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荣格传(回忆梦境思考)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它是一本回忆录,是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丰富的人生之旅;它也许是荣格晚年的“忏悔录”,是荣格对自我人生的全面剖析;它也是一本心理学著作,浓缩了荣格一生的思想精髓;它充满着机遇,在其中我们会遇见一些预料不到的事;它更是一段耐人寻味的奇遇,值得我们一生典藏,反复阅读。它就是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的《荣格传(回忆梦境思考)》,绝对让你终生受益。

内容推荐

荣格说:我的一生是个自我实现潜意识的故事。我的一生非常贫乏,因为很空洞,很薄弱。没什么好说的。唯有借助内在事件的光,我才能够了解自己。我的一生的独特由这种内在建构而成,我的自传说的也是这些。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的《荣格传(回忆梦境思考)》不是鸡毛蒜皮小事的堆积,不是名人轶事的猎奇,更不是辉煌荣誉的显摆。荣格打开他的心灵,跟我们一起探讨他丰富的人生和浩瀚的精神世界。这种罕有旅程的诚挚传记,记录他终生无止尽的困惑、疑沮与不快乐,完成了一本深具思想史意义的独特自传。

目录

前言

一、童年

二、上学

三、学生岁月

四、精神医学活动

五、弗洛伊德

六、面对潜意识

七、研究与著述

八、塔楼

九、旅行

十、心像

十一、论死后生命

十二、后续思考

回顾

附录一:弗洛伊德致荣格书简

附录二:从美国写给艾玛·荣格的信(1909年)

附录三:从北非写给艾玛·荣格的信(1920年)

附录四:说说卫礼贤(Richard wilhelm)

附录五:对死者的七次讲道(1916年)

词汇解释

试读章节

这种可怕的类比造成了可怕的后果。我开始不相信耶稣。他失去了慈爱的巨鸟的那一面,反而和那些穿黑罩衣、戴高帽、靴子闪亮的人产生了关联;他们总是忙着处理那一口黑箱子。

这样的思考后来成了我的一个创伤。有个夏季的一天,我和平常一样在我家前面的路上玩着泥沙。那一条路从我们家经过之后,转向山里去,然后消失在山脊的树林之后。所以,在我们家你可以看到一条路蜿蜒而去。我玩着玩着,抬头突然看到一个人从树林那边走过来。他穿着黑袍,戴的帽子宽大到很怪异,看起来好像男人穿着女人的衣服。他渐渐走近,我终于看清楚他是男人,穿着长可及地的黑袍。看到这个人,我很害怕。接着,我心里开始认为“这就是耶稣”,于是立刻感到恐怖起来。之前我就曾经听父亲和他的同事讲到耶稣的邪恶行为。从父亲那种又恼又怕的口气,我发觉“耶稣”代表的就是很危险的东西,连我父亲都怕。实际上我根本不知道耶稣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从那篇小小的祈祷文开始,我却很熟悉“耶稣”这两个字。

我想,从路上走过来的那个人一定是伪装的;因为他穿着女人的衣服。或许他还有不良企图。我因为害怕,拼命跑进屋里,冲上楼梯,躲在阁楼最黑暗的角落——一道光束后面。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躲了多久,但是一定躲了很久,因为后来我偷偷下楼,从窗户小心翼翼地探头看外面,已经四处看不到那个人的踪影。从那以后,恐惧就像绑住了我的手脚一般,让我待在家里不敢出门。后来我虽然还是回到路上玩耍,不过那山顶树林始终是我警戒的目标。当然,后来我知道那个黑衣人其实是天主教教士,不会害人的。

大概也是那个时候——我不确定是这次经验之前还是之后——我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是我想得起来的此生最早的梦,我一辈子都没有忘记;那在我大概三四岁之间的时候。

在我们那里,僧院单独位于劳芬城堡附近。从僧院到管家的农地之间是一片草坪。梦中,我就置身这一片草坪当中。突然,我发现草坪上有一个坑,长方形的,暗暗的,坑底铺有石头。之前我没看到过这个坑。我走上前去,往坑里面看,看到一道石梯。我犹豫着、害怕着往下走。走到底,碰到一个拱门,拱门挂着绿色幕布。幕布是一种厚织布,大片而厚重,看起来很贵重的样子。我觉得很好奇,很想知道幕布后面藏着什么东西。我拉开幕布,在黯淡的光线之下看到一间长方形房间,约三十尺深,石砌拱形天花板,地面铺石板。从入口到一个低低的平台之间铺着红毯,平台上面是一个雕工繁复的宝座。宝座好像铺着红色坐垫,我不确定。宝座很气派,是童话故事中真正王者的宝座。宝座上矗立了一个东西。一开始我认为那是树干,高十二至十五尺,粗一尺半至两尺。那是个庞然大物,高高的直抵天花板。不过那个树干却很奇怪,有皮有肉,顶端还有一个头,但是没有脸没有头发;头顶有一只眼睛,一直看着上方。

