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柏、苏涛编著的《抗战时期北平电影活动史料集》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展现了抗战时期日伪当局在北平及华北地区推行“国策”电影的情形以及沦陷区中国国民的文化生活状况,为了解日伪当局在文化领域的倒行逆施及其必然失败提供了一手材料。由于抗战时期北平及华北地区电影活动的研究几乎还处在空白阶段,这一史料整理工作具有开拓性的学术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抗战时期北平电影活动史料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孙柏、苏涛编著的《抗战时期北平电影活动史料集》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展现了抗战时期日伪当局在北平及华北地区推行“国策”电影的情形以及沦陷区中国国民的文化生活状况,为了解日伪当局在文化领域的倒行逆施及其必然失败提供了一手材料。由于抗战时期北平及华北地区电影活动的研究几乎还处在空白阶段,这一史料整理工作具有开拓性的学术价值。 内容推荐 孙柏、苏涛编著的《抗战时期北平电影活动史料集》为供学术研究用的一部电影史料集,它收录了抗战时期关于北平电影活动的三部分史料,分别是:1.《新民报》所载电影评论、明星与影人活动、影片广告和信息、电影公司影院及映演活动的内容;2.伪北京市警察局等机关关于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影检阅所的规章条例以及影院管理和影片审查方面的档案材料;3.旧本《映画旬报》。华北电影特辑”。 这部电影史料集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展现了抗战时期日伪当局在北平及华北地区推行“国策”电影的情形以及沦陷区中国国民的文化生活状况,为了解日伪当局在文化领域的倒行逆施及其必然失败提供了—手材料。由于抗战时期北平及华北地区电影活动的研究几乎还处在空白阶段,这一史料整理工作具有开拓性的学术价值。 目录 《新民报》所载电影评论、明星与影人活动、影片广告与信息、电影公司影院及映演活动的史料 电影评论 明星与影人活动 影片广告与信息 电影公司、影院及映演活动 伪北京市警察局等机关关于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影检阅所、电影检查及影院管理的档案材料 日本《映画旬报》1942年11月1日号“华北电影特辑” 试读章节 电影评论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六日第十一版 中国电影界听者 卢沟桥炮声,激发了我们守土将士的卫国决心,全民族的抗战情绪,是时候了!是我们国家抬头的机会。是我们收复失地的时候了,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大家起来!站到了一条战线上整齐步伐, “予打击者以打击!” 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大众化的普及教育,潜移默化,它能够感动广大观众于不知不觉的“视”“听”里, “娱乐不忘救国”的口号,喊到现在已经有很多时候了,可是一直还没什么特殊的成绩表演,我们所有看见的电影公司杰作,不是风花雪月的爱情片就是瞎吵胡调的滑稽片,能够描写暴露一些社会黑暗的作品已经不易多觏,要想生产一二部有国防意义的电影,真是凤毛麟角的谈何容易,现在是我们国家抬头的机会了,是我们收复失地的时候了,同时也就是我们向世界呼吁向人类申诉开始作着正义之战的时候了!在这千钧一发的非常时期里,被群众视为时代产物的戏剧运动推进者——电影界人,他人既可以摄取夸耀武功的“新土”我们难道就不能编制还我河山的“失地”吗?干吧!努力的干吧!那末,这一句“娱乐不忘救国”的口号,才不至于会长期不兑现呢! (怒吲) 一九二八年五爿七日晚刊第三版 《东亚和平之路》观后记 待望已久的,中日影艺人们首次合同影片《东亚和平之路》,在华北影迷们的热烈欢迎里,于新都的银幕上和我们相见了。我们看了这一部难得的影片以后,首先感觉的就是,中日两方面影艺人们在合同上可庆贺的精神和制片意图的大胆性。 “投机的影片!” “内容空虚!” “平凡的逃难记!” “拍得不好!摄影失败了!” “演员们亦没有什么特意演技!” 遗憾得很!我们在观众席的一角,听到了这类的评语,可是我们却不想专靠某一部分观众的这类见解来断定这一部在中日影艺运动中可纪念的合同作品的全部评价或其优劣性。当然!我们亦很容易看得出这部影片不能深刻地感动观众的种种失败元素。更进一步,严格一点地说,它非但在文化电影或写实的纪录电影的本质上,不能获得了纯粹的效果,又在电影的戏剧性乃至艺术性方面,亦因于故事构成的单纯性与平凡性,得不到能够使观众满意的效果。 导演“铃木重吉”虽说使我们窥见他指挥异国演员们的苦心与摄制上的特殊努力,但亦找不出任何伟大的手法,就演员方面说,每一个演员还不能给我们看电影演技的特殊技术,而好像看舞台剧一样,他们的表情或动作,不自由,不自然,尤其是白光女士,将来必须克服舞台式的表演或动作。(可是这点我们应该宽大一点评价的,因为他们是初上镜头。) 