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君所著的《好懂的世界格局(4中东的诱惑)》是一本讲述中东格局与历史的社科图书。从当今中东地区的格局出发,详细分析了中东地区复杂局势的成因,解读造成这种局势的历史渊源。通过分析中东主要国家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外国的交往关系,分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对中东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历史事件,并且通过全面的总结,对中东局势的走向问题等提出独到的见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好懂的世界格局(4中东的诱惑)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姚明君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姚明君所著的《好懂的世界格局(4中东的诱惑)》是一本讲述中东格局与历史的社科图书。从当今中东地区的格局出发,详细分析了中东地区复杂局势的成因,解读造成这种局势的历史渊源。通过分析中东主要国家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外国的交往关系,分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对中东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历史事件,并且通过全面的总结,对中东局势的走向问题等提出独到的见解。 内容推荐 中东地理位置重要,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该地区是亚欧非三大洲的接合部,东方和西方的十字路口,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国际航道。 除了地理位置外,中东国家的石油更是全世界的能源命门所在。此外,区域内各国之间的历史恩怨、民族矛盾,以及大国插手等使得中东局势更加错综复杂。作为中东强国,伊朗对中东形势和国际局势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伊朗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才走到今天呢? 《好懂的世界格局(4中东的诱惑)》从当今中东地区的格局出发,以伊朗为侧重点和切入口,通过回顾各个阶段对伊朗和中东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历史事件,详细分析了中东乱局的由来,解构美国、伊朗之间的博弈,让你一目了然看懂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 《好懂的世界格局(4中东的诱惑)》由姚明君所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东与世界 世界多极化格局/010 中东地缘战略关系/012 利比亚战争对欧美格局的影响/015 升级的巴以冲突与大国决策/019 伊朗问题成为世界变局的转折/021 第二章 伊朗高原上的波斯人 伊朗文明的诞生/024 古老的埃兰王国/026 日益强大的伊朗人/029 波斯帝国建立/031 第三章 极盛的波斯帝国 居鲁士扩张版图/036 冈比西斯二世征服埃及/041 高墨塔政变/043 大流士一世稳定局面/045 繁荣的经济/049 第四章 远征希腊 希腊的局势/053 米利都起义/054 大流士第一次出征/057 薛西斯第二次出征/060 温泉关战役/063 撤拉米斯湾海战/066 希波战争波斯完败/069 第五章 波斯帝国衰亡 帝国内部出现裂隙/073 走向解体/075 小居鲁土夺位/077 帝国灭亡/080 波斯文明的影响/082 第六章 马其顿的占领 希腊城邦马其顿崛起/086 格拉尼卡斯河之战/088 伊苏斯会战/091 高加米拉决战/093 征服中央亚细亚/096 第七章 罗马入侵 罗马帝国的东方扩张/100 安息帝国抗击罗马/102 卡莱之役/103 萨珊与罗马的持久战/107 第八章 阿拉伯帝国的征服 阿拉伯的兴盛/111 扩张的第一个高峰/113 第二次扩张/116 帝国治下的波斯/119 第九章 蒙古人的扰乱 蒙古人扩张/123 蒙古西征/124 伊利汗国的建立/127 科学和艺术的保护者——帖木儿帝国/130 第十章 列强在伊朗的争夺 英法之争/134 俄伊战争/136 巴布教徒起义/139 纳西尔丁沙改革/142 列强的经济控制/145 第十一章 两次大战中的伊朗 伊朗立宪革命/149 被迫卷入一战/151 礼萨·汗的现代化改革/154 二战中的伊朗/157 外国军队撤军/159 第十二章 二战后伊朗的过渡期 巩固政治发展经济/164 石油国有化运动/166 “白色革命” /169 加速现代化进程/171 巴列维王朝的统治危机/174 第十三章 共和国政府诞生 民族英雄霍梅尼/177 提出伊斯兰革命理论/179 结束国王的统治/182 打好建立新政府的基础/185 建立和巩固伊斯兰政权/188 第十四章 霍梅尼后的当代伊朗 全面伊斯兰化/192 对外关系简述/194 两伊战争始末/197 政治经济方面的调整/201 哈塔米系列改革/203 第十五章 复杂的中东局势 民族矛盾/207 宗教问题/209 领土纷争/211 大国势力争夺/215 民主化进程/217 军控问题/220 伊朗在中东的地位/221 第十六章 中东格局阴云密布 五次中东战争/225 艰难的巴以和平进程和美国大中东计划/230 两次海湾战争/233 伊朗核问题/236 中东局势走向分析/238 试读章节 世界多极化格局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被打破,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首先是美国作为唯一一个超级大国一直试图称霸全球,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从二战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加上日本经济的飞升和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形成有效的牵制,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世界朝着多极化格局方向发展。 世界格局是一种结构状态,它的形成是由于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力量相互制衡。