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驴游记(魂断横断山共2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水保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横断山脉,世界年轻山系之一。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通常为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因“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

张水保编著的《老驴游记(魂断横断山共2册)》分为《老驴游记:魂断横断山(滇北行)》、《老驴游记:魂断横断山(川西行)》,介绍了川西地区的风土人情。

内容推荐

《老驴游记(魂断横断山共2册)》分为《老驴游记:魂断横断山(滇北行)》、《老驴游记:魂断横断山(川西行)》。《老驴游记:魂断横断山(滇北行)》以流畅的文字和大量照片,介绍了滇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作者的身心感受;《老驴游记:魂断横断山(川西行)》,以同样的形式介绍了川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作者的身心感受。

《老驴游记(魂断横断山共2册)》由张水保编著。

目录

(川西行)

一 话说日隆镇

二 寻访四姑娘

三 跃马长坪沟

四 会师达维乡

五 望梭坡石碉

六 进甲居藏寨

七 穿行牦牛谷

八 漫步老八美

九 巡视大牧场

十 敬拜塔公寺

十一 遗憾九龙谷

十二 往返新都桥

十三 翻山到磨西

十四 探秘红石滩

十五 雾漫海螺沟

十六 贡嘎蜀山王

十七 回首泸定桥

十八 跑马溜溜山

十九 雅江大峡谷

二十 高城在理塘

二十一 艰难川藏路

二十二 疲劳旅途人

二十三 高原风光美

二十四 回程景更新

二十五 攀爬达冲古

二十六 神仙住亚丁

后记

(滇北行)

前言

一 横断山中明珠现

二 丽江街道随水行

三 纳西民族与文化

四 夜夜欢歌闹古城

五 茶马古道今何在

六 百年兴衰木府门

七 玉龙飞雪迎宾客

八 金沙浪拍听虎声

九 香格里拉何处是

十 千难万险上白马

十一 圣山梅里畅怀笑

十二 细看金顶几时分

十三 五座大山未险阻

十四 泸沽湖畔说风情

试读章节

一横断山中明珠现

在崎岖山道的颠簸中,纳西族开车小师傅讲了一个神话故事:

几万年前,也许是几亿年前吧,地球还处于形成后的动荡期,所有的一切,都归太阳神管。太阳神亲眼目睹了喜马拉雅山系从大海中伸出头来,一天天长大长高,成为这星球上的大高个子。一日,太阳神叫来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当着儿女们的面,将这大山系的东端轻轻往南一折,说:“你们三个女孩也长大了,不要在我身边当小姐,就顺着这横着折断过来的大山,冲出一条峡谷,往南去吧,那里有热带雨林和大海,是你们嬉戏的好地方。由两位哥哥护送出行,不得有误,违令者斩。”

三位姐妹中,大姐怒江,虽然脾气不好,时有暴怒,但对神王的话不敢违抗。她首先站在最西面,于梅里雪山的后面,在高黎贡山与怒山之间,努力冲出峡谷。二姐澜沧江性格温和但有勇气,她就从梅里雪山前面脚边通过,与大姐隔着怒山,顺着白马雪山、云岭、雪盘山一线,也冲出一条峡谷。三妹金沙江爱笑而有点调皮,她从梅里雪山前方更远些通过,与二姐正好隔着白马雪山和云岭山。那护送她们的两位哥哥,大哥名叫玉龙,二哥名叫哈巴,都是身高5596米的大个子,头顶终年白雪皑皑。哥俩约好:轮流值班,遵神王之命,护送三位妹妹远行,如果失职,按神王之命论处。

却说某日正当二哥值班,小妹金沙江一路唱着民歌冲撞而来,那婉转悠扬的歌声直使二哥哈巴听得迷糊,渐渐睡着了。金沙小妹心想:何必三姐妹都去南方海洋,那东方不是还有更大的海洋吗?她向二姐澜沧江喊话,但隔着三千余米的高山深谷,自然是听不见。这金沙姑娘玩得痛快,早将神王之命忘得干干净净,就此一个转身,直往东北方向而去,进入四川省后,更名为长江,直奔东海太平洋而去。这就是今日所看到的“长江第一湾”。但我们看不到这个大V字形弯的全貌,只能站在已折向东北的金沙江高高的岩岸边,远远眺望那折弯的尖点。传说诸葛亮南征孟获,曾在此渡江,立无字石鼓为碑,此地是以名为石鼓,是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属的一个镇。又说非也,孔明先生从未到过此地。七擒孟获兵分三路,主战场是在曲靖一带。此鼓乃纳西土司自建。未知哪种说法为真。金沙江的这一段,右岸也即游人所站的观景台这边,坡势稍缓,前方可见一纳西人的大村寨。而在那对岸,陡峻的高山之下,临江的一小片缓坡上,竟也有一个纳西人家小村。不知两岸村庄又是如何往来交流的。

却说那哈巴雪山一觉醒来,发现金沙小妹已走去多时,自己睡觉已铸成大错。大哥玉龙雪山不循私情,遵父王之命,即从那13把宝剑中随意抽出一把,但见寒光一闪,哈巴雪山200米高的头已是滚落在地。所以现在哈巴雪山的海拔就只有5396米。

再说,这哈巴雪山的头一路滚下,跌入金沙江中,溅得“金沙水拍云崖暖”。江岸边正有一只华南花斑大虎,欲将这等大事向二位姐姐报信,但江水滔滔,大虎踏爪再三,未敢贸然试纵,此时见有巨石落入江中,急中生智,纵跳前爪,只一踏,便到了对岸。然而,为时已晚,大姐怒江已更名为萨尔温江,二姐澜沧江也已改名为湄公河,都向着那炎热的印度洋而去。

