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谨言慎行的力量(向南怀瑾学律己)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钱静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金钱面前止“贪”很重要

《孟子》中有一段话,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孟子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这几句话说得虽然比较抽象,但无非是说,浩然之气涵育着“直、义、道”等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重义轻利的传统,又发展了“义利观”,进一步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儒家思想对“义”与“利”的阐述,对于我们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也就是说,人必须以公利为出发点,不能被私欲所蔽。而这需要律己思想。

南怀瑾是律己之人,他的律己表现在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他人宽容相待。尤其在金钱及各种诱惑面前,更应保持清醒头脑。

古人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南怀瑾认为,“义”和“利”是中国人进行道德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考验一个人是否律己的试金石。因为人有什么样的义利观,在生活中就会采取什么样的取舍态度,也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孔子虽为圣贤,却赞成经商,也愿把知识待价而沽,但是他仍明确提出“重义轻利”的理论。“重义轻利”,主张公利精神的“义”,赞成“义利”的统一,提倡“利以义制,先义而后利”,也就是说,“义”和“利”相比,“义”更高,“义”应该是主导,谋利应该是有原则的,尤其要在此时有“律己”思想,“利”应该服从于“义”,要“见利思义,利后取”。一个人面对利益的时候,要先进行道德判断和是非判断,而这一切建立在律己思想上,再确定取舍,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品性方面的偏差。

《论语》中记载,子贡曾是一个珠宝商,他十分懂得经商的真味。和他打交道的主要是各国的贵族,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喜欢收藏稀有的珠宝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珠宝又是没有固定价格的,它的售价可因买主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同一个珠宝,卖给大夫可能只卖十两黄金,卖给诸侯就可能以百两黄金的高价成交。同样,同一个珠宝,在普通商人手里,他们会认为是一般的货色,不肯出高价去购买,而到了富商大贾手里,特别是到了有名望的大商人手里,他们就会认为这是稀世珍宝,用十倍甚至百倍的价钱买来之后,还觉得很高兴。子贡做买卖时面对不同客户,不同售价,因而获利极多。他的商队最多时是“结驷连骑”,即车马成行。

子贡毕竟深得儒家仁义礼仪的滋养,在经商时重视从事慈善活动。他不贪婪,对穷人有同情心。一次,在做买卖的路上,子贡看到有一群贵族鞭打做苦工者。一打听,原来他们都是流落在他国的鲁国奴隶,于是子贡就自掏腰包替他们赎了身,并把他们送回鲁国。按照鲁国当时的法令,赎回在他国为奴隶的鲁国人是可以向官府领取赎金的,但是子贡没有去领取。后来,这件事为他带来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美名。

子贡作为孔子的大弟子,常资助孔子到各国宣扬儒家的政治理念。众多史书证明,子贡在陪同孔子周游列国时确实一面宣扬儒家思想,一面在做着买卖。《史记》记载,孔子师徒被围困于陈蔡之间,断了粮,是子贡卖掉一部分所携带的货物,孔子师徒才摆脱困境的。

由于子贡的经济资助,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广为传播,使儒家学说逐渐发展成当时的“显学”,孔子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而子贡作为孔门中的大弟子,社会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不仅是著名大商人,还是“名儒”。(P3-6)

目录

第一章 泊一盏心灯,悠然前行

 金钱面前止“贪”很重要

 自大不可取,自卑亦不可取

 千事万事,“变”能“成事”

 坚持的力量最有成效

 浅尝辄止事不成

 生活是知识的“起源地”

第二章 与人当宽,自处当严

 俭以养德,君子之行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

 远离多思、多虑、多得的陷阱

 修行修为要“精勤”

 骄傲自满易摔跤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廉洁知耻,从心开始

 贪字当头,祸害无穷

第三章 唯坚忍二字,为成功之要诀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非凡成就来自“苦练”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得其时,当其位

第四章 强学而力行,是为君子

 不会解决问题,就会成为“问题”

 思己之过,思利及人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空谈误事,实干成事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第五章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有一种雅量叫容人

 知进退,明得失

 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淡定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身

 善不是学问,而是行动

 心净才能心静

第六章 谨言慎行,是为根本

 为善最乐,读书最佳

 和则盛,不和则衰

 不如能容,不如能化

 文明礼仪,立己兴邦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序言

前言

五千年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文明、文化传承有序并不断发扬光大。南怀瑾,一位智者,一位孜孜在国学中探寻人生智慧,在治学、治家、为人、处事等多方面弘扬传统文化的贤者,其精神底蕴和人文内核里流淌着传统的情感,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修养精粹,彰显着深邃的思想。

南怀瑾一生以生花妙笔书写出诸多传世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文化、历史,哲学、道德、美学等,其中,南怀瑾的律己思想是其一生践行传统文化的最好体现。今天我们重读其经典著作,不仅仅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也是提高个人修养、学习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好途径。

一个人的精神培育和成长历史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史;一个人的人生历程实际上也是启迪智慧、修养性情,促进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过程。

在古代中国,律己思想是修身的重要内容。“律”字有两义,一为律己,一为律人。古人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人有修养,而律己与律人是人生重要的功课之一。《大学》对人的首要要求就是“修明其德”,而且是先修己德,再推及于人,最终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律己与律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修身思想的宝贵财富之一,也是社会所推崇的正确道德观和价值观。

历史上的贤德之士都是自我修养极高、修身律己的典范。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他们通过严格的律己,最终具有了高尚品德,同时他们的品德又使他们获得了令人称颂的美誉,为后世之人做出了榜样。

关于律己与律人,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语录及名句,如“与人当宽,自处当严”,“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等。

如今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正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更加地物质发达,所以,如果不注意修养律己,保持应有的道德操守,我们就会在金钱和利益面前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而加强修养,加强律己,不仅为自己设置了道德底线,同时也建立了不迷失方向的灯塔。

内容推荐

由钱静所著的《谨言慎行的力量(向南怀瑾学律己)》一书为人生励志读本。在本书中,南怀瑾大师用其独到的人生哲学和智慧告诉读者:人要注意修炼自己的内心,不为物欲所蔽,不为杂念所侵,不为邪恶所乱,谨言慎行,严于律己,使自己拥有一颗勇敢、诚实、仁爱、智慧的心,努力去获得自己所期望的人生。

编辑推荐

《礼记·缁衣》中有云:“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由钱静所著的《谨言慎行的力量(向南怀瑾学律己)》一书讲述了:一个有修养、有智慧的人,应该对自己有着高要求,一言一行都应经过深思熟虑,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谨言慎行,严于律己,是为君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