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滇别院
——致完美主义者
秦滇别院一号院在人民路下段一个小巷的路口,门面很小,不显山.不露水,走进去才发现门后竞别有洞天,里面的精致细节与奢华感受让人惊喜万分。
新建的二号院位置更私密,房间及公共空问的设计都接近于五星级度假酒店的规格,舒适程度在大理古城里可算是首屈一指。
两位老板是发小,都是陕西人,在咸阳长大,有着浓厚的古镇情结,秦滇剐院讲述的是陕西人在大理创造的传奇故事。
◆客栈特色
◆房间硬件设施配置高,卫生间十分宽敞
◆为多人出游配备了美式乡村田园风的公共客厅
◆观景平台开阔舒适,人均面积大
◆轻奢私密的度假酒店风格明显
享乐主义者的作品
朱老板很年轻,法律专业出身,曾经在检察院做公务员。可惜,一板一眼有规律的工作模式不适合朱老板的天性,辞职后的他在西安开了一家酒吧。他天生是个享受主义者,满世界旅行时对住宿要求极高,也就无意识地学到了各种五星级酒店的细节讲究。
在大理古城开这家秦滇别院对朱老板来说是一件不在计划中的事,事实上是朱妈妈旅行来到大理后爱上了这里的生活环境,决定在这边养老。孝顺的朱老板为了让朱妈妈住得舒服,索性开了秦滇别院。他从来没有学过设计课程,但有过帮人做装修的经验,于是也就不请设计师,自己买来一堆设计书籍,下够一番功夫后,亲手打造了秦滇别院。
凭借多年旅行时对酒店的挑剔习惯,不懂设计的朱老板却设计出一座堪比五星级度假酒店的轻奢客栈。可见学习源于生活。
从一号院到二号院,朱老板的设计功底日渐深厚,二号院的精致与完善更甚于一号院。
一号院的小院子里有一个小小的鱼池,旁边是躺椅和藤制秋干椅,白日里是阳光明媚、花团锦簇的小花园,夜晚开灯之后,朦朦胧胧的灯光洒在鱼池周围,看不清景物,只听见潺潺的水声流动,恍惚间让人误以为在温泉酒店度假。
谁说管家必须是英式的
朱老板擅长将自己对生活的挑剔态度运用到客栈的设计理念中,要求每个细节都尽量让住宿的客人满意。但是他认为自己有个大缺点,就是缺乏耐性,不喜欢与人交际。可是朱老板不在乎这个问题,因为他有一个可以与之互补的完美搭档。
秦滇别院的另一位老板有一个罕见的姓氏——帖,帖老板与朱老板是发小。与朱老板大开大合、不拘小节的性格比起来,帖老板完全是另一种人。
帖老板温柔体贴,耐性极好。他担任着秦滇别院里最专业的管家,让每一位住宿的客人都能感受到他细腻的照顾。
“他能做到的事,我可不行。”朱老板毫不吝啬地夸奖着他的朋友兼搭档, “有一次,几位客人要赶早班机,小帖五六点就起床帮他们做面条,我可起不来。”
“真不知道他的耐性怎么那么好,什么事都慢条斯理、不温不火。”当朱老板继续念叨着好朋友的优点时,他一定不知道帖老板同样在背后、同样真挚地夸奖过他。帖老板认为自己幸运地拥有一位非常聪明能干的合伙人。
两个陕西大男人用这样让人感动的方式诠释了男人之间真正的友情,或许也正因为他们的友情如此真挚,性格又能够互补,才能共同创造出秦滇别院这样一家接近完美的五星级客栈。
帖老板打理下的秦滇别院没有刻意的服务,却隐隐弥漫着最体贴、最温馨的照顾,仿佛真的拥有一位专属于自己的私人管家。
在帖老板的热情邀请下,我有幸品尝了他家自己做的陕西风味手擀面,味道绝佳。
度假风的住宿体验
秦滇别院的二号院在人民路下段另一条小巷子里面,院子外没有挂任何招牌,大门紧闭,私密性极强。这里更像一个私人的度假别墅,整体是美国乡村田园风格,以青草绿与象牙白为主色调。花园不大但精致,阳光下的青草、翠竹、鲜红的三角梅清新自然。
一楼的公共餐厅整齐地摆放着木桌、油画效果的动物木椅、大瓶干花、复古吊灯,处处都呈现出田园别墅风情。
二楼和三楼都有宽敞的观景平台,可以躺在舒适的藤制布艺沙发上仰望苍山,远眺洱海,看天外云卷云舒,惬意无比。
二号院最大的特色是房间数量少,每层只有两个房间,却可以共用一个轻奢情调十足的美式客厅。客厅里有单独的液晶电视、复古的美式乡村风格家具、豪华的布艺沙发,适合一大家人度假时聊天聚会。
与大理其他客栈偏重旅行住宿功能相比,秦滇别院完全是为度假而设计的。在他家匆匆住宿一晚会很可惜,最好是住上十天半个月,彻底放松下来享受它提供的完善服务,体会到真正度假的轻松感。
P8-11
大理是我十分熟悉的地方,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选择一个人旅行的目的地。我与大理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于是常常来这里长住一段时间,每一次都会让我感受到莫名的亲切。在我最彷徨的时候我曾爬到三塔寺的最高处俯视整片洱海,也会在午后坐车到观音塘的后院一个人沉思。我甚至还在大理开过店,享受过一段不长不短的“大理人”岁月。
当我得知我的第一本旅行书是关于大理时,我再次感叹了命运的奇妙。这一次来到大理,与往日的心情是不同的。林清玄先生说:“同一个风景,你在桥上、楼上、山上、云上看来却是完全不同的。那是因为你愈来愈高远,愈来愈辽阔了……我们的心要往更高的地方走。”是的,这一趟大理之旅,我的心走向了更高的地方。我走遍了大理许多的地方,从双廊到喜洲、从金梭岛到古城,还有沙溪古镇,认识了新朋友,经历了太多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感动。每走过一个地方,就仿佛经历了一段人生;每住进一家客栈,就如同领悟了一层境界。这样说或许有些矫情,却偏偏又那么真实。这些都是我这一趟大理之旅切切实实的收获。