这横断山脉最奇妙之处就是三江并流。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三条大河从青藏高原折转汇聚于滇西北,并行奔流400多公里,其中在云南境内170多公里。最近处的直线距离仅66公里,这种景象世所仅见。这里有独特的地质结构和雪山、峡谷、森林,也是纳西族、藏族、彝族等聚居地,民俗风情多姿多彩。2003年7月,三江并流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游客不可能看到这一奇观,因为这山实在是太高太陡了,如开车的纳西师傅所说:除非是坐飞机看,否则,不可能同时看到三江并流的雄奇壮观。我在这片地域包车奔波一个星期,每日在车上8至10个小时,也仅是见到金沙江,未见其他二江的影子。如要看那怒江和澜沧江,就还得再奔波数日。因此,这次滇西北看横断山,也是一次不完整的旅程。

继续说那神话。太阳神发现事已至此,痛悔自己过于威严和暴烈的脾气。这造物主心软了,他没有惩处小女金沙,由着她去奔向自由吧!只是那里自然条件恶劣,日后子民生活也实在不容易。于是,他伸出巨掌,就在离小女金沙折弯东去不远的地方,压住群山轻轻一抹,就抹出了一大片平坦的土地。这就是现今的丽江大研镇了。

这块上苍赐予的平地真是得天独厚,人间乐园。它面积56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地处低纬度高原,四周山峦环绕,既阻挡了北方来的寒流,又充分享受着高原的日照和南来的温暖,无冬无夏,四季皆春。开车师傅说,最热不超过30度,最冷时结点儿薄冰。后来查资料,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约在18至26摄氏度,最冷月份的平均气温为4至12摄氏度。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左右。这里不仅是人类的宜居之地,也是花卉的宜长之地,家家户户都种有花木,几乎不需任何管理,条件正好合适,也就四季常开吧!有人形容它是高原姑苏,但它比姑苏更有独特的韵味。它位于横断山脉的东南端,但与横断山脉的其他地方区别太大了。它是横断山脉一颗闪烁着彩光的明珠。这里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全年接待远方来客500万人以上。P1-5

序言

六十年前,一个毛头少年坐在教室的一角,如饥似渴地翻看着地理读本,将那难念的世界各国的名山大川、城市首都等,叽哩咕噜一遍遍地背得滚瓜烂熟。读中国地理,就更轻松:西高东低,大山大河多是自西向东,只是在那隆起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系的东端,山势却折向南行。横断山!不知为什么,只看一眼这山名,就永远记住了它。也许是地质地理学家给山取名时有些形象化:横着折断了的山;也许是教材说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山高谷深,几条江河折转弯来并行南下,是世界地理所仅见。

在沧桑岁月的几十年中,对那片地区所发生的一切: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社会风情,都曾有所关心。猛然意识到:那少年时代对这片神秘土地的遐想,那曾经燃起的深情,依然存留在心间,未肯离去。几十年为生活奔波,如今已然老矣,难道还不应该去寻访那少年时的梦想吗?虽然,两年前在拉萨感冒,高原反应,回来后又醉氧卧床十天,难道就此怕上高原了吗?此念头一起,心中更不安宁。是啊,那是魂之所系、魄之所恋的神奇的地方,此时不去,更待何时?重新点燃勇敢的火炬吧,重新鼓起心灵的风帆吧!只是为:了却灵魂深处的一个意愿,寻找往昔的梦想,亲临实地看看横断山!

于是,在2011年的五一节前后,我前往云南省的西北角,完成了滇北行;又于国庆节前后,前往四川西部,完成了川西行。为寻找神奇与梦想,我在横断山的部分地区考察旅行,目的是:

饱览雪域高原山川之壮美,

初识社会民族文化之风情。

后记

《老驴游记:魂断横断山》分为“滇北行”与“川西行”两部分。正如在“滇北行”的前言中所说:这次横断山之行,是为了寻访少时的梦想。因为在几十年前初学地理时,这片地域奇特的地质形成构造,就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直至老时才终于亲临实地来到这片土地踏看,并为它的神奇而激动。

横断山复杂的地质结构,造就了奇特的自然景观,在藏、滇、川这片地区,集中了众多深峡江流、雪原冰川,被各路专家评为中国自然美景最密集之处。但这里全是高山大川,行路艰难,很少有人跑遍这一广阔的神奇地域。我的滇北行,包车奔跑10天,三江并流也只看得一江,澜沧江峡谷与怒江峡谷未曾安排时间去看。而更为遗憾的是:两年前初上高原,在拉萨身体不适,急匆匆经海拔较低的林芝返回,只观赏了巴松措等景点,未去然乌景区,未去眺望被评为中国十大名山第一名的南迦巴瓦峰及被评为中国十大峡谷第一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要不然,也还可以写个“藏东行”,有关横断山的记述也就较为全面一些。

为此行程,预先作了一些准备,如购买摄影器材,学习电脑的文字处理与图片编排等。目的是以半图半文的形式,对这雪域高原及民族风情作一点考察旅行的记录。此过程写《自嘲歌》一首自娱,亦录如下:

八十岁学吹鼓手,滥竽充数跟着奏。

七十余岁摸电脑,未知鼠标何处走。

自写自照虽辛苦,自编自排乐悠悠。

信息时代步伐快,老驴奋蹄气直吼。

向关心、支持与协助此书出版的人士致以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8: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