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家的深度剖析,为历史人物作心理素描!
哪些人格特质会决定人生的成败?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吗?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的那些历史人物,他们的性格如何影响了历史进程?
本书试图为22位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人物做心理素描,勾画出他们突出的人格特征与情结表现,并对其历史功过做心理学的剖析。
本书论及的心理学概念涉及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精神分析理论等领域。笔者希望以此将心理学的种种抽象概念具体化、生活化、鲜明化,以使读者学会用心理学的眼光来剖析历史名人人生起伏的心理根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历史中的心理学/岳晓东博士大众心理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岳晓东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著名心理学家的深度剖析,为历史人物作心理素描! 哪些人格特质会决定人生的成败?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吗?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的那些历史人物,他们的性格如何影响了历史进程? 本书试图为22位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人物做心理素描,勾画出他们突出的人格特征与情结表现,并对其历史功过做心理学的剖析。 本书论及的心理学概念涉及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精神分析理论等领域。笔者希望以此将心理学的种种抽象概念具体化、生活化、鲜明化,以使读者学会用心理学的眼光来剖析历史名人人生起伏的心理根源。 内容推荐 本书试图为22位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人物做心理素描,勾画出他们突出的人格特征与情结表现,并对其历史功过做心理学的剖析。心理学是一门大众学科,可谓无所不见、深入人心。而写作此书,正是为了表明这一点。 本书论及的心理学概念涉及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精神分析理论等领域。笔者希望以此将心理学的种种抽象概念具体化、生活化、鲜明化,以使读者学会用心理学的眼光来剖析历史名人人生起伏的心理根源。 本书涉及的人物有人格障碍者(如拿破仑、希特勒),也有人格完善者(如李世民、苏东坡),有自我认知者(如赵构、诺贝尔),也有人格缺陷者(如康有为、恺撒)。笔者之所以选取他们,是为了揭示这些广为人知的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 目录 前言 第1章 人格障碍篇 王安石:偏执型人格障碍 朱元璋:焦虑型人格障碍 尼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拿破仑:自恋型人格障碍 希特勒:攻击型人格障碍 第2章 认知障碍篇 诸葛亮:云长-文长移情 李鸿章:定式思维导致误国心结 袁世凯:欺己盗国源自错误暗示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 第3章 人格缺陷篇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 康有为:激进人格导致欲速不达 恺撒:自负人格导致忘乎所以 麦克阿瑟:表演型人格造就个人的誉毁 第4章 自我认知篇 勾践:超强的防御机制导致卧薪尝胆 曹操:豁达猜疑的双重人格 赵构:生理阳痿导致人格阳痿 诺贝尔:情场失意源于自卑情结 斯大林:自我成效感带来的钢铁意志 第5章 人格完善篇 李世民:自谦养就了虚心纳谏 苏东坡:乐观者笑傲江湖 林肯:幽默使自己活得开心 曹雪芹:在写作中升华自己的反叛 周恩来:南北互补达至人格完善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在麦克阿瑟的意识中,一直充满着强烈的成功欲和表现欲。他那贵族出身的母亲从他孩提时起就开始向儿子灌输功名思想和责任感。这种过高的成就意识虽然对麦克阿瑟成长有着积极的一面,但也确实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使得他对那些平凡的工作总是提不起精神。 1903年6月11日,年仅23岁的麦克阿瑟以平均分数98.14分的记录毕业于西点军校,被分配到工兵部服役。他首先被安排到萨克拉门托和圣华金谷参加一座矿井的管理工作。岂知他认为这项工作索然无味,因而情绪低落,牢骚满腹,总是抱怨离家太远。1904年,麦克阿瑟同第三工兵营一起被派往菲律宾执行任务,归国后他进入华盛顿的一所高级工程师学校深造。在校学习期间,他有幸成为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兼职低级军事助手。同枯燥的学习生活相比,白宫里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交活动使他兴奋不已,以致驰心旁骛而荒废了学业。这使得学校校长温斯洛非常不满,他向麦克阿瑟所在部队负责人抱怨:“我不得不遗憾地如实报告……麦克阿瑟中尉缺乏职业热情,他表现平平,比西点军校履历表上所记载的要低能得多。” 从工程学校结业之后,麦克阿瑟被分配到米尔沃基,在贾德森少校手下任职,主要负责拟定工程计划和监督工程实施情况。这一点点权力对这位心比天高的年轻人来说,当然不能称心如意。为了摆脱工作的苦闷,麦克阿瑟经常擅离职守,去陪伴住在附近的父母。为了让他能集中精力好好工作,贾德森少校决定将他调往距米尔沃基60英里的马尼托沃克。贾德森少校在他的鉴定中写道:“我认为麦克阿瑟中尉在执行任务时,没有表现出推荐书中所列出的优点,他除了相貌英俊、仪表堂堂以外,所履行的职责无法令人满意。” 闻听此事后,麦克阿瑟很是不满,当即加以反驳:“在任职期间,我一直认为自己行为得体,遵守纪律,没有什么出格之处,贾德森少校如此评价令人伤心。如果这样下去,我认为自己在军中没有必要再继续干下去了。” 麦克阿瑟把这份充满怒气的意见书越级上递给了总工程师威廉姆L.马歇尔准将。马歇尔准将当场对麦克阿瑟进行了批评,指责他不应越级汇报,说他这种违反规定的行为本身就证明贾德森少校的报告是正确的。 麦克阿瑟最鲜明的个人特点,就是好大喜功、傲慢骄人。美国总统杜鲁门就曾经称麦克阿瑟为“虚荣自大、高官厚禄的五星麦克阿瑟将军”。而杜鲁门说这句话的时候,太平洋战争还没有结束,麦克阿瑟还是美国太平洋战区的总司令,正处于他一生声望的顶点。 