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机智勇敢(司马光)/辅国良臣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华惠主编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贵胄之后,涑水望族

司马光,字公实,又字君实,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十月十八日,出生在光州光山县的官舍里。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要想更加详细地了解司马光的身世背景,还得从他的祖辈说起。

司马光的先祖是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涑水司马氏家族的先世是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司马孚是西晋奠基人司马懿之弟,后来他的裔孙征东大将军司马阳葬于陕州安邑县涑水乡高堠里,从此司马孚的后世子孙就定居在这里。到了后魏的时候,分安邑设夏县,司马氏遂世为夏县人。司马光的故居就在鸣条山下,今山西夏县坡底村一带。时移世易,司马氏家族家道中衰,唐五代以来,家境并不宽裕,不过这个家族在乡里仍有相当的声望。五代时,司马光的高祖司马林、曾祖司马政因时局动荡、政治黑暗,都没有进入仕途,但是“皆以气节闻于乡里”,受到乡人的尊敬。堂伯司马浩在乡里也是个有影响的人物,乡里的田地一直靠引涑水灌溉。年代久远,河岸越来越深峭,涑水不能引导上岸,田地日渐硗薄,以至所获不足以完粮纳税。于是,司马浩率领乡里人言于县官,于涑水下游“筑塌”以提高水位,使涑水“复行田间,为民用,至于今赖之”。

到了宋初时期,司马氏家族已有人开始进入仕途。司马光祖父司马炫,考中进士,官至耀州富平县(今陕西富平县)令,而真正使涑水司马氏家族成为名门望族的则是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司马池(979—1041),字和中,其为人“方严重默,见于龆龀。志度渊远,人莫窥其际。读书研求精意,不喜肤末为文。为文根于正道,不为雕琢。而亿事度物,烛见冥远”。司马池少年丧父,父亲遗留下财产数千贯,他一毫不留,全部交给了叔父,以做家族公用,而自己则发奋读书,决心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博取功名,自立于社会之中。在快20岁的时候,有人建议变更解盐的运输线路,他们认为从蒲坂(今山西永济)横渡窦津,穿过大阳(今山西平陆县茅津),经底柱,此路线迂远而且险恶,建议开通山道,自闻喜(今山西闻喜)翻山而至垣曲(今山西垣曲),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十分之六七的运费。大家都认为这个建议提得好,这时司马池没有随波逐流,经过深思熟虑,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说出了自己的忧虑,他说:“解池盐流通到全国各地,运输是个大问题,前人未必不知道新线近便,他们舍近求远,恐怕是新线有严重的危害吧!”然而,这个时候,大家都想着要省钱,并没有在意司马池提出的问题,都改走这条新的道路。果然,没过多久,山洪暴发,盐车人牛全被冲入河中。当大家回想起司马池当初提出的忧虑的时候,纷纷感觉他分析的正确性,在后来的时间里,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大家都纷纷来找他商量,而司马池的声名随着传开了。  不仅如此,司马池还是一个有名的孝子。北宋咸平五年(1002)的时候,司马池赴京应考。可是就在殿试前夕,他的母亲病故了。当时,家里人便给他写了一封家书,但是司马池的好友担心这样会影响他的考试,于是就将他的家书藏匿起来,想等到他考试完毕了再告诉他。谁知司马池那天莫名其妙地烦躁不安,整夜不能入睡,他心里总是想着:“母亲平素多病,家中莫非有异常之事了?”第二天,司马池赴皇宫应试,一路上心事重重,至宫门处,徘徊不前,犹豫不决,他将自己的心事告诉了好友,好友见此情状,不得不告诉他,但只是说他母亲有病,司马池得知这个消息后,放声大哭,当即放弃这次考试赶回家乡奔丧。由于朋友都知道他的为人,所以就没有说什么。

按照当时的制度,父母去世,子女要丁忧三年,这样一来,司马池就比他的同窗好友晚了三年的时间取得功名。在丁忧期间,司马池没有放松学习,三年之后,也就是景德二年(1005),司马池进士及第,出任河南府永宁县(今河南洛宁)主簿。司马池初任,廉洁自律,“齑盐不充,身常骑驴”,政绩斐然可观,“以清勤爱民闻”。县令陈中孚是个权势小人,以为司马池是其副手,态度非常傲慢。有一次,司马池因公事去见他,他竟然以上司自居南面而坐,也不起身施礼。司马池走上前去将县令拉到主席上,自己则在客席上坐下,两人东西相对而坐,讨论公务,他一点也不让步,司马池对这样的上司,“不阿意以随其曲,不求疵以彰其过”,赢得了同僚们的尊重以及上司的重视。永宁任后,司马池相继出任睦州建德县(今浙江建德)、益州郫县(今四川郫县)县尉。在郫县任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县城里忽然谣言四起,说是当地驻军将要发动兵变,又说境内少数民族已经暴动。谣言传开后,富室争着埋藏珍宝,逃至郊外山中,县城内一时人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在这种情况下,知县闾邱梦阳借故到成都躲避,主簿也称病不出,司马池代理县政。时正值正月十五元宵节,司马池不顾县里大小官吏的阻挠,下令大开城门,让四乡农民进城观灯,尽情玩乐,欢度了三个通宵。结果,人心稳定,谣言不禁而止。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司马池任期满的时候,由于他的出色表现,获得了包括益州转运使薛田在内的13封推荐书,天禧(1017—1021)年间,司马池晋升为郑州(今河南郑州市)防御判官,不久,改任光州光山县(今河南光山县)知县。

