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只上海沉没(无法承受的劫难)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苏言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全球暖化已超乎预期的加速发生,在今天的世界和中国,沿海城市不仅是富足和现代化的象征,亦是众多文明精华之所在,难道一切又将踏上迁徙的征程?沉没的不会只有上海,成百上千个城市相同命运,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广州、天津、台北……无法接受,因为她是人类几千年不懈努力的精华,无法承受,人类宁愿选择不相信。

内容推荐

最悲剧的是,地球暖化中率先摧毁的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

科学研究显示:

地球上,沉没指数最高的除上海外,还有广州、天津、香港、台北……

以及东京、威尼斯、悉尼、纽约、伦敦……

又及新加坡、曼谷、胡志明市、马尼拉、金边……

甚至许多美不胜收的著名景地也步入绝境——马尔代夫、大堡礁、亚马逊雨林、阿尔卑斯山……

科学家告诉我们

南极冰盖一旦融化——

上述100多个名城名地的形象将永成追忆

人类可以面对这样的现实吗?

我们的先辈们出生入死,在战争中抢救和平。耗尽生命!

我们这一辈在奋力发展经济,创造人类价值,竭尽全力!

我们的下一辈,会不会不断地要为拯救地球而燃烧自己的一生呢?

本书编撰团队受使命驱使,长时间专门研究地球存在的问题,编撰目的是要告诉读者地球真相。希望生存在地球的人类能听听地球的声音。

本书只为献给关心未来的人们!

目录

序 21世纪,人类当自审

前言 未来水世界,你信吗?如果不信

引子 文明,洗牌抑或崩塌

第一章 世界叹息

 气候暖化没有赢家

 北美·看得见的伤痕

 美国

 纽约:宿命2090

 洛杉矶:梦工厂的噩梦

 旧金山:这次,输不起

 新奥尔良:生命若仅余90年

 芝加哥:被束缚的“美国动脉”

 阿拉斯加:别了,最后的处女地

 西雅图:或将真成“别过来”

 迈阿密:灭顶之灾

 加拿大

 温哥华:梦碎“宜居家园”

 欧洲·危险的气候跷板

 英国

 伦敦:水啸雾都

 爱丁堡:苏格兰的骄傲终点站

 意大利

 威尼斯:重逢,恍如隔世

 西班牙

 马德里:“欧洲之门”困死沙场

 巴塞罗那:欧洲之花的凋敝

 荷兰

 阿姆斯特丹:漂浮的国土

 鹿特丹:桂冠沉海

 希腊

 雅典:腹背受敌

 丹麦

 哥本哈根:暖化时代没有童话

 大洋洲·绝望边缘

 澳大利亚

 悉尼:撤退的土地

 柏斯:天鹅带来不了好运

 新西兰

 惠灵顿:失乐园

 非洲·渐入绝境

 南非

 开普敦:饥渴的本色之城 

 埃及

 亚历山大:灯塔故乡照不亮未来

 开罗:尼罗河再也送不出礼物

 南美洲·灾难丛生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舞不动的探戈之城

 巴西

 里约热内卢:最后的狂欢

 太平洋·明珠陨落

 图瓦卢

 富纳富提:不许寄回的死亡通知书

 结语

第二章 亚洲危城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日本

 东京:第一都市的梦魇

 新加坡

 新加坡:狮城遇险

 印度

 孟买:失落的混血之城

 加尔各答:东方商城之王的沉浮

 泰国

 曼谷:千佛之国的阴霾

 越南

 胡志明市:难以续写的西贡故事

 孟加拉

 达卡:骑不进未来的三轮车

 马尔代夫

 马累:一座没有脚的小岛

 印尼

 雅加达:被遗忘的母亲城 

 菲律宾

 马尼拉:50年倒计时

 柬埔寨

 金边:走不出的苍凉

 缅甸

 仰光:和平之城难当避风港 

 结语

第三章 华夏之痛

 海水威逼下的中国抉择

 香港:大海讨债

 深圳:你会被淮抛弃

 天津:越低越危险

 广州:当悠闲已成往事

 北京:黄沙有“毒”

 澳门:逃离赌城

 台北:如果湖天湖地

 福州:盆地盛水

 青岛:升温浩劫

 高雄:再见的三种说法

 海口:当台风爱上这里

 三亚:天涯海角原来不是尽头 

 厦门:再见,鼓浪屿 

 唐山:毁灭重来

 珠海:浪漫无处安放

 宁波:紧急下陷

 温州:顺风顺水难顺海 

 结语

第四章 山川齐喑 

 绝版的美景

 喜马拉雅山:渐行渐远

 阿尔卑斯山:天堂之门即将关闭

 乞力马扎罗山:八年末路 

 死海:这次真的会死

 亚马逊雨林:地球之肺在消失

 大堡礁:2500万年了,不能没有你

 西伯利亚:流放地的可怕力量

 婆罗洲:如果没有伊甸园 

 瓦登海:被埋葬的“行走海域”

