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云深不知处(南怀瑾先生辞世周年纪念)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雨虹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和先生的闲聊,他对三件事儿论及较多:文化断层、读书无用和儿童读经。其实三件事儿就是一件事儿,那就是先生对中华文化被遗忘危险的深切担忧。在这点上,先生真的是殚精竭虑,奔走疾呼。文化和历史,是一体两面,文化断层源于对历史的漠视,要客观对待现代尤其是东学西渐之后发展起来的文明,因为现代文明仅仅只是一个新方式,历史和传统文化读“通”了,就一通百通,再结合现代文明,就拥有了智慧人生。他觉得中国这一百多年来,积弱贫困的根源是文化教育的问题。换言之,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教育弄好了,断层的文化就能再度接续上。他甚至不惜用极端的表达来展露内心的忧虑:“我常常戚到,国家亡掉了不怕,还可以复国,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期威胁人类最大的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病。”“读书无用”和着重文化教育之间并不矛盾,先生在“读书无用”中的读书是有特定指代的。他觉得如果读书目的只在学位,是很可悲的事儿。尤其是中国农村的父母省吃俭用一辈子,砸锅卖铁就为了供孩子念书,结果孩子培养出来,居然是远离父母,也没有为家乡建设出力,’那在先生看来读书不如不读。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先生的身上集中了传统知识分子的理念,读书、为官都是像尧、舜、禹一样的精忠报国,无私忘我。读书不是读出个书呆子,而是要头脑聪明,会做事,用句现在的表述,就是智商和情商要齐头并进为好。对当代的教育制度,先生是抨击最多的。“消磨天下英雄气,八股文章台阁书”,为了考试,小学读的书,中学没有用了,中学读的书,到大学也没有用了。大学读的书,对职业帮助不多。十一二岁的当代“天下英雄”已经被考试把头脑和眼睛都消磨掉了。他是切身体会,有戚而发。

先生诗词歌赋,随手拈来。兴之所至,吟哦传唱。有天下午,他吟唱起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古意扑面而来,身心愉悦。他的底子据说都是十几岁时候读的书,一辈子受用,越来越好,越熟越好。所以先生亲自创办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以期从新生代上实现复兴,消弭文f匕断层。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很好地在实践了先生理想的教育目标一敬业乐群。如果说1998年金温铁路全线通车,是完成了一千六百万温州父老的梦想,那先生一生的贡献都无不在实践铺设一条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人走的路”。所以后来听说我们学院针对毕业后的校友,办起了国学人文研修为主的后EMBA项目时,先生特别高兴,连连赞许,还特地为我们推荐师资。

先生格局宏大,是因为他站得高,看得多;胸中自有千壑,是因为他有一双看透世情的眼。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洞明和练达的背后是对历史的“通”。如果说哈佛商学院的MBA课程之所以被国际企业界奉为圭臬,是因为它的案例都是来自于当下的商战实践,取的是横截面。那先生所掬起的波澜壮阔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无疑是观照今天的最佳范例,取的是竖截面。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先生善于举一反三,读深读透典籍。先生的字里行间都在鼓励我们建立一种卓然不拔,伫立风雨艰危中的精神。先生说《孙子兵法》十三篇,真正重要的是一个“势”,换言之,一个时代的潮流,一股社会的大趋势。纵观先生一生,在对历史大势的把握上,精准及时。每次都能踩对点,这背后是学识,是眼界,是胸襟,是睿智。看得透,还很宽容,这就是先生的魅力。对于人情既能享受“相濡以沫”的际会,又可以忍受“相忘于江湖”的离别:既经得起激情荡漾,又熬得住颠簸折腾,这是与他十年相交,从先生身上学到的最大的增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是而已。P11-13

书评(媒体评论)

南老师在传道授业上,运用的不仅是书上的文字、耳朵听的话语,而是学生全体身心的所思所感。他运用情绪和情感之娴熟,就像西方逻辑学家运用计算尺一样。这是我接触过的最有见识和最强有力的教学方法。

南老师认为我们正经历一场划时代的变革,这次变化的深刻性不亚于——甚至超过——西方后蒙运动及工业革命或中国春秋时期的变革。他讲到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生活并活得有意义时,讲解了战国时代的著名谋略家苏秦的故事。

一个政治家最需要领悟什么?最后我明白,那是苏秦对自身灵魂和心灵的精确勾勒。他训练的是自己的直觉,因为在一个无法预测的乱世,我们唯一的办法是依靠自己的直觉。

J,c.Ramo雷蒙

目录

编者的话

学术教化

云深不知处

问学三十载

扫去历史文化千年尘封再现传统智慧本地风光

南怀瑾的学问与修行

南怀瑾:正确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时代

南老师与生命科学

我从南老师学了些什么

南师的教化

南老师的启发

亦师亦友

香江十年怀师万千

难忘太湖一杯茶

相识南怀瑾先生

老师与父亲

老师就是一部经

跟随南师的日子

明月映蓝天

因缘学习

从学南师二十年

心随南师远行

平凡中的伟大

我给老师拍照片

如果没有那一天晚上

一剑霜寒四十州

最珍贵的因缘

怀念南师

拄杖横挑风月去由来出入一身轻

南怀瑾老师的几件小事

无上因缘不思议

序言

这本纪念集,共收录了廿七篇纪念文,来自京、上海、台湾、香港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地:作者有企业家,有学者,有医生,有教育家,也有艺术人、律师、公务员、自由业者和金融界人士。

作者之中,有与南师怀瑾先生相识四五十年者,也有与先生从未谋面者,观点戚受各自不同,但所言皆引人入胜,戚人至深。

这里要稍作说明的,有两篇文章,一篇的作者,与先生相识最久,超过半世纪:他的(老师与父亲)一文,记速了南师早年(一九五六年)在台湾,与杨管北先生的结识与交往。杨老幼读古典,学养深厚,且有识人之智,支持南师讲学与生活,二十年交情如一,直到一九七七年去世。

另外一篇颇为特别的,作者是美国人雷蒙,他是基辛格事务所的副总裁。二○一二年的一月,他再次前来问学南师,并自带一封译好的中文信,列出问题向先生请教。

当晚编者尚在台北未回,忽然接到南师的电话,说:“今天海英又带那个美国人雷蒙来了,他问的问题很有意思……”

中西文化背景不同,观察思考方向自然也不同。本集将这封信附在他的纪念文之后,并编入南师临时的简单回答,以飨读者。

金风送爽,又是一年秋来到,想起去年种种一切,怎不神伤。

今年元夜时 明月照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青衫袖

刘雨虹

二○一三年九月

内容推荐

这本《云深不知处(南怀瑾先生辞世周年纪念)》(作者刘雨虹)是南怀瑾先生的纪念文集。

《云深不知处(南怀瑾先生辞世周年纪念)》收录了《我从南老师学了些什么》;《老师就是一部经》;《如果没有那一天晚上》;《拄杖横挑风月去由来出入一身轻》;《无上因缘不思议》等作品。

编辑推荐

南怀瑾先生于2012年9月逝世后,他的家人、学生撰写了许多怀念文字,有的谈追随南先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历、体会,有的谈南先生的生活轶事,有的谈南先生的各种著作的文化精神。从各个角度展现了一位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令人景仰的宗师风范。

这本《云深不知处(南怀瑾先生辞世周年纪念)》(作者刘雨虹)是其纪念文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