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之魂(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编著者张书华。
19世纪,中国与外国,尤其西方列强打交道的历史,使中国封建社会受到猛烈冲击,几千年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及传统在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博弈过程中败下阵来。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感受到的大都是受人欺负受尽屈辱的历史。然而本书所反映出来的却是振奋人心,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段历史。中国人是作为英雄的人物,在美国这片土地上战斗,抛洒热血,为美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并获得今天美国人民的尊敬,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提供了一个历史范例。 小说主人公艾德华是中国孤儿,被美国船长收养带到美国,在美国内战中参加了部队。在战场上,又遇到了同样是中国移民的佟威和贾宏达,在生死搏斗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佟威战死,贾宏达回国创建了上海仁同医院。小说中另一个人物是“华籍美人”兰德尔,作为原籍美国的中国人,在上海卷入了美国内战中著名的“特仑特事件”,也做出了他的贡献。 中国人对美国内战这一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所做的贡献,一般民众所知甚少。通过这本小说,希望使读者深切地了解到中国早期移民在美国这片土地上的奋斗经历。
《狮之魂(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编著者张书华。
《狮之魂(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内容提要: 19世纪中国与外国,尤其是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受到猛烈冲击的历史,几千年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及传统在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博弈过程中败下阵来。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感受到的大都是受人欺负、受尽屈辱的经历。然而本书所反映出来的却是振奋人心、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段历史。中国人是作为英雄的人物,在美国这片土地上战斗,抛洒热血,为美国的发展作出贡献,并获得今天美国人民的尊敬,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提供了一个历史范例。
引言/ 2008 年7 月30 日,美国第110 届国会表达的敬意
第一章 美国货轮上发现的中国孤儿
第二章 艾德华进了少年犯管教所
第三章 艾德华和黑人伙伴杰米家的故事
第四章 在波士顿,艾德华遇到了丽儿和佟威
第五章 丽儿和佟威的身世
第六章 战争终于爆发了
第七章 艾德华的挪威妻子
第八章 佟威被抓进了战俘营
第九章 丽儿家破人亡
第十章 希斯将军
第十一章 艾德华遇到了来自中国的随军牧师助理
第十二章 随军牧师助理贾宏达救了艾德华的命
第十三章 贾宏达回中国去了
第十四章 彭通向贾宏达谈起了他的身世
第十五章 兰德尔这个中国军官准备为美国内战打仗
第十六章 兰德尔的中国身份救了他
第十七章 “红玫瑰酒吧”里发生的惨案及海盗们的介入
第十八章 埃尔默盘算着如何从上海那里捞到更多的钱
第十九章 彭通参加了进攻盐场的战斗
第二十章 彭通把血洒在了美国
第二十一章 贾宏达救了自杀的中国商人
第二十二章 贾宏达和柳金妹一起亲自尝试曼陀罗花的戒毒功效
第二十三章 贾宏达参与创建了上海仁同医院
第二十四章 佟威和丽儿和凡妮一起去完成秘密任务
第二十五章 佟威壮烈牺牲
第二十六章 艾德华得享天年,活到了93岁的高寿
附录 本书所依据的文献资料
(一) 美国第110届国会2008年7月30日通过的415 号议案
(二) 美国第110 届国会在讨论415 号议案时国会议员的发言(节录)
(三) 1863 年7 月12 日《纽约时报》关于在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的报道
(四)林肯总统
(五)丹尼尔· 希克里斯将军
(六)谢尔曼将军和火烧亚特兰大
(七)“野兽”巴特勒将军的“强奸合法令”和绞刑命令
(八)三个国家的马格茹德将军
(九)申请参加美国内战的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
在考虑如何将我们前辈这些光荣的奋斗历史介绍给我们国人时,我没有考虑写成一个介绍历史的资料,因为第一,资料太少太零碎,写不了多少页纸就完了,第二,纯粹的历史对广大的民众来说缺少吸引力。我想不如利用有限的资料加上自己对当时历史的理解,创作一些故事,而写成一本小说,更容易被广大读者接受。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小说完成了,摆在了您的面前,题目叫作《狮之魂——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中国士兵不过是些普通的士兵,也没有做出多少轰轰烈烈的事迹来,以“狮”作喻是不是有些拔得太高、太过分了?
