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诗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
分类
作者 程国君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序言

绪论——新诗的美学维度: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

 上篇 “从古典和谐走向近代崇高”

 ——现代新诗的美学范畴及其审美创造

第一章 “从古典和谐走向近代崇高”

 ——郭沫若诗的美学范畴和新诗基本美学面相

 第一节 “雄浑的大诗”:崇高美学范畴的凸显

 第二节 “从古典和谐走向近代崇高”的历史美学逻辑

 第三节 崇高美:新诗与新文学的基本美学面相

第二章 优美与“小诗”

 ——新月、“湖畔”和女性诗歌的美学范畴

 第一节 浪漫诗人的古典寻求:新月诗美范畴

 第二节 冰心、“湖畔”与“小诗”的诗美范畴

第三章 丑·悲剧性·象征性

 ——20世纪20、30年代象征派与现代派诗的美学范畴

第一节 象征派:丑与感伤

第二节 现代派:悲与悲剧性

第三节 现代诗风:象征、隐喻与含蓄朦胧

第四节 审丑:审丑诗学的中国命途

第四章 “崇高”主旋律与美学范畴的多样统一

 ——艾青“诗论”与20世纪30、40年代革命诗歌的美学范畴

 第一节 艾青《诗论》:崇尚和倡导崇高美

 第二节 “一座崇高的山”:“七月”与艾青诗的美学范畴

 第三节 《春鸟》新变:革命、左翼与现实主义诗歌的审美范畴

 第四节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九叶”诗的美学面相

 下篇从诗的“新旧”之争到“关丑”建构

 ——现代诗歌诗美艺术的探索与实践

第五章 “情感的自然流露便是诗”

 ——郭沫若的诗美思想与诗关建构的策略与实践

 第一节 “主情论”、“写论”和纯真为美

 第二节 “诗的创造贵在自然流露”

 第三节 “情感的自然流露便是诗”

第六章 从“音乐的美”到“纯诗”

 ——新月诗人诗美建构的美学依据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声音与节奏:诗美的重要艺术构成

 第二节 “音节化”:情感“诗化”的一种途径

 第三节 “音乐的美”:新诗美学建构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节 “纯诗”实践:新月诗美建构的新变

第七章 “美的表现”与含蓄美追求

 ——新月的诗歌语言美追求与审美表现探索

 第一节 “美的表现”与修辞艺术

 第二节 “融化旧诗词”与“美的表现”

 第三节 “型类的混杂”与“美的表现”

 第四节 含蓄美:“美的表现”的基本方式

第八章 “特别讲求音乐美”

 ——徐志摩诗的“音乐美”实践与诗美建构

 第一节 诗歌“音乐美”与徐志摩的探讨

 第二节 “新格律诗运动”与徐志摩

 第三节 新诗“音乐美”建构的实践

 第四节 美的情致,创造的机趣

第九章 “诗的散文美”

 ——艾青的诗美探索与自由体诗的创作实践

 第一节 从诗的散文化到“诗的散文美”

 第二节 口语美与形式美:“诗的散文美”实践

 第三节 “绘画美”:“诗是文字的绘画”

 第四节 “艾青体”:自由体诗的成功范式

第十章 纯粹·知性·非崇高

 ——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诗美艺术及其美学个性

 第一节 “诗歌思维术”与艺术美的实验

 第二节 “纯粹”:审美经验的凸显与“诗境扩展”

 第三节 情、思“综合”与知性美

 第四节 “低沉调”、丑与非崇高

第十一章 “新诗现代化”与“综合化”

 ——“九叶”的诗美渊源及其诗美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现代派、新批评与“新诗现代化”运动

 第二节 诗的“知性美”与议论化的凸显

 第三节 “新诗戏剧化”:“九叶”的诗美建构与实践

第十二章 大化·空灵·“圆形之美”

 ——《十四行集》的化转意识、时间体验与诗美建构

 第一节 “大化”意识、现代性时间意识与人生智慧

 第二节 空灵形态与现实性品格

 第三节 知性美:体验、意象和诗语变更

 第四节 “圆形之美”及其西式格律的创造性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新诗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由程国君编著。

《新诗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简介:

中国现代新诗的美学范畴以崇高为主,但优美、飘逸、沉郁、空灵、丑、怪诞、悲剧性、喜剧性等美学范畴并存。诗美学范畴多样而统一。该著系统阐释了新诗关学范畴存在的基本格局及其审美形态特征。

现代诗歌的诗美艺术建构,大体上经历了5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新月诗派的诗人,首先自觉地开始了现代诗美建构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现代诗歌发展期“从诗的新旧之争到美丑之辩”的转变。李金发等象征派诗人以象征与“纯诗”的诗学实践,载望舒、卞之琳等1930年代的现代派从诗思、意境、理趣、诗歌语言、艺术形式和关学个性形态等多方面全面发展新诗艺术,促进了新诗艺术美的建构;艾青以“诗的散文美”与口语化为自由体诗体诗美实现的路径,同“七月”诗人一道使自由体诗诗体之关得以实现;冯至及其“九叶”,继承新诗诗美探索的优良传统,以“新诗现代化”为标志,把现代新诗艺术推向了成熟的境界。

新诗诗美探索的历程,从他们审美创造的机制、经典与正典的创造及其典律的探索显示了出来。郭沫若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便是诗”、新月的“三关”、象征现代派诗歌的“以丑为美” “化腐朽为神奇”以及“九叶”的以“隐喻和反讽”为标志的诗语言探索等,皆为现代诗审美创造的一些基本典律、策略与审美机制。在新诗史上,“九叶”的探索具有标志性意义。他们隐喻和象征性的诗歌语言体系的建构,以变更词性、欧化为主的现代诗句构、诗行建设实验和表达方式上的议论化为主的诗语言爪个性的探索,变革了五四以来新诗语言质朴直白化的诗风,突破了抒情诗狭隘的“情美”本体论思想,给新诗带来了富于理趣的“知性的美”,造就出了现代新诗的一批经典与正典,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现代诗的美学境界。认识这些诗美创造的机制和探索,对于了解新诗史、新诗鉴赏和新诗创作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编辑推荐

程国君编著的《新诗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从美学角度研究新诗,可以看作是一部有关现代诗歌审美创造或艺术发展历史的独立著述。如果从五四白话诗歌算起,中国现代诗歌已阅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期间审美意识和美学形态迭经变化,有郭沫若式的黄钟大吕,冰心式的简洁洗练,李金发式的诡奇怪诞,闻一多式的庄重典雅,徐志摩式的轻灵飘逸,艾青式的抑郁沉雄,卞之琳式的精致玄妙,穆旦式的沉静深远,冯至式的创化圆融,如此等等,这些成就卓著的诗人,及其所代表的诗歌派别,或置身其中的诗歌潮流,在各自的美学追求中,积累了丰富的审美经验,是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宝贵资源。本书的研究将为中国当代诗歌发展提供参照和借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