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瑾菁编著的《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智”字溯源,“智”德一般要求及“智”德的当代实现。第二部分由名句名段构成。第三部分选取了“晏子的故事”“曹冲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等中华传统美德典型故事、建党以来的英雄人物、“感动中国”人物以及历届“道德模范”的故事释义中华美德。本书阐述对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道德准则,通过故事对青少年读者进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帮助其提升道德素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智/中国人的美德 |
分类 | |
作者 | 吴瑾菁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吴瑾菁编著的《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智”字溯源,“智”德一般要求及“智”德的当代实现。第二部分由名句名段构成。第三部分选取了“晏子的故事”“曹冲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等中华传统美德典型故事、建党以来的英雄人物、“感动中国”人物以及历届“道德模范”的故事释义中华美德。本书阐述对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道德准则,通过故事对青少年读者进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帮助其提升道德素养。 内容推荐 吴瑾菁编著的《智》针对市场上缺少人情、人理、人心的道德教育读物,专门为广大未成年人精心打造。要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首先须有好的读物。《智》力求适应这一社会需要,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凸显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力求有一定的创新性。 目录 第一辑 解析篇 “智”字溯源 智德的一般要求 智德的当代实现 第二辑 菁华篇 背诵部分 熟读部分 第三辑 范例篇 机智的晏子 弦高犒师退秦兵 萧何的故事 梁亭夜灌瓜 诸葛亮的“奇”与“妙” 聪明的秘诀 机智救人小英雄 刘罗锅智告贪官 小蔡锷智讨风筝 贺龙智擒走私犯 汲潮智审间谍案 敢于创新的霍英东 永攀高峰的“煤黑子”马万水 吴大观的人生智慧 导弹之父——钱学森 用智慧读懂“地书”的人 发明家包起帆 智慧报国的邓稼先先生 能工巧匠邓建军 用智慧赚外国人的钱 知人善任的智慧故事 俞敏洪的智慧与努力 创新就是做别人不敢想的 李肇星的机智 空姐智救被拐儿童 试读章节 “智”是机智。是创新的应变 一个被称为“智慧”的人不仅知识渊博、明辨是非,还必须能够针对复杂情况自如应对,灵活机智,还能见微知著,未见于萌。在当代,我们更是需要这种“智”的能力,需要有创新的开拓意识,机智的应变能力。 机智才能让德性更完美。一个人具有德性固然是好的,但如果不会正确地运用他的德性,结果就不会很好,甚至可能是非常糟糕的:只有智慧地运用德性,才能使德性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董仲舒说:“莫近乎仁,莫急于智。不仁而有勇力材能,则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辨慧狷给,则迷而乘良马也。”(《春秋繁露·必仁且智》)意思是说,仁和智这两种品德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不仁而有勇、力、才、能,就好像情绪不稳定的人拿着锋利的武器;不够智慧的人,而辨、慧、狷、给,就好像看不见路却骑着好马一般。为什么要将“仁”与“智”并举,董仲舒说得很明白:“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一个人光有仁爱之心而无分辨能力,就会以善为恶、以恶为善;一个人光有知善知恶之能力而无仁爱之品格,就可能导致实际行动中的不作为。可见,智慧对于人的品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机智才能让我们远离不必要的灾祸。机智的人是能见微知著的人,是能对事情的发展趋向做出正确预见的人。这样的人,就能在事情发展的时候做出正确判断,免灾避祸。正如古人所指出的那样:“智者见祸福远,其知利害蚤,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一个智慧的人总是能预见祸福,能早知利害,能见始知终。我们都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故事中讲的那个塞翁就是这样的一位智者。他能够比别人更早知道事情的祸福与利害,也就能更早地规避灾祸的发生。当然,这样的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与实践获得的宝贵经验,是丰富人生阅历的累积,是明谋善断能力的体现。 机智才能使我们随机应变。事物的表现与事情的发展总是复杂的,在我们面对复杂情况时,就需要有机智的品德,能够随时应变。在《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臣闻客有远为吏而其妻私于人者,其夫将来,其私者忧之,妻日‘勿忧,吾已作药酒待之矣’。居三日,其夫果至,妻使妾举药酒进之。妾欲言酒之有药,则恐其逐主母也;欲勿言乎,则恐其杀主父也。于是乎佯僵而弃酒,主父大怒,笞之五十。故妾一僵而覆酒,上存主父,下存主母。”故事是说,一个在外为吏的人,他的妻子与人有私情。为免私情败露,他的妻子准备了药酒要毒害他。妻子的侍女知道以后深感忧虑,如果不告诉主人酒中有毒,主人就会被杀;如果说了,主母又会受到伤害。于是,侍女在进酒的时候,故意把酒打翻,被罚受笞刑。在苏秦看来,这就是机智的应变,这位侍女故意把酒打翻,虽然受了笞刑,但既保存了主人不受伤害,也避免了主母受到责罚。当然,这个故事在今天看来,和我们现行的法律要求有很大的出人。但是,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状况时,机智的品德可以化解灾难,使事情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今天也会面对一些复杂的生活状况,如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处理好自己父母与妻子的关系;在职业生活中,如何处理好上级与同事间的关系;在学校生活中,如何处理好老师与同学问的关系。这些事情都需要有机智的应变,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件,委婉妥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采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事情的发展。 P11-14 序言 “美德”是什么?在有些人看来,就是埋头傻干而不计报酬多少,与人交往而甘愿事事吃亏,不考虑个人得失而时时奉献,因此,“美德”不过是忽悠傻瓜的着数,“高尚”无非是中着儿的蠢人才会去追求的做人境界。在这些“智者”的眼里,只有名利权位、声色犬马才是值得去追求的,而“美德”则不值一文。这种想法,让我们想到了丛林中的狐狸和狼。那些“智者”的智慧,也不过是丛林之中狐狸和狼的智慧。对狐狸和狼来说,甚至对只图利益的“小人”来说,美德确实什么都不是。但是,我们到底是要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建设成一个美好的人类世界,还是要把它变成一个绿色丛林?丛林之中,没有谁永远都是强者,即使老虎、狮子也不例外。当那些信奉丛林规则的“智者”成为“更智者”爪下的一块肉时,他的智慧又在哪里々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因为占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真正的赢家应该是淡泊名利、以德服人的人。 在有美德的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同时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俗语也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代代相传的“富润屋,德润身”箴言,是以往高贤大德的切身体验,决非忽悠人的虚言。 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强于孤军作战。人之所以能够胜过万物,就在于人与人之间能够合作起来。 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自己的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经提出过“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的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操守,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的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的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这就是真正的“惠而不费”。 新中国成立已有六十余年,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余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和赞叹的成就,中国人民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然而,中国社会的道德风气却很不如人意急功近利的追求、冷漠的处世态度、庸俗的休闲生活,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写照。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法纪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潜规则大行其道,假冒伪劣层出不穷,这已经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道德的沙漠化现象开始初露端倪。因此,道德文明的建设已经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历经数千年传承、融汇时代精神的美德,是中国人思想道德的灵魂,是构筑中国人时代精神的血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为了弘扬美德,我们组编了《中国人的美德》丛书。丛书针对市场上缺少人情、人理、人心的道德教育读物,专门为广大未成年人精心打造。要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首先须有好的读物。本丛书力求适应这一社会需要。丛书力求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凸显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力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如果此套丛书能够激发起广大未成年人对中国人的美德的兴趣和向往,我们将感到无上的荣幸和欣慰! 焦国成 2013年6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