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死亡是人无法改变的结局,那么谈论它又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死亡焦虑是普遍存在的,它源于人的孤独感、分离与丧失以及自我实现的焦虑,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性欲化、攻击性、自杀、冒险行为、物质依赖、疑病症、惊恐症等。
人创造了死亡,死亡反过来也创造了人。越是深入地思考死亡,越有助于我们从那些本不重要的事情中解脱出来,并过上一种更为真实、更有生机、更富创造力的生活。
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关系的视角和理念有助于我们转化死亡焦虑。我们越是不能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执念,就越不能从死亡焦虑中解脱出来。当我们能够体验到更大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与更大的存在的联结,有意识地建立身心的链接以及自身和世界的链接,我们就更容易寻得安身立命之道。
白福宝,心理学博士,龙岩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家庭教育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事心理学研究、教学与实践工作十多年,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著有畅销书《我想和你好好的:给年轻人的亲密关系成长课》。
★“发现自己”只是完成了生命的前半段,而“发现死亡”才使生命进入第二阶段。
——余德慧
★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能竭尽全力去关注自身死亡的问题,去勇敢应对围绕自身的死亡这一概念而产生的种种焦虑,去帮助其他人知悉这些想法,可能我们身边有很多危害因素就会因此而减少。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对我而言,旅程是走在一条有心的道路上——任一有心的道路上,我走着,而值得接受的挑战是,走完它的全程。于是我走着,欣赏着,寻找着,屏息以待。
——卡洛斯·卡斯塔尼达
《发现死亡:从焦虑到超越》:
一旦出生,离开温暖而舒适的子宫之后,人就不得不独自面对自己的存在以及所处的世界。我们是“被抛人”这个世界的,起初并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婴儿不具备独立生存所需要的能力,因此当他独自一个人时,他对毁灭、死亡的恐惧始终挥之不去;结果是在往后的任何年纪中,当某个情境唤起他早年的这些恐惧感时,他便会感到恐慌和焦虑。
孤独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一种不愉快的复杂情绪。通常来说,孤独感是指由一种孤单的感觉所引发的精神上的痛苦,这可能出现在与他人隔离的时候,也可能出现在他人在场的时候。也许你正一个人在郊外漫步,也许你正在参加一个热闹的聚会,也许你正在和朋友或家人聊天——无论何时何地,孤独感都可能突然袭来。
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有人陪伴,每个人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都是孤独的。也许你经常有人陪伴,在社交上也十分活跃,但压倒性的孤独感仍然时而会出现。没有人过着和你一样的生活,体验你的爱恨情仇,即使有同样的经历也不一定会有相同的感受。没有人可以真正体验另外一个人的幸与不幸。我们必须独自感受内在的哀伤和喜乐、沮丧与平和。
孤独感揭示了一种对分离的担忧,一种对联结的渴望。一个孤独的人可能认为身边的人不在乎他,他无法去爱一个人,或者无法想象有一个人会爱他。孤独感的要素之一就是缺乏有意义的关系联结。缺乏社会关系或由于某种原因被隔离,可能导致一个人因想要逃避孤独以至于最终想要自杀。许多焦虑就来源于个体对孤独、被隔离或被遗弃的恐惧。
童年早期如果有较好的母婴关系,那么个体就相对容易获得独处的能力。如果一个成年人非常害怕独处,因为独处让他焦躁不安到无法忍受,那么基本可以断定他早期的母婴关系存在问题。在生命最初的几年里,婴儿必须至少跟一个抚养者形成一种稳定的、可靠的养育关系。对于婴儿来说,早期的触觉刺激,哪怕仅仅是被抱着,都是攸关生死的事情。
婴儿的需求若能得到照料者及时、有效的回应,就会逐渐发展出基本的信任感,进而建立牢固的、安全的母婴关系。这类婴儿通常会感到自己拥有被爱的能力,感到照料者会关怀、理解他们。而照料者若不能理解婴儿的心理状态,对其反应不够敏感,或者对其需要给予不一致的回应,婴儿就处于不被理解的境地,难以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我们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因为独处才感到孤独,而是感到自己无足轻重或与他人关系疏远才感到孤独。当没有人理解我们而我们又不够相信自己的判断时,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感到孤独。长大后,若我们需要别人确认才觉得自己活着,必然会逃避孤独。
孤独感的产生有时候还在于冲突,一方面我们需要完成自主性,不断追求个性化、自我成长以及潜能的实现;另一方面在实现独立自主的过程中,我们又不得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面对孤独感和自身脆弱渺小的感觉。解决融合与分离的平衡问题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发展任务。当孤独感变得无法忍受时,我们可能会逃避分离,放弃自主,在融合中寻求安慰。
