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梁启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共六卷,分别对中国现代美学六位重要代表人物——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的美学论著进行整理。中国现代美学具有的浓郁人文情怀以及特有的思想锋芒,对于今天仍有独特的价值。希望以六大家为代表的精彩审美世界和精神世界能照亮读者的生命与生活。本书是其中的梁启超卷,由金雅选编。

内容推荐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选编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文章38篇,分上下两编编辑:上编为先生对美与艺术的基本观念的文字与相关论著;下编为先生对审美、艺术等问题的具体见解的文字。文章的编排不以时间为序,主要依据所论思想或问题的性质、内在逻辑为序。本书体现了学术与思想并重的追求,既高度重视学术的开拓性严谨性,也将这本书定位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读物。

目录

序论: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金雅 聂振斌

导读:梁启超及其美学/金雅

上编

 “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

 美术与生活

 美术与科学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学问之趣味

 敬业与乐业

 为学与做人

 知命与努力

 最苦与最乐

 人生观与科学

 甚么是“我”

 惟心

 烟士披里纯(INSPIRATION)

 非“唯”

 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教育家的自家田地

 科学万能之梦

 孔子之人格

 老子的学说

 学界上康德之位置

下编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屈原研究

 情圣杜甫

 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

 诗话

 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

 秋蟪吟馆诗钞序

 曾刚父诗集序

 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译印政治小说序

 郑襞裳画引

 稷山论书诗序

 书法指导

 翻译文学与佛典

 文学的反射

 文学家的性格及其预备

附录

 三十自述

 余之死生观

初版总跋/金雅

重印后记/金雅

再版后记/金雅

试读章节

学问之趣味

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原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0”了。我以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沙漠,要来何用?中国人见面最喜欢用的一句话:“近来作何消遣?”这句话我听着便讨厌。话里的意思,好像生活得不耐烦了,几十年日子没有法子过,勉强找些事情来消他遣他。一个人若生活于这种状态之下,我劝他不如早日投海!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我只嫌二十四点钟不能扩充到四十八点,不够我享用。我一年到头不肯歇息,问我忙什么?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我常常想运动别人也学我这样生活。

凡属趣味,我一概都承认它是好的。但怎么样才算“趣味”,不能不下一个注脚。我说:“凡一件事做下去不会生出和趣味相反的结果的,这件事便可以为趣味的主体。”赌钱趣味吗?输了怎么样?吃酒趣味吗?病了怎么样?做官趣味吗?没有官做的时候怎么样?……诸如此类,虽然在短时间内像有趣味,结果会闹到俗语说的“没趣一齐来”,所以我们不能承认它是趣味。凡趣味的性质,总要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所以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列的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诸君听我这段话,切勿误会以为,我用道德观念来选择趣味。我不问德不德,只问趣不趣。我并不是因为赌钱不道德才排斥赌钱,因为赌钱的本质会闹到没趣,闹到没趣便破坏了我的趣味主义,所以排斥赌钱。我并不是因为学问是道德才提倡学问,因为学问的本质能够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最合于我的趣味主义条件,所以提倡学问。

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得到时,旁人没有法子告诉你。佛典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问我这水怎样的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词说尽,也形容不出给你听,除非你亲自嗑一口。我这题目——学问之趣味,并不是要说学问如何如何的有趣味,只要如何如何便会尝得着学问的趣味。

诸君要尝学问的趣味吗?据我所经历过的有下列几条路应走。

第一,“无所为”。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是以别一件事为目的而以这件事为手段。为达目的起见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便抛却。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便是以学问为手段,便是有所为。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便,但到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你问我“为什么做学问”?我便答道:“不为什么。”再问,我便答道:“为学问而学问”,或者答道:“为我的趣味。”诸君切勿以为我这些话掉弄虚机,人类合理的生活本来如此。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人为什么生活?为生活而生活。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体操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

第二,不息。“鸦片烟怎样会上瘾?”“天天吃。”“上瘾”这两个字,和“天天”这两个字是离不开的。凡人类的本能,只要那部分搁久了不用,它便会麻木会生锈。十年不跑路,两条腿一定会废了。每天跑一点钟,跑上几个月,一天不得跑时,腿便发痒。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齐打落冷宫,把学问的胃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意动筷子。诸君啊!诸君倘若现在从事教育事业或将来想从事教育事业,自然没有问题,很多机会来培养你学问胃口。若是做别的职业呢?我劝你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总要腾出一点钟,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一点钟哪里不消耗了?千万别要错过,闹成“学问胃弱”的证候,白白自己剥夺了一种人类应享之特权啊!

