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们的风景(30年经典作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晓平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晓平主编的《我们的风景(30年经典作品)》是一本散文集。书中所选编章,均是描绘张家界这一方奇山异水的个人名篇,或是这片土地风俗风情的动人歌吟。作者们有的是文坛名家,也有的是文坛新人。书中所有篇章,有的偏于客观事象的记叙和描绘,有的偏于内心感情的酝酿和抒发,有的则在外在大宇宙与内在小宇宙之间求取平衡,有的偏于阳刚之美,有的偏于婉约之姿,有的主要以口语和白话结撰成章,有的主要以传统的书面语言谋篇布局,有的则力图将口语的生动活泼与语文的凝炼典雅融于一炉。它们堪称佳作。

内容推荐

刘晓平主编的这本《我们的风景(30年经典作品)》收集众多张家界籍作者近30年来创作的,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过的文学作品,共百余篇,以散文为主。这些作家生长、生活和工作在张家界这片土地上,借助张家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长,其叙事、议论或抒情文章,或反映改革开放,歌颂幸福生活,或描绘人文胜迹和自然山水,意境优美,情感浓郁。是30年来张家界文学水平的代表和优秀作品的展示,是一部经典的总汇。

目录

奇山异水张家界

迷人的张家界

张家界山水画

索溪峪的“野”

江总书记来到张家界

养在深闺人未识

这就是张家界

张家界森林公园记

张家界揽胜

青岩山风光宜画

山的钟馗——张家界

张家界序游

张家界纪行

青岩山遐想

相见恨晚

碧绿的张家界

张家界四题

充满野趣的森林风光

张家界的歌声

金鞭溪漫游

金鞭溪风景秀绝

金鞭溪情思

紫草潭

沙刀沟漫记

沙刀沟探险

木石情

夫妻岩情思

面临悬崖与峭壁

山和树的世界

森林公园话奇树

背水鸡、白蛇及其他

谈崇高与优美

武陵山,推开了向阳的窗户

武陵山的评价

海陆从来无静止风云自古永流迁

一个美丽千古的约会

风景的绝唱

第三千零一峰是铜像

鸳鸯瀑,秋日的私语

张家界赋

一封没有邮戳的信——致张艺谋

红与白

夜宿南滩牧场

桑植民歌

寂寞四都

芭茅溪的汤

南岔的鱼

张家界看“海”

黄石寨素描

散文三章

我的张家界浪漫之旅

回归天门山,以爱情之名——山无棱,天门合,才敢与君绝

黄龙洞

龙王洞探幽

我在绝情谷底——游张家界大峡谷记

苦竹寨,一个千年的传说

张家界历久弥新的老院子

寻“仙”紫霞观

巍峨挺拔天子山伟岸英灵元帅魂

秋色无边

流淌在溪流中最温柔的时光

绿色大地,心灵盛宴

界上

我眼中的张家界

追爱金鞭溪

寻找澧水源

在淡水的日子

为秋

秋的守望

武陵源美学考

壮美杨家界

物外田园野溪铺

索溪湖锁八百水

探秘鹞子寨

山水之外的风景

幽然苦竹寨

“八大公山”的风景

黄石寨风景印象

江垭风景

诗意茅岩河

初识茅岩河

只要河流还在

多情的金鞭溪

高高的瞭望塔

张家界的冬天

梦幻金鞭溪

秋谒阴门山

大山的倾诉——沈从文缱绻张家界

大自然的史书

九溪寻梦

凭吊一座古城

到桑植去,倾听离远古最近的声音

神秘的张家界大峡谷

踏歌而行——八大公山欢乐之旅

有一种爱情叫马桑树

只等你牵手,天门山

时间之侧——献给罗水

凭临楚南道风

激情狂飙毕兹卡

土家风情二题

试读章节

这就是张家界

银云

这就是大庸的张家界了。

干百座耸立挺拔的砂岩岩峰组成的峰林排闼而来,倾泼而来,奔涌呼啸而来,突兀地陡立在我面前。以静静的思考和久久的凝望,面对这大自然创造的如童海如仙境如悠悠思绪如漫漫历史的艺术天地和美学世界,我不得不感叹人类世世代代积聚起来的艺术手段和干锤百炼的折射着钻石光芒的美丽语言显得无能为力;埃及金字塔、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雅典巴特农神庙、墨西哥石垒的古天文台、英国南部的圆形巨石阵、科洛西姆斗兽场、复活节岛石像群和柬埔寨吴哥塔群等等一切人造的巨型艺术品也显得相形见绌。那些使冰冷的大理石、青铜和铁有了生命的艺术大师如米开朗基罗、罗丹、毕加索,或者拥有北欧海洋景色的透纳,拥有俄罗斯原野风光的列维坦,拥有塔希提岛原始情趣的高更。如果在张家界的黄狮寨凌空突出的岩石上,站成一尊思想者的石像,会不会也只能和我一样长叹一声呢?