 卢克索神庙:会说话的石头失语了

 结语

后记 注定要漂流何必苦作舟

试读章节

最宜居城市温哥华、文明古城雅典、四大金融都市之纽约和伦敦……这些人类社会发展的集大成者,如熠熠生辉的珍珠,镶嵌在欧洲和北美的版图上。关于这两大区域,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财富地位。我们可从世界贸易组织对各国GDP总量的统计情况获知一二:1970—2007年间,北美三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以下同)GDP总量和西欧七国(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洛哥)不分伯仲,大约每5—10年会和西欧互换世界冠亚军交椅;相比东南亚、南美等其他区域,北美和欧洲常年保持遥遥领先的优势。

随着气候变暖的恶劣影响全面渗透到世界各国、各个领域,北美和欧洲要想在经济领域继续大幅领跑,或保持一枝独秀的局面,变数太多。

2007年,IPCC第四次报告指出,从2007年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的城市都“有可能面临洪涝灾害”。北美沿海和低洼城市如纽约、旧金山、新奥尔良、迈阿密、温哥华等,被列入危险名单;同时,“几乎所有欧洲地区预期都会受到某些未来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且这些变化将向许多经济行业提出挑战。”

这是一份堪称最权威的灾害预报。

不久,各国为应对气候变暖而蒙受经济损失的数据相继出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OECD)]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后重建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其最初的宗旨一直延续到今天:促进成员国的持续经济增长、就业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保持财政的稳定,以此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帮助成员国和其他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保持健康的经济增长步伐;在多边、平等的基础上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预测美国将蒙受9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欧盟委员会则认为,因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欧盟每年经济损失达650亿欧元。一份同时对上述两大区域作出损失预计的报告称,气候变化将最多造成一些国家在经济上损失五分之一。这可谓是一份辐射面最广的损失报告。然而,这“五分之一损失”似乎相对保守,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者认为气候变暖引起的经济损失,尤其是“隐藏的成本”,是不可估量的。

按照IPCC对海平面上升最保守的估计(从2007年到2100年上升59厘米),我们再对比北美城市海拔图,将大吃一惊!美国最大的10个港口里面的6个(纽约、迈阿密、新奥尔良、休斯顿、波士顿、旧金山)都将受到海升威胁;加拿大80%的海岸线都将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西部第一港口温哥华处在危险之中。

以迈阿密为例,它是美国最南端的港口城市,屡受风暴潮引起的海岸洪水和强风破坏,也是OECD预测未来基础设备遭破坏最大的城市。这项损失在2007年已达4000亿美元,到2070年将增长到3.5万亿美元。

P12-13

序言

很多年前,我去日本旅行。飞机落地大阪机场时,天色已黑,从酒店的窗户往外看,是沉闷的天空和海洋,海岸线与天际线被朦胧在一起,并不分明。第二天早晨很早起来跑步,眼见着清晰的海岸线和天际线,但最深的感受还是:海平面与地平面相差无几。现在想来,一旦海平面上升,大阪的情形可想而知。

第二天驱车去东京湾边上的丰田汽车馆。在路途中的一座桥上,东京湾所代表的日本现代化就像是人类最壮观奇迹般地撞入眼帘:真实太美了!多少年后,我依然认为东京湾可以是人类城市文明的典范之一。

很显然,过去100年,人类至少向自己的目标猛跑了80年:停止了战争,缩小了分歧,整合了矛盾,使人类采用良性竞争的方式奔向富裕与繁荣。

很多年后的今天,但我读到IPcc报告时,我知道,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东京湾根本不可能存在,大阪就更不用说了!我忽然找到了在日本旅行时,看到的日本人脸上严肃的表情,当时未得其解。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一切像是偶然。气候危机、资源危机、金融危机……还有:信仰危机。同时,人类的总人口计划到本世纪末超过100亿,达到105亿。会不会有人口过度膨胀危机?

人类信仰什么?让自己生活优裕,文明以及现代化。人类发明了货币,用于商品交易和衡量经济生活的好坏;面对河流和海洋,建立了代表文明和现代化的城市;开耕土地和改良品种,砍伐树木并种植桉树,发明汽车与空调,人类发展需要更快捷和更舒适……

描述到此,我能想到的一个词就是:贪婪。科学的说法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已严重地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具体说即是:严重影响到其他生物的发展,甚至生存。

爱因斯坦曾经预言,一旦蜂群消失,人类只能再生存4年。因为,人类并非地球上唯一的物种,和人类一同居在此的,还有其他数十亿种的动物、植物和单细胞生物,而人类的生存跟这些物种息息相关。

我又想到了日本的京都,那里的一切就像是生态完美:精致的小房子、小街道、小酒馆、小神庙,和木头、砖、瓦……,树木与人高度和谐,绝不像东京那样把树木挤到了装饰品的位置。

我也曾多次去过厦门的鼓浪屿。小岛上不允许有机动车辆,安静宜人。岛上各式院落中的猫,似与那里的人们和谐生活了好几个世纪,而游人来到这里更像是走亲串门。

很显然,人类生活得优越,并不建立在对其他生灵的排斥上。.

