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淝滨札记(醒着)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福雷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淝滨札记(醒着)》由吴福雷所著,全书六个子项目标题的中心语,分别是“絮语”、“观察”、“琐思”、“对话”、“记录”和“断章”,皆是动词性词组。作者福雷先生果然“醒着”,否则,不会有如此警策的动感状态:

“生命絮语”,中,《我的日子不是租来的》、《一瞬与当下》、《历商》、《老秦之死》、《母亲的目光》、《幸福在墙外》等,述说平凡的人生,生命的感悟,多有撼人心灵的精美语言和温婉抒写,读了,脆弱的神经,便一颤一颤的,心潮起伏,难以平静。文字有了这样的魅力,实在是驾驭汉语语言艺术家的骄傲。

内容推荐

《淝滨札记(醒着)》由吴福雷所著,《淝滨札记(醒着)》分为“生命絮语”“社会观察”“教育琐思”“亲子对话”“风物记录”“思想断章”六个部分。“生命絮语”述说平凡的人生,生命的感悟,多有撼人心灵的精美语言和温婉抒写。“社会观察”展现人生百态,在细枝末节中弥漫着生命的炽热情怀。“教育琐思”都是有心人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思索、刻苦研究、不懈追求获得的真知灼见。“亲子对话”中的点点滴滴,都发自肺腑,衷肠感人。“风物记录”在风景影像之间,都见人物朦胧的身姿闪现在生活的热土之上。“思想断章”极富哲理和思辨的情愫。

目录

自序

生命絮语

享受孤独

黄昏的味道

说“隐”

听雨

我的日子不是租来的

一瞬与当下

这也叫幸福

读人

历商

慢行

说境界

相望

转身

错误的价值

点滴

贵与贱

话说“散人”

击球琐思

老秦之死

母亲的目光

上次那个路口

熟视与无睹

说“断章”

隧道

五分钟

向门鸣笛

幸福在墙外

仰望天空

仪式

逐日

打扫

大乐与小乐

社会观察

老板与员工

打破生命的沉寂

放下

“推己及人”新解

走两步

草根达人的幸福

成功就是让人不好意思

传递善良

黑暗中的老人

双手

谁是主角

淡定的狗

人生如“戏”

由“哄抢葡萄”事件想到的

劝酒歌

人间奇珍——豆腐脑

教育琐思

教育就是吸引

“挺拔”别解

从《音乐之声》看理想教育

缘于大师的教育琐思

做个语文教育“玩家”-

教育也疯狂

代价

奴化

评价当如袜子

由“在乎”想开去

和家长的教育对话

令人沮丧的指导

由名人读书想到的

实现向本色语文的华丽转身

由无教材教学引发的思考

其实,我是

生命因诵读而绚烂

做一个有梦想并贴着地面行走的人

让一切重新开始

我眼中的理想课堂

即兴上课

亲子对话

惊奇的意义

考古

痴迷的背后

打羽毛球

秘密开始的时候

听儿子讲课

风物记录

雾中赏荷

街头赏花

夹竹桃

桨声灯影里的新安江

映象老街

游踪片影张家界

“故事大王”——徐导

武夷览胜

台湾行记

擦鞋

暮色中的男人和女人

雨的精灵诗意的情怀

思想断章

说“解”

边界

别离

城市过客

感谢琐事

寂静也惊心

健忘

教师与儿童歌曲

教育与信仰

距离

力量

速度与情趣

天才

透气

指挥

新与旧

评论与回复

试读章节

独上阁楼,凭栏远望。城市的繁芜陷入夜色,林立的高楼如剑塔,如笼阁,如排箫,默然却又似轻声诉说着城的故事。远处,银行的灯箱醒目得很,淋漓地彰显着豪奢的底气,周边的建筑随之黯然、沉沦。勉强能与之一搏的,大概是另一处的证券公司的标志,红红的,惨惨的,直灼你的眼,不觉华美,只是遥遥的不可及的样子。白日时逐利者狂欲与焦渴的眼神此刻全都收敛在这耀眼的红光中,孕育着明日的喷薄。白昼之间,却是惨烈博弈与潜滋暗长的分别,鲜明、决绝。阜阳路桥上华灯肃立,细细长长的灯柱尤显灵秀、颀长。灯光说不清是浑黄,还是暗橙,像是笼着一层纱,又像是裹着一圈晕,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定定地看着,仿佛里面是一个神秘的境地。这大概就是朦胧态吧。

