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刘渡舟,经验 内容推荐 刘渡舟老先生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对伤寒六经有独到见解,不但将六经辨证用于外感病,而且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治。同时,刘老还精研金元四大家之说,故其治病推重经方、不薄时方、古今接轨、知守善变,在诊治许多疑难重症时,每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本书从刘老多年的治病体会中则其要,共得验案171例,含内外妇儿诸科。每则验案分为医案和按语两部分,既有辨证论治的经验,又有处方用药的体悟,还有其创制的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方。若反复研读,可使读者在经方运用和临床诊疗方面大有裨益。 目录 一、外感病证 (一)感冒 伤寒表实证 少阴伤寒 (二)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病毒性感冒) 高热不退 热厥 (三)湿阻 湿温1 湿温2 二、呼吸系统常见病 咳嗽 咳喘1(慢性支气管炎) 咳喘2 咳喘3 咳喘4(感冒并发肺炎) 咳喘5(过敏性哮喘) 咳喘6 咯血(支气管扩张) 音哑 三、心脑血管常见病 (一)心悸 心悸1(室性早搏) 心悸2(心房纤颤) 心悸3 少阴阴虚热与水结(结核性心包积液) (二)胸痹心痛 胸痹(心肌梗死) 胸满 水心病(冠心病) 水气凌心(风心病、心衰) 少阳病气上冲(风心病) 舌麻(高血压性冠心病) (三)眩晕 眩晕1(梅尼埃病) 眩晕2 掉眩 (四)中风 口眼NFCB3斜 半身不遂 中风后遗症 蓄血证(脑梗) (五)失眠 不寐1 不寐2 (六)郁证 郁证1 郁证2 痰热火气交郁 肝气郁结 肝郁夹痰 肝郁夹食 烦满1(神经官能症) 烦满2(产后抑郁) 梅核气 (七)癫狂痫 癫痫1 癫痫2 躁狂 心肝火旺(焦虑症) 胆气虚怯、痰热上扰 肝胆痰热 但欲寐(老年性痴呆) 四、脾胃常见病 (一)胃痛痞满 胃脘痛1(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脘痛2(小结胸证) 火热痞(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水气痞 呕利痞 心下悸(胃中停饮) 呃忒 不能食 (二)腹痛 腹痛(肠功能紊乱) (三)泄泻 泄泻1 泄泻2(慢性肠炎) 泄泻3 泄泻4 下利1(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下利2(慢性细菌性痢疾) 下利3 五、肝胆常见病 (一)黄疸 黄疸1 黄疸2 黄疸3(急性黄疸型肝炎) 黄疸4(急性黄疸型肝炎) 黄疸5(慢性肝炎) 瘅热病 (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肝胆湿热2(乙肝活动期) 肝血瘀阻(病毒性肝炎) 肝阳虚衰(慢性肝炎) 腹胀(慢性乙型肝炎) 肝脾之积(慢性肝炎肝硬化) 肝胆湿热1(乙型肝炎伴肝硬化) (三)胁痛 胁痛1(无黄疸性肝炎) 胁痛2 阴虚肝气横逆 胁痛3(胆结石) (四)腹胀痛 腹胀痛 (五)鼓胀 臌胀1(肝硬化腹水) 臌胀2(肝硬化腹水) 六、肾及膀胱常见病 (一)水肿 水肿1(慢性肾小球肾炎) 水肿2(慢性肾小球肾炎) 水肿3 水肿4 (二)淋浊 小便不利(急性泌尿系感染) 癃闭 尿血(肾小球肾炎) 白浊1(乳糜尿) 七、气血津液病证 (一)内伤发热 上热下寒证 气虚发热 气阴两虚发热 气郁发热(皮肌炎后遗症) 血虚发热(再生不良性贫血) 营卫不和发热 低热鼻衄 午后潮热(温病伤阴重证) 邪热不清,气阴两伤发热(乳腺炎术后发热) (二)其他病证 口干 盗汗 消渴(病毒性肝炎并发糖尿病) 奔豚 八、头身四肢诸证 头痛1 头痛2 头痛3 偏头连面剧痛(三叉神经痛) 面痛 项背痛 项背拘急1 项背拘急2 柔痉 痰阻经络之左臂疼痛 肩背疼痛(肩周炎) 腰腿痛 髋关节痛1(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关节痛2(股骨头坏死) 尾骨疼痛(骶骨骨裂) 身痛 腿肿 痹证 痿证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痿证2 痿证3 痿证4(腓总神经损伤) 震颤(帕金森病) 九、男性常见病 阳痿 强中 遗精 滑精走泄 白浊2(前列腺液漏) 睾丸胀痛(附睾炎) 十、妇产科常见病 (一)月经病 痛经 少阳病经来腹痛 经来血厥 经行泄泻 闭经 经断前后诸症(更年期综合征) 崩漏1(功能性子宫出血) 崩漏2 崩漏3 带下 (二)产后诸证 产后感受风寒 产后发热 产后血厥(产后大出血) 产后身痛 产后胃脘痛 产后下利 十一、外(皮)科常见病 脱发 面部痤疮 颈下痒疹 周身痒疹 红皮病(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 狐惑病1(白塞综合征) 狐惑病2 瘰疬(颈部淋巴结核) 颈部瘿肿(甲状腺肿大) 足趾发 阴疮(巴氏腺脓肿) 十二、五官科常见病 口腔溃糜 牙痛 鼻渊(慢性鼻窦炎) 鼻衄 耳鸣耳聋(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喉痹 青盲(青光眼) 飞蚊症(右眼玻璃体病变) 本书常用方剂 病证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