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如归(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德富芦花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不如归》是日本明治、大正时期小说家德富芦花的成名作。小说的内容,主要在描写甲午战争时,遭受封建家庭阻碍以及结核病所苦的浪子与丈夫川岛武男之间哀凄无限的故事。浪子要面对蛮横的继母、不和的婆婆,最终在武男出战之时,被婆家赶出门。《不如归》取材自大山严元帅的女儿信子的悲伤故事,于明治三十一、三十二年在《国民新闻》上连载。当时这部小说引起空前的回响,使芦花文名扶摇直上。这部极为知名的小说,后来也成为众多戏剧、电影的原作,今日仍为大众所喜爱,与《金色夜叉》并称为明治第一畅销书。

内容推荐

德富芦花著的《不如归》,可以说是日本的《孔雀东南飞》,明治初年,一连印了一百版,震动朝野,驰名内外。书中叙述浪子和武男,好端端的恩爱夫妻,却横遭封建势力和世俗观念的摧折,以致一个与世长辞,一个抱恨终生。文墨典雅,运笔神奇,读来给人以知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目录

写在《不如归》一百版首卷

上卷

 一、夜来香

 二、花溅泪

 三、采蕨行

 四、山木馆

 五、将军府

 六、婆家风

 七、雁传情

中卷

 一、小别重逢

 二、拂袖而去

 三、婆媳之间

 四、夜来风雨

 五、乍暖还寒

 六、母子激辩

 七、父女说梦

 八、碍难启齿

 九、堕入陷阱

 十、不测风云

下卷

 一、甲午战

 二、寡妇恨

 三、梦中情

 四、浪边泪

 五、传教女

 六、战地书

 七、空悲切

 八、紫手帕

 九、七夕诀

 十、断肠碑

岩波文库《不如归》后记

试读章节

一、夜来香①

1

上州②伊香保镇③千明旅馆的三楼,纸格窗开了。一位少妇在眺望夕阳景色。她年约十八九岁,挽着个标致的发髻,穿一件银白色碎花绉绸罩衣,草绿色的纽扣。

清容洁白,蛾眉微蹙,腮边似乎消瘦;若说有瑕,这倒也算是美中不足。然而,她风姿绰约,举止典雅,性格娴淑。可以这样评定:这位少妇既不是朔风中凌空傲立的梅花一朵,也不是烟春里疑似蝴蝶翻飞的樱花一枝,而是夏日暮霭中清幽怡人的夜来香。

春日的金乌西坠了。远方的日光、足尾、越后④等边境上的群山,近处的小野子、子持、赤城⑤等峰峦,抹上了落日的余晖,织出了绚丽的晚霞。于是,下方的乌鸦别了孤朴树枝头,戛然长鸣而去。当乌鸦的叫声也染成了金色时,两叶浮云从赤城山的背后悠然升起,三楼的少妇不由得凝神呆望。

那云,足够双手搂抱,水泛泛,娇滴滴,缓缓地辞别了赤城山顶,在一望无垠的太空中,像两只金色的蝴蝶比翼齐飞,幽闲地向足尾山飘去。少顷,夕阳西下,暮色苍茫,寒风瑟瑟。两叶浮云褪为蔷薇色,被风吹散,上下分飞。但见云儿在夜色渐浓的长空纷纷道别。霎那间,下面的那朵云渐渐缩小,不知不觉消失得片影无存。于是,剩下那一朵云,又褪为灰色,在空中徘徊,若隐若现。

终于,不论远山或长空,无不一片昏暗;夜幕中,惟有三楼少妇的脸,留下了一点点皎洁。

2

“小姐……唉呀,这可怎么好,又说走嘴了。嗬嗬……噢,夫人!我回来啦。哟,漆黑。夫人,您在哪儿?”

“嘿嘿……在这儿哪。”

“唉呀!在哪儿?快请回房,会受风寒的呀!老爷还没有回府吗?”