大部分人都害怕孤独,因为孤独常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如一句摩尔谚语所说:孤独地活着,不如有人陪着一起去死。孤独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自己的社会生命已经死亡。孤身一人走夜路或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很少有人不会感到害怕。如果这时有一个同伴,我们的恐惧感就会减轻。我们需要他人的在场来确认自己的存在,希望能够被比我们强大的人或群体庇护。
有人说,人这辈子有两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的死亡,各种身体机能都终止了;第二次是社会学的死亡,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记得他了。也就是说,如果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了,那你就真的死了。“只有别人想到我的时候,我才存在。”而如果你活着的时候,觉得世界上没有人牵挂你,那么你可能觉得自己和死了没有多大差别。这种强烈的孤独感有时会让我们体验到一种虽生犹死的感觉。孤独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人们的死亡焦虑。
当面对死亡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孤独。可以说,死亡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事情。尽管我们可以一起吃饭,一起度假,一起看电影,死亡却是我们必须独自做的事,没有人可以替我们去死。这并不是说你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人陪伴,而是说,即使其他人和你在一起,你的死亡也只有你自己能经历。一个人哪怕活着的时候再热闹,都要独自死去。死亡之所以令人感到可怕,不仅因为我们自己会消失,还因为要与他人乃至整个世界分离。
有些人的死亡焦虑可能就源于对不得不孤独地面对生命的恐惧。对濒死的人来说,亲人的陪伴也许是他们最需要的。这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孤独,也可以缓解他们的死亡焦虑。老去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独终老。所以,问题可能不在于死亡本身,而在于死亡威胁到了我们的情感联结。如果一个人无法建立情感联结,那么他可能会沉迷于色情、酗酒或冒险行为等,因为这可能可以使其获得一种活着的感觉。
……
生老病死是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我们每个人迟早都要面对的事情,无论是年老体衰的老年人,还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甚至于心智未开的婴幼儿。面对死亡,有的人坦然无惧,有的人重新思索生命的意义,但更多的人不是在逃避就是在恐惧中挣扎。
和死亡相关的话题在很多文化中都是心照不宣的禁忌。一提到死亡,许多人就感到害怕,宛若大难临头。这种回避和忌讳恰恰源于人们的死亡恐惧。生命是有限的、脆弱的,我们终究难逃一死。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人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终有一死,还能意识到死亡的不确定性。
向一个人直接指明生命必然终结这一“事实”,可能会让他体悟到时间的宝贵,从而担负起生命的责任,努力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这个人可能因恐惧死亡而陷入焦虑不安之中,再也无法自在地生活。
只是,无论我们是勇敢接纳,还是逃避、否认,死亡始终都在前方等着我们,或者就埋伏在我们身旁,时刻准备着“潜猎”我们。如果你不能确定在死亡来临时自己会不会惊慌失措,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正在一天天地“逼近”死亡,并为此感到焦虑和无力,如果此刻的你已经准备好去正视和认识死亡,那么本书可以作为一个“陪伴者”,让你的求索之路不那么孤单。
然而,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去领悟自己和死亡的关系;或者你认为“遗忘”死亡能够更好地投入当下的生活中;又或者现在的你风华正茂、身强体健,认为自己怎么也不会死,思考死亡没有什么意义,那么请你务必慎重翻阅本书,因为这是一本关于死亡的书,而要深入地思考死亡不仅需要静下心来,还需要勇气和担当。
我不能保证本书可以有效地帮助你缓解焦虑,因为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面对死亡、感悟死亡,而接纳死亡发生在自己身上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也不能确定对于死亡要想多少、怎么想、在什么时候想才是合宜的,更加没有办法告诉你关于死亡问题的决断答案。本书可以看作作者思考死亡的过程的记录和总结,其中既有来自先贤智慧和近现代思想理论的启发与借鉴,又有作者自己个人的经验与感悟。
人是面向死亡的存在,活着时若能对死亡多一些思考,临死时可能就不致过于焦虑和恐惧。人的恐惧大多源于未知。或许多一点了解,我们会发现,死亡原来也可以不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