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主编的《哲学门(第17卷2016年第2册总第34辑)》注重对西学和中学两个文明传统的源流演变的细致梳理与深入研究,希望能够通过考察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的种种论辩、观念和主张,而知其利弊得失所在,形成中国当代学人权衡取舍的宽广视野和文化自觉意识。本期收录了《现代人的双重起点: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科学对抗明智——兼论霍布斯政治科学中的理想主义因素》《庄子与惠施哲学思想之比较》等文章。
论坛:霍布斯与现代世界秩序
“感觉的大欺骗”:霍布斯、笛卡尔论梦与世界
现代人的双重起点: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
科学对抗明智——兼论霍布斯政治科学中的理想主义因素
论文
庄子与惠施哲学思想之比较
郑王与曹马:再论王肃之学的兴起
融摄与排异:神秘主义的两种向度
被“建构”的今、古文经学及其意义——另一种看待廖平今、古学之辨的视角
论章太炎之“无政府主义”思想发端
《形而上学》A1-5中的两个理论突破
论普罗提诺的“推论理性”
从非本真到本真的生活世界
论阿尼森对公平原则的修正与辩护
马克思的权力观:从政治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书评
刘笑敢主编:《道:道家哲学手册》
干春松:《康有为与儒学的“新世”——从儒学分期看儒学的未来发展路径》
方向红:《时间与存在——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基本问题》
鲁品越:《鲜活的资本论——从深层本质到表层现象》
书讯
[日]林秀一:《孝经述议复原研究》
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
(唐)窥基:《因明大疏校释》
[古印度]钵颠阁利:《瑜伽经》
[法]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
[德]谢林:《近代哲学史》
[美]安东尼·朗:《心灵与自我的希腊模式》
[荷]爱德华·扬·戴克斯特豪斯:《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美]迈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大同世界》
[美]罗伯特·布伦纳:《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