“谁知是怎么啦,”少妇边拉开纸格门进屋,边说,“不妨传话给下边,派人迎接。”

“这就对了。”她边说边摸索着擦燃了火柴,掌起灯来。只见她是年约半百的老妇。

这时,楼梯声响,旅馆的侍女走上楼来。

“噢,恕我冒昧。老爷也太慢条斯理了……噢,刚刚打发小伙计迎接老爷去啦。老爷就要回府了吧?有信……”

“啊,父亲的来信。快点回来多好呢。”挽发少妇无限怀念地启封读信。

“将军大人的来信……真想快点拜读。嗬嗬……一定又讲了些有趣的事吧?”

侍女推开窗扇,在火炉里添了木炭,然后退下。老妇将一包裹收进壁橱,隔了一会儿走上前来。

“天气真够凉的,和东京大不相同啦。”

“五月里樱花才开哪!几妈,您再靠近我一些。”

“谢谢,”老妇边说边盯住少妇的脸,“真像做梦哪!看您挽了这样的发髻,端端地坐着,几妈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我拉扯大的那位小姐。老夫人去世的时候,我背着您,您哭喊着‘妈妈’,一切都像在眼前似的。”几妈热泪纵横地说:“当您坐上花轿的时候,我还想:倘若老妇人在世,看您那么俊俏的模样,不知该多么高兴呢。”几妈拖出衬衣袖子拭泪。

少妇似乎也为之所动,垂下头来。只有烤火的左手手指上的指环,灿烂得金光照人。

片刻,几妈抬起头来。“请原谅,我又提起这些事了。唉哟,人一老,就变得唠哩唠叨的。噢,嗬嗬……小姐,不,夫人!您从前一切都够苦的啦,总算坚强地熬了过来。瞧好吧!往后呀,一色是喜兴事儿啦!老爷又是那么一位和气的人……”

“老爷回来啦!”楼梯口传来了侍女的语声。

P3-6

序言

写在《不如归》一百版首卷

《不如归》发排第一百版,趁校对之机,重读旧作。这是一篇幼稚的小说。如果写写纯朴的童话故事,倒也好些;然而,这里为了使场面热闹起来,硬凑了千千岩和山木之间廉价的戏剧性场面,画蛇添足地写了小川某女,等等,要挑毛病,那是不胜枚举的。即使面对第一百版的欢呼声,我也还是想改得再好些。然而,事到如今,重写又大不易,终于,只作了校勘。

十年后重读,蓦然想起了一件往事。那是这部小说孕育成熟的一天晚上,已经是十二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在相州逗子的“柳屋”租了个房间住下。有一名妇女病后休养,带一名儿童前来投宿。恰是盛夏溽暑,所有旅店无不客满。我不忍看他们走投无路,经与妻子磋商,把我们租来的十六平米的两间小屋,暂借一间给他们住下。夏天嘛,间壁也徒具形式,无非薄帘一张而已。风也穿堂过,话也听得清,一月间就处得很熟了。她是个三十四五岁受过苦的人(并非《不如归》中的小川某女),擅于述说情深意浓的故事。虽是夏季,日暮之后,阴云四起,在那宁静的夜晚,男孩已经出去玩耍,剩下这位妇女、我和我的妻子便一同闲聊。忽而,女人讲了一段那么令人酸鼻的见闻。那是“浪子”的故事。当时已家喻户晓,而我却初次听说。诸如浪子因患肺结核被迫离婚,武男十分悲伤,片冈中将怒接亲女,为病女新盖静养室,带浪子漫游京阪,终生留念,以及川岛家赠送的花束咸被掷还,等等,只这些是事实。那女人边呜咽,边侃侃而谈。我倚在佛龛前的立柱上呆呆地听着。妻子低着头,不知不觉太阳落了,古老的乡间小屋,室内昏黄,只有讲故事人的睡衣白花花的。她叙过浪子弥留之际的悲伤后,说:“听说浪子是这么讲的:‘再也不生为女人!’”那女人说罢,终于唏嘘不已,谈话结束了。一股冷气,闪电般从我的脊骨掠过。

这女人不久恢复健康,这一夕谈话留作谢礼,她回京去了。逗子之秋,变得冷清,而那女人谈话留下的印象却永不消逝。大浪朝夕,传送悲声。伫立在肃杀秋色下的海滨,那不在人世的人,身影却浮现在眼前。过度哀怜,凝成苦痛,不设法排解是不成的了。于是,在谈话的骨骼上信手补些血肉,便草就一篇不成熟的小说,发表在《国民新闻》,其后又做为单行本,由民友社出版,这便是本篇《不如归》。