然而,我们看他们的处女作品,决不失望,把更大的希望寄托于他们的第二次作品。同时赞美这部影片开拓了中日两国影坛的特殊领域和两国在电影艺术上亲善的第一步的伟大功绩与时代使命了。 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一日晚刊第三版 观影随感 影片上的剧情,有的是悲惨而沉痛的!有的是快慰而团圆的!但是悲剧的结局,却有时是欢喜快慰的!这种情形,是编剧者,因谋观众最后的安慰!他们立意的深美,很是值得表同情的! 影剧是负着“向民间走去”的艺术头衔!然而现代经营影业者,多少总带些贵族、资本的眼光!尤其是有声影片!试看那一元上下的代价,绝不是一般民众的经济力量所能望及的!影院老板们,虽替一般民众们谋可能的机会,特设前排廉价的规定,但是有时对于买前排票的观众,很有歧视的遗憾!长此以往,恐怕要影响与影剧的本身价值了!刘鑫影剧是也的人们!觉悟了吗?! 影片唯一的生命,是一个“动”字,影片优秀的原质,是一个“美”字,所以批评影片的人们,假使在着笔的时候,专从所得的印像上设想,简真莫若率性作一篇赞颂词!比较来得恭敬些!我总以为要批评影片应该用科学式的、化学式的剖析,才可以得到它的优劣和功罪!而使一般观众们,能够得到它的真“美”! 坐在银幕下的观众,因为各人的个上和心理上之不同,对于一切的影片,都有各个的感想!蹭蹬的失意者,多倾心于悲剧!飞腾的得意者,多注意于喜剧!只有那在蜜月中的她和他专在银幕上的“克司”上留意!尤其是大写近映的“克司”!她和他遇着有这种“克司”时候,至少要彼此对看!使用无线申的感应力?!P3-5 序言 这是一部供学术研究用的电影史料集,它收录了抗战时期(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相关于北平电影活动的三部分史料,分别是《新民报》、伪北平市警察局等机关档案和日本《映画旬报》的“华北电影特辑”。 《新民报》是北平市的一份主要报纸,抗战爆发前就已存在,特别是在“七七事变”后还曾经发表号召电影界同仁起来抗H的文章(《中国电影界听者》,1937年7月26日),但后来为新成立的日伪机构“新民会”所接管,从1938年起成为日伪反动统治当局的宣抚工具。由于《新民报》刊载电影相关内容较为驳杂,为便于读者阅读起见,我们对精心选人的内容,做了四个版块的划分,分别是“电影评论”、“明星与影人活动”、“影片广告与信息”和“电影公司、影院及映演活动”。但很多篇章的主题难免交叉(例如“电影评论”的部分也会涉及不少明星活动),这是要请读者理解的。 北京市档案馆保存了抗战时期伪北京市警察局(日伪当局在抗战期间将北平市改回称“北京市”)等机关的档案材料,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电影活动特别是电影审查方面的情况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这部分内容涉及到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华北电影检阅所及电影检查制度的规章条例,以及针对电影院和某些影片进行管控审查的具体内容。除了标题之外.我们尽可能地保留了这些公文档案的完整原始样貌;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对这些公文档案进行了标点,有个别字迹不清或脱漏的地方用“口”代替。因为同一份公文档案会在不同机关之间流转(例如从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到伪北京市警察局),所以年月日期只是该机关签发时日期。 《映画旬报》是日本电影史上最重要且持续时间最长的电影专门画刊。该刊物1942年11月1日号为“华北电影特辑”,从日本“国策”电影的角度来综述评价“七七事变”以来华北电影工作的得失。由于是面向日本国内读者的电影刊物,所以这份“华北电影特辑”在极力鼓吹“国策”电影建设的同时,反而更多地暴露了日伪当局在华北地区开展电影活动的挫败感,相信读者和研究人员在阅读这部分史料时都会做出严正而明确的判断。 我们在最初编辑这部史料集时整理了《华北映画》及其前身《电影报》的大量内容,以及同时期北平的其他重要报纸如《实报》的相关材料。但综合各方面因素,特别是出于学术严谨性的考虑,最终均予割舍而未收录,这其中的未竞工作,也只好待条件充分时再行完成了。 这部史料集的编纂工作由孙柏、苏涛主持,参与者有孙丽、汪欣、莫钰萃、张昊元、龚秋剑、童菲蔷。 在史料集的编纂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日本映画大学的晏妮教授、日本福井大学的田村容子老师和日本语言文化专家韩冰女士的支持和帮助,谨此向她们表示感谢! 抗战时期北平及华北的电影史研究基本仍处于空白状态,这次编纂工作的主持者和参与者也都是本着为今后相关研究铺路的想法边学习边进行整理,所以目前呈交的这份成果肯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与问题,这都是我们希望就教于识之者,以期共同推动这一时期电影史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地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