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畅游加勒比海/叶永烈看世界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永烈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畅游加勒比海》是作者叶永烈乘坐皇家加勒比海游轮“海洋独立号”,游历加勒比海岛国后的所思所感,那里不论是圣马丁岛的椰林,还是圣基茨和尼维斯岛上色彩艳丽的房屋;不论是波多黎各的古堡和繁荣的海滨商业街,还是海地热情奔放的黑人舞蹈,都给作者带来强烈的震撼,令他难以忘怀。

内容推荐

加勒比海是大西洋西部的一个边缘海,位于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加勒比海上的诸多岛国,如同一串瑰丽无比的宝石项链,佩戴在大西洋蔚蓝色的胸口。《畅游加勒比海》作者叶永烈乘坐大型豪华游轮游历了一个个加勒比海岛国,不论是圣马丁岛的椰林,还是圣基茨和尼维斯岛上色彩艳丽的房屋;不论是波多黎各的古堡和繁荣的海滨商业街,还是海地热情奔放的黑人舞蹈……热带风光,异域风情,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作者还详细记述了世界一流的豪华游轮的生活以及加勒比海之畔的美国佛罗里达旅行见闻。佛罗里达州是美国的南方,迈阿密相当于美国的三亚。不论是充满神秘气氛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有着“美国威尼斯”之称的劳德代尔堡的水乡风光,还是迈阿密迷人的热带海滩,或是美国最南端的西礁岛的古巴情调,都令人流连忘返。

目录

序章:到美国乘游轮

来到加勒比海之畔

 乘坐蓝尾巴客机横穿美国

 自驾车自由行

 鲜花盛开的地方

 “美国威尼斯”

 加勒比海之都

 迈阿密的迷人景色

 探秘“富豪天堂”棕榈树滩

 来到肯尼迪航天中心

 长满野藤的海角

 目击火箭发射台

 从这里出发到月球

 航天飞机的辉煌与退场

 世界最美的跨海高速路

 天涯海岛

 曾是冷战的前沿

 香气四溢的古巴美食

 海明威的三把椅子

游弋在加勒比海

 诱人的海上度假村

 踏上游轮

 亲历游轮救生课

 金碧辉煌的休闲之所

 甲板风光

 华丽大堂

 舌尖上的美国

 正装出席船长晚宴

 夜幕降临之后

 小“联合国”

 新鲜并劳累着的服务生

走访加勒比海岛国

 世界最大的内海——加勒比海

 “一岛两国”的传奇

 自驾游圣马丁

 “两岛一国”·惊叹号

 环游圣基茨

 美国的“后花园”——波多黎各

 首府老城的西班牙风情

 圣胡安要塞的前世今朝

 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海地

 休闲胜地拉巴地

尾声

试读章节

“美国威尼斯”

特色,即不同于众。

在欧洲那么多漂亮的城市之中,意大利的威尼斯以河港交错的水城而独具特色,吸引众多的游客。

劳德代尔堡到处是高大的棕榈树,到处是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港,城区仿佛是漂浮在海面之上。在美国众多漂亮的城市之中,劳德代尔堡也以河港交错的水城而独具特色,被人称为“美国的威尼斯”。

跟意大利威尼斯不同的是,威尼斯乃一座历史古城,到处是上了年纪而显得灰暗的建筑,而这座佛罗里达州东南的现代海港城市,远比威尼斯靓丽,充满青春活力。

我来到劳德代尔堡,如同来到中国江南水乡。不同的是,劳德代尔堡河港里流动的是蓝色的海水,而中国江南水乡小河里是绿色的河水;劳德代尔堡河港里穿梭的是白色的现代化游艇,而中国江南水乡河港里则慢悠悠晃动着古老的木船。

我来到劳德代尔堡的时候是深夜,从飞机上看下去是一片灯光而已。对于劳德代尔堡的总体印象,是在我离开劳德代尔堡的时候,正值下午,阳光火辣辣烤着大地,我得以从飞机上清晰地俯瞰劳德代尔堡,在这里不妨“提前”写一下:

