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高句丽官制的起源问题与高句丽国家的起源问题是互为表里的。不了解官制的起源,就不可能对国家的起源作准确的把握;不了解国家的起源,也不可能说清楚官制的起源。对高句丽官制研究是如此,对其他的早期国家的官制研究也都是如此。因此,杨军和高福顺和姜维公和姜维东编著的《高句丽官制研究》对高句丽官制的起源问题投入了较多的笔墨,而且涉及到了高句丽建国前的社会组织、朱蒙所部的族属与构成等本不应该出现在高句丽官制研究中的内容。不论这种研究思路是否合适,不管这种尝试是否成功,但这毕竟是我们在研究思路上的一点创新。
我们是将杨军和高福顺和姜维公和姜维东编著的《高句丽官制研究》的研究拆分为“高句丽五部官制研究”、“高句丽中央官制研究”和“高句丽地方官制研究”三个子课题,分别进行研究的。按照我们最初的研究思路,结项成果将分为三编,即,上编“高句丽五部官制研究”,中编“高句丽中央官制研究”,下编“高句丽地方官制研究”,三编合为一部专著。我们也预料到,对有些问题的看法,课题组成员之间意见可能不会统一,当初的设想是,各部分保存自己的观点,将课题组内部对相关问题的不同认识同时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我们不在乎暴露自己学术上的稚嫩,只是希望这样做更有助于学者对此问题的思考。我们甚至认为,向读者展示课题组内部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分歧,也不失为集体合作项目在结项成果写作上的一项创新。但是,初稿完成后我们才真正地认识到,在某些问题上,课题组内部的分歧有多么大,概言之,如果按原来的思路进行结项成果的写作,根本从体系上就无法构成一部学术专著了。因此,我们调整了结项成果的写作思路,经过几次讨论,最终定型为现在这种模式。相应地,对初稿进行了大面积的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