大概是出于对杜鲁门这句评价的不满,麦克阿瑟总是找机会“报复”杜鲁门。有一次,杜鲁门亲赴麦克阿瑟军驻地威克岛与之会晤。按美军传统,总统就是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全体军人都应向他行礼,但接机时,麦克阿瑟却没有向杜鲁门行礼。接下来,在会谈中,大家谈兴正浓,麦克阿瑟掏出了他的大烟斗,装满烟丝,叼在嘴上,取出火柴。正要划燃火柴时,他停下手,转头瞅着杜鲁门总统,显出犹豫的样子问道:“我抽袋烟,您不介意吧?”周围的人静了下来,都看着杜鲁门总统。谁都知道,这不是真心实意地征求意见。他已做好了抽烟的准备,如果总统说自己介意,那就显得总统太粗鲁、霸道了。杜鲁门狠狠盯了麦克阿瑟一眼,甜蜜地说:“抽吧,将军。别人喷到我脸上的烟雾要比喷在任何一个美国人脸上的烟雾都多。” 麦克阿瑟对自己的骄傲,有时候会表现出绝对的傲慢和刚愎自用,甚至一旦下定决心,就再也不愿听到“行不通”或“也许行得通”之类的话。因此,麦克阿瑟也有因为自己的好大喜功、傲慢骄人而付出沉重代价的失败一面。 朝鲜战争期间,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指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部队进攻朝鲜。在扩大的战火面前,中国总理周恩来以明确的语气宣布:“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我们将出兵参战。”面对周恩来的警告,自大的麦克阿瑟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傲慢地说:“中国共产党敢出兵,我立刻炸断鸭绿江上所有的桥梁,除非他们游过鸭绿江。” 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则认为这样的军事判断太盲目自大了,他提醒麦克阿瑟:“将军,现在是朝鲜的冬季,鸭绿江会封冻的。”麦克阿瑟却不愿意听见“不行”二字,坚持认为:“据我本人军事上的估计,没有任何一个中国军事指挥官会冒这样的风险,把大量兵力投入已被破坏殆尽的朝鲜半岛。他们要冒的是给养短缺而毁灭的风险。朝鲜冬季多雪,就请他们吃雪吧!中国军队就是过了江,我也会炸断它们每条供给线。”麦克阿瑟同时还认为朝鲜战事将在感恩节前结束,称要让美国士兵回家过感恩节。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率先渡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并且很快取得了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在第一次战役惨败之后,麦克阿瑟依然坚持中国出兵只是象征性的,并不值得担忧。1950年11月24日,麦克阿瑟在东京一号大楼得意洋洋地向新闻界公布了一项他的战争计划:前进到鸭绿江畔,合围朝鲜人民军主力,结束朝鲜战争。他的最新宣称是,要让美军士兵“回家过圣诞节”。结果,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1月25日发动了第二次战役,迫使美军全线南撤至三八线,12月5日更是弃守已经占领的平壤。12月13日,毛泽东亲自发来电报,要求志愿军必须越过三八线。1950年12月31日,中朝军队发起第三次战役,推进至三八线以南50英里处,汉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与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占领。 在巨大的失利面前,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最终决定免除麦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职务,由李奇微将军接任。令人讽刺的是,这项命令是麦克阿瑟在无线电广播中与全世界民众一起知悉的,它无异于是对骄傲的麦克阿瑟的最大羞辱。 朝鲜战争的失利,也就此成为“战神”麦克阿瑟军人史上一个无法抹去的污点。接替麦克阿瑟的克拉克将军在板门店协议上签字后沮丧地说:“我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而美军的失望和羞辱正是麦克阿瑟的骄傲造成的。P112-115 序言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性格铸造历史?本书试图为22位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人物做心理素描,勾画出他们突出的人格特征与情结表现,并对其历史功过做心理学的剖析。心理学是一门大众学科,可谓无所不见、深入人心。而写作此书,正是为了表明这一点。 本书论及的心理学概念涉及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精神分析理论等领域。笔者希望以此将心理学的种种抽象概念具体化、生活化、鲜明化,以使读者学会用心理学的眼光来剖析历史名人人生起伏的心理根源。 本书涉及的人物有人格障碍者(如拿破仑、希特勒),也有人格完善者(如李世民、苏东坡),有自我认知者(如赵构、诺贝尔),也有人格缺陷者(如康有为、恺撒)。笔者之所以选取他们,是为了揭示这些广为人知的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 本书为了充实内容,选取了一批相关人物的图画,笔者尽量对引用的资料标明出处。如有疏漏,敬请原谅,并致谢意。同时,笔者也尽可能地对书中的参考文献注明出处,如有疏漏,也请原谅。 我以本书献给广大的心理学工作者,希望本书能够提高您对心理学的领悟,并把这种领悟巧妙地运用于您的教学、研究与咨询实践中。同时,我也以此书献给广大的心理学爱好者,希望本书会提高你们对心理学的兴趣,并增长你们对心理学的见识。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深深地感谢我的助手梁潇,他为本书的整理、编辑和资料收集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没有他的这些投入,本书不会如此顺利地完成。同时,我也十分感谢华章公司的李欣玮编辑和宁姗编辑,她们对本书严格把关,使它避免了许多文字上乃至观点上的失误。 最后,我想强调,本书中的观点当是一家之言或是一得之见。我不敢奢望它们会成为权威之见。充其量,它们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借此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评论。所以,我衷心欢迎大家对本书提出批评建议,以在日后的写作中加以调整、修改。 谢谢各位读者的赏识! 也谢谢各位读者的批评! 是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