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说闪击战(1939-1942)
分类
作者 (英)伊恩·巴克斯特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闪击战”,即动用一切力量和手段,快速且竭尽全力地对敌人发动突然袭击,力争迅速和决定性地夺取战争的胜利。果断而又冒险,是“闪击战”的特点。

本书的历史照片来源于德国的400张从未公之于世的照片,介绍了纳粹德国入侵波兰、法国和低地国家的战役以及由隆美尔统率“非洲军团”横扫北非的战役,披露了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和占领苏台德区时期的秘密照片。

内容推荐

本书以400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为索引,图文并茂地介绍了1939年至1942年德国入侵波兰、法国和低地国家的战役以及由隆美尔统率“非洲军团”横扫北非的战役。并且首次披露了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和占领苏台德地区时期的秘密照片。

本书历史事件叙述生动,图片说明详尽深刻,是读者了解二战历史不可多得的好书。

目录

第1章 德国复苏

第2章 “闪电战”出笼

第3章 西线战役

第4章 进逼敦刻尔克

第5章 日暮西山

第6章 沙漠危机

第7章 最后一搏

试读章节

第1章 德国复苏

希特勒的战前赌博

从1933年1月担任德国元首开始,阿道夫·希特勒便为自己如何实现政治及军事野心制订了一套明确的计划。他认为,若想重新武装德国。首先必须修改《凡尔赛和约》。于是希特勒在随后两年内不断地武装和发展德国军队,而且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以免引发“凡尔赛体系”的主导大国对德国产生怀疑并对其发动预防性军事行动。根据指示,到1934年10月,德国军队将从10万人增加到30万人。其中,德国海军开始启动一项新的造船计划,空军积极设计新型作战飞机,军事飞行员以“航空运动联赛”等民间活动为幌子加紧训练。

1935年1月,德国武装力量快速扩充,同时德国空军部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大幅度提升了飞机的生产数量。3月中旬,德国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截至1936年秋,德军陆军已扩充至36个步兵师和3个装甲师。德军装甲部队的一系列成功演练,使希特勒及陆军领导人坚信装甲部队这种新型战争机器的作战威力无坚不摧。于是,德军开始大幅增加对装甲部队的运用,把步兵师编组进摩托化师,增强战斗及战术机动能力。希特勒确信,大力扩充装甲及摩托化部队,将有助于德国陆军实现“攻势防御”或其他“更具有野心或更长远的目标”。

重占莱茵兰非军事区

希特勒认为利用实力增强的德国军事力量夺取莱茵兰非军事区的时机已到,决定采取行动。莱茵兰地区环绕德国的整个莱茵河西岸区域,涵盖莱茵河以东长达56.3公里(约35英里)的地带,包括波恩、科隆及杜塞尔多夫等重要城市。根据1919年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德国不得在莱茵兰地区设置防御工事、驻扎军队或进行其他任何军事准备。

在希特勒看来,目前莱茵兰非军事区的设立令人无法容忍,他下定决心,务必要重新占领该地区,他也知道这一冒险行动很可能会引发法国和英国的军事报复,但仍毅然付诸行动。1936年3月,一支仅为3万人且无任何支援的德军正规部队向位于科隆的霍亨索伦大桥进军,开始执行所谓的“冬季训练”作战行动。在大桥上,成千上万的当地民众簇拥成群夹道欢迎,桥的两边插满了鲜花和纸制花环。真是往事如梦,恍若云烟!记得10年前西线战败后,撤退的德军成群结队、灰心丧气地途经同一座大桥。今天。他们又回到了这里!其实,德军19个步兵师中,当天跨过莱茵河的只有3个师,并获令一旦遭遇法国陆军部队的反击,立即边战边退。但事实却出人意料,法国及其盟友英国没有采取任何军事报复行动。这使得希特勒孤注一掷的赌博行动成功了。于是希特勒进一步侵吞欧洲、扩张土地的野心开始不断酝酿、发酵。现在,希特勒的注意力牢牢地盯在下一个目标上:吞并奥地利。

吞并奥地利

在希特勒看来,纵观德国历史,奥地利显得非常重要且不可分割。希特勒相信,正如侵入莱茵兰地区一样,英国和法国不会对其“东征”采取军事报复行动。尽管如此,他仍需要制订更为周密的军事占领计划,以期稳中求稳。无独有偶,不久奥地利总理库尔特·舒施尼格为希特勒提供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舒施尼格和奥地利国内的纳粹分子之间的矛盾日趋扩大,纳粹分子企图在维也纳发动政变,推翻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积极敦促奥政府满足德方要求,宣布特赦国内政治在押犯,其中主要是纳粹分子。为了进一步向奥政府施压,他下令在德奥边界地区举行军事演习。

希特勒对舒施尼格的愤怒与日俱增,不断发出威胁,但舒施尼格并未被吓倒。仍试图采取强压手段来平息日益恶化的国内局势。1938年3月12日,舒施尼格宣布就奥地利的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投,但投票仅限于24岁以上的公民。可是,在当时纳粹支持者多为年轻人,特别是到后来,几乎所有纳粹分子均被拒之投票的门外,一直声称不愿付诸武力的希特勒,不得不制订直接入侵奥地利的军事计划。

