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迟的散文创作中,游记是其很有特色的一部分。《徐迟文集(第4卷游记)》分为上下编,上编收入短篇游记9篇,其中《莫干山露营记》写于纯情梦幻的青年时期,《大帽山纪游》《到新娘潭去》写于抗战时期的香港,《西行气象万千》等写于作者为新中国建设走南闯北的过程中。下编是游记卷的重头,收入两篇大游记:《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和《美国,一个秋天的旅行》,写了作者1979年旅行法国、1984年旅行美国的历程。在法国,徐迟与老朋友赵无极相聚,在美国,徐迟与老朋友马思聪相聚,几十年的时空相隔,其中滋味令人唏嘘不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徐迟文集(第4卷游记)(精) |
分类 | |
作者 | 徐迟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徐迟的散文创作中,游记是其很有特色的一部分。《徐迟文集(第4卷游记)》分为上下编,上编收入短篇游记9篇,其中《莫干山露营记》写于纯情梦幻的青年时期,《大帽山纪游》《到新娘潭去》写于抗战时期的香港,《西行气象万千》等写于作者为新中国建设走南闯北的过程中。下编是游记卷的重头,收入两篇大游记:《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和《美国,一个秋天的旅行》,写了作者1979年旅行法国、1984年旅行美国的历程。在法国,徐迟与老朋友赵无极相聚,在美国,徐迟与老朋友马思聪相聚,几十年的时空相隔,其中滋味令人唏嘘不已。 内容推荐 徐迟先生的创作跨跃不同的时代,前后绵延达六十多年,且涉猎多个领域,毫不夸张地说,其作品不仅是一部连续的的个人心灵史,而且是一部打开的精神现象学,并由此折射着现当代包括文学史在内的历史进程,以及转型期一代知识分子曲折的心路历程;反过来,这些作品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作为精神-语言存在的徐迟,一个饱经沧桑而又始终敞向未来,敏感、好奇、博学、多思、丰富而纯粹的徐迟,一个似乎永远激情充沛,且不失赤子之心的徐迟。这样的徐迟不会随着他肉体的消亡而消亡,恰恰相反,其中蕴含的生命和存在的秘密,正如他笔下曾经感动了一代人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值得我们反复重新认知、品味。 本书为《徐迟文集》第四卷游记卷。上编收入短篇游记9篇,下编是游记卷的重头,收入两篇大游记:《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和《美国,一个秋天的旅行》。 目录 上编 莫干山露营记 大帽山纪游 到新娘潭去 西行气象万千 入峡记 直薄峨嵋金顶记 井冈山记 访杜甫夔州故居 黄山记 下编 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 美国,一个秋天的旅行 在来回的旅程上 在爱荷华城的爱荷华河边 在密苏里(堪萨斯)大学城 在内勃拉斯卡州的林肯城 间奏曲:祖国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一) 在伊利诺亥州,在芝加哥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二) 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在马萨诸塞州的安默斯特城 在纽约的曼哈顿 在纽约的长岛上 自序 访问希腊归来 试读章节 西行气象万千 一九五五年四月十三日,向西行。火车奔驰着,满载着乘客。有趣的是一上火车,你就能遇到将要在你的旅途终点遇到的人们。例如坐在我前后左右的,有要到伊克昭盟勘探碱湖的地质队测工,有要到黄河后套去捕鲤鱼的天津渔民,有要到萨拉齐去探望丈夫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家属,她一说“萨一萨一萨拉齐”这个不习惯的蒙古地名就咧开嘴唇笑起来。还有那一对蒙古骑兵,紫酱色的脸上,两双灵活的眼睛闪耀着。