第三,深入的研究。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那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假如你虽然每天定有一点钟做学问,但不过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或者今天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着,便要入去。这个门穿一穿,那个窗户张一张,再不会看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如何能有趣味?我方才说“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嗜好两个字很要紧。一个人受过相当的教育之后,无论如何,总有一两门学问和自己脾胃相合,而已经廑得大概可以作加工研究之预备的,请你就选定一门作为终生正业(指从事学者生活的人说)或作为本业劳作以外的副业(指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说),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你只要肯一层一层往里面追,我保你一定被他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第四,找朋友。趣味比方电,越摩擦越出。前两段所说,是靠我本身和学问本身相摩擦,但仍恐怕我本身有时会停摆,发电力便弱了,所以常常要仰赖别人帮助。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共事的朋友,用来扶持我的职业;共学的朋友和共玩的朋友同一性质,都是用来摩擦我的趣味。这类朋友,能够和我同嗜好一种学问的自然最好,我便和他打伙研究。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都摩擦出来了。得着一两位这种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

我说的这四件事,虽然像是老生常谈,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曾会这样做。唉!世上人多么可怜啊!有这种不假外求不会蚀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自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古书说的故事“野人献曝”,我是尝冬天晒太阳的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一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地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但我还有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1922年8月6日南京东南大学讲演稿。原载《时事新报》1922年8月12日。)

P26-29

序言

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

金雅 聂振斌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六卷遴选六位中国现代美学家——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的相关论著组成。将中国现代美学卓具代表性和成就的名家做集中的文献整理,迄今可能还是第一次。

《文丛》所说的“现代”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并以此区别于通常的“近代”“当代”两个概念。这50余年间,正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年代,也是中西古今思想文化大撞击大交汇的时代。异族入侵与古老帝国的衰亡,洋务派师夷长技、戊戌变法制度改良的失败,使得国人应对西方文化的态度逐渐由被动转向自觉。20世纪初,梁启超明确提出了“新民”的主张和“学做现代人”的问题,倡导人的革新和“精神之文明”的建设。由此,国民性改造成为进步的文化人士、学者、思想家、政治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人、精神、心理、文化等的变革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西方美学开始进入中国文化视阈,“美学”“美育”等专门学科术语引入,中西美学思想、观念、方法等撞击融会,走在时代前列的一部分思想家、学者开始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进行改造更新,并积极试图以美与艺术来启蒙民众、培育民族新人格。这个阶段的中国美学,既有学科建构与理论建设的探索,也有直面人生与关注时代的激情,并由此构筑凸显了自己的某些特点特征,既不同于西方美学,也不同于晚清以前的中国古代美学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当代美学。

中国现代美学是中国美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是非常具有特色、取得了重要成就的一个阶段。《文丛》所涉的六位大家,或是在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期做出了重要的开创性贡献,或是在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与繁盛期成为突出的标志性与代表性人物。其中,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既是中国现代思想的重要启蒙者,也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思想理论建构的重要先驱;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乃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思想理论的积极建设者,并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他们的思想理论,虽不能说完全反映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全貌,因为在他们之外还有鲁迅、邓以蛰、吕澈、方东美、蔡仪、徐复观等重要的现代文艺家、美学家,但是他们的思想理论无疑代表了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理论构架的主要部分和基本走向。六位大家各具特色,各从不同的侧面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建设做出了独到的贡献,丰富了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理论的库藏,这也使得六卷文集各具风采。同时,作为那个时代美学思想理论的引领者,共同的时代、社会、文化的语境,强烈的历史、民族使命感,相似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国学根基以及或游历或求学域外的直接外来文化背景,也使得他们的思想理论形成了某些共同的特色和民族特征,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现代美学的性质与特点,探索中国现代美学的生命力所在及其价值意义尤为重要。