房内虽然没有窗户,没有可见的光源,可是却很明亮。树顶那个头的上方一片光芒。那个东西动也不动,可是我却感觉它随时都会从宝座上爬下来,然后像虫一样向我爬过来。我怕得无法动弹。这时候,我突然听到我母亲在外面喊说:“对,你就看着它,它会吃人!”我更害怕了,但接着我就醒过来了。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那以后好几天我都不敢睡觉,生怕自己又会做那个梦。

P008-010

序言

我的一生是个自我实现潜意识的故事。潜意识的一切无不在寻求对外表现,人格也想从潜在状态中发展出来而臻至整体。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体验,无关科学问题,所以我无法用科学语言来回溯自己这一成长过程。

从内在观点看,人“在永恒的面向之下”(sub specie aetemitasis)是怎样的,只能以神话来表现。神话比之于科学要来得更人性,表现生命也比较准确。科学是以平均概念操作。这种平均概念太过于一般,所以无法公平看待个人生命的种种主观变异。

就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我现在八十三岁了,却才要开始来说我个人的神话。我只能直截了当地讲,只能“说故事”。故事是不是“真”的,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说的是不是“我的”寓言,“我的”真相。

自传很难写,因为没有客观基础、标准可供人衡量自己。我们没有真正适当的依据可以比较。我知道自己在很多方面与众不同,但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像什么。人不能拿自己和他种生物比较。人不是猴子,不是牛,不是树木。我是人。但,是人又怎样?我和一切存有一样,都是无限神祗的一部分。但是我无法拿自己和动物、植物、石头比较。范畴比人广阔的只有那奥妙的存有,所以人怎么可以对自己抱持狭隘的观点呢?

人活着都是灵性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不由我们自己控制;最多也只是主导一部分而已。因此我们无法对自己,对自己的生命有个最后的判决。如果可以,我们就会了解一切——但是充其量也只能是假装如此而已。说到底,我们其实并不知道生命所有的一切是怎么发生的。生命的故事从某个地方开始,有几个地方我们刚好记得。但即便只是刚好只记得几个地方,也已经很复杂了。生命到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都不知道。所以生命的故事没有开始,结尾也只有几点模糊不清的提示而已。  人生是疑虑不定的实验,是只能用数字表达的巨大现象。在个人身上,生命是这样飘忽不定,有这样的不足,所以生命竟然还存在了什么,发展了什么,真的可以说是奇迹。我很早之前还是医学生的时候,就对这个事实感受极为深刻。对我而言,我没有早早就消逝了,真是很神奇。

生命对我而言,一直像是植物靠根茎成长一样。真正的生命藏在根茎里面,看不见。显现在地面上的部分,历时才不过一个夏季,不久就枯萎凋谢——这是飘忽即逝的现象。想到生命与文明不断成长与灭亡,我们都绝对无法逃脱虚无的感觉。但是在那永恒的流变当中,我始终感觉有某种东西活着,存在着。我们看到花朵瞬时即逝,但是根茎却永远都在。

说到最后,我的一生值得讲的,就只有那坚固难摧的世界变成了暂时的存有时所发生的事情。因此,我才只说一些内在体验,包括梦境、心像(译注:出现在心里或想象出来的景象)等。这一切是我科学工作的“prima material”(原料),是形成石头的高热岩浆。

除了这些对内在事件的回忆,我附加了一些对人物、旅行、环境的回忆。很多人都参与了我们这个时代,也写了很多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读者若想知其缘由,可以找这些故事或人来告诉他们。至于我,我的一生外在事件的记忆大部分已经消失。但是我和“别的”实相的遭遇,我和潜意识的接触,却深深铭刻在我记忆中。那个领域充裕不绝,其他事物与之相较根本不重要。

同理,有的人是因为在我命运卷轴的一开始就已经进入其中,所以遇见他们那时也就成了我的记忆。

内在经验也对我一生所发生之事定调,使其具备重要意义。我自己后来的认识是,如果对于生命的问题、纠葛,没有从内在寻得答案,最后就没有什么意义。外在环境不能够取代内在经验。以外在事件而言,我的一生非常贫乏,因为很空洞,很薄弱,没什么好说的。唯有借助内在事件的光,我才能够了解自己。我的一生的独特由这种内在建构而成,我的自传说的也是这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