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变化与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的强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家有强有弱,经济团体有盛衰之分,各种团体也有规模大小,因此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就形成了世界格局,然而这些力量并不是均势,随着它们的此消彼长,世界格局也相应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同时世界格局的变化也对各方力量的发展与国际关系的变化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对世界格局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更客观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上分析国际事务的发展与走向,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决定世界格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实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美国为例,冷战的结束美国是最大的赢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得世界上只剩下美国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对高科技的掌控,试图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霸权帝国,并且以此为目的提出了诸如历史终结论、单极世界论、文明冲突论、多极混乱论和霸权和平论等一系列论调。在美国如日中天的21世纪初,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达到了32%,美国的霸权政策也在这一阶段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所谓反恐、反核扩散、维护民主等方面尽显其“世界老大”的本色。而从2008年至今,这个比重降到了24%,相对应地,美国的对外政策也有所收敛。以中东为例,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而最近几年对伊朗的态度则明显没有如此极端,虽然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于2011年12月13日表示,美国或面临与伊朗开战的风险。而且美国向其中东地区的盟国阿联酋、沙特等出售大量中短程弹道导弹,构建导弹防御网,看似对伊朗构成了包围之势,但由于国际力量的制衡(联合国对伊朗的制裁只有欧美国家响应),美国始终没有获得允许开战的国际认同,日本和印度更是直接拒绝了美国要求其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的要求。由此可见,随着各方力量的发展,美国只手遮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世界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然而真正的多极化并没有形成,美国仍然占据着优势地位,因此在学术界出现了关于世界格局的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世界还处在美国单极统治的时段,多极化只是我们的设想和愿望。事实上,国际上的各种力量对比并没有消失,多极化与多极并非同一个概念。多极化所指的是一种趋势,代表当今的世界格局处在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中,关于世界格局的具体形式比较模糊,各方力量还没有形成均势,所以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判断尚有争论。虽然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他力量的发展,比如欧盟国家提出的“欧洲支柱”就是对美国单极霸权的制约。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爆发时,欧盟防务倡议并没有邀请美国参加,也不让北约最高司令部参与决策。 然而有些人会提出一种疑问,那就是多极化是不是意味着大国主宰着一切呢?相对弱小的发展中国家是不是在国际事务上没有发言权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今国际社会中,大国在一些国际事务的处理上确实具有特殊的作用,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大国成为国际事务的主宰,联合国大会上实行的是一国一票制。安理会上实行一国一票制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制相结合的制度,五个常任理事国也并非因此就获得了过多的权力,在10个非常任理事国中有7票以上反对就可以形成集体否决,所以发展中国家是不会在多极世界中被忽略的。 在多极世界尚未形成的现阶段,世界格局可以用“一超多强”来概括,即美国一个超级大国,欧洲、俄罗斯、中国、日本多个强国或地区,这种一超多强的局面是多级世界构成的过渡阶段,是形成未来世界格局的基础。该阶段国际关系中矛盾斗争的焦点问题是争夺主导权,任何国家都希望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彼此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有竞争就会有矛盾,而争夺主导权成为这些矛盾中最主要的体现,它包括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在局部区域扩张本国的势力等。下面我们就中东问题举例说明之。 中东地区由于其复杂的政治环境、宗教环境和自然资源,向来是国际关系的敏感地带,冷战之前已经成为美国对抗苏联社会主义的前沿阵地之一。