然而天文学和地质学一直使我敬畏不已。这两门科学最能开阔人的视野、拓展人的胸怀,使人的思考产生深度,产生遥视星空,俯瞰地球,超越历史的喜悦。

三亿八千万年前的海浪,曾在这里摇撼着太阳这颗古老而又青春常在的宇宙问的星星,拍抚着从云雾迷蒙的大海深处长出来的珊瑚礁,淘洗着海滩的石英砂粒和海藻、贝类、鱼类,然后,沉积、粘接、挤压成厚达五百米的石英砂盆地;然后,大地又隆动、抬起、上升成坦坦荡荡的砂岩高原,大自然把握砂岩高原,远比人类的艺术大师把握大理石、把握青铜和铁有着更奇妙的技巧、目的和审美意识。在慢慢悠悠的时间里,大自然用涓涓细流冲刷,用山洪切割,用飘垂的瀑布陷落,用地震撕开,用膨胀的冰和楔进岩缝的树根挤裂,用雷霆的刀、闪电的刀、风霜雨雪的刀挥洒自如地砍削呀,精精细细地雕刻呀,切切磋磋地琢磨呀,才有了今天这拥有干百座砂岩岩峰的空前绝后的、独一无二的、不可模仿的大创造。这样的大创造打破了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关于山的审美意趣:山在我们心目中是起伏的、有坡度的,是可以攀援的。是下面总比上面宽大厚实的金字塔构型,颜色也总是呈弧形自山脚漫向峰顶。张家界的一座座砂岩岩峰却是怪诞粗放的有棱有角的陡直壁立,是垂直线条袒露着银灰色崖壁的多角的柱状体。孤傲兀立的岩峰和岩峰之间自由自在,互不依冬候鸟,有着各自的潇洒风度、独特造型和不同的高度。有的岩峰下面反而比上面小,呈倒金字塔,宛如石钟悬浮;有的倾斜着或摇摇欲坠地吊挂着,显现一种随时会压下来的趋势,透露出轰隆隆的威吓和震慑;有的岩峰的一道道垂直的巨大裂缝自峰顶插到岩脚。似乎风一吹就会訇然中开。张家界砂岩峰林取消了弧形和曲线,刚性的石英砂岩是一整块一整块地砰訇断裂、坍塌、陷落,到处都是大自然横砍竖削斜壁的痕迹,一道又一道紧绷绷的直线英武倔强地刚劲有力地甚至有点蛮横无理地,在干百座砂岩岩峰延伸着、戛然中断着、错杂着、褶皱着、重叠着。

张家界的一座座砂岩岩峰的顶部几乎都是平整的台地,树木便集中在上面形成森林。袒露着银灰色崖壁的岩峰顶着青青葱葱的森林,犹如古武士戴着青铜头盔。树干也如岩峰一样或挺立或倾斜或倒挂或纠缠或旋转或弯曲或横伸,蓬蓬勃勃地舒展枝条,兴兴旺旺地萌发叶片,然后又把落叶厚厚实实地腐烂在根部。它们如此死死生生、枯枯荣荣、旧旧新新一代又一代在岩峰顶承继、延续,有着傲视人和一切哺乳类爬行类脊椎动物的优越感,有着尘世不可触及的超脱感,有着使中国历史上那一遗恨千古的大砍伐显得无可奈何的自豪感。树种,也许是风吹送去的,是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的雨珠携带去的,是纤纤细细轻轻巧巧的白云卷去的,是拍打着翅膀的鸟雀一边欢啭一边啄落翎羽时抖落去的。也许那些树自砂岩高原时代就生长在那里。有的树和倒塌的岩层一齐倒塌了,没有倒下的树便世世代代站立在没有倒下的岩峰顶。不管怎样,树种都不可能让挪动着笨重躯体,背负沉沉甸甸的器官的人和四脚动物带上去。通往那些峰顶的路是没有的——没有求温饱的生存之路,没有宗教之路,没有艺术之路,也没有互相仇视互相残杀的战争之路,那些原始意味十足的倒影雪峰的高原湖畔可能会被践踏。那些奇妙的溶洞风光中的钟乳石可能会被拍打、敲击、折断。张家界峰林的岩峰顶和顶上的绿色却谁也无法亵渎,那里只有云可以去抚摸,雨滴、冰粒、雪花可以去跳舞,鸟雀岩鹰可以栖息,轻灵的思想和飞翔幻想可以去缭绕。

在中华大地数不清的自然景观中,张家界砂岩峰林风光没有任何传统的文化负担。它不同于神奇之黄山,雄伟之峨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泰山,险峻之华山,钟秀之衡山,“连天向天横”之天姥和“天梯石栈相勾连”之蜀道,不同于岳阳楼和洞庭湖,永州之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之西湖。没有那么多老子的道教色彩,释迦牟尼的佛教色彩和孔子的儒教色彩;也没有那么多庙宇、塑像、浮雕、摩崖勒字、碑刻和基地塔林;也没有屈原、谢灵运、郦道元、李白、杜甫、王维、柳宗元、白居易、苏东坡、吴梦窗、徐霞客、张岱的壮丽诗句和锦绣文章;没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叹,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抒怀,也没有“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的豪放。地处僻壤荒野,古为历称蛮夷之地的张家界只能被拥有汽车、火车、飞机、摄影术、森林的人工采育和营造的现代文明所发现和赏识。张家界砂岩峰林风光,和南极洲蓝幽幽的冰大陆风光,和乘坐飞机看到的云海风光,和宇宙飞船上看到的以星空为背景的球状的大地风光,和踏上月球凝望的寂静神秘的环形风光,和天文望远镜遥远的相距几百万光年的旋洒形、椭圆形、蟹状、棒旋状的星云风光等等同属于我们这个时代,这就是张家界。张家界是真正的现代风景线!它以朝晖夕照中砂岩岩峰的银灰尘、金红、淡绿、深褐、米黄的色彩变幻云雾缭绕中的砂岩岩峰若隐若现、若远若近、若倒悬、若浮动、若飘飞的景观变幻;以它的夸张、变形、扭曲、倾斜、吊挂、悬浮、裂变和线条抽象,铮铮有声地拓展了我们的美学领域。