再,《不如归》的瑕疵,乃笔者才疏所致。尽管如此,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是因为浪子本人在逗子夏夜,借那位妇女之口,向读者诸君亲自倾诉的效果。总之,笔者充其量不过当了传声筒罢了。

明治四十二年二月二日

于昔日武藏野、今日东京府、北萨摩郡千岁村粕谷里

德富健次郎志①

后记

岩波文库《不如归》后记

德富爱子

小说《不如归》,明治三十一年秋发表于《国民新闻》。当时各阶层都以极大的激动心情表示欢迎。从此,不知不觉已经逝去四十个春秋。

关于这部小说的来历,如同作者本人在卷首所述:以我们湘南临时住所中一位妇女夏夜的一夕之谈为基础,以我们初次旅游中观感新奇的伊香保作为武男和浪子新婚的舞台,用在逗子岸边弄波的美丽贝壳——漂亮、可怜的“浪子”作为小说女主人公的名字。执笔之初,作者本想即兴驱笔,但随着内容增多,场面加阔,不知不觉,他本人也被扯了进去。他在二十多岁时体尝过苦恋创痛,竞也不知不觉地溶解在作品之中。也许他意识到了这一点,笔在稿纸上欢快地运行,可以不必揣摩模特的真面目如何,只要借助《不如归》抒发自己的情怀便是。然而,想象力翱翔于天上人间,不断抽出爱的情丝进行编织,好像隐去了近乎真实的故事经纬。但后来听到的真实故事,竞和小说情节相符之处甚多,这,便我震惊。

蹊跷的是浪子和我倒也不无瓜葛。明治二十三年,我在茶水女子高师读书,一天,明治天皇行幸于赤坂青山的大山元帅①府——当时是中将府,为瞻仰御座遗迹,第二天,我校舍监、即大山中将夫人的令姊山川双叶夫人,曾率领我们同去拜谒将军府。在那朝夕仰望富士峰巅的高地上,有一幢绿树环抱的西式建筑。我们被引进了二楼,缅怀扁柏木制“能”舞台前日的庄严场面,在昂贵花朵竞郁斗美的雪白长桌,用茶点招待我们一行。当时有一位穿长袖和服的小姐,年约豆蔻芳龄,请她吃了当时最珍贵的香蕉。哪知就是这位小姐,便是我们后来书中的“浪子”!

芦花二十一岁,在故乡熊本英语学校任教。那时,他曾在传阅刊物《文海思藻》上发表一篇同情女性的文章,结尾说:

妇女的心,是悲伤的库,痛苦的家。她不敢倾诉悲愁,但那深深藏在内心的哀思,宛如蔷薇花蕊里的小虫,啮尽了女人的红颜。你们是悲伤的万斛之泉,有谁饮这泉水,一同流泪啊!

十年后,芦花三十一岁,偶尔写了浪子的故事,可以说他自己写的上述文章,又由他自己来作答了吧!那化为唱针,在作者满腹情怀的唱片上奏出血泪之歌的,正是浪子。

前此关于《不如归》,曾内部召开了重新讨论的座谈会。当时有种种评价,例如:“本以为自己泪泉已枯,但日久重读,又痛哭一场。该作通篇都是优美的诗。”“堪称文字的音乐。”“戏剧和影片传达不出原文的诗的芳香,因此,曲解了作者的感怀。”“提起《不如归》,会这么想:‘啊,就是那个浪子呀’,有使读者草草浏览之嫌。”……固然,时代推移,思潮在变,但只要人情不废,则清纯之泪,会永远净化人们的灵魂、抚慰沉沦者的心吧!  前此曾以本文为《不如归》的定稿,由岩波书店出版,我很高兴。今番,《不如归》又被列入囊括世界古今著作精华,树立日本新文化文明基础的岩波文库之中,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

最后,万分殷切地希望这部小说的读者,避免先人之见,虚心体味本书独有的韵味。

昭和戊寅春

于白梅飘香的恒春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4: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