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淡安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针灸学家,致力于针灸学教学和临床30多年,对近现代针灸教学及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针灸学》刊行于20世纪50年代,是承淡安针灸理论与经验的总结,对培养中医人才、促进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重新整理命名为《承淡安中国针灸学》,以期对21世纪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和教材编写以新的启迪,给临床中医师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本书可供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药临床、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承淡安(1899一1957)致力于针灸临床与教学30余年,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颇丰,是民国时期中国针灸领域的带头人。他吸纳日本学者对于中医经络腧穴等的现代研究成果,并积极开展中西医汇通实践工作。
承淡安编著的《承淡安中国针灸学》分针科学、灸科学、经穴、治疗4篇,将针灸疗法的基本知识、临床应用手法、科学实验以及临证要点等,予以较详尽的分析和叙述,特别着重于临床实际应用。尤以取穴方法细致详明,并附以插图,帮助初学者解决取穴认穴的困难。为便于中西医生学习针灸疗法,又于治疗篇所治疾病按照呼吸、循环、消化等予以分类,采用西医病名,后附中医病名予以对照。此书是承淡安针灸理论与临证经验的总结,构建了现代针灸学科体系和针灸临床范式,对现代针灸教学及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可以作为初学针灸者的教材,亦可作为针灸学者的研究参考。此次整理,书末增加了“穴名索引”,方便读者检索。
由于本书初刊于20世纪50年代,有些病名及医学用语与现代规范术语有差异,如“郁血”“红血球”“白血球”“淋巴腺”等等,为了保持原书原貌,本次整理不做统一修改。
本次整理以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针灸学》为底本,同时参考了其他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