近处是淝河,两岸是林木,葱茏而齐整,肃穆而庄严。一片连着一片,一直延伸下去,看不到尽头。林中有景观灯,蓝幽幽的,魅惑着鬼闪跟,明灭之中透着迷离.收放之间蕴着奇幻。隐隐的,有人影晃动,是散步的老人,抑或热恋的情侣,还是游离的羁旅客?我来到此城一年有余,从心无可依,到终于落地,现在融入其中,渐次以之为定居之所,视做又一故乡。是真的接受,融人并与之化为一体了吗?是被这个城市俘虏,还是俘虏了这个城市?也许仍是个过客吧,毕竟与它相遇、相知、相亲、相恋的时日太短,怎可就此私订终身,海誓山盟,妄言不弃呢?爱情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与城市的交合亦如此。

一阵花香袭来,似有似无之间,或浓或淡,欲远还近,欲觅却散。那大概是金银花,抑或是白兰花的香味。阁楼上,儿子经营了不少的植物,辣椒、茄子、丝瓜、苦瓜、石榴、向日葵、西红柿、胡萝卜,不下三十余种。花当然也是他的钟爱,太阳花、喇叭花、月季花、金银花、白兰花都被他照顾得风生水起,野趣盎然,一眼望去,竞占了小园近一半的地方。白兰一茬一茬地开着,乳黄色的花瓣,温润,沉郁,摘取时必小心谨慎,不敢造次,怕是轻怠了这份清白与圣洁。与白兰的沉静相对应的是金银花,也是一茬一茬地开,却开得恣肆,张扬,热烈,毫不掩饰,更不低调,只要花苞起处,不日便怒放开来,并且竭力向四周伸展,那纤细的瓣似乎要把整个花托挣裂似的。那香味尤其浓烈,有金银花的存在,几乎闻不到原本馥郁的白兰的香味。张扬与温婉,恣意与含蓄就这样并立着,呼应着。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们的花期总是大体一致,待白兰欲放还休时,金银花不知何时也花蕾满枝头;待白兰初绽时,金银花竟抢先一股脑地沿着藤蔓怒放了。是张狂者的胜利,还是内蕴者的谦恭?不得而知,旨趣不同,境界各异,类相殊,性相迥,又怎好相提共语呢!

浸在花香中,一丝凉风行过,却让人联想起“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诗句来。这是林逋写梅之语,淡雅,灵动,传神,有色彩有姿态,有味道有神韵,遂成传世佳作。如何得此神来之笔,不唯技巧,不唯灵感,重在心境。一个看破官场红尘的高士,远离喧嚣,隐居山林,梅妻鹤子,悠游山水之间,以守护性灵为己任,以滋养生命为旨归,恬淡,轻灵,达观,自由。陆游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得之者必是如林逋一般,有一颗超然于物外的心,有一个尚未被物欲和世俗玷污的灵魂。心已浊,文便难以清,硬造之作,即使再工稳合辙,天工巧夺.亦不足为论,因为此等文字没有生命,没有灵魂,没有热血,若传播,必是污人耳目,至多摆摆样子,附庸风雅而已。