我看到劳德代尔堡东面,是浩渺无际、深蓝色的大西洋。劳德代尔堡与大西洋的“分界线”,是镶在岸边那雪白的浪花带。沿着那耀眼的浪花带,矗立着一幢幢高楼大厦。

我还看到劳德代尔堡市区怀抱着一个巨大的蓝色港湾,港湾与大西洋相通。劳德代尔堡湾却是风平浪静,游弋于港湾之中的小艇,船尾拖着白色的浪迹,仿佛长了一条白色的尾巴。

一个个长条形小岛(人工岛)排列在港湾之中,一艘艘海轮停泊于长条形小岛的码头。劳德代尔堡拥有100多处码头和船埠,众多的河港可以容纳大约42000艘游艇。

在成群的海轮之中,最为醒目的当然是庞然大物——大型豪华游轮。我透过飞机舷舱玻璃俯摄两艘挨在一起的大型豪华游轮。可是当我后来在电脑屏幕上细细欣赏这张照片时,却惊讶地发现,在两艘大型豪华游轮后方,还有两艘大型豪华游轮呢!劳德代尔堡港是深水港,成为吃水很深的大型豪华游轮的母港,被誉为“世界游轮之都”,名副其实。很多大型豪华游轮都是从劳德代尔堡出发,前往加勒比海。我也是从劳德代尔堡码头,登上皇家加勒比游轮“海洋独立号”,开始加勒比海之旅。

劳德代尔堡是一座人口不到20万的城市,可是由于海湾、河港占据很大的面积,所以城市面积变得很大。劳德代尔堡市中心矗立着许多高楼大厦,在我看来跟别的现代化城市的市中心并无二致,只是为了反射热带强烈的阳光而把墙面的颜色刷得很浅或者十分艳丽。除了市中心之外,劳德代尔堡大都是一两层的别墅。

最富特色的是劳德代尔堡的郊区。我发觉那里居民小区的布局,类似于三明治:中间的“馅”,是一长排风格各异的别墅;“馅”的这边是一条公路,另一边则是一条河。一条公路、一排别墅、一条河,又是一条公路、一排别墅、一条河,这样的“三明治”组成了劳德代尔堡。

别墅的院子或者车库里停着轿车,后门的私家码头上停着游艇。也就是说,这里居民的家,打开前门可以驱车上公路,打开后门可以从码头上游艇。这才是“美国威尼斯”与众不同的地方。

劳德代尔堡有着蓝色的“主动脉”——近500千米长可供大船航行的水路,还有无数“微血管”——小河,可供小游艇出入。这些河港在劳德代尔堡形成密密麻麻的水网,成为一座风光绮丽的浪漫水城。我的视线所及,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白色游艇以及高高低低的桅杆,组成了劳德代尔堡特立独行的一道风景线。

对于劳德代尔堡的居民来说,驾驶游艇出门,不仅仅为了迎着海风欣赏水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游艇,诚如美国其他城市的居民离不了汽车一样。他们外出访友、购物、运输货物,直至出海捕鱼、度假休闲,无一不与游艇紧密联系在一起。

大约因为住在劳德代尔堡的缘故,我们在夜晚也驾车游览劳德代尔堡。记得有一回我们夜访劳德代尔堡的一个小镇,居然在小镇遭遇堵车。太多的轿车涌到这里,太多的人来到这里,使小镇变得熙熙攘攘——白天路过那里时,行人寥寥无几。即便是平日的夜晚,商店也早早打烊。那天小镇在夜幕中灯火辉煌,最“爆棚”的是街头露天酒吧,成双成对举杯畅饮,而桌上点着一支支蜡烛,放着一束束玫瑰。哦,我忽然记起,那天是2月14日——情人节!

劳德代尔堡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市区的海滩。那是沿着深蓝色大西洋的长长的浅黄色沙滩,蓝天白云下一棵棵翠绿的棕榈树卓然而立,一顶顶宝蓝色的太阳伞像蘑菇散落其间,游客们穿着五颜六色的T恤、泳衣,或下海游泳,或躺在帆布椅上晒日光浴,或慢跑,或骑自行车……这色彩丰富的沙滩,是劳德代尔堡生活的另一侧面。

