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自然史/经典科普大师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法)布封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布封是18世纪时期法国最著名的博物学家,生于法国的蒙巴尔。年轻时的布封,曾经留学英国。在那里学习过一年的教学、物理学和植物生理学。对于现代科学来说。布封所作的最大贡献是编著了《自然史》,在这部著作中布封提出了许多有关“进化论”的论述。他的这些进化论观点,为“系统进化论”的形成和发展铺平了道路。尽管在其论述中,布封并未详细描述物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和进化方法,但他依然是近代以科学精神探讨进化论问题的第一人。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传世的博物志,全书包括了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作者综合了大量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本书在物种起源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作者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这些观点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因而达尔文称布封“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形态的描绘尤富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生动的肖像,丰富了全书的内容。

目录

鹿

野兔

狐狸

松鼠

刺猬

河狸

野象

战象

犀牛

骆驼

斑马

驼鹿和驯鹿

羚羊

河马

羊驼

猴子

伯劳

猫头鹰

鸽子

麻雀

金丝雀

红喉雀

南美鹤

蜂乌

翠乌

鹦鹉

啄木鸟

山鹬

凤头麦鸡

土秧鸡

鹈鹕

军舰乌

天鹅

孔雀

山鹑

嘲鸫

夜莺

燕子

雨燕

试读章节

人类在其征服史上,最值得称道的举动之一就是驯服了强悍而雄壮的马。马常常和人类同甘共苦:共担征战跋涉的艰辛,同享胜利喜悦的荣耀。它们勇猛无比,面临危急的情况、艰险的境地,总是身先士卒、义无反顾。兵器交接所发出的声音,它们早已不再陌生,甚至对于它们而言,那就是一种特殊的音乐,而且它们总是追随着这种音乐。不论是在打猎、赛马,还是奔跑时,它们常常以自己出色的表现给主人带来快乐。

马懂得顺从,知道怎样节制自己,不会胡乱地表现自己的烈性。当主人骑在它们身上时,马不但能服从主人的操纵,还能领会主人尚未表达的意愿。它们可以根据主人发出的指令来决定自己是奔跑、慢行,还是停下来。进一步说,马天生就是一种合己为人的动物,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满足主人的要求,它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我们上面所说的马,指的是已经被人类驯化的马,而不是野马。它们从一出生就接受人们的驯养,接受专门的训练,我们无法看到它们的纯自然状态。它们为人类做事的时候,总是戴着马鞍和辔头。通常情况下,人类不会为马解除这些器具,在它们休息时也是一样。偶尔,人们会发发慈悲,替马解开枷锁,让它们在草场上自由奔走。不过,这时它们身上也总流露出被奴役的痕迹:嘴巴上有铁嚼子勒下的印记,腹部因常夹马鞍而变了形,蹄子上有掌钉打穿的洞,身体姿态也不大自然。纵然人们完全除下加在它们身上的枷锁,它们也不再有那种最初的自由天性了。

有时,马的主人因虚荣心而把自己的马打扮得很漂亮——额头上有艳丽的鬃毛,身上披着金色的丝和毛毡,颈毛也被梳成辫子。但是,马并不喜欢这样,它们不愿意被人类任意装扮,就如同不愿意自己的蹄子被钉掌一样。

即使这样,人工也永远无法跟天性相媲美。我们去看看南美那些驰骋的骏马吧。它们自由自在地行走着、飞奔着、跳跃着,不受任何节制和约束。它们为这种无比的洒脱而骄傲,它们可以自己找到食物,不愿被人类豢养;它们的住所是不固定的,晴朗的天空下,到处都是好的寓所;它们尽情呼吸着纯净的空气,这里的空气清新、干净,带着淡淡的露珠味儿,没有任何马粪或掉落的马毛腐烂后发出的那种馊臭味儿。自然,这里的马比那些被人类驯养的马更强壮、更敏捷、更彪悍,这些优点都是大自然赋予的。而家养的马,更多的是技巧、妩媚等一些人工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马的其他天性。它们虽然力气很大、狂放不羁,但绝不凶猛。和其他很多体形较大的动物不同,马从来不会攻击别的动物。如果它们被别的种群攻击,最多只会把攻击者赶跑,而不会拼死厮杀。它们成群结队,是因为它们喜欢群居之乐,而不是出于恐惧。实际上,它们无所畏惧,基本上也不需要结队抗敌。此外,它们居所周边的粮食足够它们吃了,再加上它们对肉食没兴趣,没有必要向其他动物挑战,更不会为了争夺食物而相互攻击撕咬。它们完全抛却了肉食动物所无法避免的劣性,所以,马总是和平相处。它们没什么欲望,彼此也不忌妒。马的这些高贵品质,我们通过人类成群饲养的马或放牧散养的马,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马天生具有合群的品质和习性,它们一般通过竞赛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力量和激情。赛跑时,它们抢在最前面;作战时,它们争着渡河或越过壕沟。即使面对死亡,它们也会奋勇向前。那些跑在最前面的马是最勇猛、最优秀的,而被人类驯化后,它们却又是最温顺的。

除了上面所说的优良天性外,马的体态也非常优美。在所有身材高大的动物中,马的身体比例几乎是最匀称、最完美的。如果以马为参照物,我们很容易发现,驴子太丑,狮子的头过大,牛粗大的躯干和它细小的四肢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至于那些体形比马更大的动物,比如犀牛、大象等,就形体而言,它们只能算作未成形的肉团而已。此外,马头部和躯干的比例十分匀称,马还具有丰富的神情,与它们那优雅流畅的脖子相得益彰。马一抬头,似乎就超出了四足兽的卑微地位,那种高贵的姿态,甚至可以使它们和人类平等地面对面。