人类的贪婪,在华尔街银行家们身上表现得何其淋漓。不够,不够……对金钱的无尽索取已到了难以附加的地步,但殊不知,消灭了别人就等于消灭了自己!

我想,21世纪应该是人类审视自己的世纪。这种审视是全盘的,包括我们不断提及的:人类文明!

PICC的报告如果成真,会改变人类的表情:紧张、焦虑,以及无计可施……

5年前,我去丽江,从4500米处仰望玉龙雪山:雪峰在云雾间闪现,遇阳光时,光辉如金;而乌云掠过时,沉默如过期的火山熔岩,黑色如燃烧过的碳。

5年后,我的一个老朋友从丽江回来,说玉龙雪山冰盖无几。我在心里惊评:这么快……

后记

人类一直渴望主宰地球。

然而几千年过去了、几十万年过去了、几百万年过去了,人类仍然停留在主宰地球的“渴望”阶段。

 地球仍然是地球,人类却经历了多次文明的消亡。正所谓“注定要漂流,何必苦做舟”!人类何时才能从历史中成长?

在人类曾经拥有过的诸多文明中,哪一个的覆灭不是人类的自食其果?

在南太平洋上有一个“最与世隔绝”的岛屿——复活节岛,那里曾经是个繁盛的文明社会,然而在公元1200年左右,岛上居民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热衷建造巨大的石头雕刻人像,肆意掠夺森林资源,最终导致自身的衰亡。美国加州大学的地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贾里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认为,“仅在几个世纪的时候里,复活节岛上的居民们就砍光了岛上的森林,使得岛上的动植物全部灭绝,随后岛上的人类社会也进入混乱并导致最后的覆灭。”

不只复活节岛,人类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玛雅文明、巴比伦文明、维京文明,以及中国的楼兰文明,皆因环境危机而被瓦解。

究其深层原因,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Arnold Toynbee)所说,“文明之所以消失,是因为自杀,而非被谋杀。”

人类的祖先曾用不同的方式留存对灾难的记忆,希望人类不要重蹈覆辙,学会生存下去的真正“智慧”。

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中展示了亚特兰蒂斯文明消失的真相。亚特兰蒂斯是个史前高度文明的国度,是个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古代帝国。公元前350年,西方哲学奠基人柏拉图用对话的形式描绘了这个神秘的国度。在柏拉图的描述中,亚特兰蒂斯不仅有华丽的宫殿和神庙,而且有祭祀用的巨大神坛;亚特兰蒂斯人拥有的财富也多得无法想象。亚特兰蒂斯人最初诚实善良,具有超凡脱俗的智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亚特兰蒂斯人的野心开始膨胀,他们开始派出军队,征服周边的国家。他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腐化,无休止的穷尽奢华和道德沦丧,终于激怒了众神,于是,“众神之神”宙斯一夜之间将地震和洪水降临于此,亚特兰蒂斯最终被大海吞没,从此消失在深不可测的大海之中。最近一个世纪来,科学家一直试图在浩瀚的海洋中找到这片曾经的繁华之地。2004年,考古学在线期刊《古物》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传说中的沉没于大西洋中的迷失帝国亚特兰蒂斯有可能位于西班牙南海岸外的一块盐沼区域。据卫星图片显示,该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古希腊学者柏拉图所记载描述的亚特兰蒂斯相当吻合。”

此外,《圣经·创世纪》中有挪亚方舟的故事。“上帝造人之后,人类慢慢走向堕落,他们以杀戮为荣,贪婪而傲慢,血腥残酷的战争在大地上肆意蔓延,处处血流成河,民不聊生。”

古希腊神话有宙斯放洪水毁灭世界以惩戒人类的故事;古爱尔兰有神比特在洪灾时带一家老小乘船逃生的故事;中国有女娲补天消除大洪水的故事……

古代墨西哥著作《梵蒂冈城国古抄本》曾这样记载:地球上先后出现过四代人类。第一代人类是一代巨人,他们毁灭于饥饿。第二代人类毁灭于巨大的火灾。第三代人类就是猿人,他们毁灭于自相残杀。后来又出现了第四代人类,即处于“太阳与水”阶段的人类,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毁灭于巨浪滔天的大洪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