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传)(精)/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英)约翰·坎贝尔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也许现行版本更多地关注了对外关系以及撒切尔夫人生活中那些持久的主题,却在早年生活和细微调整党内政策的这些部分描写得简略了些。但考虑到她的职业生涯是从一个长远的、历史的角度去呈现和理解的,《铁娘子》作者约翰·坎贝尔认为大卫·弗里曼的详略安排合情合理。现今,距她第一次掌权已经有三十年之遥,离她的黯然下台亦有十九年之久。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依旧风云变幻:冷战结束点燃的一些期冀不仅没有到来,而且还全球变暖,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又平添了新的困难。这都是撒切尔时代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内容推荐

《铁娘子》作者约翰·坎贝尔相信自己在2000年和2003年的大部分预设和判断仍然经得起推敲。这些预设和判断,本就是那个时代的一部分印记。在玛格丽特·撒切尔下台后的二十年中,她仍然对这个国家的思路以及她的继任者们的希望了如指掌。然而,新生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几乎忘却了她。作者希望这本简略版的书能实用地介绍她,同时也提醒那些经历过“什么都将永远属于撒切尔时代”的人们:如果您的阅读兴趣被简略的篇幅所磨蚀,可以参阅初版,读到更多的细节。

目录

第一章 孝顺的女儿

第二章 初出茅庐的保守党人

第三章 初露锋芒

第四章 在野时期

第五章 教育大臣

第六章 农民的反抗

第七章 反对党领袖

第八章 隐藏的撒切尔主义

第九章 进驻唐宁街

第十章 巅峰上的玛格丽特

第十一章 意愿的信号

第十二章 直面艰难

第十三章 大西洋的拯救行动

第十四章 福克兰效应

第十五章 大众资本主义

第十六章 铁娘子Ⅰ:特殊关系

第十七章 铁娘子Ⅱ:欧洲与世界

第十八章 家门内敌祸起萧墙

第十九章 爱尔兰问题

第二十章 选举的独裁

第二十一章 低谷与复苏

第二十二章 没有所谓的社会

第二十三章 靠布鲁塞尔养活

第二十四章 明日的世界

第二十五章 没完没了

第二十六章 扫地出门

第二十七章 余晖晚年

试读章节

作为一个1892年出生的男子,阿尔弗(阿尔弗莱德的简称)能活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是幸运的。他身量颇高,身板笔直,相貌上佳,却严重近视,终其一生,都戴着厚厚的眼镜。他曾想入伍,但由于视力缺陷未被选中。正因为逃脱了这个锁住许多同辈人命运的枷锁,他反而能够自由地从事自己选择的食品贸易。他勤奋工作,努力攒钱。到了1917年,他和比阿特丽斯(他叫她碧蒂)已经攒足了结婚的钱。最初,阿尔弗搬到碧蒂家与碧蒂和岳母同住。但不到两年,他们就有能力在格兰瑟姆另一头的北帕拉德,按揭买下一爿属于夫妻俩的小商店了。菲比便也搬来与他们在商店同住。1921年5月,他们的长女出生,受洗并取名为穆里尔。而他们的次女玛格丽特直到4年后才出生,此时比阿特丽斯已经37岁。准确说来,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家人从未解释过为何如此命名)的出生日期是1925年10月13日。

罗伯茨商店是家综合商店,还兼做邮局之用。撒切尔主义往往忽视这种半商半官的图景,不过这种结合微妙地改变了阿尔弗莱德作为典型小生意人及私人企业捍卫者的形象。他的确是位商人,但作为邮政代办所所长,他又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算作某种低级公务员。这所特许邮局是他生意的重要组成部分。邮政存储银行是当时唯一一家被大众熟知的银行,1908年引入养老金机制后,养老金也是通过邮局发放的。北格兰瑟姆的老人每周从北帕拉德取走十先令养老金。从这个意义上讲,早在20世纪20年代,阿尔弗莱德就已经是萌芽中的国家福利的代理人了,到了1945年之后更是如此。玛格丽特正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因此从小就对这一系统的运作有第一手的认识。

