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描述都无法传达真相,唯有身体力行,才能领悟真理,生命的真谛不在于倾听外界的教诲,而在于觉察自身的欲望。
《倾听内心的声音(精)》由克里希那穆提所著,是《克里希那穆提集》系列(共17本)的第一本,后续作品将不断推出。《倾听内心的声音(精)》作品集涵盖了克里希那穆提在1933至1967年这35年间的演讲,堪称是克氏最具代表性的系列著作,已经包括了他的全部思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倾听内心的声音(精)/克里希那穆提集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印)克里希那穆提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所有描述都无法传达真相,唯有身体力行,才能领悟真理,生命的真谛不在于倾听外界的教诲,而在于觉察自身的欲望。 《倾听内心的声音(精)》由克里希那穆提所著,是《克里希那穆提集》系列(共17本)的第一本,后续作品将不断推出。《倾听内心的声音(精)》作品集涵盖了克里希那穆提在1933至1967年这35年间的演讲,堪称是克氏最具代表性的系列著作,已经包括了他的全部思想。 内容推荐 《倾听内心的声音(精)》收集了克里希那穆提1933—1934年在意大利、荷兰、挪威和印度各地所做的演讲和讨论。《倾听内心的声音(精)》的作者广泛地探讨了真理、行动、选择、欲望、宗教等多种话题,其主旨却只在告诉人们:真理之路,不在他人或组织的指导中,而在个人身上,因为没有人能描述真相。真理之行,始于弄清个人真实的想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目录 意大利1933年 追求真理的人正错过真理 任何描述都无法传达真相 越是选择,就越是空虚 追寻真理不过是一种逃避 认识到欲求的无益,欲求就止息了 不完整的行动中了解永恒的真相 荷兰1933年 弄清你真实的想法 欲求阻碍了洞察力 完满的行动并非来自选择 没有通向真理的道路 行动本身比行动的结果更重要 行动就是觉察你此刻的所作所为 永恒就在短暂中 因为选择,所以我们害怕死亡 你无法通过局部到达整体 行动是思想、感受和行动达到完整 记忆妨碍充分地面对经验 有一种全无选择的决定 诞生于理解的行动会带来改变 挪威1933年 寻找舒适就不可能发现真实 追寻和努力破坏了理解 有一种自然自发的生活方式 祈祷意味着逃避 生活不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觉察与时间无关 印度 1933-1934年 唤醒探索的真正愿望 信仰束缚了思想 领悟安全才能终结恐惧 什么是真正的满足 真理是一种不断的完满 人无法通过任何组织找到真理 试读章节 在回答我被问到的某些问题之前,我想简要说一说记忆和时间。 当你毫无偏颇和成见,彻底地、充分地面对一次经验时,它就不会留下记忆的疤痕。你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各种经验,如果你以自己的整个存在彻底地面对它们,那么头脑就不会淹没在记忆的潮水中。当你的行动是不完整的,当你没有充分地面对经验,而是通过传统、偏见或者恐惧的藩篱来面对,那么痛苦的记忆就会紧随那行动之后。 只要有记忆这种疤痕,就必然会把时间划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只要头脑被绑缚在这个观念上,即认为行动必须按照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划分,就会有根据时间进行的认定,因而就产生了一种延续性,从中催生出对死亡的恐惧、对失去所爱的恐惧。要了解永恒的真相、永恒的生命,行动必须是完整的。但是你无法通过追求来觉察这永恒的真相,你无法通过询问“我如何才能获得这认识?”来得到真相。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记忆?是什么妨碍你在生命的每次经历中完整地、和谐地、丰足地行动?当头脑和内心被障碍、被藩篱所局限时,不完整的行动就会产生。如果头脑和内心是自由的,那么你就会充分地面对每一个经验。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被障碍包围着——安全、权威、恐惧、拖延的障碍。因为你有这些藩篱,你自然会在其中活动,因此你不能完整地行动。但是当你觉察到这些障碍,当你用处于危机中的内心和头脑来觉察,那觉察就毫不费力地把你的头脑从妨碍你完整行动的障碍中解放了出来。 因此,只要有冲突,就会有记忆。也就是说,当你的行动产生于不完整时,对那行动的记忆就限制了现在。这样的记忆产生了现在的冲突,并制造出一贯性的概念。你崇敬坚持一贯的人,建立起某个原则并依照那个原则行动的人。你把崇高和美德这样的概念附加在坚持一贯的人身上。而一贯性来自于记忆。也就是说,因为你没有完整地行动,因为你没有理解现在的经验的全部意义,所以你人为地建立起一个原则,并决心明天根据那个原则来行动。因此你的头脑被贫乏的理解所指导、所训练、所控制,而你称之为一贯性。 但是请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走向反面,以为你必须极度反复无常。我并不是在促使你反复无常,我说的是,把你自己从你建立起来的对一贯性的迷恋中解放出来,把你自己从你必须契合某个模式这种想法中解放出来。你建立起一贯的原则,因为你没有了解;由于你缺乏了解,你发展出你必须保持一贯的想法,你根据已经建立起来的想法、根据由于缺乏了解才产生的观念或者原则来衡量你遇到的任何经验。