忽然觉得自己与这远近的路、左右的楼有了一层深深的、重重的隔膜,一种类似于孤独的情愫涌上心头。园里是宁静,园外是喧嚣;楼上是寂寞,楼下是温情——妻、子、岳父津津谈论着生活故事,笑语欢绕,其乐融融,一股舒心的气团氤氲着,从下面漫溢上来,消解着夜的寒。孤独是一种凉凉的,涩涩的,咸咸的感觉,它绝不苦,不痛,否则便是悲凄了。孤独是一种生活,一种修炼,一种诗情,亦是一种能力。周国平先生说:“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适时的孤独让我们找到自己,不愿孤独甚至不敢孤独,那便说明自己都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用周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待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于是,他们选择了终日消遣,以填补灵魂的空洞。

独立小园,神游四方,丝缕孤独顺着叶尖悄然滑落。短暂的独处,自足而惬意。转身下楼的当儿,花香却更浓了,似要圈住我的心;月光也忽地铺洒开来,似要笼住我的足。而我只是深情地一瞥,便决然地转回了。孤独是酒,虽好,却也不可贪杯呀。

2012年9月13日夜作于合肥

P3-4

序言

全书六个子项目标题的中心语,分别是“絮语”、“观察”、“琐思”、“对话”、“记录”和“断章”,皆是动词性词组。作者福雷先生果然“醒着”,否则,不会有如此警策的动感状态:

“生命絮语”中,《我的日子不是租来的》、《一瞬与当下》、《历商》、《老秦之死》、《母亲的目光》、《幸福在墙外》等,述说平凡的人生,生命的感悟,多有撼人心灵的精美语言和温婉抒写,读了,脆弱的神经,便一颤一颤的,心潮起伏,难以平静。文字有了这样的魅力,实在是驾驭汉语语言艺术家的骄傲。

“社会观察”中,《“推己及人”新解》、《传递善良》、《黑暗中的老人》、《双手》、《淡定的狗》等,描写生命旅程中即便是抛弃垃圾、子岳施舍、孤独的快乐、双手的素质和狗狗的幸福,这些细若芥末的情节,在传神的笔触下,亦变得生动鲜活,过目难忘。人生百态,其实,也就是“善”、“恶”之念,“清”、“浊”之分而已。恬淡的描述中,弥漫着生命的炽情,鼓胀着仁爱的风帆。

“教育琐思”中,《缘于大师的教育琐思》、《教育也疯狂》、《由名人读书想到的》、《实现向本色语文的华丽转身》等,都是有心人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思索、刻苦研究、不懈追求,获得的真知灼见。瞬间即逝的思想火花,结出美丽的教育硕果。来自一线教学、教研经验,转而成为精神理念的结晶,是对于生活的热爱,更是勤奋汗水的醇醪。

“亲子对话”中,《考古》、《听儿子讲课》等,是这部散文集中极为精彩的篇章,尤其是对儿子“子岳”的称呼,更是神来之笔。怜子岂非伟丈夫?福雷先生对于子岳寄寓的盈盈期待,恰恰是千百万父亲对于自己孩子未来的愿景。耳提面命,点点滴滴,皆发自肺腑,衷肠灼人。

“风物记录”中,《桨声灯影里的新安江》、《映象老街》、《武夷览胜》、《台湾行记》、《暮色中的男人与女人》等,风景影像间,但见人物朦胧的身姿闪现在生活的每一寸热土上。男人与女人的两幅剪影,勾勒出草根族无尽的酸甜苦辣,描绘出生活里最原始的三色调。

“思想断章”中,《教育与信仰》、《距离》、《力量》、《速度与情趣》等,富有哲理和思辩的情愫,浸透着沧桑巨变的山川河流;饱含传统与现代的性格,蕴藉着血脉搏动的“风”、“骚”、“辞”、“赋”。

去年,刚刚读了福雷先生《走进田野的教育》,其执著、认真,令人叹服;暌违不久,竟然又推出如此厚重而睿智的文字,这不是后生可畏,是可喜,且可大喜。谨此为序,词不达意处,恳祈释宥。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 曹为

癸巳年正月廿一(2013年3月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