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人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是在冯梦龙“三言”影响下独立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话本小说集,也一直是中国小说史上久负盛名的大制作。《初刻拍案惊奇》中,商人、手工业者、小知识分子、僧侣、胥吏、妓女、强盗等等成为了小说世界的主人公,通过他们的经历,真实地反映明代社会市井细民的生活状况。
书中描写商人生活的《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鼋龙壳》,描写青年男女恋爱婚姻的《通闺闱坚心灯火,闹囹圄捷报旗铃》和《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妹病起续前缘》是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初刻拍案惊奇》在艺术上也颇多可观之处。作品不枝不蔓,脉络清晰,细节逼真,文字畅达,显示出纯熟的艺术技巧。
《初刻拍案惊奇》题材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其一是露骨的色情描写。许多作品,如《西山观设度亡魂,开封府备棺追活命》、《乔兑换胡子宣淫,显报施卧师入定》、《奇风情村妇捐躯,假天语幕僚断狱》等都有猥亵描写。这类作品表现出市民的庸俗情趣。其二是浓厚的宗教迷信、因果报应、宿命论思想。《王大使威行部下,李参军冤报生前》、《酒谋财于郊肆恶,鬼对案杨化借尸》、《李克让竞达空函,刘元普双生贵子》、《感神媒张容遇虎,凑吉日裴越客乘龙》等充满了感神遇鬼,善恶报应等的描写……
《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蒙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 成书于明朝天启七年(1627),第二年由尚友堂书坊书坊刊行问世。其后凌蒙初又编著《二刻拍案惊奇》,于明朝崇祯五年(1632)刊行。二书合称“二拍”。《初刻拍案惊奇》本为四十卷四十篇,原本已失,今所见最早且最为完整的本子是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尚友堂刻本,全书存三十九卷(缺二十三卷),即实有小说39篇。
卷一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词云: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见在!
这首词乃宋朱希真所作,词寄《西江月》,单道着人生功名富贵,总有天数,不如图一个见前快活。试看往古来今,一部十七史中,多少英雄豪杰,该富的不得富,该贵的不得贵。能文的倚马千言,用不着时,几张纸盖不完酱瓿;能武的穿杨百步,用不着时,几竿箭煮不熟饭锅。极至那痴呆懵董生来有福分的,随他文学低浅,也会发科发甲,随他武艺庸常,也会大请大受。真所谓时也,运也,命也!俗语有两句道得好:“命若穷,掘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总来只听掌命司颠之倒之。所以吴彦高又有词云:“造化小儿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竖,眼见都如许!”僧晦庵亦有词云:“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愿千钟粟?算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使心机闲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苏东坡亦有词云:“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这几位名人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意思。总不如古语云:“万事分已定,浮生空白忙。”说话的,依你说来,不须能文善武,懒惰的也只消天掉下前程;不须经商立业,败坏的也只消天挣与家缘。却不把人间向上的心都冷了?看官有所不知,假如人家出了懒惰的人,也就是命中该贱;出了败坏的人,也就是命中该穷。此是常理。却又自有转眼贫富出人意外,把眼前事分毫算不得准的哩。