他们在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交谈。 向西行,向塞外。从来,向西行总意味着向大漠蛮荒、落后地区旅行的。从来,向西行总是很悲壮的。 我在春光明媚、百花怒放的天气里离开了北京,要向那辽阔的、有大风沙的地区,向那依然很寒冷的塞外草原前去。但我是兴奋的。 火车经过了南口和八达岭,长城如带,雉堞相望。长城正是古代中国的边塞、疆界了。可是此刻,这一切山峰、长城、火车还都沐浴在欢乐的春日阳光中。 京包线的火车有一整天沿着长城跑。经过康庄后,它走上了新改线的铁路线,从官厅水库的正中穿过去到沙城。从前的所谓“沙城”,现在却站在绿水之滨。以后,它又经过边塞的一粒明珠似的张家口。火车在奔驰,沿着长城。夕阳西沉了。 大同 四月十五日晚上,我到达那个多风的大同。据说大同每一年总要刮上两次大风。每一次都要刮上六个月。其实呢,还不算大的呢。越往西去,风越大。 可是,我到那里的头一两天,气候温和而且光耀。春天显然也已经来到这里了。山里的野桃都开放了。我在这里下火车,因为西行途中,哪有旅行家不访问古迹、古文物的?他们还寻访古国遗址、古寺和古召(喇嘛庙)。 自然,我先去了云冈石窟,游览一番。 一五〇〇年前,艺术大师琢錾出来的美丽雕刻给人何等的狂喜啊!云冈的石头显现为华丽庄严的佛和恬静端庄的菩萨。云冈的石头,薄如轻纱,披上雕像的肩、胸、膝,缠上“飞天”的腰和四肢,飘扬飞升。 可是云冈也给了我稍微的失望。大部分雕刻已经风化了。风化真是可怕。当曾经栩栩如生、如在呼吸的佛像,当秀丽的、如在飞舞的身段,当美丽的莲花、火焰、宝盖风化时,仿佛衰老的老人的记忆一样,一切都模糊了,消失了。从石头里显现的又回到了石头里去! 究竟年代太古远了。不过,这也是一个喜讯。现在,年代古远的云冈古窟正在大加修缮。高大的脚手架,现在也在云冈的大佛寺前面树立起来。 云冈将要得到很好的保护,像大同其他古迹所已得到的一样。曾经为它们的残破而感叹的人现在不用感叹了。 在这方面,大同值得一游。上华严寺的大雄宝殿内部,没有一方寸不是彩色描金的壁画、顶画。下华严寺的泥塑群像和建筑里面的辽代建筑的藏经楼都使人叫绝。 但是,这一切不能代表这个新兴的城市。如今,如果你仅仅访问了这些,你就等于没有到过大同一样。 在矿井下 四月十六日,我访问了大同煤矿。 气候终于变了。一夜大风雪,夹进春雷声。但早上空气分外明亮。我乘坐了漂亮的红色的大公共汽车,在大玻璃窗里嘹望着原野雪景,向煤矿驰去。 矿务局是一座美丽的小城市,背着山,林木森森矗立在大煤田上,一排排现代建筑给人现代城市的感觉。 车到第一矿,又是一个小城市。然后我们到第三个小城市,那是第二矿。 我们在二矿换上煤矿工人的工作服,头戴安全电灯,乘坐升降机下井去。 若干年前,有一位旅行家曾这样描写他的大同矿井游历: “升降机斗的一落,伸手不见五指,各人的灯光如豆一样照不见面目,黑漆漆的如入了地狱,降下,降下……黑暗,黑暗,一片的黑暗…… “有许多工人在不停地工作着,裸着上体的居多,一锹—锹地向煤壁上砍去……我向一个工人借得一柄鹤嘴锹,也向壁上挖掘了几分钟,煤屑飞溅在脸上,有一次溅入口中,有一次飞入眼皮去,很不好受,只好放下锹,向他谢谢。 “他只有两个眼白是白得发亮,一脸一身都是黑炭的黑,他朝我笑笑。我觉得很难过。”(郑振铎:《西行书简》) 现在情况和当时可是大不相同了。 现在井下灯火辉煌,通风良好,宽大的巷道中缆车满载着煤块隆隆经过。我们来到801号掌子前面,一架采煤联合机正在工作。 这里没有人裸着上体,没有鹤嘴锹。联合机自动地割煤、打碎、装上电溜子,煤屑飞溅时,喷水就使它们澄净下来。 陪我下井的梁区长告诉我,这是一个新煤层,前两天这新煤层刚出了煤。第一车煤披红挂彩地运送出井,而整个矿山上的人们正在井口守候,齐声欢呼迎接它。他们迎接自己在生产战线上的新胜利。 但是,大同煤矿现在还不是一个最新式的煤矿,它即将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新的竖井已经订在国家的建设计划之内。而且,大同还不仅是煤城,它最近已经宣布了机车制造厂、矿山机械制造厂、发电厂、水泥厂的建设,它将是光芒万丈的工业新城。 如果它过去的古物已值得欣赏,如果新煤层出煤已值得欢呼,则大同的未来的新建设当然更值得我们憧憬了。 P19-2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