马的眼睛炯炯有神,目光坦诚;耳朵的样子也很好看,大小适中;鬃毛和头部相衬,刚好罩住它们的颈部;那又密又长的尾巴覆盖在身后,并且恰好到身躯的末端,非常适宜,因为它们虽然有着厚密的毛发和坚实的皮肤组织,但蚊虫还是经常骚扰它们,长长的尾巴可以驱赶身上的蚊虫。

野马虽然天性桀骜,但并不凶猛。它们自由飞驰、跳跃,展现着壮美的力量和汹涌的激情,不愧为大自然的一件杰作。

阿拉伯人不论贫穷还是富有,不论高贵还是低贱,都拥有自己的马。他们的马是骒马,这类马有着比其他马更强的耐疲劳、耐饥渴的特质,同时,它们天生的缺陷也比其他马少。阿拉伯马通常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即使没有人看管,也从不互相撕咬、打斗。阿拉伯人大多以帐篷为家(注:《自然史》为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所著,1749年首次出版。本着尊重原作的精神,本书对当时的社会风俗等未作改动,下文类似情况同此处理),过着游牧生活,所以人住的帐篷也充当马厩。人和马睡在一起,如果有小孩儿靠在或骑在马的身上,马是不会伤害他们的;它们有时甚至连动都不敢动一下,唯恐伤到人。它们和阿拉伯人长期处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因此,它们甚至可以忍受人们的戏弄。

阿拉伯人很爱护他们的马,他们跟马温和地交谈、讲道理,绝对不会伤害它们。他们一般都让马自由缓行,从不鞭打马。阿拉伯马非常灵敏,一感到马镫轻微撞击肋部,便奔跑起来,而且速度很快,简直和鹿一样,可以轻盈地跨越障碍物或壕沟。此外,这些马训练有素,很有灵性,如果骑手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来,它们便会立即停下。

阿拉伯马虽然体形较瘦,但非常匀称。阿拉伯人每天定时为马洗刷,不让马身上沾染污垢。他们仔细清洗马的四肢、鬃毛和尾巴,尤其在洗尾巴时特别小心,唯恐弄断尾巴上的毛。阿拉伯马一般到夜间才能进食,白天主人只让它们喝水。每年的三月,青草长出后,阿拉伯人会把马赶到牧场,让马自由地享用美食。一年当中,除春季外,阿拉伯人很少给马喂青草或饲料,甚至连干草也很少喂,一般喂它们大麦。等马长到一岁时,阿拉伯人就剪去马的鬃毛,使重新长出的鬃毛更细密、更长;马到两岁时就可以供人骑乘了。通常,阿拉伯人会给这个年龄段的马戴上辔头,架上马鞍,让这些聪明温顺的马为自己服务。P3-10

序言

我从儿时起就喜欢自然科学。在小庭院里种各种各样的花草:芾莉、赖葡萄、葫芦、丝瓜、喇叭花……每年都币中,年年都有收获:在家里养各种各样的动物:蚕、蛐蛐儿、蝈蝈儿、小白鼠、兔子、鸽子……看蚕吐丝作茧,和蛐蛐儿、蝈蝈儿一起过冬,看小白鼠在它的窝里蹬铁丝笼,玩我给它做的转盘。后来小白鼠死了,我做了一口小棺材,把小白鼠埋在教室后面的青砖下面,还开了“追悼会”,进行了“默哀”。

现在虽然我已年届七旬,可儿时的科学兴趣活动仍历历在目:解剖青蛙,看它的五脏六腑,然后用线把肚皮缝合,再旅回水里:昕了《王小挖参》的故事后,真的捉亲蝎子和蜘蛛,看它们打架;书中讲了蜘蛛结网的故事,就去看蜘蛛结网的整个过程……

我小时候最爱看书,上海的《科学画报》和各种科学童话,启迪了我的智慧,培养了我的科学爱好,丰富了我的科学知识,可能就是这些引导我走上了科学教育殿堂。

从事小学科学教育,使我更加热爱科学,热爱青少年的币斗普工作。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都献给这一伟大的事业。虽然我参加了《科学》课程教市才的编写工作,但教材所能传达给孩子们的东西还是太少。因此,为孩子们多编些饶有趣味的科学书籍也是我的夙愿。

“经典科普大师系列”所选的图书,如《森市市报》《昆虫记》等,是各币中版南小学课本推荐阅读的重点。阅读这些作品会带领我们步入科学的殿堂,从中体味科学的奥秘,培养科学的情趣,特别是这些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描述,都会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启发,不但有利于提高科学素养,还有利于提升文学修养。

孩子们,读书吧,读这些世界名著,从中吸吮科学的乳汁,接受良好的科学熏陶,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做科学的有心人。

你们的大朋友路培琦

书评(媒体评论)

“经典科普大师系列”所选的图书,如《森林报》《昆虫记》等,是各种版本小学课本推荐阅读的重点。阅读这些作品会带领我们步入科学的殿堂,从中体味科学的奥秘,培养科学的情趣,特别是这些作家对大自然的热爱,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描述,都会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启发,不但有利于提高科学素养,还有利于提升文学修养。

国家课程标准研究制组核心组成员、小学科学课本(苏教版)主编 路培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