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著的《万物有色(电影色彩语言研究)》从自然意象的角度切入,对电影中自然物象的呈现、自然色彩的运用及其内涵进行深入的解析。作者选取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影片,分别对“花:爱与美”“大地的果实:食与性”“鱼:对比与和谐之美”“蝴蝶:美、爱、自由”“树:万物有灵”几种自然意象在影片中的呈现方式及意义进行阐释、解意,为读者再现了影片生动的剧情和人物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电影语言解读方式。书稿语言流畅、优美,意象化、诗意化,亦不乏理论深度。
是柔美的粉白还是浓稠的红色,是梦想之蓝还是生命之绿,是自己的土壤还是嫁接的果实,是封闭的水底世界还是幻想的天空之城……李力著的《万物有色(电影色彩语言研究)》以自然意象为对象,以色彩语言为工具,跨专业、多向度地解析电影本体。这把角度新颖的“色彩之刀”不仅是一种视角的选择,也是一种全新的电影世界观。在这个五颜六色的观电影的新世界里,在这个道法自然的花齐放的能量体系中,万物有灵,天人合一。
绪论:意象、自然意象与色彩语言
第一节 意象概念梳理
第二节 自然意象及其审美
第三节 色彩是沉默的自然语言
第四节 自然意象的电影色彩语言
第一章 一花一世界:美与爱
第一节 玫瑰之书:一朵玫瑰就是所有玫瑰
第二节 樱花物语:刹那即永恒
第三节 小小《雏菊》:纯洁的爱,无辜的牺牲
第二章 大地的果实:食与性
第一节 苹果的罪与美
第二节 葡萄与酒:大地的血液
第三节 黄色菠萝:《重庆森林》《立春》
第四节 绿色成长:《青木瓜之味》
第五节 《石榴的颜色》:夏天的心脏
第三章 彩色小鱼的影像美学:对比与和谐之美
第一节 鱼的意象梳理及彩色小鱼的影像美学
第二节 纯度对比——《斗鱼》:美与暴烈
第三节 色相对比、轻重对比:《三轮车夫》
第四节 冷暖对比——《雏妓》《冰冷热带鱼》
第五节 红绿补色对比:《悬崖上的金鱼姬》
第六节 色彩调和与和谐:《金鱼的记忆》《岁月神偷》《恶女花魁》
第四章 蝴蝶意象的三个文化向度:美、爱、自由
第一节 爱之蝶:《梁祝》《剑蝶》
第二节 《悲梦》:庄周梦蝶,黑白同色
第三节 自由之美:《潜水钟与蝴蝶》
第四节 蝴蝶文身:《燕尾蝶》《蝴蝶之恋》
第五节 死亡与灵魂之转义:《蝴蝶飞》
第六节 梦想之蓝、生命之绿:《蝴蝶》《蓝蝴蝶》
第五章 生命之树:万物有灵的自然意象系统
第一节 种植自然之树:《种树的牧羊人》
第二节 纯洁爱情之树:《山楂树之恋》
第三节 跨时空沟通之树:《美梦成真》
第四节 庞大的故乡之树:《台湾往事》
第五节 绿色飞翔之林:《卧虎藏龙》
第六节 永恒哲思之美:《生命之树》
第七节 《阿凡达》:万物有灵,循环共生森林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