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儿童的中国传统文化微读本》是一套为儿童编写的中国传统文化微读本。其中十分注意突出内容的中国特色,特别是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涉及中华语言文字、文史典籍、龙图腾文化、中国古城古建、服饰文化、书法篆刻、传统绘画、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科技与发明等常识性知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目的在于帮助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常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开阔思维,拓展知识面,在帮助孩子们产生并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的自主性探索行为,进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罗晓春编著的《奇幻的古建筑之旅/写给儿童的中国传统文化微读本》为其中一册,为读者揭秘中国古建筑文化。
罗晓春编著的《奇幻的古建筑之旅/写给儿童的中国传统文化微读本》讲述了:鹿小凡是一个腼腆、怀揣小秘密的男孩。他的秘密,来自科学家爸爸研制的酷炫“飞行器”。这台“飞行器”承载着他和他的梦想,飞越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爸爸一起开启了一场场奇幻的古建筑之旅。
小凡激动地跳起来,大叫道:“是!一定是!”
晴朗的夜空无比美丽,小凡透过显示屏看到了没有边际的天幕中有无数颗耀眼的繁星,它们统统眨着眼,朝他微笑着。原来,比云朵更高的天空,竟是这般美丽。那条穿越星空、线条柔和还不停发着光的“哈达”,一定就是银河吧!小凡兴奋地想着。
“小凡,怎么不说话了?”
“我在想,今晚我们住哪呢?长城可在山上,连一间屋子都没有!”
“怕什么,咱们有飞行器!”
“可是这里这么挤,连一张床都没有……”
“你忘了,爸爸可是科学家呢!”爸爸挑挑眉毛,露出骄傲的笑容。
时间轻轻滑过发着光的鹌鹑蛋,在天空划出彗星一样的尾巴。几分钟之后,他们到了。
飞行器降落在苍茫群山中某条突兀的脊梁上。
夜晚的长城没有一点喧嚣,安静得好像下一秒就能让人沉沉睡去。可是小凡却忽闪着孩童特有的清澈眸子,用好奇和兴奋代替了睡意。
“爸爸,现在还早,你能给我讲讲长城的故事吗?”
“当然可以!不过,既然你今天上课了,爸爸就得先考考你。”
“啊?又要考我啊?”
“先别泄气啊,我的问题很简单!你知道长城在古时候的用途吗?”
“这个嘛……大概是为了防止敌人入侵吧……”
“说得好,古代的科技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发达,所以就通过点燃烽火传递军情。你看,古人也很聪明,对不对?”
“那当然了,否则怎么会造出这么好看又实用的大建筑来呢?”
“其实,长城是古时候的一种军事工程。在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不像现在这么统一和平。那时候的国家都是小国,还有很多小的部落,相互之间常常会兵戎相见。为了抵御其他国家的入侵和袭击,人们才不得不修建这样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
“哦……那,这么聪明的办法是谁想出来的啊?”
“这个问题嘛……爸爸还真的没办法回答你。因为长城并不是从一出现就是现在的这个样子,而是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发展历程。从人类出现后,人们就开始为了保卫自己和同族成员的安全而采取一些措施。于是,各种防御手段也就出现了,比如从最初的挖掘沟壕,到后来的修建土墙。其实,长城也是从这样的土墙一点点发展而来的。这么说来,它的历史够久远了吧?
“嗯!”
“不过,长城真正意义上的出现,应当在春秋时期。因为那时候周王室开始衰落,各个诸侯国之间开始相互征战。大家打得不可开交,小一点的诸侯国一不小心就被吞并了。于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土和子民不受侵扰,各个国家就在边界上修筑长城,以防止外敌攻打,长城便应运而生了。
“那……长城这么长,都是那时候修的吗?”小凡眨巴着眼睛问道。
“当然不是了,长城的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年代。不仅是春秋时期的各个国家,此后历朝历代的各个君王,都在原有长城的基础上不断加固和增长,这才形成了如今的‘万里长城’!”
“原来是这样啊!”
“小凡,你知道我们现在在哪吗?”
P5-6
在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文化读物中,这套《写给儿童的中国传统文化微读本》是以“微读本”的形式向少年儿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编写者们的出发点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常识有一个基本了解,进而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自主性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因而在众多的文化出版物中,独具一格。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传统文化形象地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活动和精神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道德与审美的最高境界。中华民族正是靠着这“根”和“魂”的维系,才能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成为今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民族。这在世界文化史和民族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其原因就在于其具有开放性与融合性,具有无可比拟的包容性与和谐性,具有强大的民族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文化价值是世界上其他文化所无法企及的。正因为如此,它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精神原动力。
尤其是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上,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基因。它特别强调人的个体价值,以及个人对社会的义务和担当。在社会规范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礼义廉耻,就是要人们注重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注重节俭和廉洁自律。总之,一句话,注重人的自我修养之完善与提高。这和我们今天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人们常常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所谓“博大”,就是指它涵盖的文化层面非常广泛、构成的文化体系非常庞大;所谓“精深”,就是指其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不仅涵盖了中华民族全部的精神活动与道德追求,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到今天,它依然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要把这样一种文化层面非常广泛、文化体系非常庞大、文化内涵又极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完全呈现,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这套丛书的编写者们却化繁为简,用通俗易懂的叙事性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全套书共分为十二册,分别从古代民间工艺、古代图书、古代建筑、古代体育、古代绘画、古代饮食、古代服饰、古代兵器、古代科技、神话传说,以及图腾文化和汉字历史等方面,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少年儿童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而这套丛书作为文化启蒙读物,对于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广大少年儿童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既可以较全面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同时可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格、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这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