从《文丛》涉及的这些代表性人物来看,中国现代美学最为显著的标识是:它是关注现实关怀生存、追求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人生论美学。中国现代美学不是单纯学科意义上的理论美学,它不仅试图去解决美学的学科与理论问题,更是直面现实中人的生存及其意义的问题。在学科意识与理论形态上,中国现代美学区别于中国古代美学,体现出一定的自觉性与积极建设的意向,从而在话语方式、学科形态上构筑了与西方美学、与现代学科对话的某种基础。而作为一种人生论美学,中国现代美学也凸现出鲜明的人生精神、积极的美育指向、内在的诤性情怀和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这也正是中国现代美学传承发扬民族美学固有的精神传统,并融会创化中西美学、文化、艺术思想的精华而形成的重要特征与品格。

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不仅要解决理论的问题,也要解决实践的问题;不仅要回答知识的问题,也要回答信仰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就是以六大家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美学留给我们的最为动人的地方。中国现代美学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一方面是它对于西方美学学科及其思想理论、观念方法、术语形态等的积极学习和吸纳,另一方面也是它传承民族美学的优秀传统、融会中西古今滋养而试图建构起来的解决民族自身问题的独特话语及其精神特质。学术与人生的贯通,知识与信仰的融会,开放与新创的激情,不仅构筑了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特质,也使它至今仍有启益民族美学学术与国人精神生活的方面。

首先,鲜明的人生精神是中国现代美学重要的精神标识之一。

以美和艺术来介入人生介入生存,陶养美感与人格,提升生命活力,美化生命境界,这种针对当时国人人格人眭弱点而潜蕴着启蒙意味的人生美学精神,构成了中国现代美学突出的精神传统,并以蕴含现代意义的情感启蒙与生命启蒙的意向呈现着自己的立场与态度。

……

《文丛》遴选的六位大家是学者、思想家、理论家,也是生活于我们整个民族历史中的活生生的人。《文丛》在编选中不仅遴选了他们在直接的意义上论美谈艺的文章,也遴选了他们论析哲学、人生、伦理、教育等而又与论美谈艺具有内在联系的文字。并将其分为上下两编。这样的编选定位与编排风格,力求突出中国现代美学的特点和各位选主的特色。相信这样的编选对于凸现和把握中国现代美学及这些代表性人物的面貌与风范会有助益,同时也一定会有益于各位读者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些大家的美学观、审美理念、美学与艺术学说。同时,基于《文丛》对“现代”概念的定位,入选各位选主的文章主要为1949年前写作或发表的;但为了便于读者能对选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三卷也各自遴选了少量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代表作品。

希望通过这套《文丛》的出版,通过对中国现代美学代表眭和标志性人物的文献整理,在梳理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精神传统、确立中华美学的精神特征、建构我们自己的民族美学,以及激活提升当代国人的生命实践和精神生活方面会有助益。

中国现代美学非仅此六家。在《文丛》编选的过程中,屡有热心人士建议扩大人选范围。确实,在中国现代美学的历史图谱中,值得整理和研究之人很多。希望我们这个工作作为一个开始,能够有更多的学者、更多的热心人士关心与参与,也希望在将来条件成熟的时候,能有更多的文卷问世,使得中国现代美学的资料图谱能够日臻完善!

后记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于2009年3月首印,迄今短短两载。这样的纯学术书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重印,当然是令人高兴的。感谢出版社对这套《文丛》的高度重视和读者朋友们的厚爱。《文丛》问世以来,也得到了媒体、名家后人、学界友人们的关心和关注。我先后工作的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也都对这套丛书给予了大力支持。此外,常有相熟不相熟的旧友新朋或相询或自荐或推荐,希望《文丛》能继续编下去,希望中国现代美学的资料库能更为完整。我相信,这一切都源自对民族文化学术薪火相传的渴望。

朱光潜先生言,穷到究竟,美与真与善并无隔阂。梁启超先生言,我们不可能个个都做供给美术的“美术家”,但应该个个都成为能够享用美术的“美术人”。体美乃成人。相信《文丛》各家的智慧也会源源不断滋润我们生命之根柢。

生命因为有艰难有困惑有痛苦有喜悦而丰满而明艳,生命也因为我们自己的欣赏品味而动人而美丽!

感谢一路相携相助的诸位师长、亲友、领导和同事,还有在电话中在邮件中讨论争议相知而不曾谋面的朋友们,谢谢你们!

2011年春再记于杭州运河畔松风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8: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