邮局从周一到周六,每早八点营业到晚七点,逢周四则提前下班。营业期间,不论是阿尔弗莱德还是碧蒂,总有一个人守在店里。阿尔弗莱德通常在切培根机旁边的角落里。他们雇了两三个店员,还有一个一直守在邮局的职员。早年时,就连祖母斯蒂芬森也在商店帮忙。后来女孩们长大了,上学之余就开始在商店帮忙了——不仅打下手,还在柜台后称量糖、茶、饼干和扁豆。因此可以说,从孩提时代,玛格丽特就在商店——这种最纯粹的市场里工作,对市场有了深切的领悟。  这种亦商亦政的业务自然而然地将阿尔弗莱德推入了政治。像格兰瑟姆这种地方,市镇议会议员大都是各行各业的商人,他们有效地代表着商会。1927年,适逢格兰瑟姆市镇议会的规模从12人扩大到18人,增加的6人由商会推举。阿尔弗莱德就是6人其一。从此时起他便一直代表圣·伍尔夫拉姆,直到1943年被选为市参议员。

阿尔弗莱德参与地方政务的首要目标是限制税赋增加。很快,他就担任了金融与价格委员会主席,并在这个位子上干了二十多年。他对待纳税人的钱犹如自己的金钱一般,小心翼翼地守护每一毫厘,决不浪费,因而获得了很高的威信。不难看出,撒切尔夫人对公共支出的深恶痛绝大抵源自于父亲的言传身教。1936年,阿尔弗莱德成功地反驳了一项提案,即反对地方议会雇用自己的劳工从事格兰瑟姆新建的储备性公共住房的维修工作。“我并不认为,”他辩驳道,“自己的劳工干活会比按合同干活更省钱。”然而在1937年,阿尔弗莱德不得不将税费提高七便士,升至每磅十四先令,这使他颜面扫地,窘迫异常。他旗帜鲜明地为自己辩护,责怪同事批准了过多的项目。他抗议说,毕竟自己的职责仅仅是筹资。“现在提请各位注意的是,”他对众人说,“想想自己到底都批准了些什么。”

除了担任市政会会员和金融委员会主席以外,阿尔弗莱德还积极地参与格兰瑟姆许多其他活动。1943年,他当选为格兰瑟姆最年轻的市议员,并于1945到1946年担任市长。试用期那一年,他干得格外出色,不仅主持了二战胜利庆祝会和阵亡将士纪念日游行,还修复了二战炮火给格兰瑟姆镇留下的疮痍。

阿尔弗莱德政治生涯最被广为称颂的部分莫过于他的谢幕。1950年,工党第一次赢得了格兰瑟姆市镇议会的多数席位。金融委员会的主席也就顺理成章地由工党推举出来的一名市镇议员所担任。两年后,工党利用多数席位优势,合理合法地选出了工党党籍的市参议员,从而替代了在市政会已经任职27年的罗伯茨先生(阿尔弗莱德)。他的离职让民众广为痛惜。民众认为这是对当地社区一名出色公务员的一种极不光彩的忘恩负义行为。33年后的一次电视访问中,他的女儿回忆起父亲的黯然下台,忍不住潸然泪下,铁娘子落泪一时广为人知。

宗教活动是阿尔弗莱德参与的所有社区活动的核心。作为虔诚的卫理公会教派教徒,他的商业、政治和宗教价值观都高度一致。因此,身兼商店业主、地方政治家和不任神职的传教士的阿尔弗莱德,经商时严格遵循伦理规范,从政时大力宣扬商业原则。不管扮演哪个角色,他都为自己的勤奋努力、严于标准和正直诚信所骄傲。他的确是个值得骄傲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而基督教徒的谦逊又恰如其分地节制了这份骄傲。

阿尔弗莱德·罗伯茨的卫理公会教是一个讲求自我救赎的宗教。他的说教属于原教旨主义,基于《圣经》,关注的是个人行为对上帝负责。但与为英国劳工运动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新教传统不同,罗伯茨的传教并非社会福音,他渲染的是不妥协的个人道德准则,这套道德规范实际上支撑了他个人对政治与商业的态度。他认为人的责任就是维护灵魂洁净,管好自己的业务,悉心照顾家庭。这种人生哲学最多可以延伸出照顾危难中的邻居等附带义务,因此,也只能扩展到更大范围的社区服务和私人慈善。不过,与此同时,这种哲学也带有自以为是与道德优越感的强大暗流。P2-3