感谢安曼达客栈的小静,你亲手调制的石榴汁是我最思念的味道;感谢海地生活客栈的卷卷,永远记得我们在雨夜里行走在双廊古镇上的快乐;感谢解花隅客栈的李姐,你的关心是我旅途中最温暖的回忆……还有太多我无法一一写出的名字,你们的每一分善意汇聚成了这本书中最动人的那些细节,是属于你们,也是属于我永恒的记忆。
最后,真挚地感谢《旅游圣经》编辑组,我曾以为自己的第一本书一定是以小说的方式面世,却不料这份意料之外的工作机会圆了我另一个梦想。或许很多年以后回过头来看,这本书在我的人生道路中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有本书中说“人生如是如是,但不只如此如此”。感谢这本书给我的生命带来另一种可能,让我在另一层境界中看到更开阔的风景。
小爱
十多年前,当大多数文艺青年都还热衷在丽江古城里扎堆弹吉他和约妹子的时候,我已义无反顾地成为大理的脑残粉,每年的旅行清单上总会有一个礼拜以上的时间留给大理。在大理的日子,闲适而慵懒,不必做任何的旅行计划,只需要完完全全把自己当作一个大理土著,每天咬着喜洲粑粑,穿着懒人鞋,在那时还寂静无人的人民路下段各条小巷里随意瞎逛,就能享受到最纯正的大理幸福岁月。
“大理究竟哪里吸引你?”朋友们总是这样追问我。事实上,我似乎确实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回答这个问题。
可以骑马上苍山,可以在洱海边吃烤蚌,客栈便宜得让人偷笑,有最新鲜的云南小粒……我用上自己全部的手指头和脚指头都数不清大理吸引我的原因。使尽浑身解数后我终于总结出一点——大理最大的魅力在于住在大理的人。
在大理古城闲居的日子,最有趣的是一大早起床,跟着白族阿妈一起到菜市场逛集市。装作熟稔的姿态混迹在当地人中,见识别处看不到的本地特色,与摊主们砍砍价,是感受大理本土人文氛围的最好方式。逛完早市,便可以去寻觅文艺范儿浓郁的店铺,与老板们聊天交朋友。那些从世界各地搬到大理的新移民,都是有着自己独特人生经历的妙人儿,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和人生哲学,是大理旅行中的额外收获。
即便荏苒时光中如今的大理已改变了当年的模样,但这些在大理开着咖啡馆、客栈、餐厅的老板们依旧保持着“大理人”必有的文艺情调与价值姿态。站在过客的视角欣赏他们的人生,仿佛在翻阅一部部无字的书,从中领悟语言难以传达的境界,这是我在大理旅行中独一无二的感悟与最难忘的美妙体验。
“你这么熟悉大理,那推荐一些特别的景点给我们吧!”朋友们总是这样对我说。
这个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的问题,却让我伤透脑筋,也无法回答。原因是在我的心中,大理从不以什么特别的景点著称。这里的每一家客栈、每一个咖啡馆、每一座书店、每一条小巷都是独一无二的景点。从日出到日落,在大理的每一分钟都是漫步在特别的景点里,吃饭、睡觉、闲逛、看书、泡吧,对于大理的旅人来说,不过是移步换景——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都是与众不同的风景。因此,每个热爱大理的旅人都有自己收集的无法复制的景点:某座咖啡馆里的旧椅子、某个爱讲笑话的客栈老板、某张自己拍摄的明信片……一份专属的记忆就是一片私密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只属于自己的大理景点地图。
在这本书里与大家分享的,正是我心中珍藏的关于大理最美的私密风景,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欢迎光临“夏洛克式记忆宫殿”,敬请各位自由参观。
小爱
小爱著的《旅行邂逅文艺范儿(大理)》按主要文艺街区分为六章——人民路上段、人民路下段、东门村、环海西路、双廊、沙溪,每章分别介绍此区域内经典的、优美的、有代表性的餐厅、客栈、创意小店、饮品店以及书店。本书最终会在每一个读者的脑海里,构建出一幅立体的、生动的大理文艺地图,让您的旅行充满美好的感受。
6大地标性商圈,描绘文艺大理全景地图!
5大维度,深度体验大理文艺情怀!
亲自踩点70家品质店铺,独享文艺大理理想生活攻略!
大理很小,也很大。地域小而名气大。大理从不以什么特别的景点著称。这里的每一家客栈、每一个咖啡馆、每一座书店、每一条小巷都是不可多得的景点。从日出到日落,在大理的每一分钟都是漫步在特别的景点里,吃饭、睡觉、闲逛、看书、泡吧,对于大理的旅人来说,不过是移步换景——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都是与众不同的风景。因此,每个热爱大理的旅人都有自己收集的无法复制的景点:某座咖啡馆里的旧椅子、某个爱讲笑话的客栈老板、某张自己拍摄的明信片……一份专属的记忆就是一片私密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只属于自己的大理景点地图。
在小爱著的《旅行邂逅文艺范儿(大理)》里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正是读者心中珍藏的关于大理超美的私密风景,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你来才能有更灵动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