这里我要答复一下,为什么将他们比喻成“狮子”,这可不是我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1863年7月12日,当时美国最大、最有影响的报纸《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亚洲人的美国内战历史:中国战士死于葛底斯堡》,文章描述了一个名叫约翰·汤米(John’Fommy)的中国战士在美国内战中英勇作战,最后光荣牺牲的故事。文章两次称他为“狮子”,以至于为“伟大的狮子”(Great lion),这就是小说题目“狮子”的来源。我想150年前,人家美国人尚且称我们中国战士为伟大的狮子,在今天以他们的故事为蓝本的小说题目中,我们称我们自己的战士为“狮子”应该不太过分吧。
这本小说中,出现了五个中国“狮子”,我把他们的来历分别介绍一下,着重说明一下每个“狮子”的亮点,希望能通过他们,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出我们先辈在美国的奋斗。既有在美国大陆上的,又有回到中国的;既有他们的战斗经历,又有他们的感情生活;既有黑头发黑眼睛的,又有黄头发蓝眼睛的;既有陆军的,又有海军的。
第一,艾德华,他的历史原型就是200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议案中提到的从上海来的艾德华·戴·柯霍塔(Edward Day Cohota)。他是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历史资料最丰富的,也是美国国会议案把他列为首位的原因。他从幼年时代来到美国,参加美国内战,直到93岁高龄在美国去世,他在美国的一生经历虽说没有详尽的细节,但是经历是完整的。本书就是以他的一生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其他人物都是与他发生联系而发展起来的,详见小说结构图。他的亮点就是“美国国会415号议案中所纪念表彰的第一人”。
第二,佟威,如上所述,他的历史原型是《纽约时报》1863年7月12日的一篇文章中称之为“伟大的狮子”(Grelion)的中国人约翰·汤米(John’Fommy)。
第三,贾宏达,他的历史原型是历史上有着明确记载的参加了美国内战,后来又回国参与了上海同仁医院创建的Hong Neok Woo。鉴于同仁医院今天仍然是有名的医院,因此他的亮点就是“创建同仁医院的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
第四,兰德尔·罗达斯,他的历史原型是过去我们翻译为华尔(Frederick Townsend Ward)的中国人(不是美籍华人,而是华籍美人)。这必定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过去的罪名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但是历史界、文学界很多观点也在“与时俱进”,当年我们上小学、中学历史课的时候,曾国藩也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那时他是百分之百的反面人物。今天呢,赞美曾国藩的文章和作品那简直是随处可见。对于华尔,我们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历史地去看。我在这里强调的是,他是为美国内战战斗的中国人。他的亮点就是“参与美国内战的黄头发蓝眼睛的‘中国人’”。
张书华所著的《狮之魂——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读了这本书的书稿并检阅了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感到作者做了一件对增进中美人民的友谊非常有意义的事。
历史学家将中国和美洲的交往追溯到15世纪甚至更早,比如,中国的航海家郑和比哥伦布更早就到访过美洲,然而文献阙如,这些历史的悬案留待后人去探个究竟吧。我们现在更应该关注的是中美两国都认可的、对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那些珍稀历史瞬间,《狮之魂——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所反映的就是这样一段历史史实。
美国国会能够通过415号议案,是建立在翔实调查和深入研究基础上的。议员们在辩论此议案时,对中国勇士为联邦赢得内战的胜利而表现出的那种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讴歌和赞颂,这绝非是信口开河的无稽之谈,或者是随便几句讨好的言辞。首先,这些国会议员们相信这些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其次,美国国防部网站、美国陆军网站等等权威性的资料来源,都说明美国主流社会是认可这些历史事实的。
遗憾的是,我们先辈的这些光荣事迹被美国人抢先了一步昭示于世,而我们中国人自己反倒遗忘了。现在,《狮之魂——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将再现这一段历史,可以说是对长眠于异国的同胞的英灵莫大的慰藉。而用小说这种形式来表达,我能理解作者的苦衷,因为如果是一个纯粹的历史资料的堆积,受众面可能会减少很多。
我曾经接触过某些文学、文化、艺术、娱乐的作品,描述中美人民过往的历史,常常让我们感到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这些作品里塑造的海外华人形象,有意无意之中流露出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经常是中国人被当猪仔,在肮脏昏暗的底舱里漂洋过海,卖到美国去淘金、修铁路,干各种各样最累、最脏、最危险的活儿,最后都是洋人救世主在救赎我们。
这本书则不同。它的出版是为了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在这里,英雄好汉是我们中国人。连美国最权威的《纽约时报》150多年前就称我们是“雄狮”(Great Lion),我们中国人英勇无比,为解放黑奴的正义事业冲锋在前、抛洒热血,赢得了美国主流社会的普遍尊重。
今天,中美双方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应对全球性的挑战面前,如经济危机、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乃至地区冲突、恐怖袭击,中美两个大国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可以说是谁也离不开谁,合作、共赢是主流,同时矛盾、摩擦和斗争也必然贯穿于中美关系的始终。但是我相信,中美两国人民是希望世代友好的,这本书就足以佐证这种友好的文化与历史渊源。
小说作者张书华与本书的推荐者我的兄长,都是20世纪60年代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毕业生,在美国也都受的理工科的学习和训练,而清华大学又是理工色彩极重的大学。然而就是这样典型的“理工男”,他们能够从人文主义的观点、角度去敏锐地捕捉中美两国关系史上鲜为人知的、而又最能够彰显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史诗般的画面,真是难能可贵。同样,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来出版这样一本人文学科的书籍,也让我由衷地欣喜,因为重视人文科学当下形成了共识。
作者和出版社都希望将这一题材拍摄成影视作品,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构想。影视作品影响更大,传播的效果也更强。如果国内的影视公司能和美国的企业界及影视公司联手,完成这部作品,将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项目。
我从医道改行从政多年,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有着深切的体会,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后续的宣传推广以及影视作品的策划实施,能对中美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是为序。
历史学家将中国和美洲的交往追溯到15世纪甚至更早,比如,中国的航海家郑和比哥伦布更早就到访过美洲,然而文献阙如,这些历史的悬案留待后人去探个究竟吧。我们现在更应该关注的是中美两国都认可的,对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那些珍稀历史瞬间,《狮之魂——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所反映的就是这样一段历史史实。
——张梅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