开始,希特勒向奥地利发出准备发动军事入侵的威胁。他每隔一个小时便向奥政府及总统威廉·米克拉斯施压一次,并逐渐加大力度。在3月12日夜间,舒施尼格(不久即被阿图·冯·赛斯一英夸特取代总理一职)被迫发表广播讲话,向纳粹领导人保证绝不会采取行动反击德国的入侵。这令希特勒稍感心安。在这之前,他还担心,一旦发动对奥军事入侵,不仅可能牺牲日耳曼族同胞,还可能招致外国势力的干涉。

3月13日8时,希特勒的军队开始蜂拥进入奥地利。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奥地利设置的许多边界屏障是被民众自行拆除的。在外界看来,此次行动不像是军事入侵,而更像是一次壮观的游行。在坦克、马力运输队伍及步兵鱼贯涌人奥地利时,当地妇女和孩童欣喜若狂地高喊着“希特勒万岁”等口号,鲜花犹如雨点般向士兵身上抛去。德军坦克身缀绿草并插着德奥两国的旗帜。整个奥地利淹没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欢乐海洋之中。就连希特勒本人也大为兴奋:德奥并成政治联盟的序幕终于拉开了。

攫取苏台德区

在一路凯旋、不费一枪一弹地吞并奥地利后,希特勒对其党羽弗伦茨·哈尔德将军说,“这将对捷克斯洛伐克不利”。言下之意,不用多说。德奥合并严重地打破了捷克斯洛伐克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均势。捷克斯洛伐克与奥地利不同,它拥有一支较为强大的军队。希特勒把捷克斯洛伐克视为肘腋之患由来已久,早在1933年前,就认为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它与英国和法国保持有政治联系。几乎就在刚刚吞并完奥地利。希特勒便马不停蹄地拟订有关方案,向捷政府提出苏台德区问题。苏台德区位于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居住的主要是讲德语的捷克人。希特勒曾宣称他不能再容忍苏台德区的德意志人仍在遭受捷政府的压迫。1938年5月20日,他向将军们演示了一个攻击捷克斯洛伐克的临时性方案,代号为“绿色行动”。针对德军动向,捷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命令国内实施局部动员。与此同时,英国和法国相继警告德国,采取任何军事行动都将面临严重后果。在此值得指出的是,希特勒打算首次运用“闪电战”或者“闪击战”战术来攻击捷克斯洛伐克。对于“闪击战”这一战术理念来说,拥有快速机动的坦克和夺取制空权非常重要。希特勒确信,在这场新型战争中,德军不需要很长时间便能击败并控制捷克斯洛伐克。

后来,英国和法国逐渐卷入到这场战争中。两国政府一再督促捷政府向苏台德区德意志人作出让步,以示妥协。实际上,只要德国愿意谈判,英国已在很大程度上准备让德最终占有苏台德区。希特勒再度发出威胁。慕尼黑会议上,英、法、德、意四国在没有捷代表出席的情况下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希特勒从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和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那里获得保证,他们将会促使捷放弃苏台德区,交还给德国。这一切都没有与捷政府进行任何协商。

1938年10月1日,在开进苏台德区时,德国国防军又一次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在道路两旁、散乱的村庄和城镇里挤满了捧着鲜花的苏台德区德意志人,他们争先恐后向德军送上荷兰产的杜松子酒,表示欢迎。此时此刻,德军士兵也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现在的身份是血肉同胞或“解放者”。然而,他们在欧洲采取的下一步行动再也没有享受过如此待遇。

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尽管希特勒再次兵不血刃地攫取了苏台德区,但他仍对《慕尼黑协定》心怀不满,认为西方国家企图利用协定限制德国的军事行动自由,阻止其向东方发展的野心。对于希特勒来说,协定在不需要的时候只是一张废纸而已。他决定随时撕毁这份他亲自签署的“可怜的协定”,它阻挡不了德军向捷边界不断推进的步伐,他绝不能容忍一个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继续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在德国国防军开进苏台德区仅三个星期后,希特勒便开始为全面消灭捷克斯洛伐克寻找时机。此前,他曾利用苏台德区德意志人反对捷克政府,现在打算采取类似方法,利用斯洛伐克人来为其服务。5个月以来,希特勒一直企图鼓动斯洛伐克人宣布全面独立。捷政府对斯洛伐克人的分离行动表示愤恨,并于1939年3月9日宣布解散斯洛伐克政府。希特勒立即抓住机遇采取行动。5天后,捷政府试图极力避免德国的入侵。希特勒无动于衷,向捷总统埃米尔·哈查发出威胁:如果捷部队不放下武器,他将立即下令轰炸布拉格。哈查因受到惊吓而导致心脏病复发,深受精神和病痛折磨的哈查最后被迫同意签署一份公报,将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转交到希特勒的手掌之中。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派遣军队挺进并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3月23日。出兵立陶宛,占领聚居大量德意志人的梅麦尔市。在成功进入梅麦尔两周后,1939年4月3日,希特勒又向德军下达了一份绝密指示,开始执行代号为“白色行动”的入侵波兰的方案。

P1-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