且听说一人,乃宋朝汴京人氏,姓金,双名维厚,乃是经纪行中人。少不得朝晨起早,晚夕眠迟,睡醒来,千思想,万算计,拣有便宜的才做。后来家事挣得从容了,他便思想一个久远方法:手头用来用去的,只是那散碎银子;若是上两块头好银,便存着不动。约得百两,便熔成一大锭,把一综红线结成一绦,系在锭腰,放在枕边。夜来摩弄一番,方才睡下。积了一生,整整熔成八锭,以后也就随来随去,再积不成百两,他也罢了。
金老生有四子。一日,是他七十寿旦,四子置酒上寿。金老见了四子跻跻跄跄,心中喜欢,便对四子说道:“我靠皇天覆庇,虽则劳碌一生,家事尽可度日。况我平日留心,有熔成八大锭银子永不动用的,在我枕边,见将绒线做对儿结着。今将拣个好日子分与尔等,每人一对,做个镇家之宝。”四子喜谢,尽欢而散。
是夜金老带些酒意,点灯上床,醉眼模糊,望去八个大锭,白晃晃排在枕边。摸了几摸,哈哈地笑了一声,睡下去了。睡未安稳,只听得床前有人行走脚步响,心疑有贼;又细听看,恰像欲前不前相让一般。床前灯火微明,揭帐一看,只见八个大汉身穿白衣,腰系红带,曲躬而前,曰:“某等兄弟,天数派定,宜在君家听令。今蒙我翁过爱,抬举成人,不烦役使,珍重多年,冥数将满。待翁归天后,再觅去向。今闻我翁目下将以我等分役诸郎君。我等与诸郎君辈原无前缘。故此前来告别,往某县某村王姓某者投托。后缘未尽,还可一面。”语毕,回身便走。金老不知何事,吃了一惊。翻身下床,不及穿鞋,赤脚赶去。远远见八人出了房门。金老赶得性急,绊了房槛,扑的跌倒。飒然惊醒,乃是南柯一梦。急起挑灯明亮,点照枕边,已不见了八个大锭。细思梦中所言,句句是实。叹了一口气,哽咽了一会,道:“不信我苦积一世,却没分与儿子每受用,倒是别人家的?明明说有地方姓名,且慢慢跟寻下落则个。”一夜不睡。
次早起来,与儿子每说知,儿子中也有惊骇的,也有疑惑的。惊骇的道:“不该是我们手里东西,眼见得作怪。”疑惑的道:“老人家欢喜中说话,失许了我们,回想转来,一时间就不割舍得分散了,造此鬼话,也不见得。”金老见儿子们疑信不等,急急要验个实话。遂访至某县某村,果有王姓某者。叩门进去,只见堂前灯烛荧煌,三牲福物,正在那里献神。金老便开口问道:“宅上有何事如此?”家人报知,请主人出来。主人王老见金老,揖坐了,问其来因。金老道:“老汉有一疑事,特造上宅来问消息。今见上宅正在此献神,必有所谓,敢乞明示。”王老道:“老拙偶因寒荆小恙买卜,先生道移床即好。昨寒荆病中,恍惚见八个白衣大汉腰系红束,对寒荆道:‘我等本在金家,今在彼缘尽,来投身宅上。’言毕,俱钻入床下。寒荆惊出了一身冷汗,身体爽快了。及至移床,灰尘中得银八大锭,多用红绒系腰,不知是哪里来的。此皆神天福佑,故此买福物酬谢。今老丈来问,莫非晓得些来历么?”金老跌跌脚道:“此老汉一生所积,因前日也做了一梦,就不见了。梦中也道出老丈姓名居址的确,故得访寻到此。可见天数已定,老汉也无怨处;但只求取出一看,也完了老汉心事。”王老道:“容易。”笑嘻嘻地走进去,叫安童四人,托出四个盘来。每盘两锭,多是红绒系束,正是金家之物。金老看了,眼睁睁无计所奈,不觉扑簌簌掉下泪来。抚摩一番道:“老汉直如此命薄,消受不得!”王老虽然叫安童仍旧拿了进去,心里见金老如此,老大不忍。另取三两零银封了,送与金老作别。金老道:“自家的东西尚无福,何须尊惠!”再三谦让,必不肯受。王老强纳在金老袖中,金老欲待摸出还了,一时摸个不着,面儿通红,又被王老央不过,只得作揖别了。直至家中,对儿子们一一把前事说了,大家叹息了一回。因言王老好处,临行送银三两。满袖摸遍,并不见有,只说路中掉了。却原来金老推逊时,王老往袖里乱塞,落在着外面一层袖中。袖有断线处,在王老家摸时,已在脱线处落出在门槛边了。客去扫门,仍旧是王老拾得。可见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不该是他的东西,不要说八百两,就是三两也得不去。该是他的东西,不要说八百两,就是三两也推不出。原有的倒无了,原无的倒有了,并不由人计较。
而今说一个人在实地上行,步步不着,极贫极苦的,却在渺渺茫茫做梦不到的去处,得了一主没头没脑钱财,变成巨富。从来稀有,亘古新闻。有诗为证:
诗曰:
分内功名匣里财,不关聪慧不关呆。
果然命是财官格,海外犹能送宝来。
话说国朝成化年问,苏州府长洲县阊门外有一人,姓文名实,字若虚。生来心思慧巧,做着便能,学着便会。琴棋书画,吹弹歌舞,件件粗通。幼年间,曾有人相他有巨万之富。他亦自恃才能,不十分去营求生产,坐吃山空,将祖上遗下千金家事,看看消下来。以后晓得家业有限,看见别人经商图利的,时常获利几倍,便也思量做些生意。却又百做百不着。
P1-5