P17-19

序言

“文章乃案头之山水”——《我们的风景:三十年经典作品》

在去年盛夏时节,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胡良桂先生和副所长卓今女士,带领研究所的一帮专家学者来张家界,和市文联一起主办了“文学与旅游”座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畅谈了文学对旅游的促进作用。副市长田华玉也结合自己在武陵源区主政工作的体会,畅谈了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关系和文学对旅游的促进作用。她说:“张家界走出深闺和名扬世界,都是与一篇文学作品和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努力分不开的。今天,该怎样找准文学(文化)与旅游的切入口,继续发挥文学的促进作用,应是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必须思考好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在一次向常委副市长程丹峰的汇报中,我特意向他讨教,他很谦逊地说:“这个问题我也在思考中。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创意、创新地运用传统的文学手段。仍然是我们促进旅游工作的一种手段……”他还谈了许多新的想法。鉴于本人的资源和能力,我有了编辑《我们的风景:30年经典作品》一书的想法,并在一次向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余怀民的汇报中表达了我的想法。余部长高兴地说:“大家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结合实际工作多思考发展我市旅游经济的大事,这也是市委、市政府所倡导的。‘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清代文人张潮语)。我们的作家们应多为故乡这片神奇的土地而赞颂,奇山异水因佳作而得到宣扬,因美文而流传于世,真正让‘地上文章’与‘案头山水’相映生辉,相得益彰。这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你们应多做这种有益的事。”正因为有了多位领导的支持,我便利用业余时间,和作协秘书长吴曼开始了本书的选编工作。

在选编过程中,我们定了一个基本的框框,即尽我们所能,选编张家界自旅游开发建设以来,发表在全国各名报名刊的名人名文,同时也注重推进本土作家的创作,采取自愿自主申报的办法,题材限于张家界山水风光和风俗风情的篇章,若自己没有申报而我们也没有注意到的就没法收入了。限于宣传发动的时间短、范围窄(仅在作家QQ群中发动各分会会员相互转告而已),而选编的时间也显得仓促,因此,书中选编的部分,我市作者并不是全都上了,在此特向本土没有人选的作家们说声“抱歉了”。但是,书中所选编章,作者们有的是我久已闻名的文坛名家,也有的是我素未相识的文坛新人。至于本土作家,大多是我十分熟悉的老朋友,但也有的是只知其名不知其人的新面孔。然而,他们的作品堪称一定时间内的经典佳作,均是描绘这一方奇山异水的个人名篇,或是这片土地风俗风情的动人歌吟。缪斯不薄,自有乾坤。书中所有篇章,正如李元洛老师所言:“有的偏于客观事象的记叙和描绘,有的偏于内心感情的酝酿和抒发,有的则在外在大宇宙与内在小宇宙之间求取平衡……有的偏于阳刚之美……有的偏于婉约之姿……有的主要以口语和白话结撰成章,有的主要以传统的书面语言谋篇布局,有的则力图将口语的生动活泼与语文的凝炼典雅融于一炉。……它们堪称佳作。”此书的编辑出版,若能成为游客雅士远足清闲时的一份清赏,则是我此生的最好奖赏。

我一直以为:一个作家,他的最大理想应该是为人类(或当地)写出最好的作品,他的意义不在于拥有金钱的多少,不在于所处地位的高低,而是能坚持理想不停地写作。我自走上写作这条路,就没把对金钱的追求当作自己的唯一。虽然有时也有被金钱所困的苦恼,但我在新的一天看到太阳的笑脸时,就把苦恼抛至脑后。而当我长期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佳作时,我的苦恼则挥之不去如影随行,直到能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时才释然。我之所以说出自己这心中的秘密,我是想告诉我市的本土作家们:出这本书的另一个目的,也是对我市本土作家们散文创作成就的一次检阅。当然它只是一个侧面的检阅。其实,我市散文作家中,还有写其他散文题材的高手,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我只是想告诫大家:我们应通过这种集结,达到一种“团体团结出发”的目的。倘若我们能齐心协力,我们队伍的明天会更壮观,我们这个团体对地方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就会更大!  在书即将出版之前,我写下这些话,亦算是对作者和读者的一个交代吧。

2014年2月30日草于月亮湾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家界市文联、市作协主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