P16-20

序言

在写作之余,我有两大爱好:一是旅游,二是摄影。

小时候,我很羡慕父亲常常拎着个皮箱从温州乘船出差到上海。我也很希望有机会到温州以外的地方旅行。父亲说,那很简单,在你的额头贴张邮票,把你从邮局寄出去就行了。

可惜,我直到高中毕业,还没有从邮局寄出去,没有离开过小小的温州。直至考上北京大学,这才终于远涉千里,来到首都北京,大开眼界。

大学毕业之后,我在电影制片厂工作,出差成了家常便饭。我几乎走遍中国大陆。

随着国门的开放,我有机会走出去,周游世界。光是美国,我就去了八趟,每一回住一两个月,从夏威夷直至纽约,都留下我的足迹。我也七次来到祖国宝岛台湾,走遍台、澎、金、马,走遍台湾22个县市。

我的旅行,常常是“自由行”。比如我应邀到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讲学,就顺便在澳大利亚自由行,走了很多地方。美国爆发“9·11事件”,我特地从上海赶往纽约进行采访,写作50万字的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我也参加各种各样的旅行团,到各国旅行。通常,我总是选择那种旅程较长的旅游团,以求深入了解那个国家。

记得,在朝鲜旅行的时候,我问导游,明天——7月27日,你们国家会有什么样的庆祝活动?那位导游马上很“警觉”地反问我:“叶先生,你以前是否来过朝鲜?”此后好几次,当我跟他交谈时,他又这么问我。我确实是第一次去朝鲜。但是我在去每一个国家之前,都事先充分“备课”。去朝鲜之前,我曾经十分详细研究过朝鲜的历史和文化,知道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朝鲜把这一天定为“祖国解放战争胜利日”,年年庆祝。然而,在朝鲜导游看来,一个对朝鲜情况如此熟知的游客,势必是此前来过朝鲜。

很多人问我,在上海住了将近半个世纪,为什么只写过几篇关于上海的散文,却没有写过一本关于上海风土人情的书。我的回答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总在一个地方居住,我的目光被“钝化”了,往往“视而不见”。当我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陌生的城市,往往会有一种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是非常可贵的,使我的目光变得异常敏锐。出于职业习惯,我每到一个国家,都会以我的特有的目光进行观察,“捕捉”各种各样的细节。在东京,我注意到在空中盘旋着成群的乌鸦,肆无忌惮地在漂亮的轿车上丢下“粪弹”,东京人居然熟视无睹。我写了《东京的乌鸦》,写出中日两国不同的“乌鸦观”,乌鸦的习性,为什么乌鸦在东京喜欢“住”郊区,乌鸦如何到东京“上班”,日本人如何对乌鸦奉若神明。我的这篇阐述日本“乌鸦文化”的散文发表之后,被众多的报刊转载,原因在于我写出了“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

漫步在海角天边,把沉思写在白云之上,写在浮萍之上。至今我仍是不倦的“驴友”。我的双肩包里装着手提电脑和照相机,我的足迹遍及亚、欧、美、澳、非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

我注重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观察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我看来,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历史是人类的脚印。正因为这样,只有以文化和历史这“双筒望远镜”观察世界,才能撩开瑰丽多彩的表象轻纱,深层次地揭示丰富深邃的内涵。我把我的所见、所闻、所记、所思凝聚笔端,写出一部又一部“行走文学”作品。

我把旅游视为特殊的考察,特殊的采访。我在台湾日月潭旅行时,住在涵碧楼。我在事先做“功课”时知道,涵碧楼原本是蒋介石父子在台湾的行宫。我特地跑到当地旅游局,希望查阅两蒋在涵碧楼的历史资料。他们告诉我,在涵碧楼里,就有一个专门的展览馆。于是,我到涵碧楼总台,打听展览馆在哪里。总台小姐很惊讶地说:“那个展览馆已经关闭多年,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客人前去参观,难得有叶先生这样喜欢研究历史的人。”她打开尘封已久的展览馆的大门,我在那里“泡”了两小时,有了重大发现,因为那里的展品记载了蒋介石父子在涵碧楼接见曹聚仁。曹聚仁乃是奔走于海峡两岸的“密使”,但是台湾方面从未提及此事。我把这一发现写进发表于上海《文汇报》的文章里,引起海峡两岸的关注……

