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赏析的记忆》这部书,我们深知肩负之分量。一则翟泰丰同志作品赏析,展示着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八十年的心路历程。这心路历程留下了人生艰辛的“脚印”,这心路历程记载着作者所崇仰的理想、信念,这心路历程书写着“墨池吟诗”的情缘,这心路历程记忆着“生命之吟”的深情,这心路历程在奔波中寻找“光之韵”的七彩人生……把这样一个多彩缤纷的人生准确“记忆”下来,谈何容易!二则我们走进这部《赏析的记忆》,读到的是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大家们的评说,把他们的高瞻远瞩之卓见,深邃而精道的论说、评语,律动下的吟诵,精致优美的绘笔,清秀遒劲的挥毫……准确而恰当地编录下来,彰显其论说的张力,又是我们学识所不及。三则这部《赏析的记忆》所蕴含的作者著作,创作题材、体裁、样式、门类之多,跨越时空之长,却鲜为人知,且评论又多系德高望重之文艺大家,故序章编排,必费斟酌。本书由韩寒主编。
韩寒主编的《赏析的记忆》是翟泰丰同志的作品赏析,展示着一位学者八十年的心路历程。这心路历程留下了人生艰辛的“脚印”;这心路历程记载着作者所崇仰的理想、信念;这心路历程书写着“墨池吟诗”的情缘;这心路历程记忆着“生命之吟”的深情;这心路历程在奔波中寻找“光之韵”的七彩人生……把这样一个多彩缤纷的人生准确地“记忆”下来,谈何容易。这部《赏析的记忆》所包含的创作题材、体裁、样式、门类之多,跨越时空之长,且评论又多系德高望重之文艺大家,故序章编排,必费斟酌。我们走进这部《赏析的记忆》,读到的是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大家们的评说,把他们的高瞻远瞩之卓见,深邃而精道的论说、评语,律动下的吟诵,精致优美的绘笔,清秀遒劲的挥毫等等,准确而恰当地编录下来,充分彰显其论说的张力和深广的学识。
他是一个具有文学天赋的人。退居二线和离休后,他不停地在写作,完成了几百万字的文集、诗词、散文和序跋。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他应邀写了长诗《三十春秋赋》,为电视纪录、政论片配诗。从梁启超“公车上书”起笔,一路讴歌近代以来一切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之艰辛,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之振兴艰苦卓绝的探索,一直写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他走进中华民族近代百年历史,他走进去了,却走不出来了,昼夜在长诗中奔波,一个月,两个月,时间长了,他的头部缺血了,脸色黯黑了,诗兴上去了,血氧下来了,由于高度缺氧,头发一把一把地掉,他原来一头浓密的头发,就因为写《三十春秋赋》成了现在这模样。还大便干燥,天天吃清肺抑火,不管用了,就吃牛黄清肺,整天牙疼、淋巴结肿大……就这样一年多时间,三万多行长诗终于脱稿了。文艺评论界的评论文章不断,中国社科院著名文艺理论家张炯在《人民日报》载长文,说他运用现代诗和古体诗、词、赋相结合,唱响了时代的史诗。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艾裴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称赞《三十春秋赋》是跨越中国近代史的巨著史诗,其诗笔气贯长虹。辽宁省原宣传部部长、作协主席、著名散文家王充闾在读了《三十春秋赋》后对我说,这是一部非常有激情的诗,他经常独自在院里朗诵。但是他告诫我,长时间在这种激愤中创作,对人的伤害是很大的。我认为他说得很对。这部长诗的内容也使我激越,但这种残酷的创作方式,让我眼前总是晃动着一把又一把不断脱落的头发,那是激情烧灼加上人造大黄、牛黄、消炎药等药品之毒性在折磨人,他却笑着常说:“炽热的激情在灼烧药品。”这是他这个作品给我的记忆。
2003年,他从内部得知,载人“神州五号”飞船即将发射,他又激动起来,马上走访了孙家栋、栾思杰等航天专家,他对我说:“我们的航天人太可亲可爱了,我要为神州五号欢呼,我要为航天人歌唱,我要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英雄们呐喊。”这一夜,他难以入睡,一夜间就写出了《中国飞船是神舟》的歌词,第二天就送给了著名作曲家傅庚辰同志,他们两个人的热血与激情,立即融会为一体,曲子作出来了,名家唱起来了,曲盘制作出来了,栾思杰也激情燃烧了,歌曲创作的信息连同歌曲内容一并发在《中国航天报》上。从此他们三个人电话不断,书信往来近二十余件,不断在交换意见,不久就围绕这一题材创作了六首歌曲组成的交响组歌《航天之歌》。在全国各地演出之后,轰动一时。在与傅庚辰将军共享演出成功的喜悦时,我对他们说:“明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你们再来一个小平之歌吧。”我这一提示不要紧,他们两个当即就敲定再合作一把,不久一组让人动情感怀的《小平之歌》声乐套曲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海南登上交响乐舞台,走进了人们的情感里。特别是在广州的演出,台上台下情融一体,泪水同染衣襟……直到演出结束,我看到,依依不合的人群,久久不愿离去。在上海,演出结束后,演职人员都撤离了,深夜两位老人还站在《小平之歌》的图像广告牌前,摄影留念,此情此景,感人肺腑。
他还爱好收藏,1948年在井陉矿务局时就开始存书,老版本的《干部必读》《资本论》,1953版的精装繁体字《毛泽东选集》,现在依旧完整无缺。虽然外套已糊了又补、补了又糊,他却珍视如宝。我们家现存书籍万余卷,线装石印本(含原本复印本)的《全宋史》《石头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三国志》《东周列国》……都是他珍藏之心血。他对印章还情有独钟,走遍大江南北,到处寻觅从秦汉到宋明清,从徽派到浙派存留在民间的名家篆刻。在京城不管是数九寒冬,冻得鼻涕邋遢,还是盛夏三伏热得汗流浃背,他都在周末游走于潘家园,去淘宝,去寻觅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足迹,他收藏的陶器、瓷器等已够开一个小博物馆,他说,将来他要把这些收藏献给祖国。P49-51
编辑《赏析的记忆》这部书,我们深知肩负之分量。一则翟泰丰同志作品赏析,展示着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八十年的心路历程。这心路历程留下了人生艰辛的“脚印”,这心路历程记载着作者所崇仰的理想、信念,这心路历程书写着“墨池吟诗”的情缘,这心路历程记忆着“生命之吟”的深情,这心路历程在奔波中寻找“光之韵”的七彩人生……把这样一个多彩缤纷的人生准确“记忆”下来,谈何容易!二则我们走进这部《赏析的记忆》,读到的是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大家们的评说,把他们的高瞻远瞩之卓见,深邃而精道的论说、评语,律动下的吟诵,精致优美的绘笔,清秀遒劲的挥毫……准确而恰当地编录下来,彰显其论说的张力,又是我们学识所不及。三则这部《赏析的记忆》所蕴含的作者著作,创作题材、体裁、样式、门类之多,跨越时空之长,却鲜为人知,且评论又多系德高望重之文艺大家,故序章编排,必费斟酌。
水平所限,难免有误,盼诸公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