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充分体现了理论研究的深度和资料运用的广度,具有全新的、完整的、系统的可操作性。并且还具有全新的理论视角、全新的创新观念、全新的操作方式、全新的文化视野、全新的认知价值。“让生命赞美城市”及“让城市赞美生命”,给人以终极价值的解释,在探讨“城市文化资本”意义的同时,又能够让人理解或者重新审视人生的文化价值与资本意义。全书自成体系,思维方式独特,具有鲜明的学理性、学术性、操作性和科学性,充满思辨性思维、哲理性价值取向和创新性的非常规性思考。
再版前言——用生命赞美城市
第一章 “城市文化资本”理论建构——城市永续动力的探求
一 从文化资本到“城市文化资本”:公共资本的建构
(一)文化资本隐喻与现代“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
(二)从“资本”到“文化资本”再到“城市文化资本”
(三)“城市文化资本”与“让文化资本成为大众手里的武器”
二 嬗变与涵容——“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
(一)认识“城市文化资本”——城市社会变迁的选择
(二)创造“城市文化资本”——核心性资源要素的开发
(三)整合“城市文化资本”——文化符号象征与价值
三 “城市文化资本”的社会属性——市民社会的结晶
(一)城市社会空间的文化资本意义——“空间的再生产”与价值属性
(二)现代城市空间的流动——变异与区隔
(三)“城市文化资本”——“新城市文化建设”
第二章 “城市文化资本”的生产场域——城市文化模式
一 “城市文化资本”的崇高化——本质与特质
(一)至尊与质性——伟大城市文化的建构
(二)“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概念的类”
(三)价值判断与感知——文化误区与法则
二 “城市文化资本”的系统化——原点与逻辑
(一)城市精神与理念一城市为谁而存在
(二)城市行为与理智——永不落幕的戏剧舞台
(三)城市视觉与理性——城市是生活的艺术
三 “城市文化资本”的结构化——转换与建构
(一)城市形象的功能结构属性——文化资本要素的“束集”
(二)城市形象的文化结构属性——让现实的创造成为未来的传统
(三)城市形象的社会结构属性——“后都市主义”的建构与先行
第三章 城市意象要素与“城市文化资本”
一 城市形象文化感知——“意象”要素的理论解读
(一)城市“道路”的文化意义与城市形象
(二)城市边界(Edge)与城市形象
(三)城市区域(District)与城市形象
(四)城市节点(Node)与城市形象
(五)城市标志物(Landmark)与城市形象
二 大众对城市形象总体感知的文化特质
(一)城市整体感知与总印象
(二)城市文化特质与“感觉中的城市”——大众的城市感知与文化误区
(三)城市景观与城市形象印象的文化要素—一陌生的记忆
三 城市意象要素终极价值——人类最本质的感觉:自我、自然与自为
(一)景观的文化资本意义一一经营与细节品位
(二)城市景观要素的再构建——汲取中国古典文化的景观意象
(三)城市生活方式艺术化特质——公共空间的城市格调意象
第四章 中外城市形象理论研究——城市新文化行为的塑造
一 国外城市形象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
(一)古典时代权力、宗教与自然取向
(二)中世纪的人本主义取向
(三)工业化后的“城市造美运动”——“田园城市”的理想类型
二 当代中国城市形象理论发展与实践
(一)传统城市政治与城市空间再生产
……
第五章 城市整体定位模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属性
第六章 城市精神理念系统构建——“为人民重新设计城市”
第七章 “城市文化基因”与城市文化行为——城市社会进化的人类学与城市社会学视角
第八章 城市景观符号的社会认知——“城市文化资本”要素的整合与创新
第九章 “城市文化资本”运作与城市品牌形象营销
第十章 让城市赞美生命——为人居立大典
第十一章 欧洲中世纪城市文艺复兴与21世纪“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的批判与前瞻
参考书目
跋——心路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