我爱好摄影,则是因为在电影制片厂做了18年编导,整天跟摄影打交道,所以很注重“画面感”。我在旅行时,边游边摄,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在我的电脑里,如今保存了十几万张照片。除了拍摄各种各样的景点照片之外,我也很注意拍摄“特殊”的照片。比如,我在迪拜看见封闭式的公共汽车站,立即“咔嚓”一声拍了下来。因为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公共汽车站,内中安装了冷气机。这一细节,充分反映了迪拜人观念的领先以及迪拜的富有和豪华。在韩国一家餐馆的外墙,我看见把一个个泡菜坛嵌进墙里,也拍了下来,因为这充分体现韩国人浓浓的泡菜情结。在马来西亚一家宾馆里,我看见办公室内挂着温家宝总理与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在一起的大幅照片,很受感动,表明马来西亚人对中国的关注。只是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办公室的门锁上了,我只能从透过玻璃窗拍摄。门卫见了,打开办公室的门,让我入内拍摄,终于拍到满意的照片……照片是形象的视觉艺术。一张精彩照片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很丰富的,是文字所无法替代的。

每一次出国归来,我要进行“总结”。这时候,我的本职——作家,与我的两大爱好旅行与摄影“三合一”——我把我的观察写成文字,配上所拍摄的图片,写成一本又一本图文并茂的书。日积月累,我竟然出版了20多本这样的“行走文学”图书。  我的“行走文学”,着重于从历史、从文化的视角深度解读一个个国家和地区,不同于那些停留于景点介绍的浅层次的旅游图书。其实,出国旅游是打开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而只有善于学习各地的长处,自己才能进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旅游是开阔眼界之旅,解放思想之旅,长知识,广见闻,旅游是学习之旅。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者不仅仅是观光客。

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美意,在副总编刘佩英小姐的鼓励下,计划出版一套《叶永烈看世界》丛书,随着我一边“漫游”一边再继续出下去。我期望在继续完成一系列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同时,能够不断向广大读者奉献轻松活泼的“行走文学”新作。

本书勒口所用作者木刻像,是徐增英先生的作品,谨表谢意。

叶永烈

2010年6月28日初稿

2013年2月6日修改

2014年4月26目再改

于上海“沉思斋”

后记

在皇家加勒比游轮“海洋独立号”起航的汽笛声中,我告别碧海蓝天、风情万种的加勒比海,告别加勒比海那不同历史造就不同文化的一个个岛国。

离开海地之后,经过两夜一天的航行,在早上6时回到了始发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劳德代尔堡港。

我向游轮餐厅的菲律宾服务员艾伦道别。他说,今天是最忙碌的一天,上午送走结束旅行的客人,下午要迎接新来的客人,傍晚5时,皇家加勒比游轮“海洋独立号”要准时开启新的航程。

我也向台湾的李女士以及她的先生马克道别。她给我留下佛罗里达手机号码,我也给她留了上海的手机号码。她说,她与马克来上海的时候,一定登门拜访。

在下船的时候,我看到好几位男士一手拖着拉杆箱,一手持衣架,上面挂着一身西装。

在劳德代尔堡码头办理了美国入境手续之后,随即乘坐出租车前往好菜坞机场。

又一次乘坐蓝尾巴的捷蓝航空公司的客机,在上午10:36起飞,飞往旧金山。半个多月前从旧金山飞抵劳德代尔堡好莱坞机场时,正值深夜,一片漆黑。这时候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我俯瞰劳德代尔堡这座漂亮的海滨城市,蓝色的河港在高耸的大楼之间流淌,大西洋用博大的胸襟拥抱着这座“美国的威尼斯”。

我自东往西穿越美国,飞行了3个多小时,再加上时差3小时,到达旧金山已经是下午4时多。我在旧金山的亲家(长媳家)开车到机场接我们。在亲家家中吃过晚餐,一起聊加勒比海之行。回到小儿子家,已经是夜深了。

在旧金山东湾阿拉米达小岛上,我细细整理、分类加勒比海之行的众多照片,写出这本《畅游加勒比海》的提纲,并且写了一部分章节。回到上海之后,我终于完成这本书。

我还会继续旅行,写出“叶永烈看世界”新作,奉献给广大读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3: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