P2-4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雅夙成 初登仕途即返乡

 贵胄之后,涑水望族

 养习童蒙,秉承父志

 少年有成,初登仕途

 初露锋芒,双亲去世

第二章 胸怀大志 游宦四方养器业

 南进京师,初不得志

 寻师访友,声名渐起

 通判郓州,又出并州

 屈野败绩,积郁胸中

第三章 奉调赴京 陈力就列显其才

 奉调回京,三章 请辞

 慎修人事,巧妙进言

 故友新逝,自我放逐

第四章 一心为国 谏官五载多坎坷

 首陈“三德”,后进“五规”

 量才施职,严明军纪

 巩固边防,增加财政

 力请建储,调停骨肉

 九辞荣耀,规正得失

 请辞知谏,“嘉祐四友”

第五章 变法之争 壮志难酬离京城

 初任翰林,风云骤变

 安定百姓,合理役法

 眼光长远,反对诱降

 登州命案,已显端倪

 理财之争,《上体要疏》

 坚辞枢副,三致介甫

 无力回天,愤然离京

第六章 身处一隅 寄情山水仍忧国

 初到洛中,迂叟独乐

 寄情山水,结交雅士

 似水流年,贤臣老去

 忧国忧民,司马相公

 《资治通鉴》,永留后世

第七章 鞠躬尽瘁 功臣身后多凄凉

 晚年复出,门下侍郎

 变革新法,首开言路

 位极人臣,全面废法

 鞠躬尽瘁,逝后蒙尘

序言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很多为民请命的人。他们为了保卫国家,安定百姓,竭忠尽智,鞠躬尽瘁。在这些人中,既有武将,也有文臣,而在后世敬仰的众多文臣当中,司马光可谓是一颗耀眼的明星。经过岁月的洗礼,他的博学多才、为国为民的形象将会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俗话说,文死谏,武死战。在封建社会里,作为一位文臣就要向君王进言献策,而且要使君王广开言路,采纳忠言,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闭目塞听,忠奸不分,误国误民。早在唐太宗年间,谏议大夫魏徵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谏官的职责,并且不畏权贵,敢于犯颜直谏,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威望和声名。到了北宋,司马光就是这样的一位贤臣。

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很好的传统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少年时期,司马光跟随父亲过着游宦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受父亲的熏陶,并且逐渐秉承了父志。当他15岁的时候就恩荫授官,但是,司马光胸怀大志,对于这样的恩荫,他并没有感到庆幸,而且在后来的时间里,他更加勤奋苦读,终于学有所成,并且正式步人仕途,开始施展自己的才能。然而,世事难料,正当他初显锋芒的时候,父母又先后去世,这接连的打击让他更加成熟起来。在丁忧期间,他没有虚度光阴,而是勤奋苦学,丁忧之后,他再次进入仕途。在京城开封,他广泛结交当时的名士,很快就有了不小的声名。人在宦海,身不由己,正当他有所成就的时候,又再次遭遇坎坷,随着自己的恩师外放任职,宦海的黑暗让胸怀大志的司马光感到非常的失望和无奈。

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使得朝政局势瞬息万变。官员的任职犹如走马观花,更换频繁。后来,由于恩师庞籍的庇护,司马光再次被调回京师。然而,由于这期间发生了很多让司马光感到痛心的事情,这些都让司马光有了隐退之心。然而,皇命难违,司马光不得不接受任命,并且逐渐进入中央机构,成为谏官。在五年的谏官生涯中,司马光时时刻刻关注着时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改变现状的措施。但是,这些进言多数没有被采纳,让司马光再次对朝廷失去信心。随后的局势更加复杂,一场酝酿已久的变法又开始了,这次的变法对司马光来说就是一个噩梦。由于政见不合,他再次远离京师,闲居洛阳。在洛阳的15年间,旷世巨著《资治通鉴》终于诞生,而这也耗去了司马光毕生的心血。这个时期,司马光由中年步入了老年。

王安石变法实施之后,北宋王朝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政治弊端日益显露。在这样的局势下,王安石被罢免,而晚年的司马光再次复出,并且最终位极人臣,成为宰相。尽管闲居洛阳时,司马光不谈时政,但是他却始终关注着形势的变化。再次复出之后,他就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废法运动,加速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凭他一人之力终究难以力挽狂澜。随着他病情的恶化,最终在元祐元年(1086)九月一日病逝,享年68岁。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一直为大宋江山鞠躬尽瘁的贤臣,死后却深受蒙尘。不管怎样,司马光的政治成就和哲学思想会一直影响后世,而他的文学成就也必将永远流传后世。

本书将按时间的顺序,以司马光的成长历程和他仕途变化以及宋朝的形势变化的过程为基础,结合了很多司马光在生活或者在为官任上的典型事迹,客观生动地讲述了北宋名臣司马光光辉的一生。同时,本书还借助了一些民间故事和典籍,更加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会给喜爱历史和文臣谏官英雄人物的读者以知识盛宴,并且能够让你在品读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爱国情怀!

内容推荐

华惠主编的《机智勇敢:司马光》按时间的顺序,以司马光的成长历程和宋朝的形势变化以及他仕途变化的过程为基础,结合了很多司马光在生活或者在为官任上的典型事迹,客观生动地讲述了北宋名臣司马光光辉的一生。同时,本书还借助了一些民间故事和典籍,更加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和和趣味性。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会给喜爱历史和文臣谏官的英雄人物的读者以知识盛宴,并且能够让你在品读的过程中增加的自己的爱国情怀!

编辑推荐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华惠主编的《机智勇敢:司马光》按时间的顺序,以司马光的成长历程和宋朝的形势变化以及他仕途变化的过程为基础,结合了很多司马光在生活或者在为官任上的典型事迹,客观生动地讲述了北宋名臣司马光光辉的一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0: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