所以,只要你的生活不够丰足,只要你的行动不完整,根据某个模式生活的一贯性就会存在。如果你观察自己行动中的头脑,你就会发现你不停地想要保持一贯。你说:“我必须”,或者“我一定不能”。 我希望你们明白了我在之前的讲话中所说的内容;否则我今天所说的话对你们来说就没什么意义。 我再说一次,当你没有充分地、完整地面对生活,当你通过记忆来面对生活时,这种保持一贯的想法就形成了;而当你不停地遵守某种模式时,你只不过是在增强那记忆的延续性。你拒绝自由地、开放地、不带偏见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经验,因而产生了保持一贯的想法。也就是说,你总是在局部地面对各种经历,而从中就产生了冲突。 为了克服那冲突,你说你必须有个原则;你建立起一个原则、理想,努力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你不断试图去仿效,你试图用一贯性这种想法,来控制你的日常经验、你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但是当你真正了解了这些,当你用你的内心和头脑、用你的整个存在了解了这一点,那么你就会发现仿效和保持一贯的谬误。当你觉察到这一点,你就开始毫不费力地把自己的头脑从这根深蒂固的一贯性习惯中解放出来,尽管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变得反复无常。 那么,在我看来,一贯性是记忆的标志,记忆产生于对经历缺乏真正的了解。而那记忆制造出时间的概念,它制造出现在、过去和未来的概念,我们的所有行为都以此为基础。我们考虑我们昨天如何,我们明天应当如何。只要头脑和内心是分离的,这样的时间观念就会存在。只要行动并非诞生于完满,就必然会有时间的划分。时间只不过是一个幻觉,只不过是行动的不完整性。 试图根据某个理想来塑造自己、与某个原则保持一贯的头脑,自然会制造冲突,因为它在行动中不停地局限自己。其中没有自由,没有对经验的理解。以那样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你只不过是在部分地面对;你在选择,你在那选择中错失了经历的完整意义。你活得不完整,因此你在转世的想法中寻找安慰,所以你才会问:“我死时会发生什么?”由于你在日常生活中活得不完满,所以你说:“我必须有个未来、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满地活着。” P44-46 序言 克里希那穆提1895年出生于印度南部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十四岁时,他被时为“通神学会”主席的安妮·贝赞特宣称为即将到来的“世界导师”。通神学会是强调全世界宗教统一的一个国际组织。贝赞特夫人收养了这个男孩,并把他带到英国,他在那里接受教育,并为他即将承担的角色做准备。1911年,一个新的世界性组织成立了,克里希那穆提成为其首脑,这个组织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让其会员做好准备,以迎接世界导师的到来。在对他自己以及加诸其身的使命质疑了多年之后,1929年,克里希那穆提解散了这个组织,并且说: 真理是无路之国,无论通过任何道路,借助任何宗教、任何派别,你都不可能接近真理。真理是无限的、无条件的,通过任何一条道路都无法趋近,它不能被组织;我们也不应该建立任何组织,来带领或强迫人们走哪一条特定的道路。我只关心使人类绝对地、无条件地自由。 克里希那穆提走遍世界,以私人身份进行演讲,一直持续到他九十岁高龄,走到生命的尽头为止。他摒弃所有的精神和心理权威,包括他自己,这是他演讲的基调。他主要关注的内容之一,是社会结构及其对个体的制约作用。他的讲话和著作,重点关注阻挡清晰洞察的心理障碍。在关系的镜子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了解自身意识的内容,这个意识为全人类所共有。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不是通过分析,而是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在这一点上克里希那穆提有详尽的阐述。在观察这个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内心存在着观察者和被观察之物的划分。他指出,这种划分阻碍了直接的洞察,而这正是人类冲突的根源所在。 克里希那穆提的核心观点,自1929年之后从未动摇,但是他毕生都在努力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简洁和清晰。他的阐述中有一种变化。每年他都会为他的主题使用新的词语和新的方法,并引入有着细微变化的不同含义。 由于他讲话的主题无所不包,这套《选集》具有引人入胜的吸引力。任何一年的讲话,都无法涵盖他视野的整个范围,但是从这些选集中,你可以发现若干特定主题都有相当详尽的阐述。他在这些讲话中,为日后若干年内使用的许多概念打下了基础。 《选集》收录了克里希那穆提早年出版的讲话、讨论、对某些问题的回答和著作,涵盖的时间范围从1933年直到1967年。这套选集是他教诲的真实记录,取自逐字逐句的速记报告和录音资料。 美国克里希那穆提基金会,作为加利福尼亚的一个慈善基金会,其使命包括出版和发布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影片、录像带和录音资料。《选集》的出版即是其中的活动之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