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丰富的材料写出了解放后的第一冤案——“潘扬事件”的历史背景和来龙去脉,表现潘汉年、扬帆同志“蒙冤不说讳心言,劫后余生壮志酬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
序
(一)苏联巴尔维哈,他和江青不期而遇。一种不祥之兆像藤蔓一样紧紧缠住了他
(二)往事依稀,30年代上海初遇蓝苹。未曾料到一封谏阻毛、江婚姻的电报落入康生之手
(三)祸从平地起,形似偶然,恰是必然,一只黑手已伸向他
(四)涨满激情的风帆始终未能畅意地扬起。他——扬帆,万万没能想到一个忠诚的共产党人会两度坐共产党的监狱
(五)他们踏上了地狱之门。突如其来和莫名其妙的潘、扬反革命事件
(六)被称为中共的第一号“间谍”。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一生
(七)1943年,饶漱石将他逮捕。他说:“哪怕再审查我十年”。她想:“难道真会再十年!”
(八)神秘的来客。作为长期与康生打交道的老公安,他深知这位张家大少爷的历史与手腕
(九)百年前清朝大臣盛宣怀的旧宅,现今的康公馆的主人窃宝有方、整人有术
(十)北京阜城门监狱,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左右为难
(十一)她忽略了一个政治历史的大背景。忽略了扬帆一案中牵涉到的大人物——
(十二)一个说不清的问题:秘密会见汪精卫。不愧为康生的一大杰作——把潘、扬扯在一起“合诛”
(十三)“道路分明在,火中铸魂”,他们本色是诗人。往事不胜眷恋……
(十四)“不是有意义的生活就是死”。“全或无”的人生哲学
(十五)成了“第三只眼睛”,挨打是必然的。呜呼,多余而无事生非的“第三只眼睛”
……
张大少爷发现这个李云鹤不但长得漂亮,还十分聪慧,口齿伶俐,觉得放在乡下读书可惜,第二年把她带到济南,托人送进山东省实验剧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