随着冷战的结束,它的作用已经悄然发生改变,美国插手中东事务更多的原因是由于石油和所谓的反恐,但是随着美国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所受到的牵制力越来越强…… P10-11 序言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一超多强的格局,而最近一段时间,世界的焦点仍然在中东地区,自从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便立即组织起了全球范围的反恐联盟,形势复杂的中东地区自然成为美国主要的“光顾”对象。美国认为中东地区主要存在着三大问题: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民主问题。在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之前,西方强国内部产生了分歧,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发出了反对的声音,表示不会支持美国,但是这种反对毫不奏效,美国发动一场战争根本不需要别人的支持。 另一方面,专门处理阿拉伯国家事务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却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不管是在科威特战争还是在巴以冲突,或者是伊拉克战争中,都没有解决阿盟国家与外部的矛盾。同时作为一个历史悠久而且宗教氛围十分浓厚的地区,中东居住着不同的民族,他们大部分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因此这些民族之间的矛盾渊源由来已久。阿拉伯和以色列两个民族的矛盾长期存在,而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的矛盾,什叶派穆斯林和逊尼派穆斯林之间的斗争又给中东地区的民族与宗教矛盾增加了复杂性。 而真正能让打着反恐、民主、反核武器扩散旗号的美国不惜跨过半个地球来到中东的最大因素还在于这一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石油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中东地区的混乱和中东国家的相对弱小让其成为各个强国争夺资源的战场,世界上有着一定影响力的强国在此地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竞争,力求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无疑又使本来就复杂的中东局势变得更为混乱了,可以说中东问题很大一部分也是西方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造成的。 美国凭借其“世界警察”的身份力求最大程度控制中东地区的主动权,无论是攻打伊拉克,还是偏祖以色列,都是这种霸权政策的体现,而这时候偏生有人要跟美国叫板,这个国家就是伊朗。 伊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波斯民族则早就在两三千年前就已经形成,并且由几位伟大的国君将之发展壮大,形成了历史上一个有着重要地位的大帝国——波斯帝国。波斯帝国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成为史上第一个跨越欧亚非三个大陆的帝国。波斯帝国在扩大疆域面积的同时,也客观地加强了中亚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波斯帝国创造的辉煌的文明成果很大一部分为亚历山大所赞赏并且采用,后来的很多个帝国也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波斯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虽然波斯帝国衰亡之后,后来的王朝都没有再达到过先前的强盛程度,但是在经历了一个个王朝的更替之后,原先落后的体制被改变,一个崭新的伊朗呈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在对待外界尤其是美国的态度上,更是博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好评,伊朗在中东的重要地位也日渐显露出来。新的时期,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博弈把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这片是非之地,而美伊两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则更是发人深思。 美伊关系的开始要从巴列维王朝时候说起,一开始美伊的关系绝非当下的局面,恰恰相反,美伊是十分亲密的合作者。二战时期英国和苏联曾经入侵了伊朗,而巴列维王朝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减少英苏入侵带来的负面影响,此时美国给予伊朗莫大的援助。战后,伊朗通过一系列手段将英苏的势力从本土驱逐出去,美伊关系更加紧密,一方面伊朗依赖美国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美国想要将伊朗拉入冷战,对抗苏联。二战后的“白色革命”培养了一个亲美的政府,让美国的影响力在伊朗达到顶峰,同时也为美伊关系的交恶埋下了种子。伊斯兰革命胜利后的伊朗人质危机让美伊关系降到了冰点,两国从亲密的合作关系转向了敌对关系。 伊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伊朗新政府一贯以强硬的态度回应霸权政策。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实力与之抗衡,伊朗在发展政治经济的同时也大力发展国防事业,同时谋求非常规武器的开发储备,这一系列的举动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认为已经危及到了其在中东地区的利益,所以美国才会打着各种名号对伊朗进行制裁。由于本国的实力大增,伊朗并没有向美国屈服,而是继续保持着强硬的态度回应美国的无礼要求。 因此伊朗对于中东地区形势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伊朗是如何在众多的西亚国家中脱颖而出,以至于敢跟美国叫板的呢?这一切的历史渊源在何处呢?伊朗究竟经历怎样的艰难历程才走到今天的这一步呢?中东格局会进一步发展到何种局面呢?本书将为您详细诠释这些问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