序言

这本书最初的版本超过一千二百页,共分两卷。为了方便大多数读者,目前版本的篇幅经过了大幅度的减缩。诚然,删减不可避免地牺牲掉了不少细枝末节,以及些许初版的韵色,但此书的精髓已被完整保留。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大卫·弗里曼娴熟巧妙地缩略了篇幅,对此我表示无限感激。尽管我不能够亲力完成删减,但在我眼中,他的工作完成得好极了。也许现行版本更多地关注了对外关系以及撒切尔夫人生活中那些持久的主题,却在早年生活和细微调整党内政策的这些部分描写得简略了些。但考虑到她的职业生涯是从一个长远的、历史的角度去呈现和理解的,我认为大卫·弗里曼的详略安排合情合理。现今,距她第一次掌权已经有三十年之遥,离她的黯然下台亦有十九年之久。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依旧风云变幻:冷战结束点燃的一些期冀不仅没有到来,而且还全球变暖,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又平添了新的困难。这都是撒切尔时代的人们难以想象的。但对于当下世界,我仅仅在末章留下了极其简略的小结,并没有试图重写原稿。因为事实上,需要大幅度重新阐释或修改的新资料异常稀少。我相信自己在2000年和2003年的大部分预设和判断仍然经得起推敲。这些预设和判断,本就是那个时代的一部分印记。在玛格丽特·撒切尔下台后的二十年中,她仍然对这个国家的思路以及她的继任者们的希望了如指掌。然而,新生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几乎忘却了她。我希望这本简略版的书能实用地介绍她,同时也提醒那些经历过“什么都将永远属于撒切尔时代”的人们:如果您的阅读兴趣被简略的篇幅所磨蚀,可以参阅初版,读到更多的细节。

在写作本书的9年间,由于数十个采访及非正式谈话、朋友和同事的有价值的指教,以及图书馆员及档案管理员的倾力相助,令我深觉自己陷入巨大的人情债之中。因为初版已对所有帮助表示过谢意,此卷就不再细细重复致谢。我斗胆敬请各位的理解——注释里已感谢过大部分的被访者。可我仍然需要再次感谢哈伯柯林斯出版社,他允许我从撒切尔夫人回忆录以及卡罗尔·撒切尔为她写的传记中引用重要的话语;感谢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允许我引用伍德罗·怀亚特日记;感谢大卫.海曼联合会允许我引用芭芭拉·卡索的日记;以及感谢布鲁克联合会允许我从电视片《人到七十》和《撒切尔因素》中引用。我承认,自己并没有为来自卷帙浩繁的回忆录和日记的每一条引用都寻求使用许可,但是我感谢那些将自己的回忆录和日记投入公共使用范围的作者们。我同样感谢美国政府在自由信息法案下允许我索引并且引用前总统卡特、里根和布什的文章,也感谢三个总统图书馆的管理员们导引我在2001年短暂访美期间找到我所需要的资料。最后,我想再次感谢我的出版者们——出版本书的初版,任职于乔纳森凯普公司的丹·弗兰克林,和现今处理缩略删减工作的任职于Vintage的爱丽森·轩尼诗。感谢我的经纪人布鲁斯.亨特、我的孩子罗宾和帕蒂。最后,我深深感谢柯丝蒂·贺加斯,感念于她的爱、信念,以及过去五年的陪伴。我欠他们的人情债,不能尽数,无法估算。

约翰·坎贝尔

2008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迄今为止关于撒切尔夫人的最佳图书。”

——《每日电信》弗兰克·约翰森

“基于深入而严谨的研究……这本书与许多同类书籍不同。它既不是圣律言行录,也没有刻意抹黑,比任何……叙事宏大的作品,更接近真相。”

——《墨期天快报》迈克尔·多布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