《初刻拍案惊奇》,明朝短篇小说集,凌濛初著,和后来的《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
凌濛初(1580年—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明代浙江乌程(今吴兴区织里镇晟舍)人。据《浙江通志》,凌家祖先世代为官。高祖凌敷,曾祖凌震,祖父凌约言(嘉靖十九年进士),叔父凌稚隆,父亲凌迪知,代有闻人。其父叔辈始事编刻,成为当时颇富盛名的书刻家。凌潆初十二岁入学补弟子员,屡试不中。十八岁补廪膳生,五中副车(清代称乡试的副榜贡生),因而郁郁不得志。崇祯七年(1634年),五十五岁的他以副车选任上海县丞。崇祯十五年(1642年),擢徐州判,分署房村,去任前“卧辙攀辕,涕泣阻道者,踵相接也”。崇祯十六年(1643年),程继孔(陈小一)农民军起义,凌濛初入何腾蛟幕下,进献“剿寇十策”,参与镇压平定淮、徐民变,不久殉职。一说崇祯十七年(1644年)凌潆初在房村被李白成军包围,拒绝投降,忧愤呕血而死。一生著述甚丰,最大的贡献是在通俗文学创作方面,有“二拍”、《圣门传诗嫡冢》、《言诗翼》、《诗逆》、《诗经人物考》、《左传合鲭》、《倪思史汉异同补评》、《赢滕三札》、《荡栉后录》、《国门集》、《国门乙集》、《鸡讲斋诗文》、《乙编诞》、《燕筑讴》、《南音之籁》、《东坡禅喜集》、《合评选诗》、《陶韦合集》、《惑溺供》、《国策概》等。其中以“二拍”影响最大。
《初刻拍案惊奇》完稿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次年(崇祯元年)由尚友堂书坊刊行,共四十卷,为四十篇独立故事。主要取材于《太平广记》、《夷坚志》、《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等书,经统计,内容属于中唐九篇,宋七篇,元六篇,明十三篇,不确定时代者五篇。故事虽然是旧的,但经过作者的再创作,变成了明朝社会的现实写照。凌濛初深受冯梦龙影响,这在初刻自序里可以看出,他说:“独龙子犹(冯梦龙)氏所辑《喻世》等诸言,颇存雅道,时著良规,一破今时陋习。”正是由于看到冯梦龙编辑的“三言”深受人们欢迎,因而在“肆中人”怂恿下他才创作了“二拍”。但与冯梦龙相比,在小说的取材上,凌濛初所见的宋元旧本已被冯梦龙“搜括殆尽”,剩下的只是“沟中之断芜,略不足陈”的东西,所以他只好“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与“三言”相同,《初刻拍案惊奇》描写爱情和婚姻类的作品比较多。在这类作品中,作者表现了较为进步的妇女观和婚姻观。如《张溜儿巧布迷魂阵,陆蕙娘立决到头缘》表现女主人公陆蕙娘具有“能从萍水识檀郎”的慧眼,赞扬她“巧机反借机来用”的勇敢机智,肯定她逃脱拐子丈夫张溜儿纠缠与情投意合的情人私奔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新的道德观念。《酒下酒赵尼媪迷花,机中机贾秀才报怨》写巫娘子受骗失身后,贾秀才不但能理解她,还与她一起报仇,也体现了新的观念。《通闺闼坚心灯火,闹囹圄捷报旗铃》写罗惜惜对父母包办婚姻的反抗;《宣徽院仕女秋千会,清安寺夫妇笑啼缘》写少女速哥失里与父母悔盟迫嫁行为的斗争。这类作品表现了倡真情、反礼教的思想,反映了市民的思想趣味。还有一类是反映商人思想行径、命运遭际的作品。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首次描写海外贸易的内容,通过文若虚经商的命运和致富过程的描写,对商人发财欲望加以肯定。《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叙述了申兰、申春伙同盗贼打劫暴富的现象。这类作品客观上反映了明代中叶后由于资本主义萌芽所带来的经商热和当时商业活动的一些特点,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商人看法的变化。当然,作品中也有不少露骨的情色描写,有的地方流露出了宿命的迷信思想,这是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加以批判的。
《初刻拍案惊奇》原本已失,今所见最早且最为完整的版本是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尚友堂刻本,全书三十九卷,缺第二十三卷。今本第二十三卷和《二刻拍案惊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