期论做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两者几乎完全一致的结论。不得不惊诧中国古人智慧的高深莫测,现代人之所以认为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糟粕”,是因为我们不善于发现,更不懂得怎样应用。明月当空却不得见其曼妙毫光,孰之过也?答案就在自己心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只不过是我对中国古圣先贤的思想以及甚深的智慧所作出的非常浅薄地论述和体会,没有自己的任何发明创造,正如《论语·述而》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目的是将中国本土管理学与现代西方管理学融汇贯通,构建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的一门管理学体系。早年在家父的影响下有幸接触并研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曾经因为国学之大美而陶醉其中,并深深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后来又得到大连著名文化学者、图书馆馆长张本义先生的指教,先生曾经教导说:“研究国学和传统文化一定要读经典原著,从汉字本义和训诂方面下功夫。”由此我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学习有了更深入地理解与感悟,没有先生的指教不可能完成本书的撰写。在书稿付梓之际,国内著名学者龚鹏程先生在百忙之中对本书做了审阅并亲笔撰写序言,在此对龚先生深表谢意!书稿的写成还得到了大连儒学会和大连吟诵学会的大力支持。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各位编辑老师付出了辛勤劳动。特别是在与经济理论中心主任周桂元老师和卢关平老师的多次请教交流中,两位老师对书稿内容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深深的感恩和最真诚的谢意!由于我的悟性不高,而且文字撰写水平也非常有限,书中内容难免有错误与不足,请诸位专家学者和读者们不吝赐教。 该到了收笔的时候,一本书就像十月怀胎的婴儿,一朝分娩终于来到了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孔子日:“学然后知不足”,确实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中的智慧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而我的学识与见解只不过是一根毛发于大海中所沾之水。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古人很多闪光的智慧和思想就像被埋没在沙土中的黄金美玉一样,自己的德能有限,不敢妄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惟有低下头来作一名孜孜不倦的耕耘者,尽管在国学和中国经典应用管理学的探索道路上会遇到种种困难以及付出更多的辛苦,但是在这条路上我将还要不断努力,虽辛苦但喜悦着,因为能把古人的智慧应用在企业、家庭和社会各行业中,。从心底不禁会产生一种不可言说的幸福感! 感恩国家繁荣昌盛! 感恩学校培养获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感恩老师谆谆教诲! 感恩朋友厚爱支持! 感恩帮助过我